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绿色建筑的定义是指在建筑的整个寿命周期中,通过最大限度地追求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污染减少,来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而又高效的使用空间,它是强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本文主要对绿色建筑的内涵、理念, 基本特征, 设计理念等进行了简要论述,最后对发展绿色建筑存在的问题谈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内涵;设计理念; 存在的问题
中***分类号:S611 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人们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生活水平都相应的有了较大的提高。在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人类的活动也给地球生态环境健康造成了诸如全球性气候变异、环境污染等不利影响,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给地球造成沉重的负担,这些都将对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的威胁。正视残酷的现实,人们开始认识到, 人类自身就是自然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与其支撑的环境息息相关。建筑物在被建造和使用过程中要消耗甚至浪费大量的自然资源、能源,已经成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力量”之一。因此,我们在城市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必须优先考虑生态环境问题, 并将其置于与经济、社会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上,绿色建筑这种新的建筑形式与理念就应运而生,并且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与发展。
二、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整个寿命周期中,通过最大限度地追求资源节约(主要包括节能、节材、节水、节地等)、生态环境保护、污染减少,来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而又高效的使用空间,它是强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从概念上看,绿色建筑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它在关注建筑自身内部环境的质量的同时,又综合衡量建筑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在重视建筑物本身物理性能的同时,也综合考虑到相关社会与人文因素的影响。
三、绿色建筑的基本特征
(一)健康的人居环境。
绿色建筑是生态、环保建筑,它追求人居和谐,讲求以人为本,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着力创造一个健康的人居环境。绿色建筑的设计从建设健康人居环境的角度入手,强调通过居住条件、生态环境质量、设施服务水平等硬环境的改善,来促进住区生活的舒适程度、信息交流与沟通、社会秩序软件设施等软环境的提高和改善,最终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以促进人际交往,增强社会和谐。
(二)提倡节能。
绿色建筑的理念之一就是通过尽量使用天然与再生能源(太阳能、地热、风能、生物能等),来最大限度的降低对传统能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并提倡节能技术的开发与利用。与常规建筑相比较,绿色建筑可将能耗降至70% ~75% ,最高能够降低 80% 。
(三)节约资源特征。
绿色建筑强调节能、节水、节材以及材料的循环再利用。例如,在使用建筑材料时不仅尽量减少浪费,还尽可能做到对废弃料进行回收再利用;在利用水资源时既强调节约用水,又注重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将废水、废液等进行处理后循环利用。
(四)追求环保。
绿色建筑在建造过程中采用无污染并可拆卸的材料,追求合理用地,减少土地资源浪费。绿色建筑强调从整个建造过程(包括原材料的开采、加工、建造等),建筑物的使用、直至建筑物被废弃、拆除的整个周期都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四)减排特征。
绿色建筑的特征之一就是在建造过程中尽量避免或减少向周围排放有毒害物质。要因地制宜,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严格控制建筑物在建造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排放量。因此,绿色建筑通过尽量的污染物零排放,来达到人与自然可持续、和谐发展。
四、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主要有以下四项:
(一)绿色建筑在设计时追求节能。
绿色建筑在选料上应尽可能的选用可降解、能循环利用的原料,并且确保建材的无害化,严格选用没有污染与辐射的建材,同时选择科技先进的节能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原料要尽量就地选取降低运输过程中的浪费,并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采用环境成本低的材料与设备。在施工方法选择上尽量采用可拆除和重装的方式。在技术选择上,依靠先进的节能技术,提高能源、资源循环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能源自给自足率,这样一来建筑物就可以实现由高能耗向低能耗的方向逐渐转化,降低对传统能源的过度依赖。
(二)讲究生态和谐。
