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增长,人们对居住模式和居住质量都有新的要求。在新建住宅的同时,也需要对既有住宅建筑进行改造和提升。本文以襄阳市老工业区的既有住宅为例,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本着满足居住需求、提高居住质量为目标,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造设计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老工业区;既有职工住宅;改造;加建
近年来,襄阳市围绕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倡导和推行绿色建筑,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使用环保材料来满足绿色建筑的要求。目前,中心城区新住宅建设和旧住宅改造发展较快,而周边区县以及一些老工业基地内的住宅建设发展比较缓慢,居住质量和建筑能耗等问题尤其突出。襄阳地区要完成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完成新建和对老旧住宅建筑进行更新改造的双重任务。
一 襄阳老工业区既有职工住宅总体概况
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襄阳工业生产便成倍增长,为满足新建、扩建、迁建工厂的需要,先后开辟了樊西、清河口、建昌等工业区[1]。老工业区内企业职工数量大。职工的生活、居住成为企业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于是根据实际情况建造了大型或者超大型的职工居住区,有的已经发展到小城镇的规模。本文的研究案例位于清河口老化工园区。
二 襄阳老工业区既有职工住宅建筑现状
笔者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老工业区居民进行调查,对现住房的意见主要有面积小、空间分割不合理,设施不齐全,环境恶劣等。但这些仍在发挥居住功能、仍被使用着的老住宅,虽然破旧和落后但仍具有较大的更新改造的潜力。这些职工住宅具有如下特点:
1.住宅技术功能落后,没有考虑保温节能设计,水、暖设施达不到环保节能的标准,电气负荷不足。
2.居住区、居住小区和组团的配套服务建筑和设施较为落后和陈旧,远达不到现行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
3.绿地率及机动车位数达不到现行的标准要求。绿化景观效果差,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严重。
4.建筑外观破旧,居住者私搭乱盖现象严重,影响城市形象。
三 襄阳老工业区既有职工住宅建筑改造原则
1.充分尊重原住民意愿的原则。既有职工住宅改造工程应以维护原住民利益为改造工作的首要原则,强调改造工作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公平性,保证项目运行的透明性,接受民众监督。
2.持续发展原则。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设规模和环境容量指标。同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重视生态技术和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减少城市的开发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3.传承历史文脉。襄阳的工业历史文脉要靠这些旧住宅、旧厂房来传承,反应工业文明的人文景观是很宝贵的文化资源和财富,我们在保护的过程中还应进一步利用其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将其转化为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证历史文脉的传承[2]。
四 丽明化工厂宿舍楼住区改造工程分析
1.工程改造建设选址及具体现状
襄阳丽明化工厂坐落在襄阳市襄州区。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将其所占用地由化工型的中小工业区,转型为“宜居”型的生态居住区。
厂区内居住建筑主要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三、四层砖混建筑,以“一梯两户”居多,也有“一梯三户”布局的。调研发现,建筑结构安全,无不均匀沉降现象发生,墙体表面没有裂缝,楼梯、楼板混凝土的质量较好,无“露筋”现象发生。前后间距满足日照要求。区域内没有集中绿地和机动车停车场。居住区内的道路,虽然方便顺畅,但没考虑“人、车”分流,存在着交通流线相互干扰的现象。
五 丽明化工厂既有职工住宅建筑改造关键技术研究
(一)住宅建筑功能改造
对于住宅建筑功能需求的改造通常采取局部扩建、竖向加层、套型合并及空间重组等措施来增大建筑空间、完善使用功能,通过改善原套型平面布局,使其功能更加合理。
丽明化工厂现状住宅建筑的功能格局陈旧,使用不便,没有保温节能功能。在改造设计中以现行的《住宅建筑规范》作为设计依据,进行套内各使用房间的相关设计。所选用的复合墙体、屋面板材和门窗能够达到“三步节能”的要求。住宅加建部分采用“无比钢”节能建筑体系,轻钢骨架、复合板墙自承重体系,这样可以按规范要求来设计住宅平面,使住宅使用功能与时代同步,达到较佳的舒适度。住宅户型设计在原有的建筑平面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按现行规范要求组织设计起居室、餐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和阳台等功能空间。户型房间布局合理,在设计上很好组织穿堂风,每个户型都有自己的生活阳台与起居阳台,很好的拓展辅助与起居空间,设计以人为本。
