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法国作曲家克劳德•德彪西(Clude Debussy,1862-1918)是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在他创作的大量作品中,大都蕴含着虚幻、朦胧的东方审美意境。这一点上,与东方人“重在写意”的审美情趣颇为相近,笔者称之为“东方元素”。五声音阶是“东方元素”之一,是德彪西在他的音乐中运用的最多的一种音乐元素,尤其在他的钢琴作品中最为突出。由于在他的大量作品中了“五声音阶”,那么在演奏过程中需要什么样演奏手法及演奏中的把握,这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德彪西;东方元素;五声音阶;演奏把握
一、序言
受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德彪西的音乐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期间,高度成熟的法国文化的结晶。印象主义音乐与另外两门艺术――绘画和诗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产生于19世纪末,是属于新时代的音乐表现风格。绘画与诗歌赋予了德彪西音乐创作的灵感,“在他早期的二十三年里,德彪西曾写了一大批他最重要的歌曲作品,包括为波德莱尔(Baudelaire)、马拉美(Mallarme)和魏伦具有代表性的诗歌谱了曲,尤其以魏伦的作品为多。”[1]这一时期,他的作品完全是“德彪西式的”“蕴含诗意”的管弦乐作品,如为马拉美谱写的《牧神午后》。“东方元素”融入德彪西的创作也并非偶然,1889年和1890年在巴黎举行的两次世界博览会,给他印象最深的就是爪哇地区的加美兰音乐(Gamelan)。加美兰音乐是一种以打击乐为主的音乐形式,“乐队是由一弦琴,一支长笛和各种锣、铃组成,敲击棒槌用厚厚的棉织物包裹着,它们可以发出五声音阶的音响”。[2]在他以后的钢琴音乐创作中,几乎都采用了这种所谓“东方元素”(五声音阶),德彪西又是如何加以运用到他的钢琴音乐创作之中,这是本文的核心问题。
二、德彪西的音乐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叶的欧洲进入了“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社会大变革、大改组的时代。从社会运动方面来看,1871年巴黎公社武装起义;从艺术流派方面观察,出现了以左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文学;以马拉美为代表的象征主义诗歌和以莫奈为代表的印象主义绘画等。在上述社会运动、哲学思潮和文艺流派广泛开展的背景下,欧洲音乐艺术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形成了某些新的流派――以德彪西为代表的印象主义音乐,对以后的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音乐创作
克劳德•德彪西(Claude Debussy 1862-1918),出生于巴黎近郊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他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颇具影响的作曲家、革新家,同时也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
德彪西的音乐风格与古典乐派相去甚远。在他的作品中已俨然找不到古典主义的严谨结构、深刻的思想性和逻辑性,也看不到浪漫主义音乐的丰富情感,取而代之的是奇异的幻想因素。他的和声细腻,调式调性新颖,这都是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所不具备的。德彪西生平创作的每一部作品都有其突出的特色,许多作品已成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典范。
(二)“东方元素”(五声音阶)形成发展
什么是“东方元素”?它又对德彪西的音乐创作有什么意义?带着这样的问题,让我们进入德彪西充满东方神秘韵味的音乐中。
这里指的“东方元素”不等于五声音阶,还包括五声音阶以外的音乐元素。“东方”一词主要是指亚洲诸国,还包括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这些国家有各自不同的的音乐元素特点。而中国只是“东方”国家的其中一个,所以,五声音阶是绝对不等于“东方元素”的,只能这样讲:五声音阶作为“东方元素”中最突出的例子出现在德彪西的音乐中。
