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人类史前史的陶器时代,早在中石器时期就开始形成;而陶器一直跟青铜器同时使用,甚至延伸到铁器时代,时间跨度远远超越出新石器时期。陶器时代分期的根据是:(1)制作陶器的方法和设备;(2)陶器本身的特点。陶器时代可分为七个时期:其中第一至三期是旧陶器时期,第四至七期是新陶器时期。第一期:萌芽期(与中石器时期交叉);第二期:出现陶窑;第三期:流行彩陶;第四期:(新陶器早期)普及陶车;第五期(新陶器中期):黑陶和白陶;第六期(新陶器晚期):硬陶兴盛;第七期(陶瓷器早期)。
【关 键 词】陶器时代;制陶工艺;陶窑;陶轮;陶车;旧陶器时期;新陶器时期。
【作者简介】陈明远,人文学者,现居中国北京。
金岷彬,旅美学者,主要从事文化史比较研究,现居美国普林斯顿。
陈明远在《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第4期发表《修正“史前史三分期学说”――在“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之间须划出一个“陶器时代”》一文以后,引起学界讨论。为了深入探讨在历史上延续万年之久的“陶器时代”,首先,必须指出它与“新石器时期”的不同实质;其次,有必要从年代学的角度对它进行分期。
“陶器时代”并不等同于
“新石器时期”
一些学者表示同意作者的观点,但有学者提出:“如果‘陶器时代’等同于‘石器时代的新石器时期’,如果两者只是名称上的区别而无实质上的区别,那么,长期以来历史学界已经把陶器的出现作为新石器时期的主要标志了,有没有必要再特别划出一个‘陶器时代’来呢?”本文就回答这样的问题。
“陶器时代”与“石器时代的新石器时期”并不是相互等价的。新石器时期原指“人类使用磨制石器与发明陶器的文化阶段”,实际上考古发掘的成果表明:人类史前史的陶器时代,早在新石器时期以前(中石器时期甚至旧石器晚期)就开始形成;而在青铜时代里,青铜金属主要用做兵器、礼器以及青铜冶炼自身作业的工具,量大面广的农具仍然是石器、陶器、木器、骨器[1]。直到铁器耕具的广泛使用才真正淘汰了石、骨、角器耕具。
而陶器一直跟青铜器同时使用,甚至延伸到铁器时代,远远超越出新石器时期。许多考古发现表明:陶器的起源是在旧石器晚期或中石器时期。例证如下:
1.欧亚大陆许多地区的陶器时代,在旧石器或中石器时期就出现了。(1)新、旧石器的基本区别,就在于是否出现了磨制石器。日本列岛是世界上陶器出现最早的地区之一,蒙古和西伯利亚也有个别遗址的陶器年代距今一万年以上。但这些地区的磨制石器一直欠缺,还处在石器时代的旧石器或中石器时期;农业出现的年代也很晚(与西况正好相反)。在日本列岛,陶器多绳纹,故日本的陶器时代又可称为绳纹时代,并不对应于新石器时期。日本列岛的农业只是在公元前1000年以后,因受华夏大陆的影响,才急速发展起来。至于西伯利亚则一直以渔猎和采集经济为主,很晚才进入新石器时期[2]。(2)我们还应该注意到这些事实:在华南出现最早的陶器,发生在石器时代的旧石器时期,当时尚未出现磨制的新石器。湖南彭山头遗址(公元前7500年至前6100年)陶器制造古朴简单,全部为原始的贴塑法制成,胎厚而不匀,大部分陶器的胎泥中夹有炭屑,一般呈红褐色或灰褐色。此处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痕迹――稻壳与谷粒。出土遗物中的石器绝大多数都是打制石器,既有大型砾石石器,也有黑色细小隧石器,与本地旧石器晚期传统区别不大[3]。(3)塞北地区的陶器时代,也没有进入磨制石器的新石器时期,却是广泛使用细石器。细石器文化,是以细小打制石器为特征的文化。出现于石器时代的旧石器晚期,盛行于石器时代的中石器时期。甘肃秦安大地湾文化是仰韶文化的先驱,是黄河中游已知最早的陶器时代文化(约公元前6000年至前5000年),陶器类型简单、烧制温度不高、陶片分层、色彩不均匀,显示当时制陶方法原始。出土许多打制石器,说明大地湾文化仍有旧石器时期的特征[4]。(4)中亚哲通文化(Dzheytun Culture),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前4000年,分布于今土库曼斯坦境内科佩特山支脉。陶器手制,以泥条盘筑法成形,胎中掺大量草末。器形有碗、罐、大杯等。一部分陶器施有红彩,纹饰母题有横向或纵向的波浪纹、直线纹、三角纹等。工具多为几何形细石器,其中最重要的是嵌入骨柄的镰刃,也有加工兽皮的刮刀和加工箭杆的凹口石片,属于中石器时期。该文化的遗址与西亚的耶莫遗址、耶利哥遗址等有许多相似之处,石器则与本地中石器时代的细石器传统有联系[5]。
这说明:陶器的发明,很多情况下可早于新石器时期,而是中石器时期的产物。
2.陶器的传承路线,并不等同于石器的传承路线。另一方面,人类史前史的发展很不平衡,史前某些地区,到了石器时代的新石器时期以后,还并未进入陶器时代。
西亚最早进入石器时代新石器时期的是所谓“农业起源的新月形地带”,即利凡特(Levant)、安那托利亚(Anatolia)和扎格罗斯山前地区。这一地区陶器时代基本上与石器时代的新石器时期同步。但在人类其他地区,情况并非如此。例如,大洋洲在殖民者进入以前基本上仍处于石器时代的新石器时期狩猎、采集经济阶段,本土居民不会制造陶器,所以有学者认为那里的新-旧石器时代的界线不大明显。非洲中南部在石器时代的新石器时期,仍不会制造陶器,同东南亚的情况有些类似,并没有进入陶器时代。
磨制石器与陶器的发明之间,并不存在相关性。所以,本文作者提出的“陶器时代”,并不等同于“新石器时期”。“陶器时代”的历史包容度远远大于“新石器时期”。
3.整个青铜器时代仍然一直使用陶器。青铜时代处于铜石并用时代之后,早期铁器时代之前,在世界范围内的编年范围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初年。
世界各地进入青铜时代的时间有早有晚。安纳托利亚、伊朗南部和美索不达米亚一带在公元前4000年至前3500年已使用青铜器;印度和埃及在公元前3000年至前2500年也有了青铜器。希腊和中国于公元前约2500年进入青铜时代,欧洲其他地区较晚,约在公元前1400年出现青铜器。美洲并没有青铜时代,因为欧洲探险家将铁直接引进,使美洲直接从石器时代跳到铁器时代。
而陶器时代的历史跨度,是从公元前13000年至公元以后,下接公元后的铁器时代。在世界范围内的整个青铜器时代,陶器仍然被广泛使用:在社会上层使用青铜制造的炊食器、礼器、武器、工具等,而在社会中下层的老百姓和奴隶中间,陶器仍然是最重要的日用品。
