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品:一种全新的舞台艺术演出样式

微博、微信、微新闻、微小说、微电影、......这一连串平日里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微”概念,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正以其巨大的影响力改变着民众当下的生活节奏、生活方式、生存态度。

在这个全息、多元、异常活跃的“微时代”人们在饱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颗硕果的同时,精神味蕾也前所未有的获得了享受和满足。文化艺术界紧跟时展步伐,以极富创造性的智慧劳动缔造出一批属于这个时期的全民精神产物:“百家讲坛”、“非诚勿扰”、“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星光大道”、“CCTV电视系列大赛”(舞蹈、歌曲、相声、小品、戏曲、模特、主持人大赛)、“谢天谢地你来啦”、以及央视全新打造的大型综艺栏目“我要上春晚”等相继应运而出。这些栏目(节目)内容有偏于娱乐的,有重在普及民众文化知识的,也有服务民生惠及民情的。虽节目类型各异、样式迥然,但都为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审美情趣、素质修养做出了贡献。

在这里值得肯定的是,这些栏目(节目)之间在不断角逐竞争之中不光落得一个欢愉民众的口碑、收视排名的成绩;其意义更在于编创过程中电视媒体人、艺术工作者们对节目质量、节目品味、节目特色等诸多艺术本体问题所做出的富有价值的思考;面对艺术手段、形式、语汇,枯燥匮乏的技术瓶颈时所激发出的求突破、敢创新的强烈愿望和热情更是令人感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CCTV-3)正是在这样一个编创背景下于2012年9月推出了一档大型直播综艺栏目《综艺盛典》。而“微小品”这个全新的节目概念和表演舞台演出样式就此通过央视的传播平台正式地诞生并亮相于广大观众朋友们面前。

随着微小品《家有一宝》、《回家的故事》、《公交车上的故事》、《餐厅里的故事》等系列小品的播出,观众们逐渐熟悉并接受了这种轻松、跳跃、机智的舞台演出形式,一反观赏传统语言类节目或戏剧小品的审美常态,用热烈的掌声和笑声表达了对新事物的追捧和支持。微小品经受住了演出实践的检验,证明在创作上取得了初步成功,首战告捷。但从其他层面上来讲,微小品作为一种新生的文化现象带给人们的思考更加深远,意义更为重要。诸如:微小品和传统意义上的戏剧小品大相径庭,是否还算是小品?观众传统的欣赏习惯受到了冲击,能否真正的认可这种艺术形式的存在?目前的节目形态是否能够界定就是未来小品创作发展的走势?这一系列的问题还有待我们去探寻......下面我们就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运用戏剧理论的基本知识试着探讨“微小品”的艺术表演形态、艺术从属本性等方面的意义。

一、微小品姓“戏”吗?

正如小说遇到微小说,电影面对微电影,传统网络信息终端不得不承认微博、微信给其带来的冲击一样。曾经的晚会“新宠”,传统语言类节目——戏剧小品,终于在热讨其发展方向和生存空间的衰式之声中迎来了它的接班人“微小品”。也许这就是历史发展不断更迭的客观规律。然而,当传统戏剧小品在面对这个自家兄弟时却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迷惑,甚至有点不敢“认亲”。要想确认有没有亲缘关系就要求证它们之间是否具备相同的基因,即是否拥有同类艺术的本质特征。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戏剧文学系主任兼创作中心主任陆***,曾在央视小品大赛现场点评中指出:“戏剧小品的风格有正剧、悲剧、喜剧、悲喜剧等多种多样,即使是喜剧,还分轻喜剧、讽刺喜剧、浪漫喜剧、歌颂性喜剧等类型。小品作为一种***的艺术品种,其表现样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结构方式比较松散的、还是歌舞性较强的、甚或是融入戏曲曲艺等表现手段的要想界定是不是小品的范畴,就必须先认定戏剧小品的本质特性,看这种艺术形式是否姓‘戏’。”简而言之,陆***教授所指的就是看作品是否具备“冲突”和“动作”这两个最为重要的元素。下面,让我们以微小品《家有一宝》(系列小品)为例,对照一下是否具备以上所说的两个要素。

