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生矣 于彼朝阳――《诗经・大雅・卷阿》
这是120年前的事了,皖南贡生胡铁花,经历一段时间的“候补”,1891年被任命为淞沪厘卡总巡,这是一份官场肥缺。当年12月17日,他的小儿子在胡家合伙经营的“瑞馨泰”茶叶店里出生。
“瑞馨泰”茶叶店在上海大东门外。此刻,我在大东门附近的一幢老建筑的楼顶,遥望已不存在的“瑞馨泰”茶叶店,生出浮薄的沧海桑田之感。无数人在土地上生活、消失,只有极少数人给后世留下了驱之不散的气息。虽然这个大都市留下的各种记忆如恒河沙数。但只有在适当的时候才会在合适的后人那里获得呼应。在林立的楼群间,过往的喧器已经消失殆尽。但是打开书页,怀着一份虔敬的心情,百余年往事却又历历在目。
胡铁花在小儿子出生后不久奉调台湾。本文主人公由18岁的母亲冯顺弟带着。从上海浦西搬到浦东,度过了他生命中最初的时光。这个男婴就是20世纪初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自由主义先驱、拥有36个博士头衔的胡适。
胡适值得说的太多了,博通中西的学问、果敢的实践精神,在20世纪的中国,能与之比肩者鲜矣。但在大众视野里,胡适一生最为普通人所乐道的,既不是他的实验主义,也不是他的哲学史、文学史,或小说、考据学,而是他的爱情和婚姻。
了解一个人的情感世界是走近这个人的最好方式。普通大众不懂精深的学问。但对于男女私情的关注都是自学成才的优等生。他们热衷于传播绯闻,将伟人的精神世界降格到与自己一样平庸的境界,最后发出“伟人原来不过如此”的感慨,实际上,他们对伟人的精神世界一无所知。胡适永远是胡适,他的情感世界也是轻慢窥伺者所无法了解的,这一点正如西谚所云:仆从目中无英雄(No mart is a hero to his valet)――什么样的地位和见识决定了什么样的人生境界。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语文教材收入了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我在不同的省市听过不少教师讲授这篇课文,文章较长,语言朴实,许多教师认为此文简易,多在理清叙事线索后,便让学生概括母亲品性,再对母亲为人和教子的方式发表一点评论就算完成教学任务。
然而,我每读一次都有一些疑窦:
胡适对母亲怀有怎样的深情?母亲的为人怎样影响着胡适的个性,特别是影响他对婚姻和爱情的态度?胡适的个性给其他女性带来了怎样幸或不幸的命运?
有人说,胡适婚姻的矛盾,基本上是一个爱情与亲情的冲突,而结果则是爱情向亲情屈服,或者说爱情被亲情所扼杀。可莎士比亚说,爱情是比死亡还要强烈的东西,我不明白,在胡适博大深沉的心灵世界里,爱情在亲情面前怎么就显得如此柔弱?
邂逅相遇 适我愿兮――《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我们先梳理世间普通人爱情与婚姻的几种模式:
第一种,门当户对,两小无猜,终成眷属。在漫长的婚姻生活里,彼此扶持,相互忠诚,度过了平凡岁月,也战胜了生活灾难,一直携手,相伴白头。更为重要的是。爱情之火在两人心田里燃烧,从蜜月烧到银婚、金婚、钻石婚……爱情简直就是芳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神仙眷侣,世间难得几回见。
第二种,或者“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或者“千里姻缘一线牵”,结合之后,真心相待,但柴米油盐的世俗日月将光洁的爱情镀上了一层厚厚的油垢。两人争吵,打闹,又在吵闹中不断修补婚姻,为生计,为儿女,也为了早年的爱情。相守终生。他们之中的某一位心灵深处有说不出的苦楚,或者心灵干脆就变成了油腻腻的厨房,从没有清理过,也就没有清洁神圣的需求。岁月将所有的花前月下、惊鸿一瞥、暗香浮动变成了一缕缕饭香,包括刷锅水的气味。这是普通人的爱情和婚姻,因为一直相守,他们获得了道德上的安全感,为此沾沾自喜,不相信第一类人的存在,并轻视下面将要说到的两类人。
第三种,心灵永远开放,爱情常有常新。生命不息,恋爱不止。一般人的爱情像一年生植物,萌蘖抽条,开花结果,有生有灭,一生一世就一次。而这种人的爱情是多年生植物,“谁道‘恋情’抛却久,每到春来‘恋爱’还依旧”。有人说,这种人的爱情就像***鸡抱窝,春天来了,母鸡就要犯这种病,当然母鸡是舍身忘我为了后代。人类的这种爱情不追求结果,却往往惊世骇俗,成为人类精神的标杆之一。像屠格涅夫、契诃夫、莫泊桑、海明威、歌德、徐志摩和乔治・桑,莫不如是。这种人心灵世界特别丰富,心思缜密,情感要么细腻丰富,要么奔放磅礴,他们,多半是作家或艺术家。
