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北山,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是在2009年香港岩石力学会议期间,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王驹副院长的报告上。无疑,对于一直在国外从事高放废物处置研究的我,这个名字充满了吸引力。因为,这里是中国高放废物处置的主要候选场址。回法国后,我查阅了很多文章与报道,对北山预选区的工作进展和其背后的故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这片土地上,一支专业队伍为中国高放废物处置事业不断探索的艰辛历程和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也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我立志回国成为这个队伍的一员,为中国的高放处置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那时候,北山于我,不仅是神秘,更是近乎神圣的。
转眼,回国在地研院工作已经3个多月了。在这期间,我已有幸3次走进这片土地,与其近距离的接触。特别是这次在北山工作了近20天,在我心里,北山慢慢褪去它神秘的面纱,开始变得熟悉和亲切。我想,我是真的喜欢上了这片土地。
我喜欢这片土地的广袤和辽阔。从黄花营出来便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一丛丛的骆驼草丝毫不能遮挡你的视线。驱车奔驰在这片戈壁上,迎着日出,亦或追着日落,心里总有一种特别的激动。你会不由惊叹它的美丽和辽阔,也会感动于它的包容,毫无保留地接纳了我们这些陌生者。进入山区后,不高的山坡上也均是的岩体,毫无植被覆盖。迎着凛冽的山风,站在山顶极目眺望。沿着起伏的岩体,视线似乎可以无限延伸,直到天边。此时,你可以尽情地大声呼喊,朝远方传递着你的声音,向这片土地送上你的问候……
我享受这里的工作与生活。气候干燥、缺水、风沙、寒冬酷暑,这些都貌似与理想的工作条件格格不入。在这里,每天至少都有几小时颠簸在山路上奔波于各个钻孔之间。是的,北山的工作是艰苦的。不过,在这里你总会被一种工作激情所感染,而不知疲倦。这种激情可以在每个同事的身上感觉到。说起北山的工作,无论是工程师还是驾驶员,大家都有讲不完的话题。从北山起步的艰辛、各个钻孔施工期间的难题和解决方案、北山的一草一木……都会在他们的嘴里变成逸闻趣事讲出来。这种工作激情和苦中作乐的精神我想应该来自王驹副院长经常提起的北山文化吧。我为能拥有这样的一群同事而庆幸,也为能成为其中的一员而深感自豪。当然北山的生活也并非全是风餐露宿、往返奔波。工作之余,这里也充满了乐趣。用餐休息时,可以端着一碗拉条子与钻探工人一起侃大山;回营地的路上,可以采一把沙葱,晚上给大家加一道小菜;抑或是起个大早,迎着朝霞,在寂静的戈壁上漫步沉思……
最后,我已慢慢地被北山所承载的奥秘所吸引。北山是简单的,这里除了零星的骆驼草,便是遍布的岩石。北山又是复杂的,这种复杂来自于它时空上的广度和深度。看着岩体的起伏,断裂和裂隙的伸展,你不由得会问这些是在怎样的地质构造活动中产生的?拿起一块岩芯,细看其斑斑点点,你会问他们是什么矿物,对岩体的影响又是如何?根据钻探岩芯中裂隙的分布、水位的变化,你又会忍不住推断猜想地层深部的种种情形……是的,北山是一本书,一本充满奥秘却还不知页数的书。而我似乎刚刚翻开了它的扉页,还有很多等待着我去学习,等待着我们一起去探求,去寻找一些问题的答案:这里是否适合处置高放废物?又该用怎样的储存方式和结构形式……也许,答案就在书的末页,对此我充满期待。
回国之前的最后一堂课,我告诉我的学生,为了去追寻心中的一个梦想,我要离开美丽的南特和自己喜爱的讲台。今天,我把这张照片发给他们,告诉他们我已经找到了这片梦想的沃土,并在和我的战友们一起努力奋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