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超发要有一个标准,超发多少是适度,货币存量多少是适度,对于中国经济这是一个难解的命题。”
4月11日,央行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3月末,中国货币供应量余额(M2)103.61万亿元,同比增长15.7%,首次突破100万亿大关。超过百亿的货币超发引发了社会对于这一货币现象的质疑,而高企的房价和不断上涨的物价则成为拷问货币超发的缘起。
针对货币超发的争论,首位连任三届央行行长的***在其近期出版的新著《国际金融危机:观察、分析与应对》一书中阐述到,“货币超发”这个提法接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所谓“非经济发行”,是一个过时的概念。因为今天货币供应不仅是满足实物经济的需要,还需满足服务业及金融市场的需要。将货币超过实物经济需要的发行作为通货膨胀的根源是不正确的。
对于他的这一解释,有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特别是奉行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学者祭出美国货币主义之父、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弗里德曼的一句广为世界推崇的名言:通胀在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
目前在中国要得出“货币是否超发、超发的货币是否引发通货膨胀”的结论,还没有十分准确的数据作为理论基础。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财金研究室副主任李若愚在接受《中国经济信息》杂志采访时表示:“讨论货币超发首先要有一个标准,也就是超发多少是适度,货币存量多少是适度,目前这些对于中国经济还是一个难解的命题。”
货币超发的背后
众所周知,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经济实现了飞跃式发展。彼时,GDP长期运行在两位数增长之上,“中国奇迹”让中国快速成为为经济规模仅次于美国、在世界排名第二的经济大国。在当时,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货币供给似乎已被“遗忘”,但由此埋下的“症结”却随着经济大潮的退却浮出水面。
“中国的发展模式决定了对货币的需求。首先,所谓的货币化比率(M2/GDP),是存在货币化过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商品不是货币化交易,是计划的分配,是配给。进入市场经济后,任何商品供应都已货币的形式交易完成,货币需求自然就会增大,这其中包括住房货币化,也就是说,内生性的经济增长带来货币的供应增长。其次,中国在发展过程中过度追求出口的贸易顺差,外汇储备的过度积累带来的外汇占款的投放,这样造成货币的超发;第三,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投资的过多依赖。这些因素客观上造成对于货币的大量需求。”李若愚分析到。
目前货币化比率已成为权威参考数值。理论上,M2/GDP被用来度量一国的货币超发程度。一般而言,该比值越大,货币超发越严重。近日,有学者将中国的M2/GDP与美国和日本做了一番比较,结果显示,中国的M2/GDP将达到2.5,美国只有0.6到0.7。这一数据在李若愚看来有待商榷。“实际上,各个国家的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存在很大差异。像日本的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构成是:L= M3 +CD(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回购协议债券、金融债券、国家债券、投资信托和外国债券,日本的货币供给与中国的M2构成存在很大不同。还有,像美国曾经把M2当成中介目标,但随着金融创新,M2对经济运行和对物价的关联度、相关性在下降,后来改成中介目标盯住利率,也就是说本身货币供应量的监测、合理的统计存在问题。所以说怎么去判断货币超发是个难题。如果说简单的拿发展中的中国与发达的美国和日本进行比较是不科学的。货币化比率,其本身是对金融发展和金融深化一个指标,如果将中国与和日本80年代相比,我们的货币超发的确存在偏高。”
在做一番比较之后,中国金融市场的发育不良现状已凸显,股市、债券、基金等金融衍生品的发展滞后放大了货币超发现象;不仅如此,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低也造成了货币超发对于撬动GDP的低效益。“众所周知,美元是国际货币,它在全世界可以流通;但是人民币不是国际货币,这就决定了两种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地位的不同。特别是美国实施的四轮货币宽松***策,溢出效应非常明显。”李若愚指出。
这些年,中国投资方式基本上是以银行为主导,以间接融资为主体。M2是指流通货币+银行存款,对于M2的统计口径来讲,如果市场需要有大量的融资,统计的数字大多数来自银行的的流动性,因此M2 的地位异常显著。美国的金融体系则不然,美国主要是靠金融市场,整个融资体系是靠直接融资,银行在整个金融领域的地位不像中国高。日本也如此,日本市场是间接融资,虽然银行融资占多数,但银行的重要性没有中国这么高。目前,美国的M2已不具代表性。而日本是广义货币,用L /GDP,得出的数值就不那么高。
货币超发下的通胀
围绕货币超发的争论,焦点集中在“是否引发通货膨胀”。目前很多学者认为,货币超发是触发物价、房价、和资产价格的上涨的主因。对此,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财金研究室副主任李若愚谈到:“短期内,我认为对物价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通胀预期。如果都认为货币超发了,货币会贬值,物价就会上升。但如果通胀预期还是稳定的,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缺口不是很大,在这种情形下,通胀压力不是很大。就目前情形不排除通胀预期的加大。”
她进一步解释道:“谈到通胀,我们要看一下GDP /M2(名义GDP与名义货币供应量之比) ,这一比值是指货币流通速度,它直接与通胀相关。目前中国正处于转型阶段,因此流通速度是不稳定的,所以这就给测算适度的超发货币量带来困难。如果货币流通速度是下降的,M2增长的快一点,也没关系,物价也不会起来。但如果货币流通速度大幅加快,M2就算不增长,物价也会大幅通胀。”
中国的货币超发分为两个阶段: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前和金融危机爆发后。危机前是被动的货币投放,特别是大规模的贸易顺差带来的外汇占款,这是导致M2增长的主要原因;但危机之后这些因素已不构成主要原因。目前的国际收支趋向平衡,外汇占款和外汇储备的高增长的形势也已发生改变。“金额危机之后,特别是2009年之后,更多的与国内的4万亿投资、与***府的保增长有关,由其2009和2010年之后的信贷增长。可以说,之前是外部因素占主导,之后是国内的因素占主导。不过,中国的货币快速增长的阶段已过去, 2011年以来,***府对增长的态度也已转变,追求高质量的增长成为未来对GDP考核,如果容忍GDP保持在8%左右,也就意味着货币刺激力度要放缓;再有,现价段商品货币化过程已经基本完成。”李若愚指出。
今年***府工作报告已将2013年的广义货币量供应M2余额预期增长定为13%,预计新增M2约为12.7万亿,这一数据比去年14%低了一个百分点,这一变化暗含着今年的货币供给要比去年减少,“稳中偏紧”将成为今年的货币***策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