如诗人徐志摩与沪上名媛陆小曼的爱情,郁达夫一语中的:“他们的一段浓情,若在进步的社会里,有理解的社会里,岂不是千古的美谈?忠厚柔艳如小曼,热烈诚挚如志摩,遇合在一起,自然要发放火花,烧成一片了,哪里还顾得到纲常伦教?更哪里还顾得到宗法家风?”但梁启超作为徐志摩的老师,在两人婚礼上则来了一通训词:“你们都是离过婚,重又结婚的,都是用情不专,以后要痛自悔悟。重新做人。”
这种人,让有些人唾弃。让有些人妒忌:让表面唾弃的人内心无比羡慕,让表面羡慕的人内心不停挣扎。
第四种,滥情主义。第三种人以心灵的深度为标志。“爱”是他们的本能,没有“爱”的日子则面容枯槁。第四种则属于《红楼梦》里贾珍兄弟的所谓“爱情”――皮肤滥***。他们服从于自己的欲望,奉行及时行乐主义。这种人无须赘述。
我私心敬慕第一类人。这种人多坦荡啊,走到哪里都是导师。我同情第三类人,他们身不由己,太活泼的生命意识给他们带来了太多的痛苦。第二类人很普通。第四类人则很糟糕。
胡适是我心中敬慕却无法归类的人。
一个人一生中没有一点难以启齿的私情。未必真的很完美;同样,一个人陷溺于私情当中。一生都在情感的深湖里游嬉且乐此不疲,未必就是情圣。
有陷溺,也有把持;有挣扎。也有取舍――在短暂的生涯里,“爱”原本就是生命的盛宴。“放弃”肯定是懦夫的行为,“拥有”所爱就是抵达人间仙境,但是,“放弃”和“拥有”从来就不是当事人能简单选择的,总有一些情感在挑战人类的极限。
读胡适的书信、日记,看别人写的关于他的传记。听一些教师讲授关于他的课文,我试***还原胡适的情感世界,看看伟大人物情感世界同样伟大的一面。
浪漫的故事常常柔化了伟人挺拔伟岸的身影,让人生出一份亲切来,但伟人始终是伟人。前不久读到一篇文章,说“孔子就像我的邻家老头,”甚至大言不惭地说,“我老了也许就像孔子吧”。孔子从生物学意义上看,有邻家老头的一面,但其他地方,孔子就是孔子,他谁也不是。还有,不是说一个人活得时间长一些就是孔子,他还可能是老无赖。
有人喜欢将神坛砸碎,将英雄矮化,以为心思卑琐就是
平常心。砸碎伪装的神祗,太必要了:但将真正神圣的东西拉到脏污的境界却是极大的不幸。猪猡看到一屋子珍珠,糟蹋一通还说珍珠不如秕糠,我希望还原出一个干净、丰富的胡适。
棘心夭夭 母氏劬劳――《诗经・邶风・凯风》
要读懂胡适《我的母亲》一文,最好读一读清代诗人蒋士铨的散文名篇《鸣机夜课***记》和宋代文豪欧阳修的《泷冈阡表》。孤儿哀哀,寡母眷眷,这种母亲不只是爱护孩子的身体,更要为弱子打下强健的精神根底,此非一般妇人所能为。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寡居时年仅23岁,在胡氏大家庭中做家长,谈何容易!《我的母亲》一文对此有所记载:“她最大的察赋就是容忍。”诚如胡适所说,母亲含辛茹苦支撑数十年。“只因为还有我这一点骨血”。“她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我的渺茫不可知的将来”,所以哺育爱子几乎成了她生活的全部内容。
1895年,胡适5岁。开始读私塾。为了让孩子有求知、发展的天地,1904年,母亲让他走出了皖南大山。40年后,胡适在回忆录中说:“我就这样出门去了。向那不可知的人海里去寻求我自己的教育和生活。”“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23岁失去丈夫,做胡氏这个大家庭的家长,忍耐宽厚,积劳成疾,46岁离开了人世。“晚年”,丈夫前妻所生的长子和三子早逝,她让大儿媳及长房两个幼孙,三儿媳及三房的幼孙与自己同住同炊,这使得离析后的胡家再度复合。宽容、牺牲贯穿了她的终生。1910年。胡适留学美国,为使他在大洋彼岸潜心读书,母亲在大病中让人给她摄了张相片,告诉家人:“我如若大病不起,你们也慎重不要告诉儿(胡适小名),仍旧请你们按月寄去家书,一如既往。有朝一天我儿子学成回国了,要是我已不在人世了,你们就将这张相片交给他。糜儿看到这张相片,犹如见到我一样。”后来,她逃脱死神魔掌,渐渐痊愈了,虽然思儿心切,但仍没有去信美国催归。
胡适14岁离家游学,在此后的15年间,与母亲在一起生活只有四五个月,“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世劬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未能一面。平生惨痛,何以如此!”
