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二伯父二伯母结婚多年,辗转于各地医院,几经周折才生下堂哥泉子,正当举家庆贺、欢欣鼓舞时,表姑却皱起了眉头:“我怎么看这孩子有些呆头呆脑的呢?”奶奶听后,吓得脸都白了,擦了擦脑门儿上的冷汗,仔仔细细地端详了几天,结论如出一辙:泉子和同龄孩子的言行举止相比,确实许多地方都表现出笨拙来。周岁抓周,全家人饶有兴趣、满怀期待地看他抓什么时,只见他推开摆在面前的硬币、算盘、秤砣、印章等物,直奔大锤使劲。大家愣了愣,面面相觑,不露声色地叹了一口气,各自走开。只有表姑拍拍二伯父的肩头说:“也好,咱有接班的了。”二伯父只是“嘿嘿”地笑了笑。
二伯父是乡里有名的铁匠,平时十里八乡要打铁镐、撬棍、挂马掌的或者家里盖房子要钉铁皮盖的少不了要找二伯父帮忙,所以,铁匠铺里整日人来人往、欢声笑语、热闹非凡。泉子特别喜欢来这里,他先是看着飞溅的火花,听着铿锵的锤声,然后,拿起一把旧的小锤子,就“叮叮当当”地敲个不停,手上经常被铁锤砸得伤痕累累,二伯父又是心疼又是生气。来取农具的人摸着泉子圆溜溜的头你一言我一语地调侃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看来铁匠铺要后继有人了。”二伯父只是苦笑着。
泉子长到六七岁,依然是憨头巴脑的,在所有人的心目中,他是个不会有多大出息的孩子。全家人又何尝不盼着他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机灵聪敏,将来光宗耀祖呢?可一见到这个呆头呆脑又十分倔犟的泉子,都唉声叹气。奶奶曾多次劝解大家:“这孩子能长个好身板,以后能凭力气混口饭吃,咱也就心满意足了,老天爷还饿不死瞎家雀儿呢。”
这个泉子读书很愚笨,学习却从不投机取巧,每天的作业写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尽管成绩不尽如人意,却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头儿。他时常把家里为数不多的家电拆个乱七八糟,又不能很好地重新安装妥当,少不得挨一顿斥骂。可他一点儿都不长记性,好了伤疤忘了疼,没多久又“故伎重演”,渐渐地倒也摸出了许多门道。他心态平和,面对长辈日益溢于言表的失望之情,视而不见,心安理得听之任之。以致二伯母怨气十足地絮叨:“哪辈子没做好事,养这么个不争气的东西。”
渐渐地长到十六七岁,他依然是碌碌无为,不招惹是非,大人叫干什么就干什么,也懂得体恤父母,知道父母下地干活儿辛苦,放学了总是早早回家把饭做好。放假时,帮父亲抡上个把月的大锤,练得一身好肌肉,往人群里一站,小铁塔一般。人们都说:“好身板,将来是个做农活的好把式。”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地继续着。突然,天上掉下来一个大馅饼,一下子砸到了泉子的头上——泉子考上县一中了。
对他的“发迹”,亲朋好友惊喜了两天之后,又开始灰心丧气了。听说,高中学习是很辛苦的,泉子又是个脑袋不灵光的人。二伯母劝他:“别去上学了,我们还是量力而行吧,跟你爸学学手艺,将来也能养活自己,再过几年盖个二层小楼娶妻生子,安生过日子得了。”
可泉子却不干了:“干吗呀?谁说我怕苦怕累了?我能考上县高中,表明我不比别人差。虽然前院刚子考第一,我考最后,但我们起点是一样的,三年后,谁比谁强还不一定呢。再说,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铁匠也是需要文化技术的。”
大家顿时面面相觑、瞠目结舌。没想到这个平时寡言少语的泉子,竟能出此狂言,目光如此长远……
你还别说,泉子上了高中之后,他的脑袋忽然开窍了,并以废寝忘食的劲头发奋读书,成绩进步得令人刮目相看。从小他就爱劳动,一直担任劳动委员,班级的分担区他带领男生全包了,而且,分工有序,有条不紊,深得老师的认可,同学们的拥戴。
高中毕业,泉子毫无悬念地考入农大,大学期间他又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学生会工作做得得心应手,面对各种复杂琐碎的事情,都能从容应对。数着泉子获得的奖学金的奶奶,满眼泪花地跟表姑嘀咕:“是咱原先门缝里看人,还是傻人有傻福?”表姑却说:“也许是真人不露相啊!”
大学毕业了,泉子放弃了读研。返乡后,从事农业生产方面的研究更是如鱼得水。不久,县里选拔干部,泉子过关斩将,一举夺魁。
消息传来,众乡亲欢欣鼓舞、议论纷纷:“难不成当年咱们是看走眼了?失误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