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世界玉米栽培史上,有档案记载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美国先锋种子公司的创始人华莱氏――世界春玉米高产纪录的保持者;另一个就是中国的李登海――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的创始者。30年的时间,李登海培育出了100多个优良的玉米杂交种,累计超过12亿亩的土地上种过他培育的种子,使中国的玉米累积增产1000多亿公斤,为国家带来直接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
李登海研究玉米,还要从1972年说起。那一年的2月份,当时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访问中国之后,中国一些考察团纷纷走出国门,带回了许多美国的农业资料,李登海无意中接触了这些资料,而这也从此改变了李登海的一生。
李登海从那些资料里得知美国的一个农民创建了美国先锋种业公司,那个农民就是美国的华莱氏,他对美国做了很大的贡献,李登海当时想,一个美国的农民能够做的事情,中国人也能办到。而且从资料中,李登海得知美国玉米的产量已经达到2500多斤,而当时的中国玉米产量仅仅三四百斤,巨大的差距让李登海暗暗决定,要采取先进的栽培措施,赶超美国。这个想法在很多人看来是那样的难以理解,毕竟李登海仅仅是一个农民,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李登海把全国最好的玉米种子都搜集过来,开始种植。整整8年的实验,竟然没有一个品种能突破650公斤。他在实验中发现一个问题:当种植密度在每亩3000株的时候,玉米最高的产量为600公斤左右,可是,当密度再往上增加时,产量就会下降。在达到一定的密度以后产量下降的这种事实和平展型的玉米株型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八年的实验,李登海也思考了八年。李登海认为影响玉米的产量的关键问题在于玉米的形状。种植密度上去了,玉米这种平展型的叶片相互遮挡,最终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影响了产量。当平展型玉米种植密度达到4000株的情况下就出现严重的空秆倒伏现象。
能不能培育出一种紧凑型的株型呢?这样理想的株型应该是茎杆健壮,上部叶片挺拔,不影响透光,中下部叶片平展,即使在密植的条件下,中下部叶片依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李登海从此把紧凑型株型确定为玉米育种的方向。就是他的这一决定改写了中国玉米的育种历史。并加速了中国玉米的育种进程。
这一年正是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那一年。这一年对中国来说意义重大,而对于李登海来说,这一年也同样是意义非凡。他以紧凑型株型是高产玉米的突破口,开始寻找他理想中的这种株型,同时,为了增加繁育的代数,他还在海南设立了另一个育种基地。
经过分析实验,李登海采用了在花粉即将成熟的时候,把包裹着雌蕊的叶子割开,让花丝提前抽出,再加上人工辅助授粉,解决了雌雄蕊花期不遇的致命缺陷,从而使得这一优秀的材料绝处逢生。以这一材料为基础,掖单2号由此诞生了。
等不及实验,李登海把掖单2号种进了高产田里,他急于想知道,在高产田里,他的掖单2号表现如何,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在收获测产的时候,掖单2号的产量达到了1553.2斤。1553.2斤的产量注定要被写入中国玉米的种植史,它成为当时夏玉米的最高记录。这种突破在很多人看来是那样的不可思议。
种植平展型玉米的密度一般为每亩3000株左右,每亩4000株的密度就会出现严重的空秆率,产量会大大下降。可是对于李登海刚刚培育出来的紧凑型玉米――掖单2号来说,他按照每亩4000株的密度进行的种植。在收获的时候,他发现掖单2号的植株之间还有很大的空间没有利用,也就是说株与株之间明显有浪费的现象。这说明种植的密度还可以再次增加。
由平展型玉米改变成紧凑型玉米,产量明显增加。这是李登海玉米育种道路上的第一次突破。这也为中国的玉米育种提供了方向。而李登海没有停止,他瞄准了夏玉米亩产1000公斤的大关。
李登海往返于山东和海南之间,他知道,想突破1000公斤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紧凑型玉米给了他可能性。他坚信紧凑型玉米可以做到亩产千公斤。
那个时候,大多数玉米品种的亩产量还徘徊在600公斤左右。而李登海培育品种,亩产已经突破了900公斤。在900公斤的基础上如何再次突破自己,李登海似乎遇到了瓶颈。几年过去了,玉米的亩产量依然徘徊在900公斤左右。1000公斤的大关却迟迟没有突破。
李登海对自己的品种开始重新审视,紧凑型玉米能否突破1000公斤的大关呢?那些平展型玉米虽然密度上不去,但是它的果穗大,单株产量比较高,而紧凑型玉米虽然能够密植,但是它的果穗比较小。受到启发,李登海想能不能培育出果穗大又能密植的新品种呢?经过连续几年的研究,1988年,李登海的第一个过千公斤的品种掖单13号诞生了,在当年,这一品种的产量突破了1000公斤,这一品种大穗、矮秆、抗倒伏。
当时的验收报告这样评价:李登海的玉米高产记录,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为玉米上一个新台阶指出了努力的方向。培育出亩产过千公斤的玉米新品种,成为李登海玉米育种历程中的第二个突破。而***府也注意到了这样的一个新品种。开始对李登海的过千公斤的品种进行大面积的推广。