母亲在大家族中做家长承担的各种是非、苦恼、不平……都被她忍耐着,宽容过了。这种禀赋,潜移默化,在胡适身上渐渐地体现出来。胡适在1935年出版的《四十自述》中曾说:“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胡适一生之中最悲痛的一件事大概是他母亲的逝世。1918年11月23日胡适母亲病殁。在一封1919年3月3日给友人的信中,胡适对母亲逝世前后及自己的感受这样描述道:
我母亲去年11月死于流行性感冒!从我们谈话中你已熟知我母亲。这个打击太大了,我简直无法承受。她死时才46岁。她过去二十几年为了我受尽千辛万苦,我现在刚开始能使她略感愉悦而她竟离开了人世!婚礼以后。我把妻子留在她身边。但是她知道我工作很辛苦,又把冬秀送到北京和我生活在一起。她听到我们马上要生孩子了,非常高兴,然而她却没能见到她的孙子。刚得流行性感冒的时候,她不让任何人写信通知我,她知道我原订12月要回家,她不要我为了她而提早行程。这就是她的个性――一个勇敢而不自私的女人!虽然我妻和我没能在她病床边,但她仍含笑而终。
我唯一的安慰是在我离家11年以后,从美国回家看到了母亲。I临终前,她告诉病榻边的人说:她很高兴能活着见到我从海外回来,见到我和她所择定的人结婚。又听到我们即将得子的消息。
母亲为胡适饱尝了二十几年的艰辛。把一辈子的希望全寄托在他的身上,他也不负母亲厚望。成就了赫赫功名。母亲在极为艰难的处境里对他的呵护和期盼,使得胡适有了浓郁的孝子情结,克己、宽厚、理性、节制、顾全大局、委屈隐忍……这些成分逐渐积淀为胡适的人格,深切地影响到他的精神和情感世界。
既见君子 云胡不喜――《诗经・郑风・风雨》
胡适1903年13岁时,由母亲做主,与安徽旌德县江村江世贤之女江冬秀订婚,尔后14载两人未曾谋面。1917年12月,27岁的胡适回故里完婚。1918年,江冬秀跟随胡适离开乡村。江冬秀平时在家里喜欢打扑克,爱热闹,在厨艺上也是一把好手,但她脾气不好,为一点小事就吵闹不休。胡适在母亲影响下,待人处世一直谦和有礼,情感内敛,最不愿的事就是与人吵架,尤其是与自己的妻子。这是胡适的一张全家福照片,江冬秀端坐于太师椅上,颇有“一家之主”的风范、而胡适和儿子则规规矩矩地垂手站着。胡适与江冬秀在知识层次上的差别太大了。一个是名闻天下的新学术领袖,一个却是大字不识几个的小脚太太。在知识界名流纷纷抛弃糟糠之妻(包括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徐志摩)时,胡适能忍他人所不能忍。和江冬秀和平相处,在朋友中受到特别敬重,称道他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胡适不毁婚约,与其说是为江冬秀,不如说是为他母亲。在1918年5月2日写给友人的信中,胡适坦白地承认:
吾之就此婚事,全为吾母起见,故从不曾挑别为难(若不为此,吾决不就此婚)……今既婚矣,吾力求迁就,以博吾母欢心。
这种由“深恩难报”的愧疚感,渐渐发展成了“母命难违”的使命感。胡适在日记中还写道:
假如我那时忍心毁约,使这几个人终身痛苦,我良心上的责备,必然比什么痛苦都难受。
与江冬秀白头偕老,胡适坚守了婚约,但并不意味着他心如磐石。
