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文化老人张中行

采访张厚感先生,是在北京虽已初春却十分阴冷的一天。天色灰暗,我们坐在张先生家的客厅里,听他讲即将被一个百岁老人带走的故事。作为与张中行先生共事多年的晚辈、同事、挚友,同为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的他,因刚刚牵头完成一篇沉重的写作――张中行先生的悼文,脸上明显留着疲惫。我们的采访一次次被打断,张先生的手机响,电话响……而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一个名字展开的,那就是2月24日溘然长逝的世纪文化老人――行公。

1.著名语文教育家,学者,作家――我相信这样的称谓行公本人也会认可

记者:您一直称张中行先生“行公”,这个称谓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张:“行公”只是我们小圈子里的叫法,因为他随和,好玩,而大多数人还是称他“张先生”。

记者:您愿意谈一谈和张先生最后见的一面吗?是在什么时候?

张:过了年就听说,行公的身体很虚弱,不吃饭,喝奶也吐,只能靠输液维持,家里人着急,就把他送进了医院。行公去世前几天,人教社老干部处的同志就找到我,说行公情况不太好,社里要我提前准备悼词,但不要声张。我放心不下,就和几个同事及外地朋友去了医院。我们进病房的时候行公正在睡觉。我们轻轻把他叫醒,让他吸了点氧,精神看起来不错。我问行公:“认识我是谁吗?”行公很清晰地说:“张厚感!”另外几个同事,行公也都能勉强认出来。这样,我们都觉得情况比较好。我还对行公说:“山中常有千年树,路上难逢百岁人。您要争取活到一百岁啊!”没想到那次竟是见行公的最后一面。

记者:概括一位世纪文化老人的一生并非易事,您是以什么样的思路来完成的?

张:行公去世之后,我在第一时间得到通知,让我来执笔写讣告和悼文。我想,首先就要凭我的理解定一个大的“调子”。现在很多外界舆论把行公称作“国学大师”,或者“通儒”什么的。我认为这不准确,行公在世也不会同意。顺便说,“国学大师”这个称号安在启功先生、季羡林先生身上也都不一定合适,因为他们的研究领域毕竟没有涵盖“国学”。像王国维、陈寅恪这样专门研究传统文化、学术的大家才能称得上“国学大师”。所以我对行公的定位就是――著名语文教育家,学者、作家,人民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我相信这样的称谓是公允的,行公本人也会认可。

记者:为您非常熟悉、崇敬的张先生这样的大家写“盖棺定论”的文字,您的压力一定不小吧?

张:那是自然的。千余字的文章我们改了五六稿,可以说是字斟句酌。比如怎样写行公去世,和所有人一样写“因病医治无效”?太一般。我们最后用的是“停止呼吸”,“无疾而终”。这是事实,是一种人生境界。行公走得很安详,驾鹤西去,达到了这种境界。用老的说法,是“祖上积德”。据说夏衍临终前就对上海来探望的人很自豪地说:“回去告诉上海的朋友,我夏衍是无疾而终!”丘吉尔逝世更妙,他手指夹着哈瓦那雪茄,桌上放着法国香槟,爱犬蹲在一旁,壁炉里火烧得正旺,他“端坐安乐椅上长辞而去”――这是什么样的境界啊!何况行公享年98岁,就是百岁老人嘛。他生前也说过:“人生活到这一步,是比较满足的了。”

记者:送走行公,现在看,您觉得有没有留下什么遗憾呢?

张:还是有点小遗憾。悼词定稿之后我们才想起来,忘了一层很重要的意思。西谚有云:“失去一个老人,等于烧毁一座***书馆。”行公的逝世,是我社教材事业的巨大损失,也是我国文化教育界的巨大损失――这段话是要写在悼文里的啊!我们怎么就把它落下了呢?后来想补时间却来不及了。

记者:有什么办法来弥补这个缺憾?

