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狐意象象征意蕴浅析

摘 要:唐诗中,狐不再是自然意义上富有灵性的动物,而是被诗人赋予众多文化内涵的象征物。唐诗中的狐意象意蕴丰富,既有祥瑞与高贵的光环,又有邪恶、蛊惑与多疑的阴影,体现出唐诗人对狐意象的多角度开掘和深层次把握。

关键词:狐;唐诗;意象;象征意蕴

自然界的万物向来是文人传情达意的载体,其中富于灵性的狐便是历代文学家青睐的对象,频繁出现在中国文化典籍中。在文化典籍中,狐超越了动物本身的内涵,不再是流连山林间的小动物,而是被文人赋予了更多审美内涵的象征意蕴。“象征一般是直接呈现于感性观照的一种现成的外在事物,对这种外在事物并不直接就它本身看,而是就它所暗示的一种较广泛较普遍的意义来看。因此,我们在象征里应该分出两个因素,第一是意义,其次是这意义的表现。”①典籍中狐意象即“这意义的表现”,其“意义”指狐丰富的象征意蕴。《全唐诗》中写狐的诗歌有150余首,诗人达90余人。从狐意象所体现的内涵来看,唐诗中狐象征意蕴有数端:

(一)祥瑞的象征

远古时代,狐作为部族***腾,具有神圣性。狐作为一种灵异神兽,被视为祥瑞象征的传说和记载,见于诸文化典籍。《山海经·大荒东经》载:“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郭璞注云:“太平则出而为瑞也。”可见九尾狐出是太平祥瑞的象征。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狐的毛色、体形等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中华民族中庸、尊卑、仁义的美德,于是古人便对九尾狐肃然起敬并加以崇拜,视其为太平盛世的象征,继而狐祥瑞之说在民间盛传开来。汉纬书《通帝验》云:“白狐,祥瑞兽也。”白狐、九尾狐的出现在封建帝王社会具有非凡的***治意义,古人认为社会太平,***治清明,国家一统,便会有白狐、九尾狐出来献瑞。

唐代,人们以狐为祥瑞的寓意依然存在。唐诗人在对狐意象的生发中,传达出中国民族意识中的祥瑞观。李朝威的传奇《柳毅传》中有洞庭龙君作《宴柳毅诗》:“狐神鼠圣兮,薄社依墙。”诗句中,“狐神”指狐仙,这里狐脱离了原本的兽性,演化为高居神坛的神灵之狐。陈陶的《古镜篇》:“海户山窗几梳绾,菱花开落何人见。野老曾耕太白星,神狐夜哭秋天片。”写晚唐时期沿海一带居民的凄惨生活,村野老人本应该安享晚年,但不得不星夜忙碌,连传说中的“瑞兽”神狐(犹灵狐)也哭号哀鸣。诗人深感在唐王朝大厦将倾之际,纵有神狐出来献瑞亦不能挽救国家颓败的运势。

(二)高贵、权威的象征

《诗·秦风·终南》:“君子至止,锦衣狐裘。”朱熹《集传》:“锦衣狐裘,诸侯之服也。”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狐裘,贵者之服。”从上述典籍可以见出,昂贵的狐裘,绝非是件普通的衣物,在古代社会中,它是贵族身份和高贵地位的象征。身穿狐皮袄的贵族阶层内部因等级不同,所穿的狐裘亦有差异,并作为礼法条文固定下来。《白虎通·衣裳》:

古者缁衣羔裘,黄衣狐裘。禽兽众多,独以狐羔,取其轻暖。而狐死首丘,明君子不忘本也。羔取其跪***,逊顺也。故天子狐白,诸侯狐黄,大夫狐苍,士羔裘,亦因别尊卑也。

同是身穿狐裘,依其颜色不同,可别尊卑。表面上,把狐裘作为权力和地位的标志,似是狐皮稀缺、珍贵的缘故。实质上,把狐裘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是把狐视为人君之象的进一步发展。袁朗的《和洗掾登城南坂望京邑》诗:“狐白登廊庙,牛衣出草莱。”张九龄的《和姚令公从幸温汤喜雪》:“万乘飞黄马,千金狐白裘。”两首诗中“狐白(裘)”均指用狐腋的白毛皮制作的衣服,借指高贵者。白狐皮是裘皮中的珍品,因狐皮毛颜色的稀有度,故“狐白(裘)”成为服饰中之精神象征与区别地位高下尊卑的标识。

