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黄沙,悠悠赤壁。是谁在江边把酒临风,吟啸无限壮志:“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青冥之中,千年之前的周公瑾,与千年之后的坡,相视而笑,意气风发……
茫茫红尘,碌碌众生。所谓意气风发者,能有几人?日夜为生活奔波,终身为名利所累,又怎能有意气风发那刻?君不见,莘莘学子,埋头题海之中,脸上已无朝气;君不见,匆匆过客,脸上一片焦虑,哪有从容之心;君不见,垂垂老者,日夜为儿孙操劳,怎享安泰之福?意气风发,意气风发,何时可得?
意气风发,来自实力。亚洲“飞人”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身披红旗、纵身一跃,登上最高的领奖台,多么意气风发啊!这一切,都源于他有战胜各国选手,平世界纪录的实力。若无此实力,领奖台上将少一意气风发之人,观众席前将多一不复风光之客。实力,让袁隆平有坚决拿下杂交水稻的意气风发;实力,让王选有“他们能行,我们也能行”的意气风发……实力,是意气风发之依存。
意气风发,来自奋斗。“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会稽之败,让勾践明白,一个亡国之君,是不能松懈自己的意气的。他开始奋斗,大胆改革,躬身劳作,敬学士,招勇武,励农耕,奖生育,终于使越国这个小小的、几近灭亡之国,一举打败了吴国,尽雪十年之耻。一举成功,如何不意气风发!若勾践从此消沉,无奋斗之举,终身将为附庸,又何来意气风发?奋斗,是意气风发的根本。
意气风发,来自乐观。是以霓为线,以虹为钩的海上钩鳌客么?是劲装厉马,快意恩仇的大漠刀侠么?还是骑白鹿访遍名山,让贵妃研墨力士脱靴的瘦削文人?李青莲,这个意气风发的谪仙,在历史的长河里痛饮,“绣口一张,便是半个盛唐”。他高歌,“天生我材必有用!”他高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乐观,所以他意气风发。乐观,是意气风发的关键。
“面对人生,如何能意气风发?”天际传来回荡许久的梵音,如晨钟暮鼓,让我顿时有了一丝醍酬灌顶般的明悟。
以实力造船,用奋斗为桨,把住乐观之舵,便可在人世的沉浮中意气风发地高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满分揭秘:
从议论文着眼,本文主要有三个亮点。
一是有理有据。古人说:“作议论文字,须考引事实,不使差忒,乃可传言。”所为“不使差忒”,便是论据可靠,典型。亚洲“飞人”刘翔、“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例,真实可信,以此来论证“意气风发,来自实力”再好不过。还引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发明者王选的话加以论证,就显得更充实,有说服力。“苦心人”为何能做到“三千越甲可吞吴”,意气风发,原因只有一个,来自奋斗――“卧薪尝胆”。文章三个分论点皆观点鲜明,论证有力。
二是有条有理。本文先以坡和周公瑾非凡的意气领起;继而一转,提出现实生活中“意气风发,何时可得”的问题;第三、四、五段以并列结构的形式分别论证了“意气”来源于“实力”、“奋斗”、“乐观”;最后一段,落到自己的感悟,表明自己要“以实力造船,用奋斗为桨,把住乐观之舵”“直挂云帆济沧海”。行文意脉贯通,论述具体,逻辑性强。在论证方法上,交错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方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三是文采斐然。首先是词语形象生动。譬如第四段连续用“敬”、“招”、“励”、“奖”等动词表现“他”“开始奋斗,大胆改革”,可谓词语使用精当,鲜明生动,富于变化,增添了文采。其次是句式灵活,富于变化。如第四、五段,句式长短结合,长句周详严密,短句简洁明快,语言大放异彩。另外,本文作者谙熟修辞的奇妙,将“实力”喻为船,把“奋斗”比作桨,视“乐观”为舵,将“人世”比喻为长河,拿一路“高歌”借代为意气风发等等,更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