老太太“明”与四个邻居老头,组成“明珠”组合在排练歌舞《最炫民族风》;她的老头儿“健”苦恼自己的脑子不好使,非让“明”出个题考考他;老两口儿的女儿领着外孙女“豆包儿”放学回家,“明”用自己的方式诠释“豆包儿”没学懂的成语“真相大白”;“豆包儿”缠着姥姥给她讲《西游记》的故事;“健”用捡来的钱给“明”买了一串儿糖葫芦,勾起了“明”对她们儿时的记忆;她们在儿时的回忆中开着永远也实现不了的玩笑甜蜜的定格。这就是《家有一宝》系列微小品中其中一集作品的全部情节。

在全部的演出情节中哪里有上述所说的冲突?没有。我们再看,若将传统意义上的戏剧行动划归到某个具体人物身上似乎也显得牵强附会寻不到逻辑。因为此类作品的创作出发点就不是在“行动说”的指引下产生的,人物具体的行动并不对剧情的发展、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物性格的构成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以传统戏剧欣赏标尺去衡量《家有一宝》这类全新的舞台演出形式,无异于传统戏剧与现代主义戏剧之间的比照,没有意义。

既然传统的戏剧审美原则面对微型小品失去了意义,这类作品的特色及优势又在哪儿呢?观众又在哪些方面寻求审美满足呢?据笔者统计,在这个时长七分钟左右的作品里,几乎每分钟都有笑点被引爆,掌声、笑声不断。不仅仅是语言上有“包袱”可抖,还有不同的“玩意儿”不断在调节观众的神经。譬如:“网络神曲”、“流行经典热歌”、“脑筋急转弯”、“幽默笑话”、“网络In语”、“夸张滑稽的歌舞表演”等等。这些表现手段、表达方式让观众体会到轻松、时尚、跳跃、热烈、清新、怀旧等多重审美感受。且整个观赏过程观众不会关心所谓的事件、情节怎么发展,不必在人物关系中去判断纠结,不用审视节目内容距离我们生活是远是近,也不再苛求情境和人物的言行是否统一或合乎逻辑。

在微小品中编导者和观众的“最高任务”就是制造欢乐!享受快乐!在笑声中卸掉生活的压力点亮生活的智慧才是微小品的“贯穿动作”!所以,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微小品不是戏。它已经脱离开了戏剧艺术的本体。但它又借由戏剧艺术的一些生成要素来捆缚节目自身。虽然原有的戏剧概念已不再具有传统戏剧中的功能和属性,但也为节目的结构整饬而服务。总体来说,微小品是全新的语言表演类节目,是区别于戏剧小品的一种独特的舞台艺术演出新样式。

二、微小品创作特征解读

1.微而有突破

微小品这一新样式舞台作品的产生,得益于一支热爱生活并富有创作激情的艺术团队。《家有一宝》(系列)微小品的创作核心,发起人是我国著名戏剧导演娄乃鸣。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曾在1994年至2006年连续担任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小品总导演的职务。由她导演并参与演出的小品《黄世仁与杨白劳》深得观众们的喜爱。在《家有一宝》等微小品的创作中她不仅直接参与编创、导演的工作,还身体力行亲自跨刀出演。为微小品的形成树立了实践典范,勇敢的挑起了艺术创新的大旗。创作团队中的副导演,吉林艺术学院导演系副教授赵旭以及青年编剧耿雪松等都是一直活跃在戏剧小品创作、导演、教学一线的艺术工作者。他们在创作并审视大量晚会小品、参赛小品、教学小品的同时,积累了大量小品创作经验和美学思考;同时也强烈的意识到当今小品创作发展履步维艰的现状;观众对小品艺术形式的喜爱程度在锐减的现实;以及赵本山小品独占春晚熬头、本山小品表演风格“一枝独秀”等问题的日益凸显......这些阻碍小品艺术创作和发展的弊病,以及对于如何突破现状的痛苦思索共同构成了激发创作全新式样小品的内在愿望和动因。

