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张中行先生,是在北京沙滩后街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地下室里。那是1989年的冬天,记忆中北京特别的冷,冰点以下。
那时,张先生已经80出头,每星期二换两部公交车到出版社去,帮着看点稿子,然后就在招待所住两夜,星期四一早再换两部车回北大的住处。他在《读书》上的连载已经引起了读者的反响,所以推荐我去见他的朋友问我:你想见余永泽吗?见我没回过神,又说:就是张中行,不过你见他面可千万别提余永泽。
我当然是提了,谁熬得住。当时也没有人告诉我,张先生在“未名四老”或者“燕园四老”里占着席位;我不学无术,亦不知道他是国学大师,只当他是一位有学问的退休老编辑。再说了,当时年轻,年轻就有放肆的权力,所以,我竖子不可教地问上门去,《青春之歌》写的就是您吧?他淡然一笑,说,我不会用小说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对人生对世事,我会在下一部书里说清楚。下一部书正在写,叫做《顺生论》,我出了会寄给你。我并没有真的以为,他会记得把一部还没写完的书,寄给我这个第一次见面的年轻人,所以,后来收到他自己包裹自己跑到邮局寄来的《顺生论》,我自己倒快忘了当时地下室的谈话。
现在,张先生走了,媒体说他是布衣大师,彷佛他不应该是布衣,或者他自己不应该安于做个布衣。看新闻,张先生的葬礼也称得上隆重,但是,想起好多年前,他在地下室的那种安然自得,觉得还是“老编辑”这个身份适合他,虽然他的学问后来我也深有领教,不过,他那高深的学问,却从来不唬人。
我还记得当年和他聊天,问过他一些作文技法之类的问题,张先生举自己的例子,当年顶头上司叶圣陶先生对他说:好的文章,你在这屋念,那屋的人听见了,不以为你是在念文章,而以为你在说话,这就是作文的最高境界。说完,他又是淡然一笑,我想他一定觉得自己是做到了。所以,张先生的学问和他的文章一样,谁都能看得懂,他只用明白话讲人生的道理。他的学问我这里没资格谈,记得的是他朴素的人生教导,他说,老婆有四种:可意,可过,可忍,不可忍。可意的不多,不可忍的就离了,大多数人介于可过与可忍之间,他自己就是。
后来在报上看到记者采访他,记者问他《顺生论》中提到的“利生”“避死”,何以为善?这与“贪生”“怕死”何异?他的回答很张中行:“如果只有说假话才能活,我就说假话。因为说真话便死了。甚至需要、不要脸才能活,修养到了也可以做。只要良心不亏,要想办法活着。这不是什么软弱,只有小民活好了,这个社会也就安定了。”
张先生的人生大抵也是如此,只要可忍,就可过。将近百年的风雨沧桑,任由嬉笑怒骂,他一直活在自己营造的荒江野老屋中,后来这间屋子庇护了多少天下同道,没有人知道。所以,我想他的哲学是小民的哲学,至于你要问为什么?不为什么。
但是,在这个利己主义大放光芒的时代,突然大力祭奠张中行,我总觉得有点可疑,要知道,他的小民哲学,对抗的是高调大我,而现在,G大调的青春之歌早就没人唱了,全是小小小民,祭起张先生,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摘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永远和三秒半》 作者:毛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