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况愈下”,我们常常用它来形容情况越来越不好。它来自于另一个几乎完全相同的成语“每下愈况”。虽然“每况愈下”与“每下愈况”四个字都是一样的,但是排列顺序不一样,而且“每下愈况”最初的意思与“每况愈下”也完全不同。“每下愈况”出自于《庄子・知北游》。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
【原文】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无乎逃物。……”
【译文】
东郭子问庄子说:“所谓的道,在哪里呢?”庄子说:“无所不在。”东郭子说:“指出一个地方来啊。”庄子说:“在蝼蚁之中。”东郭子说:“怎么会在这样低下卑微的东西里呢?”庄子说:“在稗草里。”东郭子说:“怎么更加卑下了呢?”庄子说:“在砖头瓦块里。”东郭子说:“您说得越来越卑下了。”庄子说:“在大小便里。”东郭子听了就不再回应庄子了。庄子说:“先生你就没问到问题的实质上,管理市场的官员获(人名)问监督市场的人,怎样踩一下猪的身体就能知道它的肥瘦,那就是越往下腿的地方踹就越容易知道实际的情况。你不要执著地在某一个东西里寻找道,道在万事万物里,没有东西可以逃离开它。……”
况,即甚。由此可以看出来,“每下愈况”就是检查猪肥瘦的时候,越是往下腿踩就越能知道一头猪的肥瘦(猪腿下部最难长肉,难长肉的地方都长肉的话,猪肯定肥了)。庄子就用这个比喻越是从低微的地方体会道,就越能掌握道的真实情况。这就是“每下愈况”的本来意思。后来它的意思演化为情况越来越差,而且还常常被人误写成“每况愈下”。比如宋代胡仔曾说:“子瞻自言平生不善唱曲,故间有不入腔处。非尽如此,后山乃比之教坊司雷大使舞,是何每况愈下,盖其谬耳!”这句话是说:“苏轼说自己生平不善于唱曲,所以作词有不谐音律的地方。实际并非都是如此,陈师道将苏词比作教坊司雷大使的舞蹈,评价竟然越来越低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这里就将“每下愈况”,写成了“每况愈下”,不只是胡仔,上个世纪20年代,鲁迅曾经讽刺当时任北洋***府教育总长的章士钊“连成语也用不清楚”,就是说他将“每下愈况”写成了“每况愈下”。然而后来大家将错就错,用“每况愈下”来形容情况越来越糟糕了。
到现在,我们既可以说“每下愈况”,也可以说“每况愈下”。不过,要分清楚,“每下愈况”有两个意思,一是比喻越是从低微的事物上推求,越能看清“道”的真实情况。二是情况越来越差。而“每况愈下”只有一个意思,即情况越来越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讲一个人要有宽阔的胸襟,别人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情,自己不但不记恨对方,反而对此人施以仁德,这就叫做“以德报怨”。这样的胸怀和修养是人们所称赞的。“以德报怨”出自于《论语》,孔子主张仁德,是孔夫子教导我们这样去对待伤害我们的人吗?其实孔夫子的观点和立场并不是这样的。
【原文】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译文】
有人说:“用恩德来回报怨恨,怎么样呢?”孔子说:“(那么)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呢?用公平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从《论语》这一则对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以德报怨”并非是孔子的主张,而是有人向孔子请教用恩德来对待怨恨,是否妥当。孔子不是主张仁德吗?孔子说过,仁就是爱人,对别人有爱心。那么即使别人怨恨自己,我也对他非常仁慈,这应该是非常有仁爱之心了吧?但是孔子并不这么认为。他觉得事情都有标准,要把握适当的度,凡事过犹不及。对于怨恨,我们应该分析到底是对还是错,要公平正直地对待怨恨。而别人对我们的仁德,我们也要怀着同样的心境去回应对方。如果我们对于有怨恨之心的人、对待有仁德的人都是一样的,那么对有仁德的人而言岂不是太不公平了吗?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每下愈况”,还是“每况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