2.微而新的演出样式

微小品的演出式样不拘一格,如同连环画,又似系列连环剧。这在电视剧、栏目剧、广播剧甚至相声剧当中较为常见,可在语言表演类的戏剧作品里实则不多,可以说开了戏剧小品表演形式先河;再者,微小品嗅到了新媒介的特点,力求摆脱传统小品节奏拖沓、信息容量少、观赏情态单一的症结,力***向新媒介借鉴学习。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现代生活节奏高速运行。据统计中国网民已高达22.7亿占世界人口的33%。人们接受信息的途径变得多元化、智能化,早已经习惯了传播的移动性和瞬时性等特点。互联网已经占据了人们的生活,成为部分人群的生活方式了。 微小品利用网络、博客、微博中具有影响力的大家热议的各种素材进行电视化改编。每个段落简短有趣,节奏明快,具有鲜明的节目个性特征是微小品的另一别具一格的样式特点。

3.微中的独特结构

微小品的结构设置十分新颖。尽管它在人物和人物线路上的构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总体上它的结构的变化常常是让人意想不到的,和传统的戏剧小品结构大相径庭的。因为传统戏剧小品的结构譬如人物的发展往往需要合理性、统一性、合目的性等等,是需要符合日常生活逻辑的。而微小品的结构往往是突变的,生活当中发生会突然出现网络的东西、插入式表演等,这种结构方式用传统的戏剧样式去审视它,则是不合理的没有真实性和合理性可言,但观众是不需要去推敲他,当代观众的审美思维和意识大胆的突破了传统结构的束缚。可以说微小品借由戏剧、戏曲、曲艺、甚至网络等各种艺术形式的要素、手段,用一种当代意识进行一种新的串联、嫁接、或者说一种巧妙地融合而产生了新的舞台效应。

4.微中的独特效应

微小品的出现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娱乐精神,是百姓文化餐桌上的一道甜点,也是编创者为综艺晚会舞台精心打造的艺术品类。它的出现符合当代观众玩起来、haigh起来、笑起来的娱乐需求界定;实效、快捷、直接、丰富的娱乐节奏是吸引观众眼球定格观众思想的砝码;简单、轻松、自然亦是现代观众娱乐心态的反射。

作为一种新兴的舞台演出样式,微小品的演出艺术形态还不够成熟稳固,在创作上也属刚刚起步处于探索阶段。而且,这种形式的创作客观的讲还仅仅掌握在少数专业人士的艺术把控之内。微小品还没有权威或约定俗成的给与一个界定,所以要发展成为大家认可的艺术样式还有待创作者继续去深入开掘不断的创新。目前我们总结出的这些东西,仅仅是目前这个状态我们窥视到的影子,一些因素隐含在里面,还不是比较成熟的艺术形式。正向我们传统戏剧小品的初期一样,到底是为教学所用还是为社会所用,大家承认小品这一艺术样式,***起来在七八十年代实际上是经过一、二年才逐渐确立起来,那么微小品恐怕也要经历风雨的洗礼、观众审美意识和审美需求的淘洗以后逐渐走向成熟。随着微小品自身不断发展,受众面不断扩大化,势必会从***大型演出传播平台流向民间,走进百姓身边成为娱乐大众的文艺工具。那么会不会因为门槛降低而造成粗糙甚至低俗的作品出现?会不会也步了前辈“微电影”的后尘,在商业资本的支持下成为广告宣传的傀儡?微小品的命运还茫茫未知,但能够肯定的是微小品应该在内容上、思想上以及反映社会生活问题上要不断去深化不断去拓展它的空间,才会有它的一片天地和前途。让我们在艺术创作的奋力前行中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吧。

