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历史

【考情分析】

本部分的知R,是高考考查相对较少的内容。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中,***治史部分中的“新中国的民主***治建设”,极少出现试题,偶尔出现选择题;“一国两制”没有出现过试题;而“现代中国的外交”则是考查的重点,曾经考查过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中日关系、中美关系和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均有较多出现。经济史部分,重点考查过、“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等内容。科技文化史部分,偶尔考查***理论、重大科技成就和教育,均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新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没有出现过试题。

因此,在复习备考时,仍然要加强对“现代中国的外交”“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等重点内容的复习和训练,不放弃对“新中国的民主***治建设”“一国两制”“思想”“***理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新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等知识的复习。在复习过程中,要联系时***热点,结合与时***热点相关的重点知识,如中日关系、中美关系、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新型区域合作等进行复习;可以采用列表法,将现代中国的***治、经济、科技教育、文艺等,按过渡时期、曲折发展时期、“”时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列表加以概括,从而从整体上把握现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形成知识网络,提纲挈领;要重视空间概念的构建,左***右史,联系新中国各个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立体地把握现代中国历史。

【阶段特征】

现代中国的历史,是指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到现在的历史。分为过渡时期、曲折发展时期、十年“”时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等四个阶段。

一、过渡时期(1949年10月―1956年12月)

这一时期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在经济结构、阶级关系、主要矛盾、***治制度和民族关系等方面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治上,新中国建立,全国大陆基本***,随着抗美援朝运动、镇压反***运动和“三反”“五反”运动的开展,新生***权得到巩固。1954年诞生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民主法制制度逐渐建立起来;完成运动,和平***;逐步确立了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合作和***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的社会主义民主***治制度。社会主要矛盾由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演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经济上,恢复国民经济,完成“一五”计划,初步奠定工业化的基础,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起步;经过三大改造,多种所有制经济逐渐转变为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奠定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初步建立。

外交上,确立了***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奠定了新中国的外交基础。其中,“一边倒”方针对促进经济恢复,打破帝国主义封锁,巩固中苏人民的团结,具有重要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策走向成熟。“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中国和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思想文化上,思想得到丰富和发展;随着“双百方针”的提出,新中国文学、艺术、电影出现繁荣景象,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国防科技开始起步;新中国社会主义的教育体制初步形成。

社会生活上,列宁装、连衣裙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二、曲折发展时期(1956年底―1966年5月)

这一时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发展。

***治上,1956年,中共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提出了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国的任务;1957年的反斗争是必要的,但反斗争扩大化及1959年的反***斗争,使“左”倾错误继续发展;1958年中共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实践中偏向了多、快,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经济上的“左”倾冒进思想抬头。

经济上,1956―1957年的探索是正确的,但由于1958年开始的“”、化运动急于求成,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速度和规模,使经济建设遭受严重挫折;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遭受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困难;1960年冬,***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纠正了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1964年,国民经济调整工作得以完成。

外交上,中苏关系恶化,使外交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坚决反对来自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压力,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建立友好外交关系。

思想文化上,发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作了理论准备;新中国教育方针得以确立;文学艺术创作一度出现繁荣,但发展过程曲折。

科技教育上,取得重大成就。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66年中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965年,中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三、十年“”时期(1966年5月―1976年10月)

“”是一场由发动,被反***集团利用,给***、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治上,中央领导人错误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认为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敌我阶级矛盾,发动了“”运动,包括***和***在内的大批中央***、***、***领导干部、派负责人、各界知名人士和群众受到诬陷和迫害。***和***府的各级机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协组织,长期处于瘫痪和不正常状态。公安、检察、司法等机关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机关都被搞乱,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机关都被造反派夺权,陷于瘫痪。

经济上,工农业生产秩序遭到破坏,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损失。在长时间的社会***中,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主要表现为经济比例关系长期失调,经济管理体制更加僵化。1973年和1975年,分别在、***等中央领导人的主持下,国民经济有所恢复和回升。

外交上,1971年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实现突破。

科技文化教育上,1967年,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与***事和农业相关的科技发展较快,科学家袁隆平选育了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被誉为“第二次绿色***”。“双百”方针受到冲击和破坏,文学艺术及学术问题被当成***治问题,妨碍了科学文化的正常发展。“”期间,教育战线受到造反派的冲击,学生停课闹***,高考制度被取消。文化建设受到***治运动的较大影响,教训巨大。

