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代经济中,作为衡量国家经济总量的指标,GDP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GDP只能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情况和人民群众客观生活质量,而不能具体体现人民的生活状况和幸福感觉;幸福指数则能体现人民群众精神层面的发展。文章通过对GDP和幸福指数的解析,结合两者的优势,从而为***府制定宏观***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GDP GDP增长 幸福感 幸福指教
中***分类号:F0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9-054-02
一、GDP――经济学重要的创造
何谓GDP,众所周知。GDP(Gross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自1970年以来。中国GDP的增长率持续增高。平均达9%,短短三十多年时间。中国GDP总值在世界各国GDP总值排名从1970年的第八名上升至2010年的第二名,中国经济发展迅猛之势让世界叹服,GDP总值不断创造新的记录,中国已然是世界经济大国。
二、GDP――个缺少经济生活质量的指标
GDP在一国的经济生活中的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经济总量指标能够取代它。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GDP并非完美无缺,GDP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和先天的不足,它无法涵盖“发展”的全部内容。
首先,GDP没有衡量社会成本,尤其是环境的代价。通常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自然资源消耗得越多,其GDP增长也就越快。同时,它不能反映环境的缓冲自净能力下降。反而将产生环境污染的经济活动的收益也计入GDP之中,甚至将环境污染算成对经济的贡献。据环境问题专家估计。如果把环境的恶化考虑在内,中国GDP的实际增长要减少2~3个百分点。中国环境污染每年导致损失几千亿元。
其次,GDP不衡量效益、效率、质量和实际国民财富。GDP不是实实在在流通的财富,它只是用标准的货币平均值来表示财富的多少。但是生产出来的东西能不能完全转化成流通的财富,这个是不一定的。
再次,GDP没有衡量全部的社会发展。虽然GDP代表经济发展,但是经济发展是否与社会进步协调,城市与农村是否协调,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等等这些方面都是GDP所无法正确反映出来的。一些非生产性活动以及地下交易、黑市交易等不计入GDP中,如家务劳动、自给自足性生产、和的非法交易。
最后,GDP不衡量分配和幸福。GDP只是社会总财富的一个指标,它不衡量财富的流向和社会的贫富差距,不能反映社会贫富悬殊导致的分配不平衡等瓶颈,不反映社会保障是否健全,人民生活是否稳定幸福,社会风气是否和谐,市场竞争是否公平,GDP只是一个数据,很多方面都无法反映。
三、GDP增长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GDP不等于幸福感。这些年。我国经济发展每年以接近10%的速度提高,但许多人的幸福感却没有明显的提高。这种情况表明了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收入,可以用个别地区、少数人的高收入,平均到多数人的身上,看上去平均收入提高不少;但幸福感却不能“平均”。个别地区、少数人幸福指数的提高,不能“平均”到多数人身上。和平安宁的生活环境、接受教育的机会和就业发展的机会、开放的社会、贴近民众的***府,在经济、文化、科技、***治、社会各个领域公平竞争和有更多的个人选择,批评官员不当行为而不受打击报复的保障,社会贫富差距适度等。没有这些。即使GDP指数上去了,社会仍然会潜存着很多不安定的因素,人们的心里不会因为GDP的增长而充满幸福感。就目前的实际看,人们对幸福指数思之不多,片面地将GDP指数当作了社会发展的全部。这种只强调一点不及其他的思路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不利的,财富可以换来很多东西,但未必能买到幸福,这是一个十分浅显的道理。
富士康――制造业的航母,《财富》2009年全球企业500强第109位,总裁在《福布斯榜上有名》,富士康所创造的财富为社会GDP贡献不小的力量,富士康的工资待遇相比一般企业而言还是具有竞争力的。然而在富士康发生悲剧的“九连跳”之后,人们猛然发现。劳动的幸福感究竟在哪儿?每天机械化地重复做同样的劳动,而且高度紧张。这样的工作压力下劳动已经没有幸福可言,为的只是赚取工资而不停的忙碌,最终采取过激的手段结束生命。劳动密集型产业一直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有力武器,但是时代在变。人在变。人们的期待也在变。一味地低工资拼竞争的时代正在慢慢过去,不仅企业,也包括社会的运转。要为人们的健康、幸福和尊严增加成本的时代,其实已经到来了。
经济发展同幸福指数不同步,值得社会警惕。文明社会发展的惟一目的,应该就是增加人们生活的幸福。美国前总统罗伯特・肯尼迪说:“GDP衡量一切,但不包括使我们的生活有意义这种东西。”这话有点过激,却不无意味。经历多年发展,中国也在反思:经济发展的目的何在?到底是为GDP增长。还是为了幸福的生活?
