《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本文是一篇极具现实意义的驳论文,它聚焦当时的热点问题,批驳的是一种悲观论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一篇驳论文,文章思想深邃,语言简练,有理有据。因此,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辩论,通过模拟舌战去感知、碰撞、领悟、理解、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领悟驳论文的结构以及特点,分析论证方法,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生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思维、筛选信息和口头表达能力,但还是在较为被动地接受知识。基于此,在教学中让学生成为自主、合作、辩论的探索者和体验者。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本课教学中,教师要大胆放手,引导学生参与辩论,让学生自己进入角色,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清文章的思路,学习文章的驳论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的兴趣,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道德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1、扫清字词障碍;2:熟悉课文内容;3:了解有关驳论文的文体结构以及作用;4:正反两方根据课文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准备辩论的内容。)
一、简要复习,导入正题。
师1:上节课我们已经自读了课文,在互助和借助工具书的情况下扫除了字词障碍,初步阅读了课文,知道它属于议论文中的驳论文,那么请同学们谈一谈对驳论文的理解。
生1:驳论文是写的作者反对对方意见的文章;
生2:驳论文是对方观点的文章;
生3:驳论文是既要观点又要表明自己观点的文章。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我这里有一词语来形容,同学们可以写下去,叫既要“破”,又要“立”,或者是叫做“先破后立”,也或者是叫做“先立后破”。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文章是属于哪一种,你们开始快速自读课文,并划出相应的段落。
生1答:课文属于先破后立,对应的自然段是1-6自然段为“破”,7-9自然段为“立”。
生2答:不对,对应的自然段是1-4自然段为“破”,5-9自然段为“立”。第6自然段为过渡段。
生3:对,第二个同学言之有理。(板书:先破后立以及对应自然段)
二、设置情境,展开辩论。
师1:现在啊,我们来举行一个活动,我们将全班分为三个大组,第一组为正方,第二组为反方,第三组为观众评议方。下面请各组用两分钟的时间做好准备。注意,每个人的发言不能超过2分钟,双方各推举六名选手参与辩论,时间只能在40秒,计时由班长负责,正方的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反方的观点是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特别强调的是各方的论据主要是从课文中选取,也可以从课外选取有关事例或者讲道理。(宣布开始,,老师指导,班长主持)
班长:现在请正反1辩发言(以下略)
正方生1:我方认为中国人一直觉得国家地大物博、民殷国富,人才济济,而现在东北三省已被日***占领,亡国的势态渐渐逼近,偌大中华,岌岌可危,还谈什么信心赶走侵略者?
反方生1:我方认为,对方所言地大物博固然不错,但是东北三省的占领不能以偏概全,就能说明我泱泱中华会全部被日***占领,你们这是一种悲观论调,岂能说明我们中国没有信心赶走日本帝国主义?
正方生2:我方认为,,我们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国联”,以为“国联”会为我们撑腰、作主,很多人一直在“求神拜佛” 请问,我们中国人还有自信吗?这就是不自信的表现嘛!
反方生2:我方认为,对方所言,中国人信“地”、信“物”、信“国联”,求神拜佛,这的确是事实,但是,我们要知道,这些都是说的“自信吗”,何为“自信”,对方能给予回答吗?不言而喻,这何曾相信过自己,这应该是一种“他信力”吧?
正方生3:请问对方,鸦片战争输了,中日战争输了,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能有信心赶走帝国主义的侵略、还给中国一个太平盛世吗?
反方生3:我方认为,对方所言有否信心,是否问过每一个中国人?通过历史已经证明,中国人是不是已经赶走了所有的侵略者?战争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自信力的有无,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正方生4:末代皇帝傅仪愿意跟日本人合作,抵抗外侮侵略者、求救国联回天无力这不正是对自己国人能拯救中国早就没有了自信吗?
反方生4:请对方不要忘了你们自己说的根据,你们说的中国人信“地”、信“物”、信“国联”,然后说国民之信心,已经丧失殆尽,荡然无存,你们这难道不是纯属无稽之谈吗?
正方生5:如果拿当时的中国的***事武装力量来看,你们觉得当时中国能与他国抗衡吗?你们谁有自信赶走侵略者?
反方生5:谁能赶走侵略者?当然是中国***以及他们领导的***队,我们有自信的中国人大有人在,,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例如李时珍,有拼命硬干的人,例如陈胜、吴广,有为民请命的人例如杜甫,有舍生求法的人,例如玄奘。就是当时又何尝少呢?只是还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罢了。
正方6:......
反方6:......
师:刚才啊,他们表现都不错,语言流畅,双方能够代表各自阐述观点,有理有据,不言而喻,哪一方为胜利者,有请观众评判!
三:观众评议,分析驳论。
师1:现在我们请观众方分析哪一方为胜利者,注意一个是“破”,一个是“立”的过程,现在给你们2分钟的时间考虑做准备。
生1:我们认为反方(即鲁迅先生一方)为什么胜利?因为他首先批驳了对方的论据,对方的论据是“三个事实”,但是“三个事实”根本就不是“自信力”,而是“他信力”。
师2:这叫做“归谬法”.(板书)
生2:我认为,反方之所以占上风是因为对方所指的也许是有一部分人对中国的前途是渺茫的他们主要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师3:同学们说得不错,我们可以把批驳的对象分为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这三个靶子。你们归类看看,这应该属于哪一个靶子呢?
生3:驳论据
师4:论据难道是假的吗?
生4:不是假的,但是它不能论证论点!
师5:对啊?既然不是假的,那我们能否说作者是驳论据呢?
生5:不能,应该是驳论证。
师6:说的很对!请作笔记(师板书:驳论证。)
师7:现在我们再看看作者“立”的过程。
生6:作者运用了举例子的论证方法来证明有自信力的中国人从古至今都大有人在,论证有力。
生7:还在文尾总结指出中国人有没有自信力要对方自己去看地底下。
师7:其实,作者树立自己的观点的同时也就是间接反驳的过程。直接反驳与间接反驳相结合,批驳就更加全面深刻。
四:课堂小结,反思体会。
师:通过对课文的分析,请同学们反思一下,谈一谈你的想法---感受、启发、都可以。
(生自由畅谈)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