张:这两天我总想再写点什么东西送行公,但是脑子一直很乱。想写首诗,也刚出来两句:与公相识恨时晚,廿载沙滩几度谈。因为我和行公是北大中文系校友,他毕业比我早三十年,我们都有很深的北大情结,后来又多年在同一办公室里办公,饮酒吟诗,赏砚临池,其风骨,其智慧,沁人心脾。我们之间有真挚的亦师亦友之谊。刚刚我们一位年轻的同事还发短信给我,他写了一副挽联:先生古之真人也负暄说禅论顺生大寝不梦;后进今者假想矣倚篱耕字悲逆旅小康即安。他就是曾为行公诗集《说梦草》写后记的才子李世中,与行公的友谊非同一般,情同祖孙,可见行公遗爱之广。

2.他心态平和,就像一泓秋水,波澜不惊

记者:您和张先生共事二十多年,觉得张先生最重要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张:豁达,看得开,从来不生闲气。举个例子。有一次,行公被老伴支派去买点肉馅来包馄饨吃。他来到北大东校门外成府路的副食商店,售货小姐称好了肉馅,叫行公把钱放在一个盘子里。行公没听见,把钱放在了柜台上。该小姐很不高兴:“叫你把钱放在盘子里,怎么搁这儿啊?成心啊!”行公赶紧说对不起,我刚才没听见。你知道那小姐接着怎么说?――“那我骂你你听见了没有?”行公没说话,扭头出门,悠然打道回府了,“真的”没听见。后来行公在未名湖散步,跟北大的老教授说起此事,他们听了,都说――妙!

记者:这也是张先生的长寿秘诀吧?

张:应该是。行公八十多岁的时候,每周还到沙滩单位三四天,审稿子,看校样,会晤朋友,处理信件;另外三四天在北大家里,主要就是写东西,每周七八千字的产量,雷打不动,一天工作十来个小时毫无倦意。他还“训”我呢:“在人教社工作是有时间读书写作的啊!你年轻为什么不多写点东西?”他自己出门就是挤公共汽车,从来不叫出租车,提着两壶开水能自己走上四楼。我觉得行公能长寿关键就在于他心态平和,就像一泓秋水,波澜不惊。他总是乐呵呵过日子,从不自寻烦恼。有时候得了一方手感滋润的砚台,行公一天能摸好几遍,还让同事摸,朋友摸,指指点点,他能高兴好些天。

记者:除了豁达,张先生还有什么给您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

张:行公是性情中人。前几年有记者采访他,说到生死观的问题,问他如果去世了可有什么留恋?行公说,当然有,帝王会留恋天下,我等凡人,留恋的无非是男女之情。记者又问行公,那您有没有情人?行公很干脆地回答:“有!”行公写过一篇叫《情网》的文章,里面就讲,在我弥留之际,如果“情网”中人能来看我,“执手相看泪眼”,我就满足了。

记者:看张先生的文字,的确是性情文章。

张:前些年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的时候,行公还出了一本书,就是讲妇女问题的。行公总是说,人生根本就是“饮食男女”四字,“饮食”好满足,“男女”却是满足不了的,但我等人也无非是发乎情,止乎礼义罢了。外国有句谚语,大意是如果一个女孩子很漂亮,男孩子不喜欢她的话,就都对不起上帝。行公有一次跟我讲,年轻的时候,几个朋友约好了去看赛金花,结果没去成,真是终生遗憾。若是见了,不知又能作出一篇多漂亮的文章呢!又说还曾和朋友约好去看魏喜奎,结果找错了地方,失之交臂,也是人生一大憾事。

记者:能说说张先生的家人吗?

张:行公的老伴是三年前过世的。那时候行公的身体已经很虚弱,常常住院。老伴就由保姆和女儿女婿轮流值班照顾。老太太身体本来很好,可是有一天从床上掉下来,摔着了。当时正是闹***的时候,也不敢往医院送,结果一星期之后老太太就过世了。行公那时虽然身体不好,但一点也不糊涂,这件事他心里应当很清楚,但是没有问到底是怎么回事,自始至终没说过一句。

3.行公的功底深厚,他编课本,出诗集,写散文,写哲学、佛学的书……还指导朋友编写过菜谱呢

记者:很多媒体都说张先生是“大器晚成”、“厚积薄发”,您认为是这样吗?

