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唐代曲辕犁在我国古代农具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影响深远。它不仅技术上在当时处于领先地位,而且设计精巧,造型优美。在设计上,曲辕犁实用、经济、技术高超;从美学上看,曲辕犁有着独特的造型、优美的线条和恰到好处的比例与尺度,符合审美需求。在当代农具的设计中,曲辕犁仍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历代统治者都很重视农业的发展和农具的创造更新。犁是人类早期耕地的农具,中国人大约自商代起使用耕牛拉犁,木身石铧。随着冶铁技术的广泛运用,战国时出现了铁犁铧,使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唐代曲辕犁的广泛推广,使中国在耕地农具方面达到了鼎盛时期,在技术上足足领先欧洲近2000年。
一、唐代曲辕犁的起源和构造
1.唐代曲辕犁的起源
耒、耜本是两种原始的翻土农具,传说最早是神农氏“断木为耜,揉木为耒”,实际上最初的耒只是一尖头木棒,后来又在尖头木棒的下端安装了一个短棒,用于踏脚,这便是耜。使用耒、耜的方式,有一人的“力田”,二人的“耦耕”,三人或多人的“??协)田”。随着金属工具和兽力的使用,耒、耜合而为一,进化为犁。初期的犁仅是将原来耒、耜的一推一拔,改为连续推拔。
秦汉时,犁已具备犁铧、犁壁、犁辕、犁梢、犁底、犁横等零部件,但多为直的长辕犁,回转不灵便,尤其不适合南方水田使用。到唐代时,直的犁辕改进为曲的犁辕,既调节了耕地的深浅,也省了不少的力气,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被称为曲辕犁(见***1),并在江东一带广泛使用,故又称为江东犁。
2.唐代曲辕犁的构造
唐代曲辕犁的主要功能是翻土、耕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曲辕犁主要分为犁架和犁铧两部分,犁架主要由木材来制作,犁铧由铁来做成。制作工艺较简单:犁架多采用楗、梢、榫等来连接固定,这样不仅轻便灵活,更坚固耐用;犁铧采用铁制冶炼、捶打来实现,犁铧锋利,有利于耕作。
据陆龟蒙的《耒耜经》记载,唐代曲辕犁为铁木结构,由犁铧、犁壁、犁底、压?、策额、犁箭、犁辕、犁评、犁建、犁梢、犁??等11个零部件组成(见***2)。犁铧用以起土;犁壁用于翻土;犁底和压?用以固定犁头;策额保护犁壁;犁箭和犁评用以调节耕地深浅;犁梢控制宽窄;犁辕短而弯曲;犁??可以转动。整个犁具有结构合理、使用轻便、回转灵活等特点,它的出现标志着传统的中国犁已基本定型。《耒耜经》对各种零部件的形状、大小、尺寸有详细记述,十分便于仿制和流传。
后来曲辕犁的犁??被进一步改进,出现了“二牛抬扛”,直到现在仍被一些地方运用。
二、唐代曲辕犁设计分析
唐代曲辕犁设计精巧,功能性突出。曲辕犁的应用和发展,得力于其精巧设计。本文拟从其功能性、经济性、技术性、人性化四个方面对曲辕犁的设计进行分析。
1.功能性分析
与直辕犁相比,唐代曲辕犁的设计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不仅可以通过扶犁人用力的大小控制耕地的深浅,还大大节省了劳动力,有很高的劳动效率。曲辕犁的犁??上可以架两头或更多牛,这样既保护了牛,又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有古书记载:江东犁的效率来自于牛。按古人计算“一牛可抵七至十人之力”,“中等之牛,日可犁田十亩”。犁架加大就显得更加稳定,便于在耕地时的控制。犁铧多为v形,尖头更加锋利,便于入土。曲辕犁的功能相当完善,使用性强。
2.经济性分析
从经济性来说,唐代曲辕犁的设计,更经济实用,适合普通老百姓的购买和使用。用材主要是木材和铁,木材价格低廉,随处可取;当时铁已广泛用于各种器物上,冶炼的技术被人普遍掌握。从结构上看,既简单又连接牢固。整体经济性好,便于普遍推广利用。
3.技术性分析
从技术上看,唐代曲辕犁的设计更加先进,领先欧洲近2 000年,是当时人类最先进的耕地农具:(1)犁铧的犁口锋利,角度缩小到90度以下,锐利适用;(2)犁因不同需要而有大、中、小型之分,规格定型化,种类繁多,形制亦因需要而有差异;(3)犁头犁冠化,使用于多沙石地区的犁头,多加装铁犁冠,其形制类似战国时期的v形犁,对犁铧刃部起保护作用,可随时更换;(4)犁铧犁壁化,犁上装有犁壁,便于翻土、起垄,用力少而见功多。当时人们对铁的冶炼技术的掌握已相当纯熟,对木材结构连结的设计也相当完善。所以从技术上是相当先进的,直到目前曲辕犁还在很多地方使用。