绿色建筑认为建筑物自身并未孤立存在,而是与周边环境交叉相连、相互融合,,即强调建筑物周边的动植物、微生物与人和建筑物之间的关系,注重研究各种物体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和谐统一的关系。因此,在建造过程中,绿色建筑通过植被的丰富多样化、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化学污染的降低与消除等多种手段,来营造一个和谐共生、更好的周边环境质量。
(三)追求环保。
绿色建筑强调首先要尊重当地的文化特色、自然条件与气候变化,减少废水、废弃物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尽量改善室内环境质量,在建筑内部不使用对环境、人体有害的建筑与装修材料,努力实现环境零污染,给居住者提供一个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的生活环境,使居住者感觉舒适,身心健康。
(四)讲究因地制宜。
一是绿色建筑强调根据建造地实际情况出发,不能盲从、复制。我国的绿色建筑设计中很多设计师喜欢复制西方现成的设计,而忽视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在建设模式上存在重大差异。
二是绿色建筑的设计也注重区域特色。建筑设计应充分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其他区域特点,最大限度地在建筑中利用自然采光与自然通风,采用被动式集热和制冷技术,以降低采光、通风、空调等造成的污染与能源消耗。
五、发展绿色建筑问题的几点思考
相比西方国家而言,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起步比较晚,观念和技术实践与国际标准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虽然在***策和法规、行业标准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国众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相继启动了绿色建筑技术研究,各地也出现了一些示范项目,发展势头良好,但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实践经验, 许多相关的技术研究领域还是空白,并且地域发展差距大、总量规模小,目前的绿色建筑项目还主要分布在沿海经济发达区和少数大城市。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国际社会得到认同, 绿色建筑理念在我国也逐渐受到了重视,但要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仍存在很多障碍。
(一)对绿色建筑理念的理解比较局限。
一是许多地方没有把发展绿色建筑放到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没有紧迫感与主动意识,并且从***府部门到投资商、开发商和多数从业人员、物业管理人员以至广大群众均缺乏有关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和意识,因此绿色建筑的理念在建设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难以得到贯彻和执行。
二是社会对绿色建筑的内涵在认知上存在分歧与误解,绿色建筑的含义经常被简单和片面的解释。例如有人将绿色建筑看作是高科技建筑,成本高,要想在我国大面积推广就要增加大量投资,实际操作上难以实行等等。
(二)法规标准不健全。
长久以来, 我国对能源的管理偏重工业与交通节能, 对绿色建筑的发展缺乏有效的***策引导和扶植,并且绿色建筑在我国起步较晚,存在着***策法规不完善、评价体系不健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健全完善。
目前,在法律层面上,强制利益相关者必须积极参与节约能源、水、土地与环保的法律法规比较欠缺,与之相关的奖惩措施也比较缺乏。绿色建筑设计必须充分的考虑区域气候与经济条件,我国疆域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和生活习俗都各具特色,现有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没有充分的把这些差异考虑进去,因此,就需要尽快制定建立针对性强、可操作性高的绿色建筑体系与规范。
(三)激励***策发展滞后。
尽管各种绿色建筑法规、规范不断的出台、完善,但相配套的激励优惠***策发展滞后。虽然国家已经针对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大量应用出台了财***补贴***策,但还没有建立起支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的长效机制,企业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的主动性、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
要推进绿色建筑的长久发展,明确有效的激励***策必不可少。所以,当前要尽快完善各种财***税收激励***策。借鉴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府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出台一系列激励***策,来刺激社会各界的积极性。通过经济补贴、减税、降息等多种方式,激励投资者与消费者选择绿色建筑,以推动绿色建筑的长远发展。
在全球能源危机问题凸显、环境污染的大背景下,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对发展低碳经济,推进建筑节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庄迎春.论绿色建筑与地源热泵系统[J].建筑学报,2004,(3):48-50.
[2] 秦佑国.国外生态住宅评估体系[J].中国环保产业,2004,(4):39-41.
[3] 运迎霞,唐燕.对生态住区评估系统中权重问题的思考[J].城市规划汇刊,2004,(2):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