本文作者已论证过:如果没有陶器的造型和烧制技术作为冶炼技术基础,就没有青铜器时代;另一方面,金属冶炼技术(青铜器和铁器)也反作用影响到陶器技术,它们之间形成了交互作用的良性循环。青铜器并没有全盘取代陶器,而是两者在社会上同时使用,并行不悖。正是由于陶瓷技术与冶金技术之间有反馈互动,才促使陶器时代不断更新发展,不像石器那样被金属工具彻底淘汰。
如果说,新石器时期覆盖了陶器时代的前期(旧陶器时期),那么新陶器的使用,可以延伸到整个青铜器时代。铁工具完全代替了石器,却与新陶器相辅相成――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如此交叉运行的。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值得注意。
陶器时代各时期划分的标准
历时一万多年的陶器时代,必须进一步分期。本文作者提出分期的根据是:(1)制作陶器的方法和设备;(2)陶器本身的特点。
制作陶器的方法和设备,主要有陶轮(又称陶均、陶钧、陶等,本文统一称为“陶轮”。陶轮分为慢轮与快轮两种,陶车专指快轮)和陶窑等;制作彩陶器则必须具备着色的工艺条件。陶车技术(快轮拉坯成型法)的使用,是陶器时展史的转折点。
陶器依质地可分为夹砂陶、细泥陶、硬陶、釉陶等。按照陶器表面的颜色特征,可分为灰陶与红陶、彩陶、白陶、黑陶等。
夹砂陶是陶器时代一种普遍的陶器,为使陶坯烧制受高热时不会爆裂,特意在陶土中掺入一定数量的砂粒和其他碎末,主要用于制作炊器。胎土内掺杂着许多颗粒砂子,陶胎显得粗松。用于烹饪的器具由于掺入了砂土,在支架的柴火中煮食时比较安全,类似今日的砂锅。夹砂陶延续时期很长,以红陶和灰陶为主。
比较高级的饮器、食器,则用筛选过的泥质和细泥制作陶坯,细泥陶器表面光滑、细致,便于饮食,有白陶、黑陶、硬陶、釉陶等。龙山文化还出现了白陶质和黑陶质的祭器、礼器。除了直接使用的物质功能之外,还分别赋予了特定精神性的内涵,这是史前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演进的标志。
从陶器本身的质地看来,彩陶属于陶器时代的前半期,细泥陶器(白陶、黑陶、硬陶、釉陶等)属于陶器时代的后半期。
陶器时代的七个时期
如果说石器时代先民最重要的发明是弓箭――石簇箭头,那么,可以说陶器时代先民最重要的发明是陶车和陶窑。
石器时代的进一步分期,根据制作石器的形式和方法。磨制石器是否出现,是区别新旧石器时期的基本标准:旧石器为打制石器,新石器为磨制石器。
陶器时代的进一步分期,主要也根据制作陶器的形式和方法。陶车技术(快轮拉坯成型法)使用与否,是区别“新陶器时代”与“旧陶器时代”的基本标准;旧陶器时代主要生产灰陶、红陶与彩陶,新陶器时代出现了黑陶器、白陶器即“原始青瓷”以及硬陶器。
本文作者将陶器时代划分为七个时期,其中第一至三期是旧陶器时期,第四至七期是新陶器时期。
1.陶器时代第一期:萌芽期(与中石器时期交叉)(约公元前13000年至前7000年)
远古,大约距今一万多年前后,在旧大陆有六个地区各自分别***地出现了最早的陶器:一是日本列岛;二是俄罗斯阿穆尔河中下游;三是华北地区;四是华南地区,南至东南亚;五是西亚新月形地带;六是非洲北部,撒哈拉周边。它们的地理位置,恰好处于东、西两大块。东部一块分布在太平洋西岸自北而南一线,西面一块分布在地中海周边。
最早的陶器出现在距今约1.5万年前。考古发现最早的陶器都是露天烧制的,火候不够,形体粗陋。
(1)日本列岛。1999年,日本青森县大平山元一号遗址出土了无纹饰陶器,其陶片附着碳化物的碳测校正年代为1.65万年至1.49万年,在国际考古界引起了轰动。起初在日本的爱媛县上黑岩阴遗址出土了距今约1.2万年前的陶器,有些人不相信年代会如此久远。近年来,在日本除北海道和冲绳以外的其他地区,相继发现了早期陶器,于是在日本考古学分期上单独划分出了一个绳纹草创期。在长野县下茂内和鹿儿岛县简仙山,都出土了经测定约为距今1.5万年前的陶片,其中鹿儿岛的陶片烧成温度只有400℃-500℃,质地疏松,还没有完全陶化,可谓名副其实的土器[6]。
人类最早使用的陶器是灰陶与红陶(Terracotta)。公元前一万年左右,东北亚地区的陶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筒形罐流行,一般为灰褐色,饰刻画纹或压印纹。在日本列岛,陶器多绳纹,故日本的陶器时代又可称为绳纹时代。
(2)俄罗斯阿穆尔河中下游。俄罗斯阿
穆尔河中、下游的格罗马***哈(Гpomatyxa)、加夏(Гася)[7]、符米(Фуми)[8]以及乌斯季诺夫卡(Устиновка)[9]遗址均出土了早期陶器,加夏遗址的碳十四测年值为距今12960±120年(文化层底部)和10875±90年(文化层上部),符米遗址的测年为距今13260±100年和10345±110年。过去,日本学者曾一直热衷于在西伯利亚寻找日本绳纹文化陶器的起源[10],虽然在阿穆尔河流域终于发现了一万年前的陶器,但像加夏这样的遗址所出陶器的面貌却和绳纹文化草创期的陶器差别很大,同时,无论在北海道还是朝鲜半岛都不曾发现早期陶器的迹象。因此,尽管阿穆尔河下游和日本本州岛的旧石器晚期在以石器为特征的文化面貌上有着一定的共性,但仍有人主张两地陶器的产生应理解为各有自己的来源。
(3)华南地区。近几年来在华南不断发现远古原始陶器遗迹,例如广西桂林的庙岩、湖南道县的玉蟾岩,江西万年的仙人洞和吊桶环都发现公元前13000年的陶片或陶器,其中尤以湖南玉蟾岩的陶器最为完整。根据玉蟾岩、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的考古发现,中国至迟在公元前12000年就出现了原始陶器,但发现的数量较少,绝大多数为陶片,器皿中普遍掺杂较大的石英砂粒,使用原始的模制技术和泥片贴塑方法、捏塑成型,工艺粗糙、器类简单,无刻意的装饰。
彭头山文化(约公元前6200年至前5800年)遗址位于湖南澧阳平原中部,是长江流域最早延续下来的陶器时代文化。出土的陶器较原始,器坯系用泥片粘贴而成,胎厚而不匀。大部分陶器的胎泥中夹有炭屑,一般呈红褐色或灰褐色。器类不多,主要是深腹罐与钵,普遍装饰粗乱的绳纹。胎泥所夹的炭屑中明显有稻谷与稻壳的痕迹。制陶方法是原始的堆烧法,考古发现大片的红烧土和厚达数十厘米的草木灰,就是堆烧制陶的明显痕迹。
(4)华北地区。在华北,河北徐水南庄头也发现了公元前9000年至公元前8000年的陶器。徐水南庄头遗址、江苏溧水神仙洞遗址出土的中国最早的陶器遗物,主要是红陶。在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陶器中,红陶仍占很大比例。以后各个历史时代,红陶的使用虽然逐渐减少,但一直没有中断[11]。
红陶在中国出现最早,红陶烧成温度在800℃左右,根据考古发掘资料,黄河流域距今八千年的裴李岗文化和仰韶文化早期,都以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褚陶为主。