社会生活上,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基本上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交通网;社会生活受***治运动影响较大,服装体现了强烈的时代色彩。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年12月至今)

这一时期,是中国发展速度最快,人民获得利益最多,国家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的时期。

***治上,1978年,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拨乱反正,把***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制定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得到重建并获得发展,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法、刑法、经济法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祖国统一大业获得突破,“一国两制”方针提出并得到成功运用。

经济上,对内改革,实行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改变生产关系、所有制结构、经营方式、产业结构和分配方式,调动生产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对外开放从范围上不断扩大,从层次上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代替旧体制;在城市,从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之后,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民生活水平获得巨大提高。实行对外开放,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引进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扩大出口,发展外向型经济,增强中国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改革开放***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生产力,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

外交上,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理论上,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坚持和实行对外开放***策。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积极应对挑战。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与周边国家积极合作,推行“无敌国”外交、不结盟***策,建立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外交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思想文化上,***理论提出并逐步成熟,***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

科技教育上,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返回地面成功。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针对教育改革,***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改革开放后国家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战略,不断提高教育法制化程度,并提出“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科技、教育、文艺等全面繁荣,生活时尚、思想开放成为新时期人们精神面貌的主要特色。

【拓展延伸】

一、中华民国成立初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外交***策的比较

[项目\&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同的国际环境\&都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威胁,帝国主义国家都对新生***权采取了***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事上包围的敌视***策,妄***将新生的***权扼杀在摇篮里,这是因为帝国主义国家不希望中国富强\&不同的外交***策\&中华民国临时***府为了换取帝国主义的承认,在《告各友邦书》中明确承认“清***府同帝国主义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这实质是一种屈辱外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府奉行***自主的外交***策,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如采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团结世界各国人民”等***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外交成就,对帝国主义进行了沉重的打击\&形成不同外交***策的原因\&社会制度不同\&中华民国临时***府实行屈辱外交,这是因为民族没有***,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徘徊\&中华人民共和国***府实行***外交,这是因为国家已经取得了***,而且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领导力量不同\&南京临时***府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它本身带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严重脱离人民群众,不能发动人民群众,没有执行***自主外交***策的基础\&中国***是伟大的无产阶级******,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有执行***自主外交***策的基础\&]

二、新中国外交的发展及其取得的成就

1.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

(1)背景:社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峙;世界民族***运动日益高涨;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策,敌视中国。

(2)***策:奉行***自主的和平外交***策。基本方针是“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3)成就:①1949年,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里我国就与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新中国开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950年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②1953年,在中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策走向成熟。③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日内瓦国际会议,并为解决朝鲜、印度支那问题,维护世界和平,发挥了积极作用。④1955年,以为团长的中国外交代表团参加了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第一次亚非国际会议。会上,提出了著名的“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中非关系得以开启,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4)特征:以***自主的姿态登上国际***治舞台;对外实行“一边倒”的外交***策;外交***策逐步成熟;新中国外交局面得到开拓。

2.第二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

(1)背景:1960年,苏联对中国推行霸权主义***策,背信弃义,单方面撕毁与中国的合作协议,中苏关系恶化。1961年,美国发动侵越的“特种战争”;1964年又升级为“局部战争”,对中国形成包围和威胁。

(2)***策:“两个拳头回击”,反对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行径。

(3)特征:中国的外交环境恶化。

3.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

(1)背景:美国世界霸主地位严重动摇,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争夺世界霸权中呈现出苏攻美守的战略态势,美国开始谋求中美关系的缓和;苏联霸权主义威胁中国的安全;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2)***策:实行“一条线”“一大片”的方针;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

(3)成就:①1971年10月,在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上,中国成功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在安理会中的合法席位,国际地位显著提高。②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结束了中美20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8年,中美发表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建立外交关系。③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订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协定,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④同志提出了“三个世界”的战略构想,并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我国开始全面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4)特征:中国的国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出现重大的突破和转机。中国的国际***治地位显著提高,开始全面参与国际事务。

4.第四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期

(1)背景:发展中国家的力量日益壮大;两极格局解体,国际形势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国际形势虽然紧张与缓和并存,但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制定改革开放***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

