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坷的从艺之路
1962年1月吴为山出生于东台水乡时堰镇的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吴为山就对绘画有非常高的天赋,而且特别喜欢读家中收藏的各种古书。夏天的傍晚,他喜欢独自一人坐在小河边看水、画水。因父母要供兄妹七人读书,生活很困难。为了挣钱买画画用的颜料,10岁时,吴为山就瞒着父母爬到槐树上采摘叶子,然后用袋子一个人背着走10多里跑到时堰卖给当地的供销社。当时槐树叶子7分钱1斤,5斤可卖3毛5分钱,这刚好够一个月的材料费。“那可是我第一次挣钱,买到颜料后的快乐,我至今仍记忆犹新。”谈到童年趣事,吴教授特别兴奋。他告诉我,从小,他就对许多事情充满好奇,也是在那时他开始对人、生命与灵魂进行思考,这些潜意识为他后来创作时能准确把握“由气到神、从神到形、由形而像”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进了中学,吴为山更是笔不离画纸,一幅幅老孺的素描尽收画册。整整6年的中学生涯,他始终是学校里品学兼优的美术宣传骨干。1978年吴为山上高三时父亲希望他报考师范类文科,继承自己的教育事业。但当时郭沫若先生写的一篇文章《科学的春天》改变了吴为山的志愿,他认为作为年青人要融入到科技兴国这股洪流中去。最终他选择了理科,但他这方面怎样学都学不过本班同学。虽然他很认真,每天都学习到凌晨一、两点钟,但成绩却不够突出。参加两年普通高校的高考总是差一分而名落孙山。因1980年高考自愿书中填写了“绘画”特长,故被一所中专学校――无锡工艺美术学校录取。
刚进入工艺美术学校时,吴为山并不喜欢那些无锡民间的泥塑,他喜欢画画、书法。整天和泥巴打交道,原来那种文化理想都没有了。特别是他看到昔日的中学同学在著名学府里有非常好的学习氛围,而自己却选择在这儿玩泥巴,心里就很伤感。这时父亲给了他很大的鼓励,无锡工艺美校里很多老师,也都非常尽职地教吴为山。这些老师经历颇多,但每人都具有相当的才华,他们出神入化的笔触、高超的雕塑技艺使吴为山渐渐入迷陶醉,并迅速从民间艺术中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日后的艺术创作找准了方向。
1982年自美术中专毕业后,吴为山放弃了分配的工作,带着对艺术的追求和向往,再次参加高考。当年8月被南京艺术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同时录取。岂料报到入学后又因“没有工作年限”而被退学。一时,理想又化为泡影。吴为山是沉得住气的人,他找了一个单位边工作,边准备再次参加高考。终于在1983年又以优异的成绩被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同时录取。南师大抢先一步录取了吴为山。就这样,一个执着的年轻人在参加了4次高考后才真正跨进了梦寐以求的高等艺术学府。
在南师大4年的美术学习过程中,吴为山勤奋地学习了中国画和西洋绘画,接触了各派画家。他沉浸在艺术创作的喜悦中,陶醉在艺术知识的海洋里,4年的苦读为自己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林散之塑像开始了他的雕塑新领域
吴为山与文化名人雕塑结缘,是偶然,亦是必然。这份缘,始于1991年的一个夏日。那天,“当代草圣”林散之的长子林昌午找到吴为山,请他为林老做雕像。
初闻此言,29岁的吴为山多少有些忐忑:虽然年少时曾受业于民间泥塑大师高标、喻香莲,后又接受了专业的油画训练,但是,这双在画布上挥洒惯了的手,能借一捧泥土还原出老人的风骨吗?