可大体看出:华北早期的陶器多为红陶、平底;江南早期陶器多为灰陶、圜底;陶器的制作方法、器表的装饰手法也有明显的差异,说明华夏陶器的发生有南北两大源头,后来交流汇合起来[12]。
(5)西亚新月形地带。西亚新月形地带各地先后进入陶器时代,以往一般认为在八千年前。但扎格罗斯山区的宝谷丘(Ganji Dareh Tepe)遗址的D层曾出土过罐类器,有人认为那只是用泥做成的罐,受火灾后才有些像烧成的陶器。而较大的一件陶器,其烧成火候在500℃-600℃之间,与其说是泥罐,不如看作是一种原始陶器,同层出土的尚有球形小陶器,这一层的年代距今九千三百年左右[13],大约相当于地中海岸边前陶新石器的早段和晚段之间。此外,在土耳其托罗斯山脉东部地中海北岸附近的贝尔狄比(Beldibi)还曾发现过距今一万年前的陶器[14]。所以,实际上西亚的陶器在接近一万年前就已出现。西亚早期的陶器发现于利凡特(Levant)北部的穆赖拜特(Tell Mureybet)遗址,这些陶器很粗糙,没有烧透,气孔犹存,不能盛水,还不能代替木石制作的容器。在今土耳其卡塔・休裕(Catal Hüyük)遗址出土的早期陶器,胎中掺有草和砂砾,颜色为奶黄色或浅灰色,表面光亮,器型常见平底的深碗、浅盆,火候较低,考古学家认为当时陶器数量不多。
西亚最早的陶器可称为土器,火候极低;稍后有厚胎的素面灰褐陶。西亚首先出现的是泥塑、灰泥容器和陶器,比较原始的类型有,一是粗红陶器,二是黑灰陶器,三是灰泥容器到黑褐色陶器。此后流传到中亚(公元前6000年至前5000年)[15]。
(6)非洲北部,撒哈拉周边。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周边也曾发现早期陶器,如阿尔及利亚南端的阿麦科尼(Amekni)[16]、利比亚南部的阿卡库斯(Acacus)、尼日尔的塔马亚・麦里特(Tamaya mellet)[17]以及马里的廷巴克***近郊的欧泰得特(Outeidat)[18]等遗址所见,时间在距今九千年前后。至于地处尼罗河流域的苏丹的哈尔特姆(Khartoum)遗址出土的早期陶器[19],其年代甚至还可能更早些。
最原始的制陶方法是堆烧法,把晒干的陶坯放在露天柴草中烧。陶器时代初期,采用柴草就地燃起篝火,有时以泥土封闭烧陶(残留灰坑),可称为“无窑烧陶”(欧洲最早出土的陶器是在希腊半岛马其顿,约在公元前6000年;在美洲大陆,已发现最早的陶器约在公元前5000年)。
2.陶器时代第2期:普遍出现陶窑(约公元前7300年至前3500年)
从无窑烧陶到有窑烧陶是一大突破。到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期间,才发明用泥土筑堆的简易穴式窑,如西安半坡仰韶文化与河南陕县庙底沟龙山文化早期的陶窑。
陶窑的发明,妥善处理了燃烧与加热的过程。陶窑由火膛与窑室两部分构成,火膛与窑室之间由多条火道连通起来。陕西西安的仰韶文化半坡遗址、姜寨遗址,陕西仰韶文化华阴横阵遗址、马家窑文化甘肃东乡林家遗址,分别发现了多座陶窑。如果没有陶窑装备,就不会有成熟的陶器。
灰陶,是灰色和灰黑色的陶器的统称。因成型的陶坯在烧制时,粘土中的铁发生还原作用呈现灰色,故名。灰陶见于距今六千年前的陕西宝鸡北首岭仰韶文化遗址。陶土中掺细砂的称“夹砂灰陶”,不掺砂的称“泥质灰陶”,特别是用于蒸煮的器皿,多为夹砂灰陶。二里头文化早期出土陶器,以灰陶和夹砂陶为主。
灰陶的烧制原理是:坯体入窑以后,用还原焰焙烧,陶胎的铁氧化物还原为二价铁,使陶胎现出灰色。烧成温度一般在840℃-900℃左右,最高可达1100℃。根据胎质的粗细及含砂与否,可分为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后期等都以灰陶为主。
红陶是器表颜色呈土红色、砖红色或褐红色的陶器。分细泥红陶和夹红陶两种,主要原料是粘土。它的烧成原理是:陶坯入窑焙烧时采用氧化焰气,使陶胎中的铁转化为三价铁,器表便呈红色。根据陶胎粗细及含砂与否,可分为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
制作陶器的设备:陶窑(kiln)。
烧制陶器的窑,是人类工具史和矿冶史上一项重大发明。
地矿史与矿业城市研究专家张以诚指出:“在距今9300年至7150年的裴李岗文化时期,烧制陶器已有了简单的窑,早于裴李岗的陶器烧成温度大约700摄氏度左右,裴李岗陶器的烧成温度在820-920摄氏度之间。”[20]
(1)大地湾文化的陶窑。大地湾文化(约公元前6000年至前5000年)亦称“老官台文化”,是黄河中游已知最早的陶器时代文化。主要分布在渭河流域、关中及丹江上游地区,大地湾遗址迄今共发现 三十五座用于制陶的窑址,进入了“有窑烧陶”的阶段。
早期陶窑的结构简单,都是就地挖掘泥土而成,窑室较小,略呈圆形,直径约一米。烧陶时都是在窑底以柴草为燃料,火焰由窑室四周火道进入,起初无烟囱,温度分布比较均匀。尽管窑型结构还很原始,但有了陶窑以后,不仅热损失小,而且燃烧时进入窑内的火力较集中,温度较高,坯体易于烧结。
制陶工艺比较原始,以夹细砂红陶和褐陶为主,火候低、器类少,彩陶尚处于萌芽阶段。
考古工作者研究大地湾一期出土的陶器和窑址等实物资料后发现,公元前6000年左右的大地湾先民采用了一种“内模敷泥法”,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制陶方法之一。
(2)仰韶文化的陶窑。迄今考古已发现仰韶文化(约公元前4700年至前3700年)各时期的陶窑上百座,构造分为横穴窑和竖穴窑两种,以横穴窑最为常见。横穴窑是较原始的一种陶窑,由火膛、火道、窑箅和窑室四部分组成。其特点是火膛、火道与窑室做横向排列,窑室在火膛后方并略倾斜向上,两者通过两条或更多的火道相连。窑室底部为窑箅,上有箅孔(即火眼),火苗经过火道和火眼进入窑室。横穴窑还可依其火道和箅孔的长短、形状而细分为四种形式。至于竖穴窑,主要特点是火膛位于窑室的下部,两者基本相垂直。如在偃师汤泉沟所见的一座典型的竖穴窑,火膛中还有立柱以支撑上部有七个火眼的窑箅[21]。
大汶口遗址发现了一座晚期的横穴式陶窑,在陶器时代的同类陶窑中属于比较进步的形式。
本世纪以来,陕西省南部城固宝山遗址陆续发掘出仰韶文化时期一批形状特别的陶窑,数量达十三座。这批陶窑构造奇特,窑室底部向上铸起一个桶形卷,为窑室内壁,高度略低于外壁。内外壁之间形成一周宽为十几厘米的空间,与火塘相通,是火道,窑室底中部开有长条形洞槽,通向窑室侧面;再由此沿窑壁往上是一个封闭形烟道,烟道上部高于窑室口部。烧制陶器时,将做成的窑坯装入窑室,火塘内火苗向上进入火道,由于开口窑室底部的烟道形成冲力,火塘内火苗迅速漫过窑室内壁上延而冲入窑室,形成倒火焰。这种陶器不是直接用火烧出来的,而是烤出来的。提高产品的烧成率,消除废品,陶器颜色均匀,不容易变形[22]。
