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凑型玉米之父――李登海

在当今世界玉米栽培史上,有档案记载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美国先锋种子公司的创始人华莱氏――世界春玉米高产纪录的保持者;另一个就是中国的李登海――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的创始者。30年的时间,李登海培育出了100多个优良的玉米杂交种,累计超过12亿亩的土地上种过他培育的种子,使中国的玉米累积增产1000多亿公斤,为国家带来直接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

李登海研究玉米,还要从1972年说起。那一年的2月份,当时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访问中国之后,中国一些考察团纷纷走出国门,带回了许多美国的农业资料,李登海无意中接触了这些资料,而这也从此改变了李登海的一生。

李登海从那些资料里得知美国的一个农民创建了美国先锋种业公司,那个农民就是美国的华莱氏,他对美国做了很大的贡献,李登海当时想,一个美国的农民能够做的事情,中国人也能办到。而且从资料中,李登海得知美国玉米的产量已经达到2500多斤,而当时的中国玉米产量仅仅三四百斤,巨大的差距让李登海暗暗决定,要采取先进的栽培措施,赶超美国。这个想法在很多人看来是那样的难以理解,毕竟李登海仅仅是一个农民,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李登海把全国最好的玉米种子都搜集过来,开始种植。整整8年的实验,竟然没有一个品种能突破650公斤。他在实验中发现一个问题:当种植密度在每亩3000株的时候,玉米最高的产量为600公斤左右,可是,当密度再往上增加时,产量就会下降。在达到一定的密度以后产量下降的这种事实和平展型的玉米株型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八年的实验,李登海也思考了八年。李登海认为影响玉米的产量的关键问题在于玉米的形状。种植密度上去了,玉米这种平展型的叶片相互遮挡,最终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影响了产量。当平展型玉米种植密度达到4000株的情况下就出现严重的空秆倒伏现象。

能不能培育出一种紧凑型的株型呢?这样理想的株型应该是茎杆健壮,上部叶片挺拔,不影响透光,中下部叶片平展,即使在密植的条件下,中下部叶片依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李登海从此把紧凑型株型确定为玉米育种的方向。就是他的这一决定改写了中国玉米的育种历史。并加速了中国玉米的育种进程。

这一年正是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那一年。这一年对中国来说意义重大,而对于李登海来说,这一年也同样是意义非凡。他以紧凑型株型是高产玉米的突破口,开始寻找他理想中的这种株型,同时,为了增加繁育的代数,他还在海南设立了另一个育种基地。

经过分析实验,李登海采用了在花粉即将成熟的时候,把包裹着雌蕊的叶子割开,让花丝提前抽出,再加上人工辅助授粉,解决了雌雄蕊花期不遇的致命缺陷,从而使得这一优秀的材料绝处逢生。以这一材料为基础,掖单2号由此诞生了。

等不及实验,李登海把掖单2号种进了高产田里,他急于想知道,在高产田里,他的掖单2号表现如何,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在收获测产的时候,掖单2号的产量达到了1553.2斤。1553.2斤的产量注定要被写入中国玉米的种植史,它成为当时夏玉米的最高记录。这种突破在很多人看来是那样的不可思议。

种植平展型玉米的密度一般为每亩3000株左右,每亩4000株的密度就会出现严重的空秆率,产量会大大下降。可是对于李登海刚刚培育出来的紧凑型玉米――掖单2号来说,他按照每亩4000株的密度进行的种植。在收获的时候,他发现掖单2号的植株之间还有很大的空间没有利用,也就是说株与株之间明显有浪费的现象。这说明种植的密度还可以再次增加。

由平展型玉米改变成紧凑型玉米,产量明显增加。这是李登海玉米育种道路上的第一次突破。这也为中国的玉米育种提供了方向。而李登海没有停止,他瞄准了夏玉米亩产1000公斤的大关。

李登海往返于山东和海南之间,他知道,想突破1000公斤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紧凑型玉米给了他可能性。他坚信紧凑型玉米可以做到亩产千公斤。

那个时候,大多数玉米品种的亩产量还徘徊在600公斤左右。而李登海培育品种,亩产已经突破了900公斤。在900公斤的基础上如何再次突破自己,李登海似乎遇到了瓶颈。几年过去了,玉米的亩产量依然徘徊在900公斤左右。1000公斤的大关却迟迟没有突破。