(三)邪恶者的象征

光环之下亦有阴影。与先秦时期文化典籍中的狐意象相比,唐诗中的狐意象的光环继汉魏六朝后进一步暗淡,堕落为邪恶的象征物。东汉许慎的《说文》释狐:“狐,妖兽也,鬼所乘之。”《易林》载:“老狼白驴,长尾大狐。前颠却踬,进退遇祟。”从《说文》和《易林》两部典籍中可以见出,狐已被人们视作邪恶之物,认为其会给人们招来灾祸。有唐诗为证:

骆宾王《***中行路难》诗:“君不见,封狐雄虺自成群,冯深负固结妖氛。”诗中“封狐”借指恶人。崔颢的《古游侠呈***中诸将》诗:“地迴鹰犬急,草深狐兔肥。”诗中“狐兔”喻坏人、小人。柳宗元的《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诗:“须臾力尽道渴死,狐鼠蜂蚁争噬吞。”诗中“狐鼠”即城狐社鼠,喻小人,坏人。杜牧的《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诗:“狐威假白额,枭啸得黄昏。”诗中“狐威”喻爪牙的。在诗中,诗人们把邪恶者“狐”卑鄙、丑恶的行径生动刻画了出来,表达诗人对假恶丑的憎恨和对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狐意象邪恶的象征寓意使人忘狐为异类,见出了狐身上的灵性之光,为狐形象走向“人性化”进一步打下了基础。

(四)蛊惑者的象征

狐外形瘦长,面目妩媚,眼线较长,具有诱人的面部特征。因此,汉以来狐蛊惑为患之说日渐盛行就不足为怪了。兼之狐昼伏夜出,行为诡秘,生性狡猾,其为妖为怪,自然是合乎逻辑的事情。久而久之,狐被打上了妖化的标记,以兽妖的面目出现在文化典籍中。早在魏晋六朝的志怪小说中,便记载有狐与人或友好相处或作祟害人的故事。如东晋干宝著的志怪小说《搜神记》,便载有神仙道术、异事奇闻、妖魅物怪的故事。

唐代狐蛊惑之说盛行,狐意象被进一步妖化了。如:自居易的《和答诗十首·和古社》诗:“废村多年树,生在古社隈。为作妖狐窟,心空身未摧。妖狐变美女,社树成楼台。黄昏行人过,见者心裴回。饥雕竟不捉,老犬反为媒。岁媚少年客,十去九不回。”该诗极写狐之媚态,诗中狐妖幻化为美女,勾引年轻美少男,实谓“嫣然一笑百媚现,见者十之八九迷。”元稹的《古社》诗:“古社基址在,人散社不神。惟有空心树,妖狐藏魅人。狐惑意颠倒,臊腥不复闻。丘坟变城郭,花草仍荆榛。”诗中“妖狐”指邪恶而迷惑人;“魅人”指被精怪迷住的人。同类象征意蕴的狐意象“魅狐”见于元稹《有鸟》诗之十七:“俊鹘无由拳狡兔,金雕不得擒魅狐。”“魅狐”即以阴柔惑人。意象“狐媚”见于白居易的《古冢狐—戒艳色也》诗:“狐假女妖害犹浅,一朝一夕迷人眼。女为狐媚害即深,日长月增溺人心。”“狐媚”指女子以媚态惑人。上述四首诗中,狐均是以蛊惑者的面目出现的,失去了昔日光环的狐,笼罩在其头上的是挥之不去、不招亦来的浓厚阴影。

(五)多疑、犹豫的象征

狐性情多疑,其多疑的性情与人类处事犹豫不决、举棋不定的情形颇为相像,故文人将其进行意义关联,生发为独特的这一个被固定了下来。《汉书·文帝纪》载“朕心狐疑”。唐代颜师古注:“狐之为兽,其性多疑。每渡冰河,且听且渡。故言疑者,而称狐疑。”可见,在唐之前,狐多疑、犹豫的象征意蕴早已有之。唐诗中,诗人的贡献是将狐多疑的象征意蕴进一步强化。

白居易的《放言五首》诗:“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白居易因遭权贵所忌,被贬谪为江州司马,赴任途中与好朋友元稹唱和,作此诗告诫朋友“决狐疑”之法。周昙的《三代门·又吟》:“匡***必能除苟媚,去邪当断勿狐疑。”诗人指出在国难当头之际,辅佐国***勿要马虎、逢迎,铲除邪佞要当机立断,勿要犹豫不决。在我国古代,有许多关于多疑的典故,如“疑人窃斧”和“杯弓蛇影”。多疑是滋生偏执性人格障碍的温床,小人物多疑,尚掀不起多大风浪;若大人物多疑,后果就可怕了,轻则致使他人或自身遭杀身之祸,重则给别人或自身带来满门抄斩的厄运,甚至给国家民族造成深重灾难。