2004年2月20日,是中国种业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天,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科技奖励大会上,李登海研究员的“掖单13号”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主要领导人亲自为之颁奖。这是紧凑型玉米推广以来获得的最高等级的科技奖励,也是对李登海多年来玉米育种工作的最大鼓励。
为了实现我国由“粮食大国”向“粮食强国”的跨越,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2005年中国作物学会玉米专业委员会提出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超级玉米育种计划的建议。
这是一个新的课题,也是一个顺应时展的课题,提高玉米单产符合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中国比任何一个国家更需要提高单产。
超级玉米的育种,这将是李登海的第三次突破。要想提高产量,必然要增加种植密度,要想提升品质,必然需要更多的光合作用,也就意味着植株一定要高,要想防止倒伏,玉米的穗位一定要低。
对于穗位正常的玉米,材料的选育比较容易,而对于穗位比较低、产量又要比较高的玉米来说,材料的获得异常困难。李登海开始寻找这种理想的玉米株型,在各种不同长相的玉米中间寻找到一株理想的株型,无异于是大海捞针。李登海经历了太多的失败,他做过计算,成功的几率基本上是12万分之一,也就是说在12万株的品种里,也许会寻找到一棵理想的株型。有时候回忆起这些,李登海会禁不住流下泪水。他经历了太多的失败,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李登海知道。
当李登海在茫茫的玉米地里找到了理想的株型时,他感觉离成功又近了一步。他为此兴奋不已。李登海说那种兴奋,就好象奥运会上得了金牌一样,那种成就感油然而生。在他看来,那是他人生价值当中的一个完美体现。
其实,即使找到了理想的株型,经过了那12万分
之一的筛选,留下的那个幸运者离最终新品种的确定还要有一个历程,还要经历很长时间的筛选和淘汰。
就这样,一批超级玉米相继诞生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植株比较健壮,这样可以保证玉米获得充足的养分,穗位比较低,这样可以保证重心比较低,从而比较抗倒伏,子粒比较大,这样可以保证每穗的重量比较大,从而保证了亩产量,有些还具有双穗的功能。
2005年10月17日,由农业部种植业专家顾问组、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林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和莱阳农学院等单位共11位全国著名玉米栽培和育种专家组成的验收鉴定组,对李登海的超级玉米新品种“登海超试1号”进行了严格的实产验收。
结果令人振奋:亩产量达到了1402.86公斤,比李登海1989年创造的世界夏玉米单产最高纪录1096.29公斤超出305.57公斤,将世界夏玉米单产纪录提高了27.96%!这距离他上一次创造世界夏玉米高产记录整整十六年。
对于超级玉米的育种而言,李登海说这还只是一个开始。在超级玉米的道路上,他刚刚起步。对于玉米育种,李登海到了“痴迷”的程度。自从1978年在海南育种到现在,春节期间正赶上海南玉米授粉的最忙的季节,为了玉米育种,李登海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整整30个春节,李登海坚守在海南那片玉米地里,那里有他的梦想,那里有他痴迷的玉米,那里是他人生的全部希望。
李登海说他将来要设立种子科学发展基金,为今后进行育种研究的人提供资金支持,玉米育种是永无止境的,李登海想永远领先于别人,但更希望别人能超过他!
李登海的喜怒哀乐都与玉米育种息息相关。在生活或工作中,无论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或烦恼,只要一到了玉米地里,看到他那些玉米,他马上就会高兴起来。每当看着新培育成功的新品种收获时,就是他最高兴的时候。李登海几乎没有什么业余爱好,玉米几乎是他生活的全部,但高兴的时候他会唱歌,而且只唱一首歌,那就是《三百六十五里路》,李登海感觉这首歌就像是专门为他写的,是他育种过程中酸甜苦辣的真实写照。
李登海望着那即将收获的一排排金色的玉米,不由唱起了歌,“为了理想我宁愿忍受寂寞,饮尽那份孤独;三百六十五里路啊,从故乡到异乡,三百六十五里路啊,从少年到白头!”一曲荡气回肠的《三百六十五里路》,从他那希望的田野上越飘越远……
三十多年的持续研究,李登海多次创造和刷新了我国世界夏玉米的高产记录。
1979年掖单2号亩产776.6公斤创造了记录
1980年夏玉米亩产量达823公斤
1984年夏玉米亩产量达950公斤
1989年夏玉米亩产量达1096.29公斤,刷新了世界夏玉米高产记录
2005年,夏玉米亩产量达1402.86公斤,改写了自己保持的夏玉米单产的世界记录,将这一记录提高了27.96%。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紧凑型玉米之父――李登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