李登海对自己的品种开始重新审视,紧凑型玉米能否突破1000公斤的大关呢?那些平展型玉米虽然密度上不去,但是它的果穗大,单株产量比较高,而紧凑型玉米虽然能够密植,但是它的果穗比较小。受到启发,李登海想能不能培育出果穗大又能密植的新品种呢?经过连续几年的研究,1988年,李登海的第一个过千公斤的品种掖单13号诞生了,在当年,这一品种的产量突破了1000公斤,这一品种大穗、矮秆、抗倒伏。

当时的验收报告这样评价:李登海的玉米高产记录,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为玉米上一个新台阶指出了努力的方向。培育出亩产过千公斤的玉米新品种,成为李登海玉米育种历程中的第二个突破。而***府也注意到了这样的一个新品种。开始对李登海的过千公斤的品种进行大面积的推广。

2004年2月20日,是中国种业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天,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科技奖励大会上,李登海研究员的“掖单13号”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主要领导人亲自为之颁奖。这是紧凑型玉米推广以来获得的最高等级的科技奖励,也是对李登海多年来玉米育种工作的最大鼓励。

为了实现我国由“粮食大国”向“粮食强国”的跨越,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2005年中国作物学会玉米专业委员会提出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超级玉米育种计划的建议。

这是一个新的课题,也是一个顺应时展的课题,提高玉米单产符合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中国比任何一个国家更需要提高单产。

超级玉米的育种,这将是李登海的第三次突破。要想提高产量,必然要增加种植密度,要想提升品质,必然需要更多的光合作用,也就意味着植株一定要高,要想防止倒伏,玉米的穗位一定要低。

对于穗位正常的玉米,材料的选育比较容易,而对于穗位比较低、产量又要比较高的玉米来说,材料的获得异常困难。李登海开始寻找这种理想的玉米株型,在各种不同长相的玉米中间寻找到一株理想的株型,无异于是大海捞针。李登海经历了太多的失败,他做过计算,成功的几率基本上是12万分之一,也就是说在12万株的品种里,也许会寻找到一棵理想的株型。有时候回忆起这些,李登海会禁不住流下泪水。他经历了太多的失败,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李登海知道。

当李登海在茫茫的玉米地里找到了理想的株型时,他感觉离成功又近了一步。他为此兴奋不已。李登海说那种兴奋,就好象奥运会上得了金牌一样,那种成就感油然而生。在他看来,那是他人生价值当中的一个完美体现。

其实,即使找到了理想的株型,经过了那12万分

之一的筛选,留下的那个幸运者离最终新品种的确定还要有一个历程,还要经历很长时间的筛选和淘汰。

就这样,一批超级玉米相继诞生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植株比较健壮,这样可以保证玉米获得充足的养分,穗位比较低,这样可以保证重心比较低,从而比较抗倒伏,子粒比较大,这样可以保证每穗的重量比较大,从而保证了亩产量,有些还具有双穗的功能。

2005年10月17日,由农业部种植业专家顾问组、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林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和莱阳农学院等单位共11位全国著名玉米栽培和育种专家组成的验收鉴定组,对李登海的超级玉米新品种“登海超试1号”进行了严格的实产验收。

结果令人振奋:亩产量达到了1402.86公斤,比李登海1989年创造的世界夏玉米单产最高纪录1096.29公斤超出305.57公斤,将世界夏玉米单产纪录提高了27.96%!这距离他上一次创造世界夏玉米高产记录整整十六年。

对于超级玉米的育种而言,李登海说这还只是一个开始。在超级玉米的道路上,他刚刚起步。对于玉米育种,李登海到了“痴迷”的程度。自从1978年在海南育种到现在,春节期间正赶上海南玉米授粉的最忙的季节,为了玉米育种,李登海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整整30个春节,李登海坚守在海南那片玉米地里,那里有他的梦想,那里有他痴迷的玉米,那里是他人生的全部希望。

李登海说他将来要设立种子科学发展基金,为今后进行育种研究的人提供资金支持,玉米育种是永无止境的,李登海想永远领先于别人,但更希望别人能超过他!

