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母语会对目标语产生迁移作用。本文通过对两种语言的对比分析,阐述迁移的概念、成因、对目标语的作用,以及普遍存在的现象。同时,总结在外语教学中应如何利用母语正迁移和避免负迁移,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高效率地学习外语。
关键词: 母语 迁移 英语教学
一、引言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者很难彻底地避免或摆脱第一语言,即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这一现象被称为语言的迁移作用,是语言学家与心理学家的重点研究项目之一。实际上,对中国高校学生来说,其中文能力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因此在学习外语时,不可能完全不受母语的影响而进入一个纯粹的外语学习空间和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英语已成为当代中国学生应当掌握的一门语言工具和技能,听说读写都要求达到一定水平。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因缺乏练习,许多学生不能顺利且流畅地掌握要领,尤其是在写作和口语方面。母语对语言习得、语言教学和学习方法的影响更不能忽视。因此,分析母语对外语学习正负两面迁移对英语学习至关重要,不仅能有针对性地避免母语对英语的影响,还能利用母语提高英语学习水平。
二、迁移理论
迁移一词来源于心理学,意为“在学习过程中,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1]。学者将两项不同的学习分别以语言一(L1)和语言二(L2)进行替代,最终形成语言迁移和第二外语习得的心理方法。学习迁移的定义有多种,罗德・埃利斯指出,语言迁移指的是学习者将他们所掌握的有关母语的知识运用于外语学习中的一种过程[2]。奥丁的理论最简明精确,也是最被广泛接受的一种,在其专著《语言迁移》[3]中,他指出: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与差异所造成的影响。在外语习得之初,学生对其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们对语言的语音系统、意义结构及对外语的概念逐渐形成。在学生完全内化外语,像母语一样掌握它之前,将形成一种新的学习者语言――中介语。迁移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分为正负两种迁移。正迁移意为学习者已经掌握的一门语言对另一门学习中的语言有有利的影响和积极促进的作用,反之,负迁移则有阻碍与消极的作用。
三、标记差异理论
在外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母语和外语之间的差异导致的问题成了语言迁移的研究核心。标记差异由布拉格学派学者提出,在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假说中得到阐释。在标记差异假说中,标记差异是制约语言迁移的主要因素[4]。
找出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之间的标记差异,有助于学生分析比较其区别,并及时预防未来学习中的困难部分。具体来说,当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在某些方面存在明显近似特性时,母语会促进二语的习得。相反,当两种语言存在异处时,母语会阻碍二语的学习。由此可见,迁移只会发生在语言之间存在显著异同时,当母语存在标记而二语没有时,迁移的作用将变得甚微。
四、正迁移
世界上存在各种各样的语言,这些语言大体上都与人类的思考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而思考与生活方式相通,则语言之间也存在相似之处。这些类似点为母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母语和英语有着相同的元素与规则,例如,它们都有元音、辅音、实词和功能词。同时两者都有相近对象和思维方式,例如它们有相似的词来表示现有对象的概念,或有相似的句子来表达相同意思的一个对象。
当人们开始学习一门外语时,他们会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到母语环境中,如果将两者的相似性应用到学习中,就可以帮助他们加深理解,提高领悟水平。母语在基础外语学习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人类语言的共性,作为一个稳定的语言习惯,母语对外语学习有积极的转移,帮助改善学习过程。
不同的语言分为不同的语系,在同一个语系中,语言共性及杂交更广,则其相互影响的部分比之不同语系的语言更多,如同按语言结构分类的,同属拉丁语系的法语与意大利语、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的英语和德语等。相近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因素是填补不同语言间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汉语和日语。
(一)语音正迁移
因为中文也使用拉丁字母做音标,所以中英两种语言的许多发音相同或相似。如:/m/,/k/,/l/,/d/在中英文里发音完全一样,而/i/,/a/,/ei/,/ai/中英发音相近。当学生无法用英语准确发音,他们可以尝试使用母语作为辅助工具纠正自己的发音。不仅是普通话,方言的发音也可以利用。以四川口音为例,在普通话中,/an/的发音不同于英语,许多学生发不好can,fat之类的音。然而四川口音,尤其是在成都话中,学生则很容易发出地道的美音,如/bskIt/(篮子)。汉语中有许多音译的外来词,如沙发、可口可乐、比基尼、香波、马赛克、培根、沙丁鱼等,学生只要记住这些词语中文谐音的关系,便很容易记住英语发音。
(二)词汇正迁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舶来词已成为汉语词汇的一部分。通过记忆这些汉字,学生可以学习更多的英语单词。同时,汉字与英文交汇时,会出现更多正迁移。汉语和英语在某些表达上有相似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悖论。如:
hang by a hair(千钧一发);a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show the cloven hoof(露出原形);fish in troubled water(浑水摸鱼);lay heads together(集思广益);reap what one has sown(自食其果);where is the will,there is the way(有志者事竟成)。
在外语教学中,若教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用有趣的方式比较两种语言的相似,教学效果便能事半功倍。
五、负迁移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形成过程和文化背景,因此母语的固化思维,如在逻辑思维和文化的理解上,无疑将阻塞外语的习得。而认识负迁移,则会帮助教师和学生尽量避免干扰。
(一)语法负迁移
因为中文和英文不属同一语系,在结构和表达方面有巨大的差别和多样性,当这些差异以不同方式出现而表达相同意思时,母语的负迁移便显露出来。
(1)任何人不得入内。
W:Anybody can not come in without permission.