张:不是,这么说不准确。他是哲人、诗人,在北大读书的时候,读罗素的书都是英文原版的。行公成就最高的当然是散文,但其实他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写的语法本子就很有影响力了。而他的兴趣却不在于此。他和我说过苦衷,涉足语法,一来感到安全,二来为了生计。当时行公的父母还都在世,加上岳母,三个老人;下面有四个女儿;老伴又没工作。全家只靠行公一个人每月的百把块钱工资生活。行公就在那段时间写了《紧缩句》、《非主谓句》等,反响很好。上个世纪50年代、70年代,两次在哈尔滨召开的全国语法会议他都参加了。我还记得行公曾经非常自豪地对我说:“赵元任先生还引用过我书里的例子呢!”就靠这些小册子,行公送走三位老人,把四个女儿拉扯大,并送进了大学。

记者:哦,第一次听说。

张:不光语法书啊。行公的功底非常深厚,他编课本,出诗集,写散文,写哲学、佛学的书,一般人都知道,而有所不知的,他还指导编过菜谱呢!北京鼓楼前有个有名的***餐厅,我和行公还有人教社的同事常去那儿吃饭,一来二去,和经理还有厨师等关系很熟。后来我们还帮助他们出了一本《***名菜谱》,行公亲自修改、定稿,由北京出版社出的。当时,逢叫整桌菜的客人就送一本。现在那个餐厅迁走了,行公也谢世了。真是人世沧桑啊!

记者:您本人最推崇的是张先生的什么作品呢?

张:我当然也是最推崇行公的散文的。不要说文字,随便翻开他一本书,比如《流年碎影》,单看看那些标题――“抄风西来”、“伤哉贫也”……多么贴切,多么灵动!再看前面的***片,这张和启功先生举杯的合影,下面是行公自己加的话语――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绝妙吧?

记者:说说您给张先生的书作序的事吧。

张:前辈请晚辈、先生请学生作序,行公可能是头一份。1991年我们人教社出版了行公的《诗词读写丛话》,我是责编,行公执意让我写序。我当时找了同是北大同学的陶文鹏一起写,因为牵涉到对行公诗词作品的评价,我感到没把握。还不敢称序,只叫前言。我们写了拿给行公看,他一字未改。后来1995年又出了《说梦楼谈屑》,也是我作的序,又请同是北大同学的吴坤定参与。这次行公动笔了,我一看,只改了一处,我说他“文笔之奇高,有人叹为当今的《世说新语》”,行公把前半句改成了“文笔之奇,之高”,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只加了一个标点,一个字,一下子就提升了一个层次。我还和行公开玩笑:“您这是又把自己拔高了啊!”其实这本书行公本来没找我写序,找的是前面说的老吴。后来吴兄说不熟悉作品,他拿着书稿来让我写,我就说:“你怎么就不理解行公的本意呢?我‘吹捧’过他了,行公是想多找一个人‘吹捧’呢!”我们哈哈一笑!

记者:行公大智慧,处事真有意思。那张先生自己呢?对自己的作品他怎么看?

张:行公晚年的文章,这十几年是文坛的热门话题。虽说外界褒贬不一,但总是褒多于贬。行公本人觉得读者有不同意见,很正常。有一次他接到一封读者来信,说他的文章通篇都是无用的废话。他看了就是笑笑,还很认真地给人家回信。有小报披露他年轻时候的恋爱婚姻生活,颇有微词,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很多朋友都怂恿他写文章澄清,他却觉得不值得。他说,年轻时候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小事一桩――我的态度还是“知道了”。

4.行公与杨沫:无以评说的纠葛

记者:大家都知道张先生是杨沫的前夫,所以有一个最让人关心的问题,张先生究竟是不是“余永泽”?

张:《青春之歌》面世之后,在世人眼里,林道静成了杨沫的化身,行公成了余永泽的“模特”。杨沫曾向行公打招呼,那是小说,请不要介意。行公说,我知道是小说,我不看;但心里想,如果是我,就不这么写。新中国成立后,有一次行公和杨沫在北京的西郊相遇。言谈话语之中,杨沫对自己再婚的丈夫有些抱怨和不满的话。行公一句话也不接,只对杨沫说,我们只叙别后,不谈家庭。

记者:那么张先生后来对杨沫的态度呢?

张:“”中,有人来调查杨沫的历史,问行公,杨沫是否加入过。行公答:不,她进步。那人就说:你怎么能够否定?我们掌握材料!行公回答:我根据她当时的思想表现,认为她不会加入这类组织;你们既然掌握了材料,又何必来问我?当时行公也正在受审查,一个已经“斯文扫地”的人,对面是吹胡子瞪眼睛的人,他还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实在有道行。

记者:也就是说,他们两人可以冰释前嫌了?