李登海的喜怒哀乐都与玉米育种息息相关。在生活或工作中,无论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或烦恼,只要一到了玉米地里,看到他那些玉米,他马上就会高兴起来。每当看着新培育成功的新品种收获时,就是他最高兴的时候。李登海几乎没有什么业余爱好,玉米几乎是他生活的全部,但高兴的时候他会唱歌,而且只唱一首歌,那就是《三百六十五里路》,李登海感觉这首歌就像是专门为他写的,是他育种过程中酸甜苦辣的真实写照。

李登海望着那即将收获的一排排金色的玉米,不由唱起了歌,“为了理想我宁愿忍受寂寞,饮尽那份孤独;三百六十五里路啊,从故乡到异乡,三百六十五里路啊,从少年到白头!”一曲荡气回肠的《三百六十五里路》,从他那希望的田野上越飘越远……

三十多年的持续研究,李登海多次创造和刷新了我国世界夏玉米的高产记录。

1979年掖单2号亩产776.6公斤创造了记录

1980年夏玉米亩产量达823公斤

1984年夏玉米亩产量达950公斤

1989年夏玉米亩产量达1096.29公斤,刷新了世界夏玉米高产记录

2005年,夏玉米亩产量达1402.86公斤,改写了自己保持的夏玉米单产的世界记录,将这一记录提高了27.96%。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紧凑型玉米之父――李登海

学习

乡村旅游发展建议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乡村旅游发展建议,内容包括乡村旅游特色村的建议,乡村旅游激励对策建议。[摘要]自2006年全国旅游宣传主题定为“中国乡村游”以来,全国掀起了乡村旅游热,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近几年,随着辽宁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学习

专家教你烹饪技巧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专家教你烹饪技巧,内容包括烹饪技法大全集,烹饪专家全部。嫩炒芹菜牛肉丝芹菜牛肉丝是一道老少皆宜的家常菜,但牛肉很容易炒老,要想菜脆肉嫩,专家教你一招。1.将牛肉去筋膜洗干净,先用啤酒将面粉调稀,淋在牛肉上,腌30min,这样可增

学习

公司法中的股东会决议制度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公司法中的股东会决议制度,内容包括公司法关于股东决议权的规定,公司法关于股东会通知方式的规定。[摘要]股东会决议制度的一般表现是一股一权、多数决原则。但是,为了防止股东大会沦为大股东会,必须坚持股东平等原则,对股东表决

学习

司马迁和《史记》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司马迁和《史记》,内容包括司马迁的史记全文,司马迁与史记原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几乎所有小朋友都听过,都知道有司马光这个人。但知道司马迁这个名字的时候,小朋友们应该都长成“大朋友”了。司马迁和司马光不是哥俩,两个

学习

悟道者汪建国

阅读(32)

“接近零点,夜深人静,第二天就要跟美国人(百思买)签合同了。我一个人站在窗边,对着黄浦江,自己都没想到一动不动地站了足足有三个小时。”汪建国说。他低头抿了一口茶,新泡的茶叶在水里舒展开来,缓缓沉下去,一片、一片。回忆起2009年将一手拉扯大

学习

体察“台湾心”,怀有“台湾情”

阅读(28)

在对台舆论宣传中,如何切实改善两岸关系,塑造一个友善、亲切、尊重台湾、值得台湾信任的大陆形象,是我们对台舆论宣传工作重大和长期的任务。在这个问题上,心态和情感因素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要力求达到这样的效果:“舆论宣传工作者在舆论宣

学习

王雪红:最成功的富二代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王雪红:最成功的富二代,内容包括王雪红富二代,富二代王雪红。在事业上,王雪红是当之无愧的强者,在网球上,她也同样不示弱。很多人把她的成功首先归功于有个了不起的父亲――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作为台塑董事长,王永庆曾让

学习

探析绿色家具的现实意义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探析绿色家具的现实意义,内容包括绿色家具的含义和特点,绿色家具设计理念是什么。[摘要]健康、自然、亲和力、方便、舒适,这些都是人们对现代的绿色生活提出的要求,这些要求渐渐反映在人们长时间停留的室内空间里,更是越来越倾

学习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分析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房地产业发展分析,内容包括房地产业税收分析,房地产业经济形势分析。【摘要】房地产行业是拉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大产业,且房产与我国民生息息相关,因此本文对房地产行业从产业组织方面对其发展现状、市场结构、市场绩

学习

浅析绿色建筑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绿色建筑,内容包括浅析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简介及其发展论文。【摘要】绿色建筑的定义是指在建筑的整个寿命周期中,通过最大限度地追求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污染减少,来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而又高效的使用空间,它是

学习

反馈意见范文

阅读(486)