四、幸福指数――衡量国稳民福的重要指标
如果说GDP、GNP、人均GDP、人均GNP是衡量国强、民富的重要指标,那么,国民幸福指数则是衡量国稳、民福的重要指标。
GDP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物质发展的成果。而幸福指数更多体现的是精神层面的发展。对于一座城市的居民而言,在评价城市的建设成效时,不管是切实可见的修路造桥,还是不可见只可感的教育医疗、城市治安等。最终都要归结到一个问题上:居民生活是不是变得更加幸福?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相比于其他各种统计数据,城市居民的幸福感指数能更鲜活地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发展的成就与不足。仅用GDP衡量经济发展的水平是不充分的。
1.什么是幸福感。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而幸福感指数,就是衡量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
作为社会心理体系一个部分的幸福感。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经济因素如就业状况、收入水平等;社会因素如教育程度、婚姻质量等;人口因素如性别、年龄等;文化因素如价值观念、传统习惯等;心理因素如民族性格、自尊程度、生活态度、个性特征、成就动机等;***治因素如民利、参与机会等。此外,对主观幸福的理解还涉及许多分析层面,主要包括认知与情感、个体与群体、横向与纵向、时点与时段,等等。
相对于GDP,以国民幸福指数作为衡量
经济福利的指标,最大的优点在于引导***府的公共***策应当从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转到追求建立并维系一个健康、公平、正义的宏观制度安排。
2.较之GDP,幸福指数有何作用。(1)将幸福指数作为一种***策目标,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首先,幸福指数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指标。衡量一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最为根本的标准是这个社会是否能够很好地满足民众的生存需求、是否能够为民众提供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是否坚持了社会发展目标上的以人为本。从这个标准来看,以往将GDP这类反映经济发展的指标作为衡量社会进步发展的核心指标的做法显然是不充分的,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导致社会***策选择上的舍本求末,这也正是近年来人们试***对这一指标加以修正或补充的原因。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幸福指数,是一种高度人性化的指标,恰恰可以弥补GDP指标的不足,用以衡量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2)幸福指数是监测一个社会良性运转的重要指标。一个运转良好的社会,一定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与民众生活质量的提升之间取得某种平衡,这一点在20世纪中期就已经引起了西方早发现代化国家的关注。按照生活质量始作俑者的理解,生活质量本质上就是一种主观体验。作为现代化的后发国家,我们应当很好地吸取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在走向现代化的同时。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良性发展。(3)幸福指数是社会***策调整的重要依据。在我国,***策制定者所追求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除此之外没有任何自己的私利,因此检验我们各项***策的标准只能是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是我们制定和调整各项***策的依据。尤其是当前我国社会仍然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期。我们应当密切关注各项重大***策对民众整体幸福感的影响、关注城乡居民幸福感的差异和走势、关注社会不同利益群体幸福感的状况,充分考虑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和民众幸福度的协调与统一。
五、GDP与幸福指数两大指标结合的意义所在
美国***治家罗伯特・莱思明确指出:现有的经济理论和***治理论都错把手段当作了目标,陷入了“手段拜物教”。人类追求的终板目标应该是幸福,其他一切不过只是手段而已。经济学家青木昌彦也认为,经济增长的本质不是参加经济增长的竞赛,而是国民生活的幸福。GDP的增长是为了“福指”的增长服务的。 GDP是基础,是前提,没有GDP的增长,“福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GDP增长的最终目标是“福指”的最大化。这就是GDP与“福指”的最佳结合点。GDP适合衡量经济总量,幸福指数适用人民群众福利满意度,GDP是硬指标,幸福指数是软指标,两者在发展规划和社会***策中各具独特的地位与作用。因此,将幸福指数作为GDP指标的必要补充,使之成为考察社会和谐发展程度的重要依据。
当前,我国已进入“十二五”时期,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为人民谋幸福这个根本。在新的形势下“谋幸福”,就是要避免西方国家工业化过程中所走的“有钱不快乐”的弯路。在以民生为本的前提下抓GDP增长,才能有效的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才能保障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康。才能使国家更加和谐更加富强。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析GDP与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