张:不是这样的。杨沫复出之后,听说行公说真话,没伤害她,很是感激,慢慢两人的来往就多了起来。可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让两人重新有了隔阂。当时有个年轻的女作家来采访行公,让他说说自己和杨沫的往事。关于两人分手的原因,行公说的就和在《流年碎影》里写的一样,说当时杨沫在香河,自己在天津,有一天接到香河来的一封信,说杨与在那里暂住的马君来往甚密,劝他如果还想保全这个家庭,最好把杨沫接回来。后来他虽把杨接回了天津,但从此有了隔阂,彼此都很痛苦,不久就分手了。但后来那个女作家发表文章的时候,用了小说笔法,描述成第三者插足,还“发挥”说,从小说到现实,***加爱情的八股不见得多美满等等。杨沫看到之后很恼火,认为是行公怂恿作者这样写的,从此与行公又疏淡了。

记者:张先生难道不觉得很委屈吗?

张:其实行公一贯主张写人记事与写小说要分开,这件事实在让他有口难言。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杨沫出了本书,写“我的三个爱人”。写到行公,虽然肯定了他在“”中敢说真话,但说起年轻时的感情纠葛,还是老调重弹,说他“负心、落后”,多有不是。行公看了,觉得仍然是小说笔法,他自己还是保持“知道了”的态度,继续沉默。他私下里说,年轻时候的恩怨是非,别人爱怎么说就怎么说,读者爱怎么想就怎么想,我不解释。人都这么老了,炒来炒去没意思。

记者:我知道张先生和杨沫有一个女儿,但她为什么姓徐呢?

张:我也问过行公这个问题,他说是因为小时候曾把女儿寄养在冀南的一个徐姓人家。每次行公提到徐然,总觉得欠女儿点什么,我猜是因为未尽抚养情义吧。

就在我们即将结束采访,准备告辞的时候,天空忽然飘起了鹅毛般的雪花。张厚感先生站在窗边看了一会儿,忽然扭头对我们说,请等一下。接着他走到书桌边,铺开宣纸,完成了他那首一直想送给行公的诗――

哭行公

沙滩长恨相逢晚,

廿载千番促膝谈;

赏砚吟诗品小酒,

明月何时照公还?

延伸阅读

悼张中行先生

著名语文教育家,学者,作家,人民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张中行先生,于2006年2月24日凌晨2时40分,在北京无疾而终,安详地停止了呼吸,享年98岁。

我们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深切地缅怀这位世纪文化老人!

张中行先生1909年1月7日出生于河北香河一个普通农家。1931年毕业于通县师范学校,同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35年大学毕业后,曾任教中学、大学,主编佛学杂志。1951年2月起任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中学语文教材编写及教学研究工作,历时半个世纪之久,为我国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在叶圣陶先生领导下,张中行先生先后参加了《语文》、《汉语》、《文学》、《古代散文选》等多套中学语文教材及***书的编写、审读工作,主编了《文言常识》、《文言文选读》。期间,为普及中学语法知识,还著有《紧缩句》、《非主谓句》等多部语文著作。晚年退休后,作为特约编审,他审读了多种教材及课外读物,特别是对文言作品的选注、解读,严格把关,一丝不苟,表现出老一代编辑家严谨的治学作风,受到社内外同仁的高度赞誉。

从中学时代起,张中行先生开始接触新文学,博览群书,追求新知。在沙滩红楼的大学四年,他开阔了知识视野,接受了科学、民主思想。毕业后,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思考人生问题,广泛涉猎古今中外哲学典籍,研读英文原版知识论、认识论著作,形成了自己的人生哲学观。

张先生博通古今,学贯中西,功底深厚,文笔奇高。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他活力焕发,以古稀之年,笔耕不辍。1986年《负暄琐话》面世,以冲淡平和的笔触,写人记事,怀旧伤远,别具一格,令世人瞩目。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相继问世,被誉为“当今的《世说新语》”。

