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茶是我国闽、粤、台客家人最普通、也是最隆重的一种待客礼仪。客家民间有“无擂茶不成客”的谚语。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客家擂茶以其古朴见奇趣,制作见奇特,保健见奇效,品茗见奇香,成为一枝独秀奇葩,在华人世界闻名遐迩。
客家人在南迁途程中,千里迢迢,跋山涉水,餐风饮露,历尽千辛万苦,到了客居地又需要白手起家。因背井离乡,不服水土,又容易上火,这些人便把路边的草药采集下来,捣碎,然后制成茶喝,居然神清气爽。到江南后,能采集到的草药就更多了,于是发展成了“药食俱佳、味中有味”的客家保健饮料――客家擂茶。
擂茶 客家人的生活
而今的客家人,平日劳作回来,往往先饮上一碗擂茶,既解渴又清热。请喝擂茶也是客家地区传统的社交手段。每过婚嫁寿诞、乔迁之喜、亲朋聚会、邻里串门,常以擂茶相待。大碗敬,小碗添,客人若不把喝光茶料的碗偷藏在无人知晓处,主人总会在其将完未完之时又添一瓢。有些妇女,肚里已饱,嘴上舍不得擂茶的香,碗虽已藏起,主人给她再添,她只好告知碗的藏处,于是,又喝了一大碗,吃罢连步也挪不动。
其实,擂茶是客家人最传统的、最普遍的也是最隆重的礼节,它已经融入客家人的生活,客家人的饮食文化中,不但芳香可口,生津止渴,提神醒脑,齿颊留香,而且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回肠荡气,回味无穷,意犹未尽。虽然时过数千年,但客家擂茶还是以其强大的生命力一直传承下来,并不断改进和完善,成为一种营养丰富功效独特的茶汁饮料。
“三生汤”的诸多传说
据说,擂茶也称“三生汤”,此名的由来有三种说法。
说法一:因为擂茶在初创时所用的主要原料是生叶(嫩茶叶)、生姜、生米混合研捣成糊状物,然后加水煮沸或用沸水冲熟,三种主要原料都是生的,故名“三生汤”。
说法二:早在汉朝伏波将***马援受汉武帝之命远征交趾,途经湘、粤边界,因南方气候炎热潮湿,北方将士多染***病倒,大***只好安营扎寨,求医问药。马援将***正焦虑无奈之际,有一白发客家老妪献上家传秘方,马将***依方以生米、生姜、生叶擂捣,冲泡成“三生汤”给将士们饮用,果然治好了大家的病,且身体精神都倍加健旺,此后这种配方代代相传。
说法三:三国时,张飞曾带兵进攻武陵壶头山(今湖南省常德县境内),当时正值炎夏酷暑,加上那一带瘟***蔓延,使得张飞的***队多数染疾,连张飞本人也未能幸免。正在危难之时,附近乌头村的一位老中医献上擂茶的祖传秘方为张飞和他的部下治好了病,张飞感激万分,称老汉“神医下凡”,说能得到他的帮助“实是三生有幸”!从此以后,人们也就把擂茶称为“三生汤”。
擂茶的制法和饮用习俗,随客家人的南迁,逐步传到了闽、粤、赣、台等地区并得到改进和发展,形成了不同的风格。
不论怎么说,擂茶为客家人招待贵客的一种茶艺这是没错的。擂茶研磨的基本材料有松子仁、南瓜子、黑芝麻、白芝麻、花生、绿茶及米仔。主原料米仔,是将米经过浸、蒸、晒、炒的过程储存起来的。
当地人介绍,客家人招待客人饮擂茶的基本程序是:涤器――洗钵迎宾,备料――群星拱月,打底――投入配料,初擂――小试锋芒,加料――锦上添花,细擂――各显身手,冲水――水融,过筛――去粗取精,敬茶――敬奉琼浆,品饮――如品醍醐。
客家擂茶制作奇在独特,制作过程非常讲究,擂茶制作三件宝是陶钵、擂棍、捞子。备好口径且内壁有粗密沟纹的陶制擂钵,用上等山楂木或油茶树干加工制成的约长的擂棍,用竹篾制成的捞滤碎渣的“捞子”。制作擂茶,用一把好茶叶,适量芝麻,几片甘草等,置入擂钵,手握擂棍沿钵内壁顺沟纹走向有规律旋磨、间或擂击钵中间,将茶叶等研成碎泥,即用捞子滤出渣,钵内留下的糊状食物就是茶泥。再将茶泥放入茶盂,冲入沸水,适当搅拌,一罐集香、甜、苦、辣于一体的擂茶便制成了。品尝擂茶时,茶桌上溢出一片诱人的佳香,沁人心脾。试饮一口,口舌生津,满腔留香;再深饮一口,神气仙入,通体舒畅,大有茶烟诗痕花香之雅趣。
制作客家擂茶秘方关键是其配料的科学性,除了要用好茶、芝麻为主料外,选料也颇为讲究。咸擂茶为正统客家擂茶,制作过程中除基本材料外再加入香菜或九层塔及些许盐研磨,研磨好后在杯内加入虾米、四季豆末、米仔等再冲沸水入杯。春夏炎热,采用嫩艾叶、天胡荽、薄荷叶;秋日风燥,选用金盏或白、金银花;冬季寒冷,则选用桂皮、肉桂子、川芎。此外,还可根据人们的不同需要,配上不同的料,制成各种不同的擂茶。如加茵陈、白芍、甘草,则有清热之用;加鱼腥草、霍香、陈皮,则有防暑之用。客家人爱喝擂茶,也有其原因,据医学家验证,擂茶对常年生活在大山幽谷,瘴气较重的客家人便有独到的祛邪健身之功效。
客家人喝擂茶一般不加任何调味品,以保持原、辅料的本味,所以品第一口擂茶时感到一股青涩入喉,待细品后才渐渐感到擂茶的甘鲜爽口,清香宜人。突然觉得,这种不加雕饰,不事炫耀的味道,不正如生活本身,永远带着清淡和自然,却让人品后无法忘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