4.人性化分析
唐代曲辕犁的设计较以前的直辕犁更加人性化,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材料选用自然的木材,农民对木材特有的感情会使其在使用时有亲切感。设计上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要求,主要体现在:通过犁梢的加长,使扶犁的人不必过于弯身;加大犁架的体积,便于控制曲辕犁的平衡,使其稳定。
三、唐代曲辕犁的美学分析
唐代曲辕犁不仅有精巧的设计,并且还符合一定的美学规律,有一定的审美价值。犁辕有优美的曲线,犁铧有菱形的、v形的,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还有良好的审美情趣。曲辕犁的美学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均衡与稳定
均衡与稳定是美学规律中重要的一条。均衡是指造型物各部分前后左右间构成的平衡关系,是依支点表现出来的。稳定是指造型物上下之间构成的轻重关系,给人以安定、平稳的感觉,反之则给人以不安定或轻巧的感觉。
在唐代曲辕犁造型中,以策额为中线,左右两边保持等量不等形的均衡;从色彩上来看,木材的颜色是冷色,而铁也是冷色,可以达到视觉上的均衡;犁铧为v形,是一种对称,可以给人以舒适、庄重、严肃的感觉,对称本身亦是一种很好的均衡。
稳定主要表现在实际稳定和视觉稳定两方面。从造型上看,下面的犁壁、犁底、压?,体积质量较大,重心偏下,有极强的稳定性,这就是实际稳定;从视觉平衡上看,犁架为木材,下面的犁铧为铁制,由于铁的质量分数比木材的质量分数大,从而给人以重心下移的感觉,有很强的视觉稳定感。
2.变化与统一
在产品造型中,变化与统一是一条很重要的美学规律,也可称为形式美的总法则。变化的主要形式是对比,指造型中突出地表现某些部分的差异程度。统一主要是指形式与功能的一致性和整体格调的一致性。为取得产品造型的变化与统一,主要采用的造型手法是:在变化中求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
在唐代曲辕犁造型中,虽有直线的犁底、压?、策额、犁箭和曲线的犁辕、犁梢,但它们的连接方式是相同的,大多用楗、梢、榫来连接固定,且主体以直线为主。这就是在变化中求统一。
在唐代曲辕犁造型中,以直线型为主,给人以硬朗稳定的感觉;但犁辕和犁梢的曲线又使造型富有变化,给人以动态的感觉,起对比和烘托作用。曲辕犁以木材为主,而铁质的犁铧与木质的犁架形成了对比,这就是在统一中求变化。
3.比例与尺度
美的造型都具有良好的比例和适当的尺度。比例指物体的大小、长短的匀称关系(量之比)和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间的匀称关系(面积之比)。尺度指造型对象的整体或局部与人的生理或人所习见的某种特定标准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曲辕犁中,犁辕的长度除了能满足分解牵引力的功能要求外,还兼顾了与整体犁架的比例。犁辕的长度与犁架的比例符合审美要求。犁铧本身也有一定的长宽比例,并与犁架的比例相统一、相和谐。这既满足了局部之间的比例关系,也照顾到了局部与整体的比例关系。
尺度是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同时,以人的身高尺寸作为量度标准的,其选择应符合人机关系,以人为本。犁铧的尺度由耕地的深度、宽度来确定,满足了基本的功能需求。犁梢的长度符合人机尺寸,减少了农民耕地时的疲劳。
综上所述,唐代曲辕犁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不仅有着精巧的设计,精湛的技术,还蕴含着一些美学规律,其历史意义、社会意义影响深远。在当代农具设计中,曲辕犁仍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唐代曲辕犁的设计美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