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忠孝文化是重要组成部分,忠孝是古代中国从上到下,君民共同遵循的社会共识。西晋人李密所著《陈情表》以不足六百字的短文委婉畅达,真情流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孝文化的经典之作和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仔细品读《陈情表》能解读到文中蕴含的些许忠孝文化思想。
一、“移孝作忠”,忠孝文化发挥着强大的***治教化作用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孝德一直居于社会价值体系的中心,并由此形成了具有原发性、综合性的儒家文化。后来,孔子及其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对“孝“的思想观念加以发挥,“孝”成为古代中国人的立身之根本。汉朝标榜“以孝治天下”,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开始重视孝的朝代。至西晋,司马氏集团通过阴谋和屠杀建立***权,统治者意识到***权刚建立,东吴尚据江左,为了减少灭吴的阻力,收笼东吴民心,需要一种统一的、能被人们认同和接受的思想来巩固新***权,“以孝治天下”便应用而生,李密早有孝名,适应了统治者“以孝治天下”需要,统治者要把李密树立成一面旗帜,所以催逼得很紧。“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统治者这么急切,一方面是对亡国之臣实行怀柔***策,显示其宽厚之胸怀,另一方面是意识到“孝”具有统一人们思想的重大作用,要通过树立李密这样具有符号意义的人物,向世人传达实行孝道的治国方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
二、“忠孝不能两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艰难选择
早在刘邦建汉之初,就开始重视孝道,并把它作为国家维护社会***局稳定的一项重要思想武器。忠君、孝亲成为许多人的追求。李密早有孝名,据《晋书》本传记载,李密奉事祖母刘氏“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李密的忠表现在他的***治追求上,“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宦达,不矜名节”。据史料记载,李密在祖母去世服期满后出仕。在任温县(今河南温县)令时,***令严明,***绩显著,刚正见称。李密本望到朝廷任职,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由于朝中无人推荐,最后只做了汉中太守,一年后罢官归田。这些表明李密有着强烈的***治抱负和追求,李密追求“忠君、孝亲”的完美境界,但现实却是三国魏元帝(曹奂)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灭蜀,李密沦为亡国之臣。李密是蜀汉旧臣,古人讲“忠臣不事二君”,李密再出仕,就意味着对前朝的不忠,如果不听从君主的诏令,不出来做官,就是对当朝的不忠,处境会非常艰难,李密在忠君问题上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古人讲:做官如履薄冰。皇帝高兴时,臣为君之心腹;皇帝不高兴时,臣为君之土芥。李密不能没有后顾之忧。晋朝刚刚建立,李密对晋武帝又不甚了解,盲目做官,安知祸福。所以李密“辞不就职”,不是不想做官,而是此时此刻不宜做官。李密必须寻求到一个出路,摆脱这个困境,以晋朝“以孝治天下”为口实,在“孝”字上大做文章,把自己的行为纳入晋武帝的价值观念中去,用孝来回避忠与不忠的问题,成为最适当的选择。
三、先尽孝,后尽忠,忠孝文化在对立中寻求统一
西汉以后,魏晋时代正式提出以“孝道治天下”,以后历朝历代无论出于什么目的都大力倡导。忠与孝是内在统一的,唐宋以后 “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一个人能爱父母、爱家庭、爱社会,也一定会爱祖国,孝文化就由对父母的孝,还扩充为,谓之大孝。但在实践中,常常顾了国,顾不了家,尽了忠,尽不了孝,统治者自然希望臣子尽忠为国,所以就有了尽忠就是尽大孝,不要为孝敬父母的小孝羁绊,而应“大孝于天下”,当“忠”演化为大孝时,忠孝便在时间上寻求到一种统一。
面对忠孝难两全境况,李密提出先尽孝,后尽忠,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他从时间的长短对比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我的祖母刘氏年事已高,生命的日子已所剩无几,等我给她养老送终之后,再向您尽忠。四十四岁的我正值壮年,尽忠的时日一定长于尽孝。其次,李密谨遵“以孝治天下”的法规,孝敬老人,本无可厚非。再说,如此有爱心的人,又怎么可能对国家不忠呢?并且,李密“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除了相依为命的祖母刘,便了无牵挂了。等他尽孝后,必定会竭尽全力去尽忠。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李密于合情合理和正义中实现了忠孝在空间上的统一,将忠孝文化带到了一个新境界。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从《陈情表》解读忠孝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