综上述,唐诗中的狐意象既有祥瑞与高贵的耀眼光环,又有邪恶、蛊惑与多疑的暗淡阴影,甚至阴影逐渐盖过了光环,体现了唐诗人对狐意象的多角度开掘、深层次把握。唐诗人取狐之象赋诗,寄意抒情,饱含着唐诗人对狐审美意蕴的独特艺术关照。唐诗中的狐意象是继先秦时期、魏晋六朝时期狐意象的引申与发展,诗人对狐审美内蕴的开掘,丰富了狐意象的象征意蕴。较之先秦、魏晋六朝时期,唐诗中的狐意象已脱去神秘外衣,悄然走到人们中间,渐趋人性化、世俗化。

参考文献:

[1]王启兴主编.校编全唐诗[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

[2]刘颖慧.中国文言小说中的狐意象[D].陕西师范大学,2002,(5).

[3]汪玢玲.鬼狐风情:《聊斋志异》与民俗文化[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4]梁一儒,宫承波.民族审美心理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5]张智峰,苏秀燕,王莉媛.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狐意象[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3).

[6]李姗姗.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狐意象文化的嬗变[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注 释:

①黑格尔:美学(第2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1月版,第10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唐诗中狐意象象征意蕴浅析

学习

海丝古渡今何在泉州古渡口探访之旅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海丝古渡今何在泉州古渡口探访之旅,内容包括探秘千年古城讲述海丝文化,海丝泉州古城徒步穿越。昔日的“东方大港”,风采与体量今天如何去想象?泉州古港总共分为“三湾十二港”,其中较为著名的包括泉州湾的后渚港、洛阳港、蚶江

学习

到济南“踢门槛”

阅读(26)

相声界曾经有一个行规:凡是说相声的都要到济南“踢门槛”,这是怎么回事呢?一提起“曲山艺海”,人们马上就知道这是在说济南,而一提起济南,人们又马上能说出山东快书、山东琴书、山东评书等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或许正是济南人骨子里那与

学习

家乡的“细沙羊尾”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家乡的“细沙羊尾”,内容包括细沙羊尾在家怎么做,湖州细沙羊尾怎么吃。我wǒ的de家jiā乡xiān涝zài杭hán乐zhōu余yú杭hán溃那nà里lǐ盛shèn啦chǎn糕括o点diǎn,我wǒ最zuì喜xǐ欢hun的de就jiù是shì“细xì沙shā

学习

马克·吐温作品中“陌生人”形象内涵解析

阅读(26)

内容本文审视了马克・吐温作品中创作的一系列“陌生人”形象,发现这不仅仅是作家进行小说创作的文学手段,而是“陌生人”具有三重内涵:漂泊无依的“异乡人”、格格不入的“局外人”和个体存在的“寂寥人”。作家的思考由己及人、由个体到整

学习

秦二世胡亥继位说小议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秦二世胡亥继位说小议,内容包括秦二世和胡亥继位电视剧,秦国二世皇帝胡亥和子婴对话。据《史记・李斯列传》载,李斯、赵高等人篡改始皇t书,立胡亥为秦二世。数千年来,此说几乎被视为定论。然细读《史记・李斯列传》,可疑之处颇

学习

浅谈关于建立歌唱中的管道状态

阅读(22)

声乐艺术是以人声为‘乐器’的歌唱艺术,它是一门以表现声音为手段的艺术学科。为了使这一艺术更好的得到发展,我们必须建构一个良好的歌唱“乐器”为前提,才能够很好地使用以人的喉咙这个“乐器”来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来,能更好地通过歌唱来

学习

太空中的致命碎片

阅读(19)

人类为了追求更加清洁、优美的生活环境,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治理地球上的垃圾等有害物质。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太空,成千上万吨垃圾正在不断地蔓延。它不仅影响航天事业的发展,而且还给地球增加了一层污染源,这些垃圾中存在大量放射性物质,时刻

学习

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阅读(44)

作为一种新型绿色能源,林木生物质能源因其原料广泛、高度产业化以及规模化的特点备受各界广泛关注。在中国,林木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尚处起步阶段,存在着许多问题。通过对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的实地调研,对农村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现

学习

春联语文教案

阅读(27)