(3)红山文化的陶窑。红山文化(公元前4000年至前3000年)因首次发现于辽宁赤峰红山而故名。陶器中有细泥的彩陶和带篦纹、划纹的粗陶。彩陶纹饰,以勾连式三角纹和菱形纹最具特色,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彩陶的制法、质地、部分器形与花纹,同仰韶文化彩陶相近似。
红山文化的窑场,在四棱山前老哈河东岸的敖汉旗白斯朗营子村南,考古清理出六座窑址。这些陶窑结构各有差异。窑场中有的陶窑比较原始,一座长方形单室窑,直接在黄土上挖成窑室和火膛,窑室内有两个窑柱,窑柱与窑壁都利用原来的黄土面再加抹一层羼砂粒的草拌泥。这类陶窑,当时已为数不多。
较多的是平面呈马蹄形的单室窑,窑门很窄,窑门至窑室的底部逐渐升高呈斜坡状。窑室用石块砌成,里壁抹一层泥土,厚约一厘米,已烧结成砖灰色。窑室内有四个排列整齐的窑柱,使窑室中心形成十字形火道。靠近火膛的两个前排窑柱呈圆角三角形,宜于火焰进入火膛;后排两个窑柱为圆角方形。四个窑柱皆用石块砌成,周围也抹着一层草拌泥。这种窑火焰可以在窑室内畅通,陶器放在窑柱上直接与火接触。前排窑柱既起到火焰分流的作用,也起到窑床的作用,整个窑室的建筑形制是比较先进的。
还有一种双火膛的连室窑,比单室窑更为先进。窑室平面为长方形,全窑可分前后两部分,前边是火膛,后边是窑室,火膛与窑室之间有一道隔梁,斜坡状的火道经过隔梁进入窑室。窑室内有八个窑柱,左右各两个圆角三角形窑柱对着火膛,中间四个窑柱为椭圆形。窑柱与窑壁均为土石结构,里壁抹一层草拌泥。两个火膛分设两边,两头窄,中间宽,火膛直接在黄土上掏洞挖成,上面呈券顶式。这种连室窑,是马蹄形单室窑的扩大和改进,也是华夏陶器时代中晚期十分先进的陶窑。
四棱山下的窑场出土了不少陶器,器型有罐、钵、盆、碗、瓮、器座、器盖、斜口器、带流器、船形器等。总的看来,这个部落制陶工艺还比较原始。虽然陶窑比较先进,但陶器的制作技术并不很高,夹砂陶器的含砂量约占一半,质地粗糙、火候较低、吸水性强,遇水很容易破碎。大量陶器的器口不圆,器底不平,器表不光滑,只是口沿加以修饰。当时的陶器全部为手制,纹饰较多,但彩陶很少。相比之下,陶质较好的都是泥质,种类也比夹砂陶多。一些陶器有制坯时用手蘸水抹平表面的痕迹。泥质陶器是作为容器的,夹砂陶器是炊煮器,有些器表留有烟炱。
由于地域相邻,红山文化与河北境内的仰韶文化后岗类型有密切的关系[23],在农业经济生产方式和制陶技术上都受到后岗类型氏族部落的较大影响,如口沿有一道红彩的“红顶碗”式陶钵,及彩陶中较多的平行线纹、平行斜线组成的三角形纹饰等,都与后岗类型一致。
(4)大溪文化的陶窑。大溪文化(约为公元前4400年至前3300年)――在长江中游的氏族部落,当时的制陶业有其自身的创造。划城岗遗址发现了一座保存较好的窑址,先在地下挖坑,结构分为斜坡状火道、火膛、窑室、出烟口几部分。窑的底和壁都用大块红烧土铺垫或垒砌而成。火膛直径为1.2米,其上未见窑箅,在高出火膛底部0.3-0.4米处,围绕窑壁一周有宽0.2米的平台,构成直径1.6米的窑室。待烧制的陶器就摆放在平台上。这种陶窑使用的材料和构筑形式,在中国陶器时代尚属少见。
陶器的种类比较多,制作也精美耐用。有一种工艺精良的薄胎彩陶和另一种浅浮雕式的印纹白陶制品,标志着这一地区的制陶业已达到较高水平。薄胎彩陶多为细泥制作的橙黄色的单身杯和圈足碗,胎厚仅0.1-0.15厘米,绘画着棕红色、黑色的纹饰。试验证明这种彩陶的烧成温度为830℃,比同一时期的红陶、灰陶、黑陶的烧成温度都要高。
从陶器制作的总体看,大溪文化的彩陶数量、种类、花纹式样、烧成温度等都不如黄河流域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那样发达,但其薄胎彩陶却显示出长江中游原始文化先民独特的制陶技艺[24]。
(5)马家窑文化的陶窑。马家窑文化(公元前3700年至前2700年)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文化的制陶业十分发达,制陶工匠可能已有更多细致的技术分工。已经发现了一些规模很大的制陶窑场,如该文化较晚阶段的兰州东郊白道沟坪遗址的一座窑场,紧临黄河北岸,高出河面约六十多米,共发现五组十二座陶窑,还有一些已被后代破坏的陶窑残迹。每组陶窑共用一个烧火坑,各窑的窑门都朝向这个烧火坑。窑场中有一个备料坑,里面装有制造陶器的熟料和余料,其中的红胶泥条正与马家窑文化诸遗址出土的大量泥条盘筑而成的陶器相印证。窑物中还出土了用于研磨颜料的石板和调色配色用的陶碟,这种陶碟是分格式的,上面还清楚存留着紫红色的调料,这些都是描绘陶器花纹的实用工具。
白道沟坪窑场发现的遗迹遗物表明,当时的制陶工业中包括淘土备料、制作熟料、制坯、彩绘、火工、成品包装运输等一系列工序,掌握多工序有关技术的制陶工匠应该是有相应分工的。窑场的各窑室都呈方形,窑箅上有九 个火眼,三三排列,非常整齐。
与这个窑场同时的兰州青岗岔陶窑,以及更早一些时候的陶窑,窑室也都是方形的,这是马家窑文化陶窑的一大特点,与黄河中游普遍流行的圆形窑室判然有别。
大规模而又分组排列的窑场,充分显示了在原始公社制度下氏族成员有组织、有分工地进行生产劳动的情况。在这类窑场里生产的陶器,显然不仅是为了氏族内部的生活需要,必然有相当一部分产品用来同其他氏族或部落进行交换。
在河南蒲城店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了约公元前3000年的原始社会的完整陶窑。这是一座国内极为罕见的保存完好的陶窑。平顶山市文物管理局成功地将这座古陶窑进行了整体迁移,以永久保存这座距今约五千年历史的远古陶窑[25]。
3.陶器时代第三期:流行彩陶(约公元前6000年至前3000年)
彩陶 (Color Pottery)是精美陶器,不仅为实用品,还是艺术品。多为手工制作,常见的器形有碗、盆、钵、罐、瓶等饮食器、盛贮器和汲水器等。
彩陶大多数是先在陶坯上彩绘赫、红、黑等色,然后入窑烧制,颜料发生化学变化后与陶胎融为一体,彩绘不易脱落,经久耐用。还有一类是在烧成以后的陶器表层,绘制颜料贴附在上面,称为“彩绘陶”,使用过程绘易损坏脱落。上述两类彩陶几乎同时出现。
早期制陶工艺尚未成熟,不具备彩陶生产的技术条件,因此陶器发明上千年后才出现彩陶。
陶器发明之初,没有刻意装饰的纹饰,但由手捏、片状物刮削、拍打器壁等加工过程中,往往留一些印痕。先民逐渐将这种无意的印痕转变为有意的、规则的纹饰(如成排的剔刺纹、成圈的手窝纹等)。早期陶器上大量出现的绳纹,是在木棍上缠绕绳索滚压器壁而形成的纹饰,既可增强陶胎的坚实度,又能装饰陶器外表,一举两得。后来,纹饰种类越来越多,逐渐演变为单纯的装饰花纹。随着工艺条件具备,彩陶便应运而生[26]。
