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不一定非是物质上的不可,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时时想着,就足够了。饭后给老人端上一杯热茶,阳光好的日子里扶老人到外面走走,常给老人谈谈外面的事,去外地的时候想着给老人带来一包可口的点心。关键的是不要等待,就从今天开始。当你这样去做的时候,你会发现,孝顺的意义已经与你原来想像的不同了。
中国是一个孝的国度,在古代很多朝代里,都有“以孝治天下”的帝王。宗圣曾子有“忠孝合一”的观点,他说如果一个人做到了孝顺父母,并且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那他对国家、对君王、对朋友也会这样做,这就是忠孝合一。从这个基点出发,曾子认为国家选求忠臣良将,必须以孝为第一原则。
2月12日,本刊记者专程来到山东曲阜,采访了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院长杨朝明博士。
记者观察:杨院长,你好。请简单描述一下忠孝的现实情况。
杨朝明:长期以来,尤其近代以来,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学术上的疑古思潮也逐渐兴盛,于是,中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反传统的传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历代中国人传统价值观的“忠孝”长期受到批判,传统的“忠孝”价值体系受到了很大冲击。
应当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认真反思,情况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好转,传统的伦理逐渐得到了重视,社会风气出现了明显的好转,但总体上讲,现在仍有必要在重新认识传统忠孝理论的前提下,对青少年加强“忠孝”观的教育。
记者观察:请你谈谈孔子儒家的“忠孝”内涵,以及对当今的指导意义。
杨朝明:孔子儒家倡言“忠孝”,乃是基于对人性、人伦与社会的深刻思考。要延续好新时期的忠孝情结,我认为最为重要的是应当对于孔子儒家的忠孝观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首先,人们往往将“忠孝”与三纲五常、与所谓“主张等级制度”等同,影响到了人们对忠孝情节的良好延续。其实,孔子和早期儒家都倡导修己,强调“为***以德”,尤其注重君上的道德典范作用。孔子认为,人在不同的位置上有着不同的社会责任,人们身份不同,社会责任和义务也不同,故君、臣、父、子都应当“做好本职工作”,使个人行为符合自己的身份。孔子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是在道德面前人人平等的意思。每个人都能以道德自律,各安其位,各行其职,方可实现国之大治。
从儒学的理论上看,早期儒家都非常重视“礼”,“礼”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认真研究孔子“礼”的思想,不难发现其内涵非常丰富,其实质在于社会的和谐与秩序。但后人似乎对于孔子“礼”的思想缺乏全面准确的把握,尤其“五四”以来,很多人往往将孔子“礼”的思想等同于“封建的礼教”,认为孔子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从而对其持坚决的否定态度,看来也是一个很大的偏颇。
孔子时代,“天下无道”,他希望恢复西周初年的礼治秩序。为此,他强调人人遵守礼的规范,希望人们要有仁德。孔子强调“仁”显然是为了“礼”,所以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人具有了仁德,才能真正使社会归于有礼和有序。于是,孔子要求当***者做到“为***以德”,他说:“***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所说的都是有位在上者应发挥表率作用。
孔子所强调的主要是以礼作为君臣之间,以及父子、兄弟、朋友之间的社会***治关系的准则。如君臣之间要以礼相待,“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臣如此,父子、夫妇同样如此。郭店楚简中有《六德》篇,谈的正是夫妇、父子、君臣的关系以及各自应有的德行,不同于后人所附会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不对等关系。
儒家对不同的社会***治伦理关系提出不同的道德要求和规范,如《大学》所言:“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中庸》还特别标举5种关系为“天下之达道也”。这里对于君、臣、父、子的要求,几乎可以作为孔子所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注解了。显然,与所谓强化君权、父权根本扯不上边。
总之,在新时期做好延续忠孝情结的工作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与认识,需要加大宣传与普及孔子儒学与传统文化的力度。
记者观察:忠与孝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杨朝明:关于这一点,孔子等早期儒家论述得十分清楚。
《论语》中有很多孔子论“孝”的言论,结合孔子与早期儒家们的相关论述,不难看出其论证的逻辑是非常严密、合理的:
第一,社会要发展,要和谐运行,就需要人们遵守一定的秩序规则(“礼”),人人都尊重他人,自己也就得到了尊重;
第二,人只有具有了尊重社会秩序的自觉(“仁”),恪尽职守(“尽己”),社会的秩序才能得到保障;
第三,人遵守社会秩序与规则的自觉力取决于个人的修养,人只有自觉修身(“敦于反己”“三省吾身”),才具备了关心他人、社会、天下(“推己”)的基础;
第四,人自觉修身是人的基本属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要素(《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人修身最最起码的就是孝亲(“亲亲”)。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孟子也说:“仁也者,人也。”孔子又说:“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
第五,做到了孝亲,才有可能做好一切。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一认识包括互为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由“己”不断向外施爱,由“孝悌”到“泛爱众”,实现仁爱的普遍化。孝的泛化,便产生了“忠”,所以《孝经》说:“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人们通常所说的“移孝作忠”正是此意。
现在,社会上流行着这样的交友观:不与不孝的人交朋友。道理与之相同。
记者观察:现在一些地方“求忠臣于孝子之门”,有人认为是做秀,有人认为是举贤,你怎么看?
杨朝明:我认为,这样的做法一般应当给以正面的评价,这对于净化社会空气、优化或者改善社会风俗十分有益。历史上人才的举荐与选拔中曾经出现过以“孝”作为标准的时期(比如汉代的“举孝廉”),也起到过很好的作用。但对于“孝”与“忠”之间的关系,理解起来不可固执和拘泥。一般地说,“孝”与“忠”是一致的,不 “孝”之子很难做到“忠”,但也不能将二者等同起来。要选拔优秀人才,必须对道德与能力进行综合评定,历史上的“官人”之法值得借鉴者很多,现在的人才选拔也有比较完备的程序。一个人只有仁智统一、德才兼备,才算是真正的人才。
记者观察:面对“80后”“90后”的年轻一辈,你有什么告诫或寄语吗?
杨朝明:提到“80后”“90后”的忠孝观,我的心情非常复杂。近些年来,社会与学校提倡人文素质教育,取得了一些功效,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我衷心希望这些孩子们能够生活得幸福、快乐,如此,他们也更应自觉培养“成人”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能漠视乃至鄙视“忠”“孝”等传统伦理。有人提倡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为人处事的“黄金法则”,那么,年轻人也可以按照这样的方式思考“忠”“孝”一类的问题。
孝顺不一定非是物质上的不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时时想着,就足够了。饭后给老人端上一杯热茶,阳光好的日子里扶老人到外面走走,常给老人谈谈外面的事,去外地的时候想着给老人带来一包可口的点心。这是“80后”“90后”的忠孝观的最好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