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回忆,张曼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张曼菱的《北大回忆》是一本好书。在这本书中,作者以饱满的热情和深厚的感情,写了不少鲜为人知的北大的人和事。但遗憾的是,这本书也存在不少的差错,有的还是硬伤,给人以很不舒服的感觉。本文就其明显的硬伤,分述于下。
一、引文的差错
尽管散文的写作不像学术论文那样规范和严格,但是对于引用的主要诗文,必须做到准确无误,否则就会以讹传讹,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有一句著名的话:“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北大回忆》的作者对这句话也非常喜欢,因此多次引用,可惜的是,几次引用均和原文存在差异。如第89页中作者写道:“‘穷且不堕青云之志’。打开天地就不穷,广交师友就不穷。”第388页,作者书中有“刘孚坤学长有一种‘穷且不堕青云之志’的狂气”。第136页:“他在我的心目中可谓应了一句话:‘穷且不坠青云之志’”。两处“不堕”均为“不坠”之误。三处引文,都少了“益坚”两个字,这样一来,就不是王勃的原话了。
第102页作者曾引用了这样的话:“‘望鹌鹚而勿迫,恐鹈之先鸣’。(《楚辞》)”。“鹌鹚”应为“崦嵫”,“《楚辞》”应为“《离骚》”。鲁迅早年,曾从《离骚》中的“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和“恐鹈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集出一副对联,那就是“望崦嵫而勿迫,恐鹈之先鸣”。鲁迅请***的同事乔大壮(字曾劬)书写出来,挂在了他的“老虎尾巴”里,用来激励自己珍惜光阴。上联中的“崦嵫”为山名,即今甘肃天水之齐寿山,传说是太阳落下的地方。
第112页引王力先生诗:“红羊溅汝绞绡泪,白药医吾铁杖伤。”其中“绞绡”应为“鲛绡”。鲛绡是传说中鲛人所织的薄纱。鲛即鲛人,绡为丝质薄纱。王力先生的这首诗,收录于北京***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二十世纪北京大学著名学者手迹》,可参看。
第120页:“但季先生没有选择低调,他‘百年老病独登台’,不避锋芒地成为主角。”“老病”应为“多病”,这句诗出自杜甫的七律《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第237页:“而我自幼受《红楼梦》影响,‘古今将相今何在,一黄土淹没了。’”这句话应为“古今将相今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出自《红楼梦》第一回。
第333页:“与先生的情谊,令我想起一句古话:‘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先生喜欢我的问题,我渴求着先生的解答。”引语中的“不愿”应为“不用”,这句话出自李白的《与韩荆州书》。
第359页:“重温他那段话‘救国经世,尤必以精神学问为根基’,仍然能令一个知识分子找到‘坚守’的信念。”这句话中的“精神学问”应为“精神之学问”。这段话来自吴宓1919年12月24日日记中记录的陈寅恪的一段话:“至若天理人事之学,精深博奥者,亘万古、横九垓,而不变。凡时凡地,均可用之。而救国经世,尤必以精神之学问(谓形而上之学)为根基。”[1]落掉一个“之”字,似乎无关紧要,但意思却有很大的区别。对于引文来说,是连一个标点都不能错的。
第360页:“西方思想家们以‘战斗至死’为归宿,鲁迅亦说过‘死也不宽恕’的话,我们何以有着如此多的‘难得糊涂’的结局?”对于“死”和“宽恕”之类的话,鲁迅的确说过,他在临去世之前,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就是《死》,其中就有这样的话:“只还记得在发热时,又曾想到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仪式,是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2]
在第364页,作者分两段引了南宋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可惜都有明显的失误。“李***道特别给我们讲了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流光容易把人抛。’”“这首词有他所熟悉的江南景色: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秦娘桥。风又飘飘散,雨又潇潇。”其中,“秦娘”应为“泰娘”,泰娘为唐代著名歌女,“泰娘桥”即以其命名。“风又飘飘散,雨又潇潇”应为“风又飘飘,雨又萧萧”。原词最末三句为:“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第379页:“中国古人对‘内心生活’的培养非常重视。‘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作者在这里是要引述孟子的一句话,原话应为“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句话出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引文的差错还包括作者对有关作品篇名的记述上。如118页“回来以后,季(羡林)先生写了《站在胡适墓前》的文章”,季羡林文章的题目为“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胡适是季羡林非常敬重的长辈,他不可能在文章中对胡适直呼其名。
二、知识性差错
在《北大回忆》中,有好几处都提到北大教授吴组缃的名字,却无一例外地写成了“吴祖缃”,可见不是一般的误排,而是作者没有搞清楚吴组缃的名字到底是哪三个字。
有关人名的差错还有一例,如第311页四次提到了和的女儿李讷,作者均写成“李娜”。这就不是简单的错字问题,而是作者在这些方面缺乏必要的知识。