彩陶产生的工艺条件有三:第一,对矿物颜料的要求。必须掌握天然矿物颜料的特性,在高温烧窑时不分解(比如含量较高的赤铁矿具有耐高温性能)。颜料经磨粉、稀释后才能使用,粉末的粗细程度、加水稀释的浓度,都有一定的规格。第二,对陶坯的要求。陶坯表面必须细腻,有光洁度,以便矿物颜料渗透到陶胎里面。于是必须对陶土进行筛选、淘洗,拉坯成型后对器表还要反复打磨。考古发现的彩陶大多是泥质陶,即便是夹砂陶(如辛店文化),器表也都较为细腻。第三,对陶窑的要求。陶窑火力烧制陶坯的温度越高,颜料的附着力就越强,纹饰越牢固。彩陶烧制发展到一定时期,先民逐渐改进陶窑结构,加大窑室的密封力度,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公元前3200年至前2000年的马家窑文化彩陶技术曾被西方考古学家认为由西亚两河流域传入。直到公元前5000年至前4500年仰韶文化半坡期彩陶出土,才纠正了这一看法。
欧洲在进入铜石并用时代后,在特里波利耶-库库泰尼地区出现了彩陶文化。
南亚次大陆,大约到公元前4500年左右才出现陶器,并且很快出现彩陶。到公元前3500年左右进入铜石并用时代。
彩陶出现时期,制陶工艺快速发展,流行泥条盘筑法,慢轮修整技术普及,部分地区开始出现轮制技术,陶器颜色仍以红色为主,但色泽纯正,随着时间的推移,黑灰陶比例逐渐增多,装饰手法多样。
世界各地区各种古代文明最早期的彩陶,都有如下两个显著的共同特征:一是早期彩陶的彩绘都是红彩或者以红彩为主;二是纹样都以围绕器物口沿一周的宽带纹为标志,从而形成了早期彩陶以红宽带纹为主的世界性特征。这些早期彩陶虽然彩绘特征相同,年代也大致相同,但它们遍布于西亚、中亚、埃及、印度、欧洲、中国、美洲,绝不可能是在某一个地方首先产生以后传播到另一个地方去的。
西亚、中亚早期彩陶器,带有简洁纹饰,产生于公元前6000年至前5000年之间。考古发现的遗迹有:两河流域东北部耶莫彩陶器,伊朗中西部以古兰遗址为代表的早期彩陶器,两河北部哈孙纳遗址早期彩陶器,伊朗南部法尔斯地区早期彩陶器(达休特彩陶器),伊朗东北部和中亚地域的早期彩陶器,安纳托利亚中部地区的早期彩陶器以及地中海东海岸地区的早期彩陶器,等等。
两河流域欧贝德文化(Ubaid Culture)时期(约公元前5000年至前3500年),陶器以手制彩陶为特征。
彩陶的分布带有世界性,地点相对集中于西亚、中亚一带。核心鼎盛时期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华夏与之基本同期,但一直持续到西周。
华夏全境基本上皆发现彩陶,只是分布多寡有很大差异,最发达的彩陶文化在甘肃与青海两地,很明显在华夏的最西北端,然后是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延伸下来。较丰富的彩陶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上游与中游地区。
仰韶文化――典型的彩陶。
仰韶文化各种类型遗址发现的彩陶花纹形式与风格互有区别,但也有它们的共同特点。早期以红地黑彩或紫彩为多,中期流行先涂绘白色或红色陶衣为地,再加绘黑色、棕色或红色的纹饰,有的黑彩还镶加白边,十分美丽。绘画所用的颜料、磨砚、研磨锤等工具,在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等遗址的营地、墓葬中都有发现。从彩陶***案纹饰的痕迹分析,当时绘画已经使用毛笔一类较软的工具。
半坡遗址和姜寨遗址出土的彩陶器,主要是陶钵、陶盆、陶碗、陶罐、陶甑以及尖底瓶等。仰韶文化遗址的彩绘陶器上都有鱼网的描画。半坡类型的彩陶盆内及其他一些彩陶器皿上常有鱼网纹和鱼纹,显然是长期捕捞活动的真实写照。
半坡类型的陶器,彩绘***案是在钵的口沿外绘画一周紫色、红色宽带纹、盆的内外绘画人面、鱼、鹿、植物等象生性花纹和三角形、圆点组成的几何形***案。在圜底钵口沿的宽带纹上,发现有二十多种不同的刻画符号,可能是中国古代文字的渊源[27]。
庙底沟类型的陶器,彩陶纹饰除象生性的蛙纹外,最富特征的是大量以圆点、曲线、涡纹、弧线、三角涡纹、方格纹组成的繁杂***案。
后冈类型的陶器以红顶碗、钵、圜底罐形鼎居多,彩绘纹饰流行成组的平行短线,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征。
西王村类型是仰韶文化晚期的遗存,彩陶已很少,出现了一批形制较小的泥质红陶平沿盆。
大河村类型的仰韶文化分为早晚两个发展阶段,早期阶段的文化特点基本上与庙底沟类型一致,陶器种类与彩陶纹饰也大体相同,不过更多的彩陶施以淡黄或白色陶衣;这种类型的晚期文化堆积很典型,陶器形制主要有各式陶鼎、陶盆、陶钵、陶壶、陶瓮、陶罐、陶豆、陶甑、陶缸及大口尖底器,彩陶花纹有六角星纹、太阳纹、星月纹、网纹、~形纹、X 形纹等等。
大河村类型发展到最后阶段,有许多因素与相邻的山东大汶口文化、湖北屈家岭文化相同或相似,表现出向龙山文化过渡的同一趋势。
黄河中游地区仰韶文化各种类型的制陶业,在近两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非常稳定。总的趋势是泥质红陶和彩绘陶器逐渐减少,灰陶、黑陶的比重越来越大,最终发展到以黑陶为主的龙山文化时期。良渚文化,已极少彩陶,常在器表用镂刻技巧加以装饰。
美洲的玛雅文明基本上属陶器时代和铜石并用时代,手工制品有各种陶器、棉纺织品等。其彩陶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考古发现中美洲古印第安人的陶器,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1520年,包括前古典期的奥尔梅克文化和陶器,古典期、后古典期的文化和陶器,还有玛雅文化的陶器。北美东部森林区以及平原区发现的原始陶器,年代为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1600年;南美洲古印第安人的陶器,年代为公元前1800年至公元1532年。
4.陶器时代第四期(新陶器早期):普及陶车(约公元前3700年至前2000年)
新陶器早期,与新石器晚期、铜石并用期交叉。
陶轮(Potter’s wheel),我国古代叫做“陶均”,是制作陶器坯体所用的转轮。最简单的陶轮只需一对盘形的轮子,之间装一根轴,轴直立竖放;陶工一面用脚旋转下面的,一面用手将柔软的粘土置于上面的中,塑捏成型。
最初制陶是没有陶轮的。从初期的手制法,经慢轮修整工艺,发展到快轮制陶法――陶车,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才出现了慢轮修整工艺。慢轮的起源,其实就是一块承放陶器坯的平板,陶工将自己面前的坯件修整好后,牵转放坯的平板,使待修整的坯面随着转到自己面前来,方便了修整操作。这是从纯手工制作迈向用机具辅助制作的可贵的第一步。