此后,继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佛教与中国文学》,张先生又接连出版了《禅外说禅》、《顺生论》等专著,说禅道别开生面,论哲理发人深思,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又出版了回忆录《流年碎影》。他检点平生,伤逝感怀,写尽世道人情,字里行间充满沧桑之慨,饱含人生哲理,令人荡气回肠,寻味不尽。此时,另有诗词集《说梦草》及杂文集《散简集存》付梓。他的大部分著作结集为《张中行作品集》六卷,凡数百万言,1995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他的书拥有广大读者,风靡全国。一时间,张中行先生成为二十世纪末学界瞩目的文化老人。1995年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对他作了专访。

张中行先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治学遍及文史、哲学、佛学诸多领域,是一位文化底蕴丰厚的“杂家”。他执笔为文,以真面目见人,其文如行云流水,如话家常,举重若轻,含蓄蕴藉,平实自然,冲淡而有韵味,灵动而又厚重,具有独到的语言风格。

张先生一生爱国爱民,淡泊名利,生活简朴,乐观旷达,秉持贵生、顺生、乐生的人生哲学,无论遭际如何,都泰然处之。他尊重科学民主、反对封建专制迷信,重视知识学习,强调教育对人的启迪作用。他承传儒家“民贵”思想,又富现性精神,时存悲天悯人之怀,多有洞明世事之智。他摩砚临池,赏画吟诗,与朋友共而其乐融融。他好交游,重情谊,宽厚待人,有平民意识,对后学晚辈关爱有加,是一位慈祥可亲的长者。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百年老人张中行的道德文章,智者风范、仁者情怀,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张中行先生治丧委员会

(3月3日《北京日报》,采访者为该报记者)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世纪文化老人张中行

学习

浅谈对少年犯罪的量刑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对少年犯罪的量刑,内容包括少年犯偷盗法定罪量刑标准,少年犯罪的责任和法律规定。我国法律界习惯将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罪犯统称为少年犯。随着治安状况日益严竣,少年犯罪也正在不断地增加,如何对少年犯罪正确量刑

学习

酒桌文化范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酒桌文化范文,内容包括酒桌文化是精华还是糟粕,酒桌文化开篇100篇。酒桌文化范文第1篇无酒不成席。酒是催化剂,桌是能量源。酒桌不是PK台,是PR场。在中国,酒是文化、礼仪、历史、风俗:最后酒酒归一,酒是关系,酒桌即中国。情在口中

学习

浅谈卡夫卡小说的“意识流”技巧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卡夫卡小说的“意识流”技巧,内容包括卡夫卡的小说怎样更深层次理解,浅析卡夫卡的小说。弗兰茨・卡夫卡(FranzKafka,1883-1924)是一个运用意识流技巧的大师。他的两部长篇《城堡》与《审判》及许多中短篇,如《变形记》、《

学习

会邀请函范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会邀请函范文,内容包括结婚邀请函范文模板请帖,会议邀请函范文15篇。会邀请函范文第1篇会邀请函(一)尊敬的______先生/女士感谢您长期以来对夏普数码复合机和东莞市新先颖办公设备有限公司的支持和关注。作为全球数字办公的

学习

《苗岭的早晨》欣赏课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苗岭的早晨》欣赏课,内容包括苗岭的早晨原唱完整版,苗岭的早晨欣赏课逐字稿。在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着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提问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能力,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没有问题的教学

学习

小学数学教育论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数学教育论文,内容包括小学数学论文获奖范文,小学数学论文新颖题目。一、小学数学教育中美育的重要性1.深入了解数学本身数学没有一个形象固定的概念,是由符号、数字等抽象语言组成的抽象领域。小学生对数学的了解处在一

学习

维也纳金色大厅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维也纳金色大厅,内容包括金色维也纳音乐大厅,维也纳金色大厅是哪个国家。金色大厅是维也纳最古老、最现代化的音乐厅。是每年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法定场所。从1939年开始,每年的1月1日便会在此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虽

学习

通知函格式范文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通知函格式范文,内容包括单位通知函的格式及范文,物流通知函的正确格式。通知函格式范文第1篇约稿通知函1《xx》期刊是中共xxx委宣传部、xxx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并编辑出版的。《xx》杂志创刊于xxxx年,作为一本公开发行的本

学习

一万个舍不得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一万个舍不得,内容包括一万个舍不得全文阅读,小说一万个舍不得。让学生由接受者变为传递者;把无声的语文变成有声的语文,让学生的学习更宽松;把课堂语文还原成生活语文,让学生学习更有热情。关键词:多媒体;主动;生活语文自去年以来

