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脾气常出现在第一个叛逆期
从儿童发展的角度看,2岁左右的宝宝开始逐步意识到自己的需要和主张,进入第一个叛逆期,让父母觉得特别有主意,好发脾气。在这个阶段,宝宝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增强,不满足的情况时常发生。然而,受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所限,一旦不遂己愿,他们很难通过语言与大人沟通,想表达不满情绪,往往只能“大动肝火”。另一方面,有些宝宝由于先天神经系统的反应存在冲动、易激怒、活动水平高、不易转移等特点,因此比别的宝宝更易发脾气。
4招轻松给宝宝“熄火”
宝宝脾气暴躁,如果家长不及时引导,一味让他们用发脾气的方式宣泄不良情绪,必然有损宝宝身心健康,还将影响社会交往和家庭关系。所以,家长掌握几个小招数来给宝宝熄火,是非常重要的。
招数一:情绪分享法
超市的食品架前,3岁半的聪聪在大声哭闹,原因就是妈妈没有同意给他买带玩具赠品的糖果。妈妈的态度相当坚决,但聪聪也不甘示弱,他躺在购物车里哭闹、摔东西,引来不少人注目。
这个时候,家长可以走过去,用轻柔的语气说:“我知道宝宝不开心,看见你这样,我心里也不舒服。”这是一种分享情绪的办法。一开始,宝宝可能会拒绝你的关怀。你可以走开,过一会儿再回来,仍然用同样的方式跟他说话。用这种方式向宝宝表明,你理解和在乎他的感受糖果,但是他的要求不合理,你不会满足他。宝宝见你如此冷静,就可能觉得无趣而收敛了。
如果宝宝仍然无法安静下来,你可以果断地抱走他,等到了无人的场所,就让他哭够了自己安静下来吧。当然,这些要排除宝宝有疾病或饥饿、困倦的状况,如果是这几种状况的话则另当别论。
招数二:鼓励法
4岁的陶陶早上起床,妈妈要给她穿衣服,“不用,不用,我自己穿。”陶陶坚持要自己穿衣服。可是妈妈觉得陶陶自己穿衣服太耽误时间,强行帮她穿好衣服。纠缠之下,陶陶发脾气了,坐在床上哇哇大哭。
宝宝想自己穿衣服是一件好事,这说明他在行为上要求***,喜欢自己动手做事。可是当这种***要求受到阻碍,他们就常常用“不”来表示自己的***性。如果阻力加强,便会由于愤怒而发脾气。
其实,家长大可不必与宝宝发生正面冲突。一方面,家长不要过多限制宝宝的行为,不要提出过多规定和要求,因为宝宝逐渐发展着的***意识也是需要剂来维护的;另一方面,家长要多鼓励、引导宝宝,当他能力所限,做得不对时,家长应该积极给予帮助,帮他完成想要做的事情,并及时予以肯定和奖励。
招数三:体验法和转移注意力法
晚上,两岁半的小米和到家里做客的东东弟弟玩得很开心,突然两个孩子就争抢起来了,小米非要把东东从家里拿来的玩具小汽车抢到手,东东不肯给,小米于是大哭大闹,还咬了东东一口,表现得很霸道。
对身边事物的占有欲,是宝宝“自我中心”的显著表现之一。对于宝宝种种“强硬”表现,家长不妨明确自己的想法:你这样做,我很生气。这样一来,宝宝就能知道自己的霸道行为会给让别人不高兴。如果孩子依然情绪激动,家长还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办法,让孩子从当前事件中解脱出来,转而对其他事情产生兴趣。
招数四:同情法
瑞瑞正在拼***,拼着拼着就失去耐心了,哭闹着说什么也不肯拼了,“我怎么也拼不起来,妈妈,你来帮我……”妈妈当时正在厨房做晚饭,没能及时赶过来,瑞瑞哭得更是无法收场了。
宝宝的心非常简单和单纯,也非常脆弱,经不起一点打击。我们常常能看到当他努力搭建的积木房子倒塌的时候,宝宝会情绪低落,甚至哭起来。这时候,家长要告诉宝宝,积木倒了或者拼***拼不好是很正常的事情,其他小朋友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以此缓解宝宝的压力和自责的情绪。
家长的同情可以拉近与宝宝的距离。家长在此时一定要充分而真切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可以轻吻一下宝宝或抱抱他,这都是让宝宝摆脱坏情绪的好方法。等宝宝情绪稍稍稳定后,再帮他找到失败的原因,一起完成刚才失败的任务。
温馨提醒
不要无原则溺爱。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过分疼爱宝宝,怕宝宝受委屈,为了博取宝宝的欢心,不管要求是不是恰当,都有求必应。“壮大”了宝宝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
教育要有一致性。今天禁止的事,明天便允许去做;父亲认为是好事,母亲说不行;爷爷同意的事情,奶奶偏要阻拦。这样就会增加孩子的受挫感,导致烦躁和暴躁。
允许犯错。有的父母对宝宝要求过分严格,稍有过错或没有达到父母的标准,就严加训斥甚至动起手来。要知道,很多时候宝宝犯错误,是因为父母没有教他怎样做,或者没有说清这样做的坏处在哪里。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味指责宝宝,会让他无所适从,并且产生强烈的挫败感。
家长要控制情绪。家长要注意控制自己不乱发脾气,这对宝宝是很好的榜样教育。你也可以把这种冷静技巧教给宝宝,让他从小就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暴龙”宝宝 4招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