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古至今,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也孕育出许多绚丽多彩的传统艺术形式,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思想和美学原理。在绘画发展历史中,雅与俗的提出,成为衡量我国绘画艺术的标准,可以说雅与俗既是一种品格观念,又是一种行为模式。两者之间在相互对立中体现出统一的趋势,也受到历史发展、社会因素以及艺术观念等的影响,含义是复杂多变的。本文对中国国画格调中的雅与俗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雅与俗关系由对立走向统一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国国画;格调;雅俗共赏
0引言
对于中国国画而言,绘画的格调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充分体现出绘画者的能力、思想感情、绘画风格等,对于一个画家而言,最大的弊病就是画风的低俗。雅与俗的此消彼长表现出了绘画格调上的本质性差异,雅俗观存在于人的心性之中,体现着人的本性,并不会因为技巧的修炼和年龄的增长而改善,也不会因为身份和地位的改变而变化。对于画家而言,正确处理雅与俗的关系,确保自己的作品实现雅俗共赏,获得最为广泛的关注和共鸣,是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
1中国画雅俗观念的由来
我国雅俗观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得到奴隶社会时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雅俗之分就是贵族与平民之分。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历史文化的不断积累,在文人的介入下,雅与俗的内涵逐渐产生了较为微妙的变化,雅的称谓逐渐成为追求远达、品德高尚、知识渊博以及具有大智慧的文人雅士的代名词。
到了隋唐时期,我国的文化沉淀达到极致,诗词、书法和绘画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也逐渐成为当时文人的追逐对象。在他们看来,这些艺术追求的品味较高,可以体现出自身的儒雅气质。五代时期南齐谢赫在《画品》提到:“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谨依远近,随其品第,裁成序引。”将品格作为判定中国画高下的重要因素,雅俗之分正式应用于绘画艺术,传统绘画中的雅与俗,实际上就是品鉴之风的延续。
2中国画格调的雅与俗
在我国古代的文人当中,如果自身的眼界不高,见识短浅,是没有资格对书法和绘画进行品鉴的,通俗性的东西则根本得不到品鉴。书法诗文的讲究,绘画原理和书法意境的要求,以及品评和见识的高下,都对文人雅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受到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很多画家崇尚自然,追求所谓“天人合一”的境界,以恬静淡薄的自然来表达自身的思想感情,其绘画内容多以山水鸟鱼为主,表达出一种自然、沉静、淡薄的意境,受到高雅情操的文人的偏爱;被称之为雅;而另一部分画家则更加贴近生活,其绘画内容多表现人们的日常生活或包含富贵吉祥之气,受到士族贵胄以及普通平民百姓的喜爱,但是因其取材于市井,所以被看成俗,雅俗之分也由此而来。
中国国画的雅俗之分,并没有***认定的评判标准,而是以传统观念对于雅俗的认识来进行划分的,以绘画的内容和文人雅士的自身认识为前提。在中国画的评定中,雅与俗的定义和内涵都是极其丰富的,雅可以分为高雅、典雅、清雅、风雅、幽雅、雅逸、雅境等,而俗也可以定义为庸俗、凡俗、恶俗、媚俗、通俗、世俗等,对于历代文人以及画家而言,如何趋雅避俗是极其重要的课题。雅与俗在中国画中的对立是十分明显的,也是互不相容的,这也造成了中国画严重的两极分化,或大雅,或大俗,极少出现中间作品。中国画的雅与俗,实际上是画家文化内涵与修养在画面的特殊体现。
3雅与俗关系的转变
雅俗关系从产生开始,一直是相互对立的,似乎完全没有融合的可能。但是,单一的雅或单一的俗都是很难发展和长期存在的,俗的代价是荣誉感的缺乏,无法得到高雅人士的认同,而雅的代价则是知音稀少,难以为广大的平民百姓所接受。雅与俗的分化和冲突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愈演愈烈,几乎成为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是,明末清初时期,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绘画逐渐商品化,也逐渐打破了绘画艺术中的雅俗界限。而实际上,在我国后期绘画史中,在经济发展和利益的推动下,出现了两种不同身份的画家,一种是被称为“利家”的文人画家,另一种是被称为“行家”的职业画家。前者社会地位较高,生活条件较好,而后者地位地下,以卖画谋生,对专业技能要求较高,但相对而言文化层次较低,还需要考虑买画者的艺术口味,因此趋于谐俗,与文人画家脱离生活实际,盲目追其高雅,注重绘画的自我娱乐性形成鲜明对比。
随着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点发生了改变,也导致文学领域个性***潮流的出现,对“俗”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当俗包含普及、大众化等意义时,逐渐由原来的贬义转变为褒义,随着中国士族结构的土崩瓦解,市民文化渐成气候,文学艺术诸多门类中都出现了雅俗交融的现象,即俗对雅的渗透,雅对俗的迎合,文人画家出现了世俗画的倾向,在思想、行为和艺术上或多或少地顺应了下层市民阶层的喜好,开始表现出朴素的平民主义思想,文人画家的视野逐渐投向社会现实.在题材的选择上,呈现出向生活的靠拢、亲近与深入,这一点最早在北宋张择端的传世巨著《清明上河***》中表现出来。
雅与俗从对立逐渐走向统一后,两者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不是俗对雅的颠覆,或者雅对俗的同化,而是一种对双方的***。雅俗融合后的观念中,雅为含俗之雅,俗为含雅之俗,都高于传统观念中的意义。对于中国画而言,雅俗共赏的审美标准逐渐成为主流,体现出俗中生雅的动态概念。雅俗共赏的自身特点是宾主之分仍然十分明确,虽雅俗相融但是俗不伤雅。雅俗共赏并不等于要降低绘画作品的质量和水准,而是要在保证质量和意境的前提下,做到形式内容的通俗化和大众化,正如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所言:“我们要适合于民众的趣味,但是同时要提高民众的趣味。”同时,作为新时代的审美标准,雅俗共赏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1)绘画的题材和相应的内容必须贴近现实生活,可以为普通大众所接受和了解,易于欣赏和品鉴,不能出现普通民众无法理解的内容;(2)必须具备丰富的多层次性特征,可以为不同知识层面和鉴赏能力的人们所接受和欣赏;(3)必须在立足实际的前提下,对人们错误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点进行匡正,提高民众的趣味和审美水平。
4结语
中国国画是对我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表述和展现,是对于社会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描述,并不能简单的以雅或者俗来定义。要结合绘画的时代背景,对作品的意境进行正确的分析和鉴赏,以雅俗共赏的审美标准,超越传统雅俗观念的限制,推动我国绘画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彭建华.中国画论中的“雅”“俗”之变[J].美术观察,2008(10):111.
[2] 蒋逸.中国绘画的雅俗问题略论[J].艺术百家,2010,26(z2):226-228.
[3] 付熙云.中国画格调的“雅”、“俗”之分[J].美术界,2013(4):70.
[4] 张曼华.雅俗合流之后――中国画中雅俗共赏审美标准的提出及其当代境遇[J].艺术百家,2007,23(4):134-137.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中国国画格调中的雅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