一、教学目标。l、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背诵出文中的五副春联。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诵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3、通过朗读感受音律美,领略祖国语言的无穷奥秘。二、教学重点、教学难

学习

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内容包括如何能提高农村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如何提高农村英语口语交际能力。青少年儿童是积极的知识的构建者,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自身的体验而构建知识,寻求教育意义。语言是人

学习

情感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情感阅读教学模式探讨,内容包括阅读教学与情感教育,阅读教学探讨。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的课程理念,课堂教学过程中也把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放在了首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授,而

学习

浅析中国传统戏剧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阅读(23)

中国电影自诞生伊始即与中国传统戏剧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电影的发展是在不断吸收外国先进经验的同时不断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成果。本文通过个别案列阐述传统戏曲元素在中国电影中的渗透和影响作用,并简单论证中国电影对传统戏曲的借鉴和发

学习

锡人的心脏 也是一颗年轻的心脏

阅读(18)

@是一个被科技和网络把控的时代,每天睁开眼睛第一件事便是摸出身边的手机,在半梦半醒中浏览着网络世界的种种,对生活在现代的人来说丢掉手机成为了比丢掉钱包更可怕的事情。都市中的人不相信童话,不相信《绿野仙踪》里桃乐丝生活的奥兹国,但

学习

简论当前西方经济危局中的金融资本主义因素

阅读(30)

【摘要】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海啸后,西方金融资本在全球各地兴风作浪,因严重破坏西方各国经济秩序在金融海啸中大发横财而备受各国民众指责,但认真分析后会发现,与其说它们是金融海啸受益者和危机制造者,不如说当前西方国家所奉行的金融资本

学习

浅析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措施

阅读(25)

【摘要】随着现代企业规模化、全球化、多样化,为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企业必须树立现代企业观念,提升自身经营管理能力。本文将对企业在经营管理能力上存在的某些问题其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针对措施。【关键词】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引言企业经营

学习

浅析甘肃武威方言语音与普通话的差异

阅读(27)

武威方言属于西北次方言,武威方言无论是在语音、词汇,还是语法上都与普通话有差异,差异最大的地方表现在语音上。将武威方言语音与普通话语音从声母、韵母、声调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指出其中的具体差异以及与普通话发音的不同之处,以期为武威

学习

浅析魏晋玄学思想在清商乐中的体现

阅读(21)

清商乐是魏晋时期的代表性乐舞,它的形成和发展深受玄学思想的影响。玄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占主导地位的一种哲学思潮,玄学思想家嵇康以超越哀乐、追求个体无限自由的思想成为那一时期玄学的美学标准,影响着魏晋时期乐舞文化的审美风格。本文

学习

浅析德宏傣族织锦

阅读(26)

作者简介:井菲,(1987.08),女,山东潍坊,昆明理工大学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国中少数民族艺术专业法学硕士,研究方向:民族服饰赵媛媛(1986.07)女,河北石家庄,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艺术设计,艺术硕士,研究方向:民族服饰郝云华(1964.06)女,山西阳城,云

学习

浅析池河流域水文特性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池河流域水文特性,内容包括河流水文特征知识体系,延河流域中上游水文特性分析。采用池河流域马池水文站及所属上游六个雨量站,选择历时19-39年的完整水文资料,利用水文统计分析方法获得池河流域降水、蒸发、径流、泥沙等

学习

浅析贾母与刘姥姥的形象

阅读(23)

【摘要】中熠熠生辉的人物之多,堪称中国小说之最。在世界人物形象画廊里也是罕见的。除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薛宝钗等一批青年男女的典型形象之外,贾母与刘姥姥也是其重要典型人物。他们俩是第一次从文学地平线升起来的两极形象。对比

学习

浅析高层建筑悬挑结构支撑体系的质量控制

阅读(20)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建筑产品立面效果的新颖和时尚有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师们也顺应市场需求,在自己的作品中增添上各式悬挑结构“元素”,设计出了许多造型别致的经典之作。这些结构往往是高空悬挑结构,在给建筑物添加亮点的同时,也给现场

学习

浅析向\郭《逍遥义》与支遁《逍遥论》

阅读(31)

摘要:本文探讨了向秀、郭象《逍遥义》与支遁《逍遥论》的思想理论和影响,指出后者正是两晋时期佛玄交融的一个重要标志。关键词:《逍遥义》《逍遥论》佛玄交融《世说新语・文学》云:“《庄子・逍遥篇》旧是难处,诸名贤所可钻味,而不能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