一贯的自信和莫名的兴奋很快战胜了忐忑,吴为山接受了任务。
一连几个晚上,吴为山静静地坐在灯下,品读大师的诗作、文章,追思大师的言行。他在用心与大师神交,倾听那来自岁月深处悠远的回响。终于,灵感的闪光照亮了心房,他迫不及待地抓起塑刀,行云流水般一挥而就。
“父亲活了!”雕塑送给林昌午,林昌午激动得连连赞叹;“林老先生活了!”雕塑放进林散之纪念馆,参观者们啧啧有声,叹为观止。
牛刀小试就一鸣惊人,吴为山是喜悦的。他惊讶地发现,自己竟如此享受创作的过程。由林散之,他联想到了太多自小崇敬的往圣先贤,他们身上似乎都有一种温容刚强的力量,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独特气场。“他们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我要用手中的泥土,去留住哲学家的思考、科学家的思维、教育家的思想,以表达我对祖国泱泱五千年文明的敬意……”
找到了新的艺术方向,吴为山兴奋难抑。朋友们却有些担心:当时抽象风盛行,随心所欲就能成件作品,还有所谓的艺术家专做美女像出售,轻松又赚钱。而吴为山此举,无异于逆水行舟。
对此,吴为山一笑了之:“艺术家要有选择的智慧和勇气,不要一味赶潮流。潮流总会消逝,时代的洪流才是永恒的。选择之后,坚定地做下去。”
他果真“坚定地做下去”了,并且以智慧指挥技艺,走出了一条开创性的雕塑之路――融合西方写实手法和中国传统写意技法,在不可言说的“似与不似之间’:,体现人物内在的精神。迥立向苍穹的徐悲鸿、悲欣交集的弘一法师、***苍茫的高二适……一尊尊个性鲜明的铜像,就是他艺术道路向前延伸的一个个路标。
在“第三届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展”上,吴为山塑造的《行吟之中林散之》获得最高奖。这座获奖的林散之雕像,是吴为山先后十多次塑造林散之的形象,通过反复不断的锤炼塑成的。他不但十多次塑造过林散之,还十多次塑造过齐白石,十多次塑造过徐悲鸿。这些作品都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了,永久性地被国家保存,代表着中国的文化,向世界微笑。
不断自我否定,不断自我完善,使得昊为山的雕塑艺术不断成熟,不断提升
2003年5月9日,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英国皇家雕塑协会在伦敦举行了三年一度的评奖,最终参评的47件作品是从全世界300多件作品中产生的。吴为山的《睡童》一举获得评委会最高奖――攀格林大奖,成为获得这一奖项的第一位亚洲艺术家,他荣幸地被吸收为英国皇家雕塑协会会员。
西方雕塑界对《睡童》有这样的评价:《睡童》用写意的手法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通过一目了然的视觉语言穿透民族、时空的界限,让全世界的人都能看懂。
吴为山说他的这件作品全世界都能看懂,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作为一个艺术家,他表现了人类整体的心理,人类整体的情感,最简单的司空见惯的一个可爱的形象。这样一个作品之所以能在国际获奖,最重要原因是艺术家通过自己的雕塑,表现了最纯朴的情感,而最纯朴的东西往往最能打动人。
平民情结始终在他血管里流动
吴为山的雕塑为他赢来了享誉业界的盛名。称他为“艺术大师”一点也不过分,可他却不喜欢戴这顶“帽子”。他从容地从一个又一个光环里走出,身上的平民属性特别是家乡情结一点儿都没有变。2008年4月30日,由吴为山个人投资建造的“吴为山艺术雕塑苑”在他的家乡时堰镇揭牌。一大批中外学者和父老乡亲的代表出席了揭牌仪式。雕塑苑里首批陈列的30多件作品,既有历史文化名人,更有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如“瞎子阿炳”、“苗族姑娘”、“羌族老人”等,吴为山说他把雕塑苑连同作品奉献给家乡,是为了报答父老乡亲对他的抚育之恩。他从1979年离开家乡到现在快30年了,上学、出国走了那么多地方,但从家乡获得的滋养,特别是父老乡亲那种纯朴的情怀,一直鼓舞着他在艺术道路上奋进。
其实在吴为山的雕塑世界里,始终保持着雕塑的两极。一方面,他关注中外名人特别是历史文化名人,希望用自己的雕塑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文化巨人造像立传,把这些历史名人的形象融入人类历史生生不息的长河,塑造出能够体现中国文化的精神“符号”。为此,他共塑造了300多尊历史文化名人的塑像,如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费孝通、杨振宁、陈省身、冯友兰、吴作人、季羡林等。
另一方面,在创作文化名人的同时,吴为山更多地关注普通人,创作了一系列老百姓形象,如《睡童》、《中国少女》、《小小少年》、《母与子》、《向着太阳微笑》、《成长》、《纤夫》等,这些作品同样产生了很大影响。
为什么吴为山的作品要以普通人为题材呢?特别是陈列在南大美术馆外草坪上的《抬粮》、《扛包》、《盖戳》等民工组像。这一点,吴为山回答得很质朴,就是歌颂人类最原始最本质最纯朴的感情。他说,作为一个雕塑人应该理解社会,融入社会,深刻的体会社会。跟普通人打交道的过程当中,让他学会了理解别人,学会了体察、体悟、洞察社会。不但丰富了生活,也丰富了精神世界。
“人不要只想着名人对你的帮助,也要想到关爱你的普通人。感恩,不要仅仅感谢天上的水,也要感谢地下的水。”吴为山由衷地说。
吴为山,东台之子,文化之子,时代之子。如今他正在历史长河的涌动中为文化塑像,为时代塑像,为真善美塑像,努力塑出更多至真至善至美的艺术精品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吴为山:从逆境中奋起的雕塑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