本文为您介绍反馈意见范文,内容包括征求意见稿反馈意见简短范文,反馈结果及处理意见怎么写范文。反馈意见范文第1篇大家好!我是xxx的家长。首先感谢学校老师给予我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能让我站在这里和大家共同探讨孩子的成长教育,我感到十

学习

鸵鸟养殖潜力大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鸵鸟养殖潜力大,内容包括新手养殖鸵鸟前景如何,鸵鸟养殖全过程。鸵鸟原产于非洲,是世界上现存体型最大的鸟类,说它是鸟,其实它善跑而不会飞,雄性成鸟身高可达2.5米,但头颈几乎占身高的一半。体重可达150多千克。雌性的体型稍小些

学习

顶级婚纱Vera Wang,将忠贞不渝的爱情穿在身上

阅读(30)

2008年7月21日,刘嘉玲、梁朝伟在不丹完婚。在这场奢华的婚礼上,刘嘉玲所穿婚纱是国际著名奢侈品牌“VeraWang”(薇拉王)。VeraWang的设计者是华裔女子王薇薇,她为维多利亚下嫁贝克汉姆时设计了价值6万英镑的抹胸婚纱礼服。布兰妮在自己的婚

学习

AB SCIEX针对白酒中塑化剂的最新检测解决方案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AB SCIEX针对白酒中塑化剂的最新检测解决方案,内容包括进口酒塑化剂检测,国际酒类塑化剂标准。近日来,媒体报道某白酒公司生产的产品中共检测出3种塑化剂成分,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和邻

学习

硝磺草酮悬浮剂防除玉米田杂草试验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硝磺草酮悬浮剂防除玉米田杂草试验,内容包括硝磺草酮对玉米地杂草怎么样,甜玉米除草可用硝磺草酮吗。玉米田除草以前大多用苗前除草剂,由于近几年春季播种期常遇干旱天气,除草效果不理想。为了利用苗后除草剂15%硝磺草酮悬浮

学习

吉林玉米品种生态区域及品种特征特性

阅读(32)

吉林省地处我国的东北部,大部分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四季分明,是理想的玉米种植区,是我国的商品粮基地。近几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调节,种植玉米的效益明显好于其他作物,更增加了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吉林省的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

学习

李振声:“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

阅读(37)

2014年5月,83岁的李振声院士因杰出的科学成就被农业部评为“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之一。如果说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那么李振声称得上“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南袁北李”,一个研究水稻,一个研究小麦,都用数十年的心血和智慧培育

学习

杂志·杂糅·杂交

阅读(31)

从目前开办的几档宁波话电视节目看,其收视率一直稳居本地区各频道自办和引进节目之首,成为提升频道地位和争取广告收益的龙头老大。是什么原因成就了这些地方话节目?以宁波台的《来发讲啥西》《阿拉讲大道》和奉化台的《聊天八只脚》为例,虽

学习

陈泽民:“速冻食品之父”

阅读(31)

三年前,在他64岁的那一年,有中国“速冻食品之父”的陈泽民决定退休,把他创办的中国首家速冻食品公司三全公司的权柄完全交到了两个孩子手里。大儿子陈南当上了董事长,小儿子陈希升任总经理。这样的决定一度被外界质疑这家上市公司的前景。然

学习

中国临终关怀之父

阅读(46)

让我们把时光拨回到上个世纪的1949年的一天,山东省茌平县小崔庄穷乡僻壤的几间破旧的房子,一位衣衫褴褛的妇人蜷缩在门洞里,痛苦不堪地着。她睁开憔悴的眼睛注视着面前怔怔伫立的小男孩,流溢出对生命望穿秋水一般的渴望、对亲人的撕肝破胆的

学习

“中国奥莱之父”正解outlets

阅读(330)

消费者只看到在奥特莱斯能买到1折的Gucci、Prada……,但品牌商要看到奥特莱斯里更有特供商品。目前很多品牌的特品在销售业绩上远远超过库存商品。2002年,时任北京燕莎友谊商城有限公司中方董事长的赵志远一手引进到了北京燕莎奥特莱斯,目

学习

人类的杂交史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人类的杂交史,内容包括人类杂交胚胎实验室,人类远缘杂交。=现代人的祖先曾经和自己的远亲进行过杂交,其结果有利有弊。人类对于杂交的态度非常矛盾,“杂种”在很多民族都是一句骂人话,但大家也都听说过“杂种优势”这个概念,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