一说:迄今世界最古的陶轮发现于西亚两河流域,时间是公元前3700年至前3300年。两河流域最早的陶轮只是一些圆形的板,和轴牢牢地钉在一起。南亚在公元前3500年至前2700年使用陶轮。乌鲁克(Uruk) 文化和杰姆代特・奈斯尔(Jemdet Nasr)文化时期(公元前3100年至前2900年)开始出现轮制陶器。一说:制陶用的轮子,是车轮的前身。
英国牛津大学《技术史》一书认为:“我们从波斯湾和底格里斯河越往西走,利用陶车(快轮)制成的花瓶首次出现的时间就越晚。大致的时间是这样的:苏美尔,公元前3250±250年;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的地中海沿岸,公元前3000年;埃及,公元前2750年;克里特岛,公元前2000年,希腊大陆,公元前1800年;意大利南部,公元前750年;苏格兰,公元前400年……苏美尔和印度河流域的陶工所共同拥有的陶轮,是一种由带凹窝的圆盘组成的旋盘,它可能已经从印度河流域传播到印度的其他地区和中国。”[28]
《技术史》一书的作者们没有看到,华夏地区的陶轮与陶车――快轮制陶工艺是跟西亚同时甚至更早出现的。
前期:慢轮修整工艺。
杭州萧山跨湖桥文化遗址被发掘后,考古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用陶轮(慢轮)修整加工的陶器;陶器口沿上有一道道环纹,平行环状弦纹明显是用陶轮加工过的[29]。
而在跨湖桥文化遗址出土的最早的陶轮(慢轮)底座,年代为公元前5200年至前5000年(经用树轮校正)[30]。
在陕西西安丰坡、长安马王村、铜川李家沟、甘肃宁县阳呱等遗址,发现有仰韶文化的陶质转盘(慢轮),足见当时的慢轮修整技术已经相当普及[31]。
考古学者鉴别手制(包括慢轮制陶)和快轮制陶的主要依据,是仔细观察陶器表面和底部遗留下的制作痕迹。手制和慢轮制陶,往往器表有各种拍印。仰韶文化有一些陶器上面,发现有用陶轮(慢轮)修整加工的特征。多数的陶器是慢轮手制陶,发展到仰韶文化晚期,有一些小型陶杯、陶碟等开始快轮制作,由慢轮改进为“陶车”。到了龙山文化和夏、商时代,快轮制陶则相当发达。
陶钧转速低的情况下,只能用以修整坯体。慢轮虽已用于制陶,但无法使陶器迅速成型,只可作为辅助手段修整坯体,所以不能归入正规的“陶车轮制法”―― 快轮拉坯成型法。
成熟期:快轮拉坯成型法。
在公元前3000年前后,黄河下游的龙山文化使用了陶车(快轮制陶法)。此后制陶工艺进步,陶车制陶工艺――快轮拉坯成型法逐渐普及,产量增加。
只有陶轮转速达到每分钟90周以上,才能够使得坯体迅速成型。将泥料放在转动的陶车(亦称辘轳)上, 当陶轮快速旋转时, 上的粘土,由于离心力作用而向外离去。把这种力量的运动加以管制,用双手将泥料拉成陶器坯体。快轮制陶留下的痕迹是器体造型端正,器壁浑圆匀称,陶器底下留有偏旋痕迹。
陶车――快轮拉坯法的发明,是制陶工艺的一大飞跃。在陶器时代中晚期,我国很多地区制陶已采用此法。如龙山文化的匀而薄的黑陶,多是快轮制的产物。大汶口文化已出土有使用陶车成型的陶器。
宋应星《天工开物・陶埏》描述使用这种方法的陶车:“造此器坯,先制陶车。车竖直木一根,埋三尺入土内,使之安稳。上高二尺许,上下列圆盘,盘沿以短竹棍拔运旋转,盘顶正中用檀木刻成盔头,冒其上。凡造杯盘,无有定形模式,以两手捧泥盔冒之上,旋盘使转,拇指剪去甲,按定泥底,就大指薄旋而上,即成一杯碗之形。”
后世的陶车由一水平圆盘和轮轴组成。使用时,由一人转动,使其急速旋转,由另一人借助陶轮转动形成的离心力,配以双手灵巧的动作,将陶土塑成需要的器皿。用快转陶车制坯,数量多、质量也好。烧制技术也有提高。
大汶口文化后期及龙山文化制陶业――典型的快轮技术。
大汶口文化经历了近两千年的历程,陶器的生产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32]。早期的陶器均为手制,砂质陶器火候较低,种类也不多,造型简单。中期开始使用轮制技术,有了少量轮制(慢轮修整)的小件器物。到了大汶口文化后期(约公元前3000年至前2300年),已能用陶车(快轮)生产大件陶器,如大汶口墓地中就出土了轮制的大陶盆。陶车――快轮制陶技术,包括在快速运转的陶轮上拉坯成型和修整定型两个方面,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而且制作出来的陶器外型规整、厚薄均匀、棱角分明、纹饰简洁流畅,显得十分优美典雅。
龙山文化时期(约公元前2350年至前1950年),陶器已用快转陶车来制造。
良渚文化(约公元前2700年至前1900年)的陶器也已经普遍采取陶车――快轮成型的方法,各种陶器造型优美,胎质细腻,器壁厚薄均匀,火候较高。
陶车制陶业兴起,要有专门制造的机具,才能实现的惯性高速旋转;还要有专门的操作技艺,才能把软泥拉坯成型,劳动的专业性大为提高。需要长期固定制陶人员,并有相当一部分人专门从事这项专门技术和积累技术经验。于是,制陶业就逐渐由氏族中妇女和老人们的共同工作,转变为氏族内部一些富有经验的家族掌握的手工业部门。大批陶器成为家族的私有产品,他们用陶器与其他家族或氏族、部落交换各种物品,一部分陶器具有了商品的属性。交换增加了社会财富,也进一步增加了有特殊技艺的家族的财富。新的历史时期即将诞生。
5.陶器时代第五期(新陶器中期):黑陶和白陶(约公元前2300年至前1000年)
新陶器中期与青铜器时代重叠。
黑陶和白陶是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制陶业中最早出现的两个新品种,为其后山东龙山文化更高水平的制陶技术准备了条件。
白陶主要出土自大型遗址的高规格墓葬,或者史前大型祭祀场所中,多数为礼制意义的酒器或者祭祀用的礼器[33]。 白陶(White Pottery)是以瓷土和高岭土为原料,在1200℃左右的温度中烧成的陶器,由于胎质中所含氧化铁比例极低,大约只有1.6%,因此烧成后表里和胎质都呈白色。
白陶出现于新陶器时代中期,商代后期发展到顶峰,至西周逐渐衰落,白陶多为手制,兼有泥条盘制和轮制法。
黑陶(Black Pottery)是一种特别的陶器。原料陶土里掺有游离的碳粉,又在还原性窑氛里烧制而呈黑色,故名。陶器出窑时趁热涂上油脂或树胶也呈黑色。最早见于大汶口文化晚期烧制的黑陶,例如薄胎磨光黑陶高柄杯,代表了这个古老部落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晚期龙山文化黑陶数量增多,制品有杯、盘、碗、盆、罐、甑等。造型规整,胎体致密,表面漆黑光亮。