作者简介:

朱彬博,吉林艺术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影视戏剧表演理论与教学研究。

微小品:一种全新的舞台艺术演出样式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微小品:一种全新的舞台艺术演出样式

学习

凡事预则立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凡事预则立,内容包括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全文及译文,凡事预则立原文注音版。关键词:市场调查市场预测营销决策

学习

哈佛凌晨四点半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哈佛凌晨四点半,内容包括哈佛凌晨四点半免费阅读,哈佛凌晨四点半原版小说。一幅流传在网络上的照片,令人震撼。

学习

女人的味道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女人的味道,内容包括女人有味道经典语录,女人身上难闻的味道。――坦尼娅・萨妮(TanyaSarne)

学习

辛弃疾词《摸鱼儿》赏析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辛弃疾词《摸鱼儿》赏析,内容包括辛弃疾摸鱼儿全文译文赏析,辛弃疾词摸鱼儿全文。《摸鱼儿》写于1179年,作者由湖北转运副史改官湖南转运副史时所作,辛弃疾一生频繁调任,数被罢官,使其难尽其才,因此值此次迁任官职之际,在这首词中

学习

库布里克的“最后一分钟营救“

阅读(21)

然后我们看到影片中最为揪心的在刑场上的那一段戏,库布里克故意拖长了镜头,故意放慢了影片的节奏。从刑场那条宽阔的、对称而又平衡的大道上,三个人分别被押上了刑场。一位夸张的向神父哭诉着他对于这个俗世的眷念、不断通过动作外化着他对

学习

谈终身体育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谈终身体育,内容包括终身体育,终身体育锻炼的意义。一、终身体育口号的提出

学习

数学文化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数学文化,内容包括数学文化趣读,数学文化资料。数学“文”化了!

学习

猫咪小贝作文400字

阅读(58)

本文为您介绍猫咪小贝作文400字,内容包括小猫咪作文超过450字,猫咪失宠记作文。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下午,学校组织我们去看电影《猫咪小贝》。这部电影是动画片,讲述了猫咪小贝找家的经历,我们非常喜欢。猫妈妈有两个孩子,大的叫小宝,是只黑猫

学习

“三大行书”欣赏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三大行书”欣赏,内容包括三大行书作品赏析,三大行书指的是什么。《兰亭序》――心旷神怡,信笔由之

学习

教你如何刮痧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教你如何刮痧,内容包括教你一招自制刮痧膏,教你刮痧。刮痧所使用的工具:只要是边缘光滑的东西都可以,如调羹、梳子等。当然,天然水牛角板的刮痧效果更好,对人的肌肤无毒性刺激,也不会发生不良的化学反应,而且水牛角本身就是一味中

学习

景德镇湖田窑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景德镇湖田窑,内容包括景德镇湖田窑瓷器,景德镇湖田窑历史故事。琵琶山、北望石坞、南望石坞窑窑包堆积似山丘状,堆积层深厚,出土器物多青白釉瓷一类。早期为“匣钵仰烧”,中期为“垫钵覆烧”,晚期为“组合式支圈覆烧”。出土器

学习

三草酸合铁酸钾的合成及成分分析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三草酸合铁酸钾的合成及成分分析,内容包括三草酸合铁酸钾的组分分析,三草酸合铁酸钾的制备及成分分析。摘要:本文对实验教学中合成三草酸合铁酸钾的实验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利用草酸铁来制备三草酸合铁酸钾的新思路。将原实验过

学习

浙江档案

阅读(15)

全省档案系统建立重大档案利用效果事例上报备案制度

学习

舞台上的“风车骑士”程何

阅读(30)

近日央视热播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的舞台上出现了一位嘉宾,她身上贴着这些标签:90后、保送清华、理科学霸,然而她却在21岁的时候,放弃了清华推研直博的机会,选择了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