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昭寺,位于拉萨市八廓街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昭寺始建于公元647年,距今已有1360多年的历史,它因兼容藏传佛教的五大教派,并供奉佛、菩萨及各教派所崇奉的本尊、祖师、护法诸神像,深受各地藏族民众信仰,是重大佛事活动的中心。活佛转世的“金瓶掣签”仪式,历来在大昭寺进行,1995年确定十世班禅转世灵童的金瓶掣签仪式,就在这里举行。
到拉萨旅游,不能不去大昭寺,“没有去大昭寺,就等于没有去拉萨”。当地人还说“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关于大昭寺最初的建筑选址、大昭寺内主供释迦牟尼等身像换位等,民间也多有传说。
大昭寺最初的建筑选址由文成公主测定
传说,拉萨在1360多年前是一片荒原和湖沼。藏王松赞干布试***在这里建一座寺庙,供奉尼泊尔赤尊公主从家乡带来的释迦佛祖8岁时的等身像。建寺之初,屡建屡塌,几遭水淹。对此,松赞干布和赤尊公主很是犯愁。
据《王臣记》、《王统记》载,熟知汉历观测法的文成公主入藏后,根据汉历观测法选定了寺址,并提出调集1000只白山羊驮运土石,填湖镇魔。松赞干布采纳文成公主的主张,开始征集民夫和白山羊,填湖建寺。一时,从湖边工地到果噶拉山麓,驮运土石的白山羊络绎不绝。由于路程太远,不少山羊累死倒毙在路边。松赞干布感念山羊的功德,在大昭寺建成开光时,吩咐匠人雕出一只白色山羊安置在大殿,和其他神祗一样享受信徒香客的朝拜和祭祀。
在大昭寺的建设过程中,松赞干布还在湖边四周修建了4座宫殿,移居这里亲自监督工程进展。这4座宫殿,就是八廓街最早的建筑。大昭寺建成后,引来众多的朝圣者朝拜,日久逐渐踏出环绕大昭寺的一条小径,即为最初的八廓街。如今的八廓街,街面店铺林立,除了经营各地土特产外,还有来自印度、尼泊尔、缅甸、不丹、克什米尔等地的商品。街内遗存有29处重点名胜古迹和56个古建筑大院。佛教信徒们早晚绕大昭寺按顺时针方向转经的场面,也成为重要的民俗文化景观。如今,千年八廓街已发展成为集宗教、文化、观光、民俗、商业和购物于一体的街区,是全国乃至世界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更是从古至今发展的历史缩影。
寺庙建成之初,因该寺有山羊驮土之事而得名“羊土神变寺”。而大昭寺之称,则在建寺760年以后。1409年,格鲁教派开山鼻祖宗喀巴在这个寺院首创传昭大法会。他召集拉萨的藏传佛教各派僧众,在这里举行歌颂释迦牟尼功德的各种活动,并将此确立为藏传佛教界最大的法事活动,寺名也由此而改称大昭。
大昭寺现在供奉的主佛是文成公主带进的
吐蕃王朝鼎盛时期的7世纪,富于***治远见的藏王松赞干布为了稳定,分别与尼泊尔国和大唐王朝联姻,先后迎娶了尼泊尔国和大唐王朝两位公主为妻。作为最贵重的陪嫁,赤尊公主从尼泊尔国带来释迦牟尼8岁时的等身像,文成公主从大唐长安带来释迦牟尼12岁时的等身像。为了供奉这两尊最早进入雪域高原的神圣佛像,松赞干布在拉萨市分别建造了大昭寺和小昭寺。
据藏文史书记载,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是佛祖在世时按自己形象塑造,并亲自开光加持。据说,佛祖在世时反对偶像崇拜,但在临终时同意以自己3个不同年龄时的模样塑像。这3尊佛像中,以12岁时释迦牟尼身为皇子的鎏金铜像最为精美与尊贵,原先藏于印度金刚座寺。后来,印度国王将它送给了唐朝。文成公主进藏时,唐太宗将这尊供奉在洛阳白马寺的佛像赐予公主,携同进藏。当时,这尊等身像就供奉在小昭寺内。赤尊公主从尼泊尔带来的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成为大昭寺的主供佛。