黑陶兴旺于龙山文化时期。黑陶的烧成温度达1000℃左右,黑陶有细泥、泥质和夹砂三种,其中以细泥薄壁黑陶制作水平最高,有“黑如漆、薄如纸”的美称。这种黑陶的陶土经过淘洗、轮制,胎壁厚仅0.5-1毫米,再经打磨,烧成漆黑光亮,有“蛋壳陶”之称,表现出惊人的技巧,饮誉中外。这时期的黑陶以素面磨光的最多,带纹饰的较少,有弦纹、划纹、镂孔等几种。
龙山文化制陶业以黑陶和白陶为主。
这时的制陶业已广泛采用快转陶车;烧制技术也有提高,扩大了窑室,缩小了火口,增加了火道支道和窑箅箅孔的数量,使热力分布更加均匀。这时采用了高温下严密封窑技术,使陶土中的铁元素得以还原,有的还在陶土中掺过炭,因此烧成的陶器多为黑色。
黑陶最早出现在公元前2310年至前1810年,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遗址。山东龙山文化又称“黑陶文化”。黑陶器特征极其明显,里外皆黑,器腹皆经抛光,亮可照人,俗称“黑又亮”陶器。黑陶为小口,鼓腹,与商代青铜和瓿酷似。制作如此精美的黑陶容器多出土在规格较高的墓葬中,常与黑陶极品蛋壳陶杯和白陶共出,应是一套完整的酒器,盛、斟、饮功能俱全。山东龙山文化出土了很多精美的陶酒器,如黑陶、高柄杯、白陶等。
山东龙山文化(约公元前2350年至前1950年)是继承大汶口文化的而发展起来的,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北部和辽东半岛等处,时代距今四千多年[34]。山东龙山文化的陶器在制法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普遍使用快轮技术。因而器型相当规整,器壁厚薄十分均匀,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山东龙山文化陶器以黑陶为主,灰陶不多,还有少量红陶和白陶。黑陶的烧成温度达1000℃,红陶950℃,白陶800℃-900℃。黑陶有细泥、泥质、夹砂三种。细泥乌黑发亮,学者们称为“蛋壳黑陶”。蛋壳黑陶是山东龙山文化最有代表性的陶器,反映了当时高度发展的制陶业的水平。
白陶制造时努力保持陶土的纯洁,因而烧成了白色。白陶的出现有重大的意义,它为以后瓷器的制作奠定了技术基础。
大溪文化后期,陶器制作很精美耐用。白陶制品标志着这一地区的制陶业已达到较高水平。浅浮雕式的印纹白陶,器形以圈足盘为主,烧成温度为880℃,是华夏陶器时代中期白陶工艺的杰出作品。长江流域的白陶在马家浜文化前后有较多发现。
屈家岭文化的制陶业,在手工业生产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陶器主要是泥质黑陶和泥质灰陶两个系统,与以前的大溪文化以红陶为主判然有别,而与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则有相似之处,充满了时代气息。
薛家岗文化晚期,制陶业也吸收了山东地区典型龙山文化的先进技术,出土了一些袋足、蛋壳黑陶高柄杯等,说明黄河下游和长江下游的原始部落在陶器时代末期,出现了日益加强的交流与融合。
陶器时代中后期,长江下游一带继崧泽文化之后兴起的是良渚文化,在这些遗址中出土的刻纹黑陶等,显示了长江三角洲陶器时代中晚期到青铜时代初期的经济发展水平。
新陶器中期,华夏已初步进入文明社会。自商代中期开始,白陶器即“原始青瓷”出现了;同时发明了比较高级的黑陶器(山东龙山文化)。白陶的烧制成功,对由陶器过渡到瓷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商代和西周遗址中发现的“青釉器”,明显地具有瓷器的基本特征。它们质地较陶器细腻坚硬,胎色以灰白居多,烧结温度高达1100℃-1200℃,胎质基本烧结,吸水性较弱,器表面施有一层石灰釉。但是它们与瓷器还不完全相同,被称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商明了带釉陶(如殷墟),江西同期出土了青黄釉等。
中亚地区在那前后也出现了上釉的陶器。
6.陶器时代第六期(新陶器晚期):硬陶兴盛(约公元前1000年至前500年)
硬陶,亦称印纹硬陶(Stamped Ornamen
-tation Pottery)。在华夏陶瓷史上,硬陶是一个特殊的品种。硬陶在长江以南和东南沿海地区出土数量较多,是承袭当地软陶发展起来的。
时间,晚于普通陶器而早于原始瓷器;地域,南方地区出土量很大而北方发现较少;成分,硬陶较普通粘土细腻而坚硬,却比原始瓷器含杂质较多,烧成温度也较普通陶器高而未达烧结程度。南方地区发现的硬陶多与原始瓷器一起烧造,胎质也较为接近。
硬陶的胎质比一般泥质或夹砂陶器细腻坚硬,烧成温度比一般陶器高,而且在器表又拍印以几何形***案为主的纹饰,所以统称为“印纹硬陶”。根据化学组成分析,其胎质原料,有的已接近原始青瓷。印纹硬陶所用原料为一般黏土,含铁量较高,胎色较深,而多呈紫褐、红褐、黄褐和灰褐色。印纹硬陶坚固耐用,绝大多数是贮盛器。其中以紫褐色硬陶烧成温度最高,有的已达烧结程度。成型基本上采用泥条盘筑法。
陶器时代晚期,在江西、湖南和福建等地的遗址中已经出现最早的硬陶。
商周时期,几何形印纹硬陶主要盛行于南方的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北方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也有少量发现。西周是印纹硬陶发展的兴盛时期,春秋时硬陶器是质量上乘的盛贮器[35]。
到了西周,由于印纹硬陶器和原始瓷器的较多烧制与使用,白陶器不再烧造。
7.陶器时代第七期(陶瓷器早期)(约公元前500年至公元200年)
原始瓷器从商代出现后,经过西周、春秋战国到东汉,历经了1600年至1700年的发展,由不成熟逐步到成熟的瓷器。
汉代出现了一种在釉料中加入助熔剂――铅的釉陶,又称“铅釉陶”。铅釉陶的制作成功,是汉代制陶工艺的杰出成就。釉料中加入铅,可以降低釉的熔点,还可使釉面增加亮度,平正光滑,使铁、铜着色剂呈现美丽的绿、黄、褐等色,但绿釉为多,绿如翡翠,光彩照人。
此后,陶瓷史进入了“瓷器时代”。然而,陶器的生产并没有终止。特别在民间,陶器的缸、坛、罐、盆、盘、瓶、砂锅等等,一直使用到今天。
陶器时代长达万年,它的历史跨度甚至超过了青铜器时代。
结 论
如上所述,陶器时代又可划分为旧陶器时期和新陶器时期。旧陶器时期与石器时代的中石器、新石器时期交叉,新陶器时期与整个青铜器时代重叠。即使在人类社会进入铁器时代以后,青铜器几乎绝迹时,新陶器仍在大量使用。而陶瓷史一直贯穿到现在。
因此,本文作者认为:在石器时代之后,必须划分出一个长达万年的陶器时代。
注释:
[1]参见张光直:《青铜拂尘》第7、 294页,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陈国梁:《二里头铜器研究》,载《中国早期青铜文化――二里头专题研究》第156、191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陈明远:《修正“史前三分期学说”――在“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之间必须划分出一个“陶器时代”》,载《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第4期。
[3]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彭头山与八十》, 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4]程晓钟:《甘肃秦安大地湾一期制陶工艺研究》,载《大地湾考古研究文集》,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
[5]王 涛:《国外早期陶器的发现与研究》,载《中原文物》2007年第2期。
[6]横浜市ふるさと历史财团埋藏文化财センタ,1995,《花见山遗迹》,转引自朱延平:《中国陶器起源阶段及相关问题》,载许倬云、张忠培主编:《中国考古学跨世纪反思》,商务印书馆(香港)1999年版。
[7]メドウヱ―ヂヱフ,V.E.1993, 《ガシヤ遗迹とロシアのアジア地域东部におけ る陶器出现の问题について》,《日本考古学协会1993年度大会研究发表要旨シンボジウ ム:环日本海における土器出现期の样相》。
[8]A.P.デレビヤコ . V.E.メドウヱ―ジヱフ1995,《极东における最も古い土器センタ―の一つとしてのアルム河流域》,《国际シンボジウム:东アジア . 极东の土 器の起源》予稿集,东北福祉大学。
[9]尾原 洋 1994,《ロシア沿海州における旧石器时代の展开と新石器时代への移行 に关する诸问题》,《考古学ジヤナル》No.373。
[10]土肥 孝1983,《绳纹文化起源论》,载《绳纹文化の研究》第3卷,雄山阁。
[11]保定地区文物管理所等:《河北徐水县南庄头遗址试掘简报》,载《考古》1992年第11期。
[12]朱延平:《中国陶器起源阶段及相关问题》,载许倬云、张忠培主编:《中国考古学跨世纪反思》,商务印书馆(香港)1999年版。
[13]Smith,P.E.L.1968,Ganji Dareh Tepe,Iran 6,pp.158-160.
[14]W.C.Brice(ed.)1978,The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the Near and Middle East Since the Last Ice Age,pp111-139,London.
[15]陈明远:《再论陶器时代的两大源流》,未刊稿;另见拙著:《质疑四大文明古国》“陶器文化传播的源流”一章,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及王涛:《中国早期陶器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16]Camps,G.1974,Les Civilizations Prehistoriques de LAfrique du Nor det du Sahara,Paris.
[17]Williams,M.A.J. and Faure,H.(eds.) 1980, The Sahara and the Nile,pp451-465,Rotterdam.
[18]Gallay,A.1966, Quelques Gisements Neolithiques du Sahara Malien,J.Soc.Africanistes,36:167-208.
[19]University Museum of Archaeology and Anthropology,Cambridge. Middle East Since the Last Ice Age, pp111-139, London.
[20]张以诚:《陶器时代争论》,据国土资源网 2010年3月18日。
[21]严文明:《仰韶文化研究》(增订本),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
[22]西北大学宝山考古队:《陕西发现我国最早全倒焰结构陶窑》,载《三秦都市报》2003年6月25日。
[23]张星德:《红山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陈国庆:《红山文化研究》,载《华夏考古》2008年第3期。
[24]王友富:《考古中国110年・巫山大溪文化遗址》,金城出版社2010年版。
[25]《河南蒲城店遗址发掘 5000年前陶窑》,据新华网2004年11月2日。
[26]吴耀利:《略论我国新石器时代彩陶的起源》,载《史前研究》1987年第2期。
[27]严文明:《仰韶文化研究》(增订本),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
[28]查尔斯・辛格、E.J.霍姆亚德、A.R.霍尔主编:《技术史》(第Ⅰ卷)第132-133页,王前等主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9]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博物馆:《跨湖桥》,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30]柳志青、施加农、沈忠悦、柳 翔:《跨湖桥文化先民发明了陶轮和制盐》,载《浙江国土资源》2006年3月。
[31]王然主编:《中国文物大典・陶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1年版。
[32]高广仁、栾丰实:《大汶口文化》,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33]张素俭、李伟东、王 芬:《中国古代白陶》,载《中国陶瓷》 2011年第4期 。
[34]张学海:《龙山文化》,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
[35]刘 毅:《商周印纹硬陶与原始瓷器研究》,载《华夏考古》200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