1917年胡适回故里完婚时伴娘是曹声。曹声是胡适三嫂的妹妹,名诚英,字声,比胡适小11岁。1923年初夏,33岁的胡适在杭州烟霞洞和尚庙养病,邀请暑期中的已与丈夫离婚的22岁的曹佩声帮他料理日常生活,胡适帮她补习功课,实际上二人是同吃同居,过了一段神仙生活。两人交往多日,不久之后,胡适写下《西湖》:
十七年梦想的西湖,不能医我的病,反使我病得更厉害了!然而西湖毕竟可爱――轻雾茏着,月光照着,我的心也跟着湖光微荡了。前天,伊却未免太绚烂了!我们只好在船篷阴处偷觑着,不敢正眼看伊了……
1924年。胡适和曹声的关系日趋明朗,在沪杭求学的友人尽知此事。这年春天,胡适提出离婚,江冬秀勃然大怒,她从厨房中拿起菜刀,说:“离婚可以,我先把两个孩子杀掉。”此后,胡适再不敢有此想法。
1925年曹声进入南京东南大学读农科,1931年毕业,后赴美康奈尔大学农学院深造。1949年春天,胡适经上海去美国,在复旦大学教书的曹佩声送
行,哀哭流泪,此后曹佩声终身未嫁。1973年病逝,亲友遵遗嘱将其安葬在绩溪县旺川公路旁。曹声委托亲友将她一直珍藏着的一大包与胡适来往资料(书信、照片、日记等)。在她死后焚化。
也许经历了与胡适的热恋,很少有合适的灵魂能重新打开曹骊声的心扉。胡适曾经的深情付出和心灵交融,也将爱过的女子带到了更为高远的境界,这是普通人和伟人恋爱的幸运,还是不幸?
在与曹佩声短暂相恋之外,胡适还有一位知己。深情终身维系。
在美国求学期间,1914年6月8日,胡适第一次拜访纽约康奈尔大学地质学教授的次女韦莲司,胡时年24岁。胡适应韦莲司小姐之遨参观西方婚礼,两人进发了爱情的火花。不久他们一起在湖滨散步,事后胡适在日记里写道:
其人极能思想,读书甚多,高洁几近狂狷,虽生富家而不事服饰……
次年胡适在致母亲的书信中说:
韦夫人之次女为儿好友……儿在此邦所认识之女友以此君为相得最深。女士思想深沉。心地慈祥,见识高尚,儿得其教益不少。
胡适不可能指望江冬秀成为自己心灵上的伴侣,而对闯入自己生活中的如此合拍的女性,他怎能不怦然心动呢?
韦莲司成了胡适留学期间“智识上的伴侣”。精神的沟通自然带来灵魂的亲密无间。在这个世上,灵魂的接近才是最为美妙的事情,许多人终其一生不知道这种智识交融的快乐。胡适的婚外恋情被许多人津津乐道,他们中有不少人写了无数的文章,出了数百种***书,大家最为关心的是他到底有没有“越轨”。这是多么荒唐怪诞的事情,人们究竟想知道什么呢?前面挂一漏万地说到感情的四种模式,并说胡适哪个也不属于。就是阅读这类***书的感想。
生命中的惊鸿一瞥留下了美好的记忆,由这种记忆去放大情感。去美化对方形象,因而对现实中的伴侣缺乏基本的关心,关于这一点,张爱玲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作了最为精彩的表述: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久而久之,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胡适不是这样,这是胡适极为可贵处。在现世里,他没有亏待一点江冬秀,在灵魂世界里,他与心灵知己互相唱和。没有几个男性能做到这一点。
当然。韦莲司也有过埋怨。既然心灵相知。既然倾心相谈,为什么不能生生世世相守呢?这本应是所有爱情的自然结果呀,哪怕相守后发现对方是“蚊子血”是“饭黏子”,每个相爱的弱小的情人,仍然是飞蛾扑火!