(二)住宅建筑结构改造
根据事先得到的结论进行加建荷载计算,使其达到荷载要求。对原有建筑的屋顶进行必要的结构处理。去掉原屋顶的保温层、防水层、找平层等,保留屋面的结构层,浇注一层钢筋砼现浇楼板(约100厚钢板混凝土)以及若干240高钢筋混凝土现浇圈梁,新浇注钢筋砼做为加建层的楼面层。原建筑底层为砖混结构,加建部分为板材结构体系,耐火等级为三级,主要承重构件均为200厚和150厚板材墙体。承重的护墙采用200厚板材墙体,内填水泥发泡,建筑物的内隔墙:卫生间、厨房、分户墙体,均采用100厚板材墙体,内填水泥发泡;其他内隔墙体,均内填玻璃棉。保证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均符合规范规定。
加建部分结构方案为轻钢结构骨架、复合板墙自承重体系,保证加建部分建筑材料轻质高强,而且这种结构体系建筑荷重较轻便于工业化生产和机械化施工。原基础结构满足加建后的荷载要求。
(三)住宅建筑护改造
1.加建改造部分的护部分设计
(1)加建改造部分墙体和屋面采用薄板钢龙骨建筑体系。先进的整体外保温方式可满足我国最新的节能标准,杜绝冷热桥现象。满足国家对住宅建筑达到三步节能65%的要求。
(2)加建改造部分墙板和屋面板为轻质高强复合板,板厚根据需要调整。如:外墙板、屋面板为满足节能保温需要,保温聚苯板的厚度可由80~110厚不等,内隔板墙采用80厚复合板,基本满足加建部分的节能要求。
(3)屋面:坡屋面铺设50厚挤塑聚苯板和60厚水泥聚苯复合保温板,屋面传热系数为:0.385w/(m^U2^U・k)。坡屋顶与太阳能系统一体化设计,从环境、可再生能源利用、长远经济考虑可将坡屋面与太阳能一体化改造综合考虑,将部分向阳屋面铺设太阳能集热板以实现整栋楼的热水供应。
2.原有住宅建筑外墙改造
由于原有建筑外墙不能满足节能要求,可采取外墙加铺保温层的办法使原建筑外墙达到保温节能的目的。
(1)原建筑1-3层外墙为360mm烧结粘土砖,在此基础上加铺40厚挤塑聚苯板,能够满足保温节能要求;
(2)外墙挑出构件及附墙构件如:阳台、雨罩、靠外墙阳台栏板、室外空调机搁板、装饰线和阳台隔板栏板与外墙连接等处采用抹35厚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保温的隔断热桥保温措施;
(3)对伸出外墙的雨水管卡、预埋件、支架和其它设备安装到位后,穿墙空洞缝隙必须采用硅酮系列建筑密封胶密封,以防渗漏破坏防水层。
六 丽明化工厂住区环境整体改造
1.景观绿化改造[3]
丽明化工厂居住区的绿地率相对较低,原因之一硬质地面显多。针对以上情况,结合住区内居民各年龄阶层的要求,重新规划住区内绿化系统,通过对现有绿地和植被的改造以营造出新的绿化景观体系。改造的内容包括:优化植物配置的种类和形状(乔、灌木和植被搭配)、根据季节变化进行常绿植物搭配选栽、采取特殊绿化如立体绿化的种植方式等。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加强人文景观系统的建设,体现住区的历史和文化,营造住区景观的多元化、民俗化,体现人文关怀。
2.住区的交通组织和车辆停放
将住区内南北向道路改造为住区主干道,采用人车混行为主,局部分流为辅的交通组织模式。主干路宽达到6米,可采取路边停车的方式。各南北向建筑楼间道路3米宽,以步行结合绿地景观为主。
小区设计之初就没有过多考虑停车,加之用地紧张,所以采取小区干道路边停车。在楼间绿化两端设置自行车停放处,这样楼间可以营造小区居民集会、聊天、娱乐的小区域,车辆对其的干扰也减少许多。
3.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市***设施
在社会步入老龄化的今天,完善住区配套服务设施需要充分考虑无障碍设计的运用。无障碍设施建设水平的高低是反映建筑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此外,应考虑在住区内设立农民蔬菜直销网点,减少中间的流通环节,这样居民可以吃上新鲜的蔬菜,价格还非常便宜,也解决菜农卖菜难的问题。
七 结语
通过对既有住宅的改造,能充分发挥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既有住宅的改造也是一个庞大和系统的工程,涉及到很多的方面[4],譬如旧工业区住宅的改造,除了建筑功能、结构、节能、生态、建筑经济之外,还涉及到工业历史文脉的传承。本文的研究只是一个小起步,但愿能抛砖引玉,以期促进这个新兴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伟 孟聪龄. 以襄樊市水泥厂为例谈工业废弃地的改造再利用[J].襄樊学院学报,2012(2):58-62
[2] 郭冠颂. 旧工业厂区的改造与更新规划――广州水泥厂改造与更新规划构想[J].规划师,2007,23(8):35-36
[3] 郑向国. 废旧工业厂房区的景观化改造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4] 汪丽君 刘亚东.产业化视角下天津既有住宅改造的适宜模式研究[J].建筑学报,2010(S1):44-46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以丽明化工厂为例谈襄阳老工业区既有住宅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