第378页在提到朱自清的日记时,作者写道:“清华教授徐葆耕后来问朱自清之子:‘你父亲这样写你母亲,她生气吗?’朱乔生说:‘我母亲从来不看我父亲的日记。’”“朱乔生”应为“朱乔森”。朱自清有七个子女,朱乔森排行第三。
知识性的差错还反映在作者对有些人名、书名和篇名的张冠李戴上。如第145页作者引述了孙老师的信:“我多年前,与张老师一起,在莫斯科餐厅用餐,看到墙上挂有黄苗子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位老人,用手帕包着吃剩下的面包片。线面黄苗子写了密密麻麻的字,大意是:张伯驹先生于夫人潘素,喜吃西餐,潘素因病不能前来,张伯驹便包着一点留下的面包,特意带回去给夫人。”这段话中有孙老师的误记。实际上,这张画(是国画,不是漫画)的作者是黄永玉而不是黄苗子。关于这幅画的由来,可参考黄永玉的散文《大家张伯驹先生印象》。黄永玉在文章中说:“某日余偕妻儿赴西郊莫斯科餐厅小作牙祭,忽见伯驹先生蹒跚而来,孤寂索寞,坐于小偏桌旁。餐至,红菜汤一盆,面包四片,果酱(一)小碟,黄油二小块。先生缓慢从容品味。红菜汤毕,小心自口袋取出小方巾一方,将抹上果酱及黄油之四片面包细心裹就,提小包自人丛中缓缓隐去。”[3]
138页:“老师给我们讲《西游记》的时候,我正在读汤因比的《历史哲学》。”其中,“《历史哲学》”为“《历史研究》”之误。《历史研究》,原名A Study of History,为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的代表作,而《历史哲学》则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著作。
再如,第328页:“文天祥居相时,王朝已经快完结,没有多少文治武功的作为。然而他的一首《正气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流芳。”《正气歌》是文天祥的五言长诗,开头是“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则为文天祥《七律・过零丁洋》中的尾联。《正气歌》和《过零丁洋》是文天祥两篇不同的作品,是万万错不得的!
三、史实性差错
书中还出现了一些史实性的差错。如207页作者在谈到作者的同班同学汪守德、范开明时说:“他俩都是有***衔的部队学员”,“***衔”应为“***职”。我国部队的***衔制于1955年设立,1965年第三届全国人大***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取消中国人民***衔制的决定》,从当年6月1日起废除***衔制,直至1984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才将其恢复。作者在北大读书的时间为1978年至1982年,此时尚无“***衔”一说。
第248页作者提到《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时说:“她的个性并没有什么铺垫,却成为振臂一呼的‘九一八’领袖。”紧接着作者又写道:“‘九一八’当年的领袖人物,我认识几个,他们都是资深***家,其阅历与内涵,是林道静一类比不了的。”作者显然是把“九一八事变”和“一二・九运动”弄混了。“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武装侵略中国东北制造的事件,因发生于1931年9月18日而得名;“一二・九运动”是中国***领导的一次大规模的学生爱国运动,因发生于1935年12月9日而得名。两者虽然有因果联系,但时间上相隔了4年,是不能混为一谈的。而且,这是连中学生都知道的历史知识。
第357页在提到费孝通时,作者写道:“青年费孝通曾为开创中国的社会学调查,在贵州的深山中痛失新婚妻子。”“贵州”应为“广西”。1935年12月,费孝通和新婚妻子王同惠一同在广西大瑶山考察时遇险,王同惠在寻求援助时失足落水而亡,年仅24岁。这也是青年费孝通经历的第一场苦难。
四、文字性差错
本书在文字上亦有错误或疏漏,仅就部分例证列举如下:
第102页“褥热三伏天”的“褥”应该为“溽”。溽热:形容天气闷热潮湿。
第199页作者引了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句子,但把“遥想公瑾当年”中“瑾”错写为“谨”。
第291页在谈到一位学友时,作者称其“音乐和文学都品味非凡,是一个现代的上乘男子”。其中的“品味”当为“品位”。品位是名词,指人对事物的鉴赏能力;品味则是动词,主要指鉴赏、玩味与品尝等。
第314页“一股百年陈酒的香淳”,“香淳”应为“香醇”;“从高层到下层,消弥后的结果是可怕的”。其中“消弥”应为“消弭”。
需要说明的是,在这本《北大回忆》中,差错远不止这些,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的差错,我们分析可能是出自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作者对于一些引文或是史实往往凭记忆,不查阅相关资料,随手写出来,因此出错就比较多了。二是编辑对作者太信任了,因此也就听之任之,疏于把关。其实,名人也是人,也有出错的时候。在对待作者方面,编辑应该一视同仁,越是对名人,越是要小心。否则的话,错误就很难避免了。
注释
[1]《吴宓日记》(第二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01页。
[2]《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35页。
[3]黄永玉:《比我老的老头》,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第53页。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文学院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北大回忆》一书中的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