在巴金借《家》中的那一代喊出“我是我自己的”以前,人类的爱情有太多的阻碍,要承受太多的痛苦,胡适就是一个。可是,不要得意,在人类充分享有了自由以后,爱情仍然是一个令人痛苦困惑的主题。一见钟情、倾心于外貌。动物都可以做到,在情感世界里,人类最高贵的行为仍然是精神的创造和奉献。
没有创造力的生命,爱情也不会圆满。多少热恋男女走进婚姻殿堂后马上感到天日无光。这说明当初令人心醉神迷的情感,其实不过是被荷尔蒙欺骗。彼此缺乏精神创造,妄***从所谓的爱情里寻找快乐,没门!
胡适关注战乱频仍的祖国,一直在寻找“救民于倒悬”的良策,二十六七岁,接触异邦各种各样的学说,苦于无人指点,这时除了导师,还需要切实的朋友。韦莲司比胡适大六七岁。在胡适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亦师亦友的角色。韦莲司觉得,人类进步是以最少的摩擦来成就最大的善。这些观点对胡适影响很深。胡适在给她的信中写道:
我旁骛太多,越来越远离我的主要目标……长久以来,我一直需要一个能导我于正确航向的舵手。但到目前为止,除了你,没有第二人。……也许你不知道,在我们的交往中,我一直是一个受益者,你的谈话总是刺激我认真地思考……我相信思想上的互相启发才是一种最有价值的友谊。
他从来没有在和一个异性的交谈中,把思想和情感交流得如此融洽。和江冬秀,那是没有可能的。也许因为现实婚姻的遗憾,胡适更加倾心于韦莲司。不过胡适毕竟是胡适,他和韦莲司的所有交往都在韦莲司母亲的眼光下,同时他还将这份难得的情谊向万里之外的母亲汇报。君子坦荡荡,在私情领域还能坦荡荡,尤为难得。是胡适的感情不够深切吗,是韦莲司的诱惑不够大吗?――不必追问这些,尘世之外,还有花开。只有当一个人经历了灵魂的浸染后才知道卿卿我我不是最重要的事,何况,他们之间有一个江冬秀。为了不让别人痛苦,自己甘愿承受一切苦痛,这也是母亲对胡适早年教育的余响。
一个人能把握自己的情感,不让美好的情感因未遂所愿就慢慢磨灭,或者等而下之地反目成仇,而是一如既往地倾心浇灌,同时又不让它燃成烈焰,吞噬和毁灭自己,这要有多么宽广的胸怀,多么清明的理性啊!钦佩胡适的取舍,也钦佩韦莲司的智慧与深情。韦莲司为了胡适,也是终身未嫁。
1914年在美国小城绮色佳,胡适和韦莲司相识,1917年底胡适回国,此后二人更多的是在离别和相思中度过,盼望了几年十几年才能见上一面。1927年,他们已经分别10年了,这年的1月到4月,胡适在美国纽约、费城游历并演讲,他抽空到魂牵梦萦的绮色佳小镇,与韦莲司相见。韦莲司此时已43岁,人到中年。双鬓染霜。10年间,胡适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结婚生子,事业上达到巅峰,但对一直书信联系的老朋友仍是深情款款。
1927年4月国共合作破裂,胡适回国,一直到1933年6月再度赴美,分别6年后他们又得重逢。韦莲司对名满天下的胡适谦逊地说:
此刻,我却无法忘怀在车门见到你那苍白的脸。你把我评价得过高了。虽然我们有平等理性的对话,但我找不到自己有任何内涵,可以和你相提并论。
由于胡适要各地拜会师友,两个相爱的人只能和时间赛跑:
把这一天当作一份礼物,在仅有的几个小时里,享受共处的时光,把它加在两人并不太多的回忆里……但愿我们能快快乐乐地白头偕老!……胡适,丰富的人生正等着我们去探索,我觉得另一个人生是属于我们的……我无视横亘在我们之间的时空距离
这是快50岁的韦莲司写给胡适的信,她说的“白头偕老”另有一种内涵在。我们知道有多少人是“白头偕老”“老使我怨”。
1934年到1936年。韦莲司受胡适之托,照顾曹声在康奈尔大学求学期间的生活。韦莲司不会不知道胡适和曹之间的情感纠葛,依然竭尽地主之谊。她在给胡适的信中说:
怎么一个人会这么渴望找到一个知己的朋友,这真是令人费解的事……我最亲爱的朋友,你一定不能跟我生气,而且一定要理解,我总是想着你――我对你的思念一如既往。