后来,松赞干布去世,吐蕃发生战乱,还传说武则天要派大***攻打拉萨,夺回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惊恐之余的吐蕃王臣,匆忙把这尊释迦牟尼12岁等身佛像转移到大昭寺,隐藏在一个小殿之内,用土石将殿门封死。同时,把大昭寺的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换到小昭寺供奉。直到8世纪初,大唐金城公主嫁到,她查询到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的下落后,决定正式安置在大昭寺大殿。从此,两尊释迦牟尼等身像被交换位置,12岁等身像成为大昭寺主供佛,8岁等身像供奉在小昭寺。
为了表达对佛的崇信,那些极度虔诚的佛教徒们,从各地以及青海、四川、云南、甘肃、内蒙等地叩拜而来。有的甚至从百里之外,就一步一磕头,一直磕到大昭寺。他们就是要目睹这尊经过佛祖亲自加持的最珍贵的佛像,亲手触摸大昭寺门前的青石地板,匍匐在佛祖面前,顶礼膜拜。
大昭寺是藏传佛教建筑的千古典范
大昭寺是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建筑。它既保存了藏族建筑的传统形式,又融合了唐代建筑浑厚古朴的独特风格,还兼顾了尼泊尔和印度建筑的奇异特色,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
大昭寺的布局与汉传佛教的寺院不同,主殿高4层,坐东面西,两侧列有配殿,布局结构上再现了佛教中曼陀罗坛城的宇宙理想模式。整个建筑的金顶、斗拱、门饰,均为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碉楼、雕梁则是样式。主殿二、三层檐下排列成行的103个木雕伏兽和狮身人面泥质的半圆雕塑,又呈现出尼泊尔和印度的风格。各种木雕、壁画精美绝伦,寺内有长近千米的藏式壁画《文成公主进藏***》和《大昭寺修建***》、《白山羊驮土***》,还有两幅明代刺绣的护法神唐卡。这些,都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在大昭寺正门的前面,竖立着两块石碑:一块是唐蕃会盟碑,又称“长庆会盟碑”或“甥舅和盟碑”,是公元823年吐蕃赞普为纪念唐蕃会盟所建,表达了汉藏历史悠久的亲密关系,是汉藏历史上一件珍贵的文物。另一块是治病救人的“劝人种痘碑”,由驻藏大臣和琳撰立于1794年。大昭寺的露天庭院,是拉萨举行传昭大法会的地方。庭院有千佛廊,满是壁画。大昭寺的内转经道两旁墙上,绘有108个佛教故事。
大昭寺有5座金顶、108个佛殿。最主要的是释迦牟尼佛殿,供奉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佛像前,还有尊专为认定大活佛转世灵童使用的“金奔巴瓶”,为纯金制作,高34厘米,口径12厘米。从金瓶中掣签,认定活佛的转世灵童,是乾隆皇帝于1792年正式设立的制度。除大昭寺的这个金瓶之外,北京雍和宫也有一个,专供四川、青海、甘肃、云南和蒙古地区藏传佛教大活佛转世灵童掣签使用。
大昭寺的二楼,主要有松赞干布殿等五座殿堂。三楼有护法神殿,是大昭寺僧人举行宗教仪轨、尤其是密宗护法仪轨的地方。四楼有四角神殿,分别供有法器、宝瓶,祖师像、经籍以及护教使者、长寿佛等。大昭寺金顶是13世纪以后的建筑,不仅建造高大,上面的雕饰物也很有特色。在这里,可以俯瞰大昭寺广场,遥望布达拉宫,也是摄影的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