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君特·威廉·格拉斯被广泛地视为德国最有名的在世作家,1999年凭借《铁皮鼓》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也是“但泽三部曲”的第一部作品。本文旨在通过回顾梳理西方对《铁皮鼓》的研究现状,指出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以供研究者参考。
关键词:铁皮鼓 君特·威廉·格拉斯 西方 述评
一.西方《铁皮鼓》研究现状
《铁皮鼓》的首次亮相在1958年秋的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评论家这部小说毁誉参半。然而,小说依然畅销,二十五年内共印了三百多万册,1963年前,十一种语言的译本已经问世。1978年,施隆多夫将《铁皮鼓》搬上银幕,同名电影于1980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电影和小说英译本在美国走红一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起,它又在东欧和俄国经历了一次复兴,这都表明了这部小说的生命力,因而对其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是一项富有价值的工作。
经数据库搜索显示国外相关研究的专篇论文不过四十余篇,其中有几篇德语论文,但专著尚无。受限于德语资料,笔者仅根据所掌握的英语资料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
H·E·勒沃德在1961年发表的《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是早期介绍《铁皮鼓》的评论文章,作者认为格拉斯用一只鼓折射出人类行为的无意义以及历史的欺骗性,然而这篇文章十分短小,并未对具体问题进行论述。随后的学术论文及评论文章日趋成熟,笔者将其分为三大类:一是对《铁皮鼓》中历史背景的研究;二是就文本中的主题、人物、象征进行研究;三是将《铁皮鼓》与其他作家作品并置进行研究。
首先是对《铁皮鼓》中历史背景的研究。胡其鼎先生在中译本序中对小说的历史背景作了较详细的介绍。艾文·C·布罗迪的《君特·格拉斯“但泽三部曲”中的波德冲突:〈铁皮鼓〉中的潘·基斯霍特》中作者重点论述了《铁皮鼓》中但泽地区的种族分化,对二战纳粹统治时期的德国人、犹太人、波兰人之间的动态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大卫·A·格林的《格拉斯的〈铁皮鼓〉与拉什代的〈午夜的孩子〉中的环境与统治》中作者分析了纳粹***给《铁皮鼓》中主人公生活带来的空虚和独裁统治。提摩西·布鲁斯的博士论文《叙述国家:君特·格拉斯和托马斯·本纳德早期作品中的个人记忆和集体身份》重点将《铁皮鼓》与本纳德的《霜》进行比较,探究两部小说中对个人回忆的描述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历史背景,该博士论文亦属于将《铁皮鼓》与其他作家作品并置的研究的范畴。
其次是就文本中的主题、人物、象征所进行的探讨。主人公奥斯卡·马策拉特还未出生便显示出与常人不同的特质,他还在娘胎中便已有自我意识,他刚从娘胎里来到这个世界,便对这个世界充满厌恶想再回到娘胎里去,可是脐带已经被剪断。他可以自由控制自己的生长,三岁时,他无意中发现母亲和表舅布朗斯基,又目睹纳粹势力的猖獗,便决定不再长个儿,宁愿成为侏儒,他那可以穿透震碎玻璃的尖叫以及那面永不离身的铁皮鼓使他可以和这个不甚如意的世界保持距离,冷眼旁观。在奥斯卡身上,善和恶皆有体现,读者很难界定这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因而,关于奥斯卡这一人物形象的探究也是西方学者关注的另一个焦点。《格拉斯的奥斯卡的复杂作用》认为奥斯卡这一形象的创造是一项既富于想象力又具有高超技巧的成就,奥斯卡虽然是一个侏儒可又是一个不同于寻常侏儒的存在。奥斯卡虽然一直以冷眼旁观的姿态观察这个世界,可在他那冷漠的外表下涌动着恐惧与不安等种种情绪。在《桌下人生:对君特·格拉斯〈铁皮鼓〉中恐惧与不安主题的探讨》中简妮弗探讨了《铁皮鼓》中的脆弱与避难主题。关于这个主题的探讨使得奥斯卡的形象更加丰满,除此之外,小说中出现的“黑厨娘”、“汽水粉”等同样别具深意。本杰明·别拜斯克的《富有象征意味的行为,富于比喻意味的叙述——君特·格拉斯〈铁皮鼓〉中精神错乱的人物》分析了小说中的各种意象是如何与变幻的叙述视角结合的。
再次是将本文与其他作品的并置研究。格拉斯被广泛地视为德国最有名的在世作家,其作品以新颖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手法使其在当代世界文学占有一定的地位,格拉斯本人也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小说中浓厚的***治性倾向以及作者大胆的***治讽刺为学者将其与同样具有***治讽喻性的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提供了可能。格雷厄姆·胡格甘的《君特·格拉斯的另一面?新世界里的奥斯卡和露辛达》比较了澳大利亚作家凯里的《奥斯卡与露辛达》与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认为凯里的小说是对殖民主义讽喻性的批判。