1936年7月胡适启程赴美出
席国际学术会议;8月到10月,在美国和加拿大各地演讲;11月初从旧金山启程回国。1937年9月到12月,胡适在美国做非正式的外交工作,见罗斯福。1938年1月到7月继续在美国及加拿大游历及演讲;8月转游法国、瑞士和德国;9月,国民***府任命其为驻美全权大使。
1936年到1938年间,胡适有很长一段时间独自在美国,由于公务繁忙。两人相见机会并不多,以致韦莲司怀疑胡适言行不一。胡适现在没有受制于一种高压的道德。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在国内,一切如此自由,她爱胡适,而且同在美国,为什么不能生活在一起呢?想到这些,韦莲司有些伤心。因为这辈子,胡适是她唯一想结婚的人。不过,他们之间的情谊没有改变,他们写充满情意的信,彼此问候,常常送上一份小小的爱的思念――一束玫瑰。韦莲司在胡适生病的时候写信:
你的病好些了吗?……我只是要你知道,你的美国家人是很惦记你的。
韦莲司自认为她是胡适在美国的家人,胡适在劳碌奔波中会有一丝甜蜜在吧。
这一年,胡适48岁,韦莲司54岁。
1938年到1942年胡适任驻美大使。1942年9月辞去驻美大使职务,移居纽约,从事学术研究。1946年6月由美国动身回国。这一次,胡适在美国待了近9年。
和韦莲司的情谊有三十来年了,胡适整理出版自己的日记,发现其中有不少涉及韦莲司。韦莲司在胡适的盛名之下保持最谦逊的姿态:
我,其实比你猜想的更害羞。公开的资料中。有关我的部分,如果有些是个人的私事。我会觉得非常尴尬。但是,你知道,我是熟悉于“抽象”的。所以,我还是要对你送我“友谊不渝的象征”致以最衷心的谢忱。
当然,坦荡的交往也带来了江冬秀浓浓的醋意,江在给胡适的信里说:
我想,你近来一定有个人,同你商量办事的人,天上下来的人。我是高兴到万分,祝你两位长生不老,百百岁。
***虽文墨未通,但女人的小心眼不缺,而且语言也很有个性。不知韦莲司看了这些文字作何感想。
回国前夕,胡适写信给韦莲司:
我亲爱的朋友,在将近九年的居留之后,我又离开美国了……我会从中国写信给你,怀着爱,一如既往。
从来相思都刻骨,缠绵恩怨小儿曹。是相知相赏,是克己节制,是精神层面的沦肌浃髓,给他们充满遗憾的爱情带来了持久的温暖。
度过人生的青涩时代,成熟的爱有着更强烈的芬芳。离开的是肉身,弥漫的是彼此的思想。韦莲司对胡适的爱,爱得大气,爱得透明。从1946年胡适回国,到1962年胡适去世前,他们仍有书信往还:
文字无法表达我对你衷心的感谢。我非常欣赏你说的“两个人之间的友谊”的那句话,这份友谊长久以前开始,一直维持到今天,对我们一生有多方面的影响,这个影响是超过我们所能理解的。
我想为你重要著作的出版和英译尽些微薄力量,譬如,你早年所写的那些具有启发性、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作品,都是用中文写的。
无论是韦莲司,还是胡适,他们情谊中更为重要的是,彼此给对方精神上的滋养和对这个世界的创造性的奉献。更让人敬仰的是,胡适去世后,韦莲司竟和江冬秀成了朋友,并忙着整理胡适给她的书信,忙着为他成立出版基金。
1971年,胡适去世9年后,韦莲司在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孤独地辞世,遗物是胡适的书信和稿件。
世人不无遗憾地总结:胡适是韦莲司毕生唯一想嫁的男人,可是这个唯一想嫁的男人永远成不了她的丈夫。但是我想,胡适与韦莲司的这种爱情未必逊色于世俗的婚嫁。
世间应有更为新颖的情感模式,相爱,在不能相守时,不必鱼死网破伤及无辜,不必幽期密约蝇营狗苟。坦坦荡荡更能持久地燃烧。相较于不顾一切挣扎着奔到一起的“爱”,精神上的相知相赏更能让“爱”在俗世里超脱出来,获得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