尤其在德彪西创作的钢琴音乐中,他大胆、大量的采用了各东方国家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元素。他到的采用了哪几种“东方元素”呢?例如,中国传统的五声音阶在两套《意象集》、两套《版画集》和两套《前奏曲》中都有采用,在《水中倒影》《向拉莫致敬》《塔》和《亚麻色头发的少女》中五声音阶所占的比例最高;其中,《塔》可以称之为加美兰音乐的钢琴作品,但是《塔》中的五声音阶不是直接来源于加美兰音乐的,而是来自中国传统的五声音阶。
三、关于德彪西钢琴作品在演奏方面的合理把握
德彪西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创作于1905年的《意象集》第一集共三首――《水中倒影》《向拉莫致敬》《运动》,笔者在学习和演奏后,对其印象深刻,想通过对《水中倒影》这个作品的理解与感受在演奏法方面有合理性的把握。
这首曲子可以说是德彪西钢琴音乐中最能体现印象派音乐特征的一首作品。德彪西在这里连续使用了数次光灿明亮的和弦和飞速掠过的琶音,表现了听觉世界里对水中倒影的反响。
第1―23小节为第一主题。乐曲开始很平稳、缓慢而沉重,左手的和弦应沉下去,指尖绷住用手指肉厚的部位慢下键,降A、F、降E这三个音应用指尖向上拔起来,就像岸边树叶被风吹拂后轻轻地、缓缓地落入水中,右手和弦的递进要声部的层次感,手掌绷紧,指尖尽量水平触键,放松大臂用大臂轻轻带过,由如水中荡起的微弱的涟漪,时隐时现,扑朔迷离。在第1―8小节的演奏中应突出左手的降A、F、降E这三个音,描绘出树叶飘落湖面的感觉。第9―11小节,右手的几个最高音指尖绷住,提起大臂一点而过,婉如蜻蜓点水般细小的涟漪之后的第16―24小节,左右手的反向平行八度音阶进行和一组组排列紧密的上行分解半减七32分音符的模进,又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一幅湖面的波纹在一层层扩散开来,光影交错的生动画面。左右手反向平行八度音阶进行要做到大臂张开,双手贴键,突出小指的音。第17和第19小节的两个同一音型应做不同的力度色彩对比,19小节比17小节更弱一些,这样对弹奏第20小节左手分解减七和弦做准备。从第20小节开始,左手应稍微突出一些,要有连续性,大臂带动指尖向前推进,右手则要快速地轻轻触键,手腕带动手指转动。第25―29小节为第一插部,在低声部持续音降A沉静的衬托下,右手高声部的分解和弦琶音像微风扶过水面时点点闪烁的光,很朦胧,中声部是一个柔亮的八分符点旋律,力度随着手腕的移动传到指尖然后轻柔的触键。这一段是全曲最弱的地方,也是最难演奏的地方第31―34小节中的四次三连音音型演奏时要由弱到强,尤其是第31和第32小节的那两次三连音渐强,效果就像打击乐那样紧凑,演奏时身体向前,腰和掌关节撑住,力度要一气呵成。第36―43小节是第一部分的再现。右手浮动的三连音向天空中的云漂浮不定,音乐变得格外流动,湖面上的倒影也变得越来越模糊。注意手指要贴键,用抚摸的方式演奏。在第44―第48小节中,左手八度的切分音上行,右手小三和增三和弦有规律的上下行交替出现,像大风吹过湖面时产生激烈的荡漾。演奏时应注意,右手的八度不要太响,要有连续性慢慢递进的整体感和渐渐深入倾向感。从第49小节开始,水流的速度不像前面那样平静,阳光照射在湖面上波光粼粼、碧波荡漾很流动,音色明亮、交相辉映。这样美丽的画面在演奏时要指尖下键快,力度变化要更鲜明,双手交替的琶音在弹奏时要更清晰更流畅,乐句的起伏也要更大更明显。
从第51小节开始进入全曲的最高潮,力度越来越强,仿佛湖面的波纹越荡越高。这时手指贴键,用大臂的力量弹出mf―f―ff的力度变化,像暴风骤雨即将来临,直到第65小节,水波才慢慢平静下来,倒影的轮廓又清晰起来。
虽然德彪西在此运用了这样较大的力度起伏,前面也提到是要控制的、不张扬的是一种饱满、明亮的色彩,决对不能把“德彪西”弹成“李斯特”。
进入尾声,又恢复了原有的平静,很缓慢。和弦要贴键向前慢慢地推着弹,力度逐渐减弱。第82小节在低声部的背景下降A、F、降E这三个主旋律音又出现,又把人带入了那个如痴如醉的梦境中。演奏时由其要将最后的那个音弹得缓慢而富有穿透力,就需要大臂张开,指尖紧绷向上提。结束如同夕阳西下,湖面上的景色慢慢暗下,给人一种富有无穷的回味与幻想。
四、结论
德彪西可以算得上是法国民族的“天才作曲家”,是印象主义和20世纪音乐交替时期最伟大最具创新性的作曲家,他在创作上大胆使用了“东方元素”――五声音阶的形式出现在作品中,开创了他独树一帜的风格。通过对德彪西音乐较深入的探究,笔者深深地感受到德彪西音乐的精华所在:是抽象的,而非现实的;是客观的,而非主观的;是局部的,而非整体的;是瞬间的,而非长久的。只有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聆听德彪西的音乐,才能感悟到德彪西音乐中的灵魂,从某种角度上讲,也是对这位作曲家的崇敬。
参考文献:
[1]弗兰克・道斯.德彪西的音乐[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62:2.
[2]弗兰克・道斯.德彪西的音乐[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62: 8.
作者简介:
杜佳倪,四川文理学院音乐系助教,文学硕士,主要从事钢琴演奏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