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初始,最难的就是招人。我面试过一些名校的毕业生,每次我都会问同一个问题:“你想要找一份怎样的工作?”回答千奇百怪,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大家都想找一份好工作,但对什么是好工作的理解各有不同。我发现,很多毕业生在找工作时都比较迷茫,第一是没有清晰的职业发展目标,对于所谓好工作的标准也并不明了。
先说一下主流的“好工作”的定义。一般人都认为:一份好工作就是“名企+高薪”。这种看法很实在,前者解决的是“面子”问题,后者解决的是“里子”问题。好吧,那我们就问问那些在名企拿高薪的资深职场人士,你正在做的是一份好工作么?我敢保证,如果他够真诚的话,他不会给你一个确定的答案,因为其中甘苦自知,不足为外人道。
我们对好工作的定义,往往是基于他人的判断,而所谓的判断,又都是一些看上去很客观的标准——比如收入、保障和名气。其实,对好工作的判断往往是一些主观感受:比如,你每天上班之前是不是很期待自己这一天的工作?你是否能从现有的工作中获得快乐?这些标准往往更加切合实际。
正如伴侣没有绝对的好不好,只有合适不合适一样,一份工作好不好,最主要的判断标准,也是合适不合适。衡量生活的最终标准是幸福,而工作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衡量工作好不好,一个很重要的标准也应该是,这份工作能给你带来多大的幸福感。
如果我们来分解工作中的幸福感,就可以把它分解为三个维度:1)这份工作是否和你的人生目标相一致,并符合你的价值观;2)你是否能从这份工作中获得足够多的乐趣;3)这份工作是否符合你的专长,并能够把你的长处发挥到极致。用这个MPS模型(Mission+Pleasure+Strength)来衡量你现在的工作,你就能知道这是否是一份好工作。
你可能会问,难道薪水就不重要了?!当然重要!不过要知道,所谓薪水高低并不是你能决定的,而是这个社会对你的价值的定价。如果你创造了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那么你应该有一份和你的价值相匹配的合理收入。薪水往往只是结果,而非目标。
在MPS模型中,很多人最感困扰的,就是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中国的传统教育很少去问学生,你未来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往往是,很多人在上大学之前的目标就是上一个好大学,等他上了大学之后,他的目标就变成了找一份好工作,而对于找一份怎样的好工作,却很少有明确的标准。
一个好的人生目标,应该是核心价值观和社会需求的结合。有社会需求表明他有市场价值,会给你带来一份体面的收入,这也是所谓“入对行”。而如果这个目标符合你的核心价值观,那么你往往会焕发你的内在潜能,而且享受你从事的工作。持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往往有不同的职业选择,并没有明显的高下之分。
持有驱动型价值观的人,往往需要一个远景,而且还需要外界提供一些物质象征来作为远景的证明——比如一间拥有窗户的大办公室,拥有公司配备的汽车等等。他们往往用金钱衡量他们的成功,因此,薪水对于他们来说显得非常重要,而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在一个组织内部获得某一个具有权威的高薪的职位。
具有创造性价值观的人,金钱并不是第一位的。他们很在意生命的美感和环境的和谐,专注于生命的艺术感和魅力,一个和谐的环境能让他们变得自足和快乐。地位对于这样的人依然重要,但好的品味、款式和优雅的氛围,更能激励他们的兴趣。
拥有友善型价值观的人,往往希望能够对别人友好、同情、温暖和给予,他们欣赏慈善、无私等品格,尊重别人的自由,善于理解别人,而且乐于助人。他们很在意能够为别人的幸福作出贡献,如果损害了对方的利益,那么他们宁愿不去获得某种东西,因为这违背了他们的原则。
拥有追求型价值观的人,对事情真相的了解和对知识的看重高于一切,思考、学习、分析和解释对于他们来说都很重要。因为这样的环境鼓励他们去解决难题和发展理论。
拥有实用型价值观的人,往往是非常务实的,他们在意一些实实在在的成就。对于他们来说,一件事情的效率和效果,往往是通过利润和繁荣来衡量的,为了追求目标,他们倾向于将成本最小化,尽可能快地往前推进。
一个人往往是几种不同的价值观的混合,选择适合自己价值观的职业,才能让你有更大成就。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好工作,需要你去不断地尝试,在发现自己的同时,也就发现自己合适的好工作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怎样的工作才是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