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在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两门课程中,评价都是以课程目标为导向、以课程目标为准绳的。课程目标的导向功能保证了评价充分体现本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而不发生评价方向的偏离。同时,课程也通过评价保证了课程目标的实现。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个小牧场内,作为“牧人”(品德教师)的我们,又如何走出“放牧”的误区,让每一只“羊”(学生)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草”(真实评价)呢?
一、“亡羊”的原因
1.以点概面,缺乏真实,失去公正
评价实施忽略过程的真实积累,以一次考试、一次表现定结论,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缺乏真实性和公平、公正。由于每次考试的内容都不一样,对于不同基础的学生来说,所呈现的结果也不一样。对于品德与社会这门课来说,学生在考试时成绩不好,并不代表学生的品德就不好,所以不能因为学生品德成绩不及格就否定学生的品德。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依据品德的课程目标、性质,制订一个全面考查学生品德的评价方式。
2.评价实施以书面纸笔考试评价代替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以道德认知代替道德行为,忽视知行统一
用书面考试评价一个学生是片面的。在学生的《品德手册》上,每学期都有一个总结点评,学期结束后,由教师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成绩填写。可品德与社会这一门课程以成绩优、良、中、差来判断学生的品德显然是不合理的。如果那样的话,就失去了品德与社会的实践性,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事实上,品德与社会一旦成为“考试”科目,我们获得的只是一时的或表面的“重视”,牺牲的却是对品德与社会针对性、实效性的追求。
3.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评价结果不能及时反馈给学生,学生的自我反思得不到及时评价
每次品德考试结束后,我们都能够及时将成绩反馈给学生。但是,在平时的品德形成过程中,我们却不能及时让学生知道他们这一段时间的表现。教师的这种疏于反馈,使得学生得不到及时的肯定,不能在平时的生活中形成习惯,更谈不上感染周围的学生。当学生最需要建设性意见的时候,如果得不到教师的及时指导,那么学生就会对此失去兴趣。品德只会成为一门没有血肉的学科。
4.用评价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甚至筛选
对学生的品德进行分等、划类,并不能让学生形成很好的品德。假如我们把学生分成好几类,那么学生在一起玩的时候,就会对评价低的学生不友好。而同伴的消极评价,对学生以后的生活、学习都是一个阴影。
5.评价主体单一,评价维度单一,评价尺度统一,忽略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殊性
这样的评价都是对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不公正、不全面、不客观的评价。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都不一样,在对学生评价时,教师要把握公正与公平的原则。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之处,我们要克服种种困难,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的评价,为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品德打下基础。
二、为时不晚
结合品德与社会这个“小牧场”,“牧人”只有改变自己才不会让“羊”走失,才会让它们吃到最美味的“草”。
1.不断给自己充电,走进学生的世界
教师的评价是学生感受成长的喜悦、烦恼和挫折的主要参照物。因此,教师应该不断给自己充电,不仅要钻研课标,而且要学习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学习各种评价技能和心理学知识,不断改进和完善评价工作,走进学生的世界,让他们得到童年应有的快乐和成功。
2.客观、公正、公平地评价每一个学生
在品德教学评价中,教师应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价。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设身处地思考评价问题,认真考虑评价中哪些方面合理,哪些方面不合理,把教师个人对学生的偏见抛于脑后,正确地实施评价,消除学生对不公正评价的担心,还给学生一片蓝天。
3.重视学生的点滴进步,时刻激励学生
品德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儿童发展,而不在于对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品德课是学生发展的“平台”,应让学生在其中得到快乐,“跳一跳能摘到果实”。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的点滴进步,时刻给他们鼓励,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4.针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反馈形式多样化
在品德课程的教学评价中,教师还应注意评价结果的反馈方式,以免部分学生感到受挫,引起心理冲突。在反馈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有的学生比较内向,宜采取单独聊天的方式;有的学生行为习惯不好,经常拿别人的东西,宜采取间接沟通的方式,如在班会上组织大家讲故事,从侧面让这个学生知道偷拿别人东西的坏处。评价反馈形式是多种多样,需要我们“牧人”把握好“度”,让每个“羊”都能吃到草。
评价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好,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使用不当,反而会伤害学生。因此,品德教师应做一个有心的“牧人”,时刻注意德育评价过程中学生的种种反应,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教给他们自觉调控自己心理的方法,让他们在这个“小牧场”,都吃到最美的“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