二.《铁皮鼓》研究在西方存在的问题
国外学者纷纷肯定了其在文学史上地位,但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JSTOR数据库中搜索Die Blechtrommel(《铁皮鼓》德语名),在所得的482个结果中多是对格拉斯写作历程的探讨,真正对作品探讨的有价值的论文并不多,更不用说《铁皮鼓》的专书研究。且由于格拉斯是一位德国作家,德国本国的学者评论家对于其作品显然更有发言权,因此要求研究者对德国学界对于《铁皮鼓》的研究现状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这就对研究者的德语和历史知识的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在梳理西方《铁皮鼓》的研究现状时也感受到语言方面的限制。
此外,2006年格拉斯在自传《给洋葱剥皮》上架前自曝曾效力于纳粹恐怖族中臭名昭著的***卫***,此话一出立刻引来文学界和***界各方的猛烈攻击,有批评者甚至提出让其归还诺贝尔文学奖这一荣誉,不管出于炒作抑或如自传书名《给洋葱剥皮》所说的那样坦露内心,给读者呈现最真实的自己,这一轩然***给格拉斯及其作品的研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格拉斯一直被视为德国文坛乃至整个欧洲知识分子的良心,作品涉及***治批判、妇女***以及对人类问题的思考和忧虑。由于纳粹势力给西方世界带来的伤痕不可磨灭,因而探讨作品中对纳粹的批判是学界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这在前文研究现状的梳理中已有体现。格拉斯的这次事件受到如此大的非议同样是因为涉及纳粹这一敏感话题。笔者深知抛开历史情绪实属难事,但在***治情绪的牵引下,批评者往往难以对作品做出冷静而客观的分析。
君特·威廉·格拉斯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创作,作品对***对人们精神上的折磨和肉体上的摧残多有揭露,同时涉及妇女***及人类问题的思考,西方曾多次掀起格拉斯作品阅读与研究热潮。1999年格拉斯凭借《铁皮鼓》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1980年同名电影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获得也足以证明这部作品的魅力。本文通过梳理西方《铁皮鼓》研究现状,希望对研究者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君特·格拉斯.铁皮鼓[M].胡其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David A.Green.Authoritariansand Chamchas:Social Milieux and Politics in Grass's Die Blechtrommel and Rushdie's Midnight's Children,The Novel in Anglo-German Context:Cultural Cross-Currents and Affinities[J].Ed.Susanne Stark.Amsterdam:Rodopi,2000,p357-368.
[3]H. Wayne Schow.Functional Complexity of Grass's Oskar[J].Critique:Studies in Modern Fiction[C],1978,p5-20.
[4]Jennifer Marston William.Life under the Table: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Themes of Fear and Insecurity in Günter Grass's Die Blechtromme[J]l.Focus on Literatur: A Journal for German-Language Literature,Spring 1997,p13-20.
[5]Benjamin Biebuyck.Acting figuratively,telling tropically.Figures of insanity in Gunter Grass's Die Blechtrommel[J].Style,Fall 2009,p322.
[6]Graham Huggan.Is the (Günter) Grass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Oskar and Lucinde in the New World[J].World Literature Written in English,Spring 1990,p1-10.
阳亚蕾,华中师范大学2012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西方《铁皮鼓》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