学习

范美忠的“三和一”角色

阅读(50)

想不关关于原都江堰光亚学校教师范美忠临“震”先跑的争论,事过半载在新旧年交替之际又热闹得紧。这场大辩论正是我们这个社会在转型期思想激荡的一个表现,颇有标本意义。笔者不避固陋,给以扼要的“小结”,算是新年的试笔,祈愿我们的社会道德

学习

送灵澈上人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送灵澈上人,内容包括送灵澈上人全文朗读,送灵澈上人全文免费。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赏析】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上人返回竹林寺时的心情,以清澈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灵澈上人的深挚情谊,也表现

学习

能源精细化管理体系建设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能源精细化管理体系建设,内容包括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方案,企业能源精细化管理。一、系统思考,顶层设计,准确把握4456精细化管理体系的科学内涵冀中股份公司在精细化管理建设上,坚持以四为为指导,以四无为目标,以五精为驱动,以六全&r

学习

竹柳种植技术

阅读(86)

本文为您介绍竹柳种植技术,内容包括竹柳种植方法和技术,竹柳种植。竹柳是一种全新的柳树品种,其生长速度快,经济效益明显,受到了种植户的广泛欢迎。竹柳属于杨树科,是最近几年科研机构培育出来的一种全新的柳树速生新品种,具有良好的遗传性状

学习

揭秘职业“黑中介”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揭秘职业“黑中介”,内容包括苏州黑中介骗局揭秘,揭秘黑中介常用的套路。近年来,随着各个城市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中介服务机构大量涌现,给百姓的就业、婚姻、购房,租房,留学等带来诸多方便,整个中介服务市场红红火火,呈现出一派欣

学习

酒桌文化范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酒桌文化范文,内容包括酒桌文化是精华还是糟粕,酒桌文化开篇100篇。酒桌文化范文第1篇无酒不成席。酒是催化剂,桌是能量源。酒桌不是PK台,是PR场。在中国,酒是文化、礼仪、历史、风俗:最后酒酒归一,酒是关系,酒桌即中国。情在口中

学习

跨文化视角下的成都小吃英译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跨文化视角下的成都小吃英译,内容包括成都小吃文化英语介绍,成都名小吃英语作文。【摘要】随着成都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成都小吃越来越受到国际友人的喜爱。但是由于地域、文化差异等缘故,要准确地将这些美食

学习

冼夫人文化的文艺传播途径:民间艺术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冼夫人文化的文艺传播途径:民间艺术,内容包括冼夫人文化,冼夫人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摘要】民间艺术作为冼夫人文化的文艺传播途径之一,在传承和弘扬冼夫人文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文章从传说、舞蹈、俚曲等方面扫描,进而探究冼

学习

20世纪中国的航天器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20世纪中国的航天器,内容包括20世纪都发射的航天器,1921年中国航天的历史。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进行航天器技术的预先研究,于60年代中期转入研制人造地球卫星(以下简称人造卫星或卫星),并在90年代初期决定发展载人飞船。

学习

大众传播时代的客家文化传播策略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大众传播时代的客家文化传播策略,内容包括客家文化发展途径与文化传播,客家文化传播。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人际传播在客家文化传承和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大众传播时代,客家文化的生存与发展面

学习

生态批评视角下的《老人与海》

阅读(75)

本文为您介绍生态批评视角下的《老人与海》,内容包括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老人与海,生态批评视角下的论文怎么写。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加剧,作为研究文学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学问――生态批评为我们解读《老人与海》提供了新的视角。本

学习

植物意象苹果在西方文化的象征意义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植物意象苹果在西方文化的象征意义,内容包括中西方苹果文化的象征意义,植物意象的象征意义的产生时间。“苹果”是日常生活最常见的水果之一。苹果的文化沉淀于西方各类宗教神话以及西方文学作品,在大量的神话、散文、小说、

学习

浅议傣族拴线文化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浅议傣族拴线文化,内容包括傣族拴线祝福语怎样说,傣族传统拴线祝福语。摘要傣族的拴线文化是傣族众多文化中的一部分,它贯穿了整个傣族的文化和傣族人的生活,是傣族人一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傣族人心目中,这根圣洁的棉线不但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