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曾著有《养生论》,内中曰:“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泊然无感,而体气和平。”这句话可以说是阐释了《内经》“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养生思想。养生大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也说:“夫养性者,欲所习以成性,性自为善,不习无不利也,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养性有道者,是积习成性,好的养生习惯沉淀到生命中,则人的机能处于和谐状态,身体健康。
由此可见,修心养性是通过调节情志、收摄精神、戒除嗜欲,从而防病保健的一种方法。善于修心养性之人,能使情绪稳定,阴阳平和,气机调畅,对防病保健有着积极的意义。
修心养性与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现代人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心性的修养呢?
良好的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包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婚恋观、成败观。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对待自我,对待社会,对待他人。在社会中无过度的嗜欲、妄想,对于社会形形的不良刺激能够有正确的判断力,从而自我防范、自我调适,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
良好的道德修养不仅使人有被动的调适能力,而且能够积极实现人生的价值,热爱自然、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热爱事业,从而增强心理素质、增强自信,建立社会交往的良性循环。
正确对待名利与欲望
中国的儒家思想对于修身养性的重点在于“内圣外王”,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其中必然涉及名利的干扰。而《千金要方・养性》中说:“孜孜汲汲追名逐利,千诈万巧以求虚誉,没齿而无厌,故养性者知其如此,于名于利,若存若亡,于非名非利亦若存若亡,所以没身不殆也”。作为综合儒释道修身养性思想的养生大家孙思邈,并不排斥名利,而是要求人们对名利不要过分执着、追求。
对于包括名利的其他欲望,孙思邈主张“知足”,不过于贪求,否则于健康不利。他说 “居处勿令心有不足,若有不足,则自抑之,勿令得起,人知止足,天遗其禄,所至之处勿得多求,多求则心自疲而志苦”,欲望的贪求造成身心的疲惫,是得病的内因。所以唐代医家王冰说:“适于嗜欲,心全广爱,故不有恚嗔,是以常德不离,殁身不殆。”
用坚强的意志调整情绪
人是有理智的动物,除了通过明是非、修涵养以调适情绪以外,用坚强的意志控制不良情绪的发生也必不可少。《黄帝内经》中说:“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强调坚强的意志,实际是强调在情绪的调控中,要积极发挥人的主动性,不能一味“顺其自然”、“随心所欲”。
总之,修养心性的根本在于保持情绪的平和,从而避免气血的过度消耗以及气血运行的紊乱,保持脏气的平衡稳定,远离疾病。
(作者为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