R:Nobody can come in without permission.
“任何……都不……”在中国是一种常见的短语,但在英语中,当复合词以anybody做主语时,谓语就不能用否定形式。所以英语中没有So anybody ... not的表达方式。
(2)树上有只小鸟。
W.There is a bird on the tree.
R.There is a bird in the tree.
在介词in/on的使用上经常会出现错误。学生很难区分,因为它们在中文中有相似的意义。但在英语中,属于树木本身的介词用on,外来事物的存在,如鸟,用介词in,学习者往往将其混淆。
(3)这台机器不能再用了,那台也不行。。
W:This machine can not be used any longer,and that one can’t,too.
too接在肯定句之后,意思是“也”。
R:This machine can not be used any longer,and that one can’t,either.
either接在否定句之后,意思是两者其中之一。
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发现,由于学生习惯用中式思维逻辑思考,往往容易无意识地犯语法错误。由于这些复杂和混乱的语法现象,学生必须更注意语法的学习和使用,以及和中文语法的对比。
(二)词汇负迁移
关于词汇的多样性,不同的文化决定不同的表达方式。当学生使用中介语表达时,便可能犯词汇使用的错误,而结构和词语的意义并非都是平等的,所以学习者会混淆概念。以下是一些常出现的错误。
1.不同的单词
Interested,interesting,在中文里有相同的含义,但在英文中,虽然都是形容词,但形容的对象不一样。Interested形容人的感情,对某事物感兴趣,或表现出好奇心。例如,I am interested in network monitoring products.我对网络监控产品感兴趣。interesting形容事物有趣。如,It is an interesting concern.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look,see,read,look at在中文意思相近,意思是看和读,但在英语中,look为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带宾语,常单独使用,以引起对方注意。see为及物动词,侧重“看”的结果。read意为阅读,look at意为用眼直视某物或用视线感知某物,相当于及物动词,后面可以带宾语,侧重“看”的动作。
2.不同的成语
习语与文化背景有关,在中国,因为学生母语的逻辑及缺乏文化背景知识,有时学生并不能完全理解一个习语的真正内涵。如果没有两种语言之间的比较,就容易误解说话者的真实意***。
(1)water off a duck’s back不起作用。(鸭子的皮毛就像雨衣,水不能在上面停留太久。)
(2)in hot water面临严重困境。(热水在五百年前意味着陷入困境。背景故事是讲当时的人将热水泼向敌人以攻击城堡。)
(3)carry coals to Newcastle多此一举,徒劳无功。(纽卡斯尔,英国第五大城市,盛产煤矿。)
(4)paint the lily画蛇添足。(给百合上色,多此一举。)
除了上面提到的方面,其他事情也会在某些方面影响外语学习,例如,狗在西方文化中,尤其是美国和英国的文化里,意味着朋友和忠实的伴侣。但在中国,狗经常被视为坏形象的化身,如侍从或叛徒。另一个例子是颜色。“红色在中国象征着热情和快乐的事情,但是在西方,它意味着愤怒。白色在中国代表不祥的东西,但其在西方文化里意味着纯粹和洁净”[5]。
六、结语
每个学生都有适应的过程,选择适应性强的方法是成功的捷径。积极的学习态度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可以选择一些介绍中国文化的英语材料作为辅助,因为其背景和内容对中国学生来说很容易接受与理解。所以,他们可以先熟悉英语的表达,然后接触英语原创作品。“最好的策略是将负迁移转变为正迁移,以上的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语言本身,还可以加深对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的印象”[6]。更重要的是,学生的主动学习能促进效率的提高,所以激发他们的兴趣显得十分重要。总的来说,利用正迁移,避免消极影响是迁移理论的最终目的。无论哪个阶段的学生,母语迁移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外语学习和教学中,我们不能消除母语的影响,相反,应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
参考文献:
[1]蓝婷.英语在越南语教学中的正迁移探索[J].科技资讯,2012(4).
[2]Ellis,R.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al Press,2000.
[3]Odlin,T.Language Transfer: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4]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5]刘振前.外语学习策略研究[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6]盛德仁.双语教学模式[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母语对外语学习的迁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