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与苏轼在词坛上并成为“苏辛”,豪放词的代表词人。然辛弃疾也写有婉约词,其婉约词之境界也决不在豪放词之下。而辛弃疾这样一位***事家出身,有着英雄的豪情却壮志未酬的词人所写婉约之词与花间词人之婉约绮靡之风格必大不相同,其情感更为深厚,境界更为高远。本文拟对辛弃疾婉约词《摸鱼儿》进行赏析,一起品味这首词婉约之中的情感意蕴,旨对辛词,对辛弃疾有更深的了解。
《摸鱼儿》写于1179年,作者由湖北转运副史改官湖南转运副史时所作,辛弃疾一生频繁调任,数被罢官,使其难尽其才,因此值此次迁任官职之际,在这首词中表达了自己对流年消逝,壮志未酬和国家衰微的感慨。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开篇便是一句感慨,感慨春天太匆匆,感慨流年易逝,但是辛弃疾的这一句感慨似乎来得更深情,源于一个词“更能消”,我们可以和李后主的“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比较一下,同样是感慨太匆匆,而辛弃疾开篇便加上了一句更能消几番风雨,将春天在风雨的摧残之下的凄楚写得让人心疼之极,由此可见辛弃疾之惜春之情。
下一句进一步写惜春,说“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我们常人是看到落花也许会伤心,但是辛弃疾是还没有花落之前就感到了悲哀,所以说害怕花开得太早,因为花开得早便落得早,所以辛弃疾之惜花惜春之情较其他人又深了一层,而如此多情之人看到的却是落红无数,其悲痛之状不消说已经可以感同身受了。
由于太爱惜春天,所以辛弃疾想要留住春天,于是忍不住说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这是怎样的深情啊,春天那么美好,但是为什么走得那么快,春天,你能不能停住你的脚步,前面长满了芳草,哪一条才是你的归路啊?逝者如斯夫,作者岂不明白,只是深情所致不得不让他明知不可为而为,其中的悲痛与无奈可见一斑。
然而诗人的深情并未感动春天,于是由爱生怨,“怨春不语”,诗人的心灵是非常敏感的,他们把他们的深情投诸到人世,希望天地万物可以理解他们,自己的深情能够得到回应,可是结果总是不理解与冷漠无情。“不语”二字便尽是冷漠。但是时间本无情,正如后主李煜所说“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时间不会为任何人所停留。“不语”表现了春天的冷漠无情,而此冷漠无情实是诗人的多情,此是其一,其二,“不语”更表现了诗人不被理解的孤独落寞与沉痛,就像他说的“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既然美好不可挽回,那么是不是就此放弃呢了?诗人说“算只有殷勤,画檐珠网,尽日惹飞絮”,诗人显然没有放弃,即使春天无情地离我而去,我仍然要尽我最大的努力留住春天,即使我的力量像蜘蛛那么微弱,即使我网住的只是飞舞的柳絮,但是我在尽力。这就是辛弃疾,对理想的执着,明知不可为而为的勇气与责任。
上片由惜春到留春再到怨春,感情层层深入,至“不语”这里,已是失望落寞到极点,然而最后几句又于沉痛之中挣扎奋起,表现出不放弃的执着精神,真的是千回百转,沉郁顿挫,感人至深。
上片伤春,以春喻国,下片则咏史用典,借古喻今表达自己的一腔愤懑之情。
“长门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长门事指的是陈皇后失宠的典故,陈皇后失宠之后,曾以黄金白斤赠与司马相如,为之写《长T赋》表达自己的幽怨之情,旨在让汉武帝回心转意。这里作者显然是借长门之典故,以美人遭妒失宠,表达自己***治上的失意。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这句承接上句典故,即使陈皇后借《长门赋》表达了自己的幽怨之情也没能感动汉武帝,即使我辛弃疾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未能感动朝廷,最终仍不得重用,所以我这一腔脉脉之恨向谁倾诉呢?此一问,真正道出了辛弃疾壮志未酬的哀怨与愤懑,情至此,已经到了不得不喷薄而出的时候了,所以下句“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作者之恨达到了顶点,以近乎警告的口吻写出了对善妒小人的愤怒。这里玉环飞燕便是比喻的善妒小人,联系辛弃疾的生平,辛弃疾一生屡被弹劾,数被罢官,使其收复国土之壮志难以实现,因此可以感受到此句中作者的一腔愤懑。
然而这喷薄而出的一腔愤怒并未一发不可收,最后作者只轻轻地说了一句“闲愁最苦”,“闲愁”看似无足轻重,却是时时刻刻萦绕词人心中的壮志未酬之愁与国势衰微之愁啊。
末一句“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又使得整首词回到了上片伤春的哀怨缠绵之中,而以景语作结,更是意蕴无穷,而此意蕴中的一层意思便是以“斜阳”比喻南宋衰微的国势,这才是作者真正“断肠”的原因。
综上所述,《摸鱼儿》一词,全篇比兴、用典,一字一句都包含着作者的壮志未酬与国家之忧,而这深厚沉郁之情感却蕴含在伤春的哀怨之中,可谓是催刚为柔,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于缠绵哀怨之中见其慷慨悲壮,正如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云:“词意殊怨,然姿态飞动,极沉郁顿挫之至。”辛弃疾心中英雄的豪情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永远都会在他的词中流露,其豪放词是直接正面的表达,而表达在婉约词里,则造成了一种沉郁顿挫的风格,更耐人寻味。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辛弃疾词《摸鱼儿》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