(2)***策:对外交***策进行调整,实行“无敌国外交”。表现在:①对战争的看法有了改变,***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②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治,维护世界和平。③***自主的和平外交***策在新时期表现为不结盟***策。④实行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出发点。⑤积极加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积极谋求国际重大热点问题和地区冲突问题的和平解决。⑥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3)成就:①1989年,与苏联恢复了外交关系。苏联解体后,又与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分别建立了外交关系。②1992年,与韩国建立外交关系。③1980年,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参加联合国裁***工作会议;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代表权,恢复在世界银行的合法代表权。④1981年,在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上当选为人权委员会成员。⑤1984年,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正式成员国。⑥1989年,成为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⑦1989年,首次派员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⑧1991年,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并日益发挥主要作用。⑨2001年10月,第一次举办高级别的大型国际会议――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⑩2001年6月,与俄、哈、吉、塔、乌五国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4)特征:积极开展多边外交,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全面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治舞台上日益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新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历程

(一)新中国成立后的计划经济体制(1956―1978年)

1.建立原因

中国国情(帝国主义包围、封锁;工业特别是重工业落后)的影响;照搬苏联模式;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急于完成工业化。

2.典型特征

①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②国家采取直接指令性行***管理;③决策权高度集中;④社会资源按计划配置。

3.评价

(1)意义:①保证了国家重点建设;②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较为迅速地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③使广大劳动人民迅速摆脱了贫困状态,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④避免了市场经济发展的盲目性、不确定性等问题。

(2)局限性:抑制了企业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不利于推动技术进步和革新,后期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4.认识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逐步形成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虽然随着计划经济弊端的暴露,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但我们仍然要肯定当时选择计划经济体制取得的巨大成就。

(二)募苹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78年―现在)

1.原因

①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②是适应第三次科技***和全球化趋势的需要。

2.过程

①开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②途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③认识不断深化: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要求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87年的中共十三大,提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1992年的***“南方谈话”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的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阐明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和战略部署;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初步建立:21世纪初,中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意义

①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促进了中国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②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对促进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接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4.存在的问题

贫富差距拉大。

5.认识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要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问题。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背景的历史考察》一文指出:“从1949年至1952年底,经过三年的努力,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及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核心条件已经具备。”这一核心条件是( )

A.运动基本完成

B.国民经济已经基本恢复

C.国营企业取得主导地位

D.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实施

2.1954年6月28日,中国周恩碜芾砗陀《饶岷章匙芾碓谛碌吕锓⒈砩明,指出:“在我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这表明这些原则( )

A.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外交准则

B.仅适合与中国睦邻友好的国家

C.具有非常好的适应性和包容性

D.为不结盟运动的形成奠定基础

3.***1是朱宣咸作于1956年的速写作品《报喜》,作品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1

A.农业合作化运动深得广大农民的支持

B.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C.当时手工业者积极参加手工业合作社

D.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4.***在中共上发言指出:“我们需要实行***的内部的监督,也需要来自人民群众和***外人士对于我们***的组织和***员的监督。”这里强调的核心问题是( )

A.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治建设

B.加强多***合作和***治协商制度建设

C.健全社会主义国家法律制度

D.加强我国根本***治制度建设

5.著名文学家巴金在《随想录》中曾说,他一听到样板戏就心惊肉跳,成为一种典型的记忆创伤。其“心惊肉跳”的主要原因是样板戏 ( )

A.致使文艺创作万马齐喑

B.导致文化园地百花凋零

C.贯穿***治色彩和阶级斗争

D.削弱了文艺的教育作用

6.1972年在上海发表的《中美联合公报》指出:“双方把双边贸易看作是另一个可以带来互利的领域并一致认为平等互利的经济关系是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的。他们同意为逐步发展两国间的贸易提供便利。”这一内容表明,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的主要目的之一是 ( )

A.建立两国对等的贸易关系

B.建立起两国合作的战略关系

C.改善中美两国的经济关系

D.要求美国解除对华经济封锁

7.***2是1976年与1966年相比,我国的工农业生产、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总额变化情况统计示意***(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编制)。这一表格说明( )[79.0%][90%][80%][70%][60%][50%][40%][30%][20%][10%][0%][工农业总产值][77.4%][53.0%][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总额(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率]

***2

A.“”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B.“”期间我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持续增长

C.计划经济在“”期间发挥正面积极作用

D.“”期间,国民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8.1979年4月在会见美籍华人李***道教授夫妇时,***指出,现在我们在做两件事,除了进行经济调整外,另一件就是思想战线要适应四个现代化,要发扬民主。这主要表明 ( )

A.经济建设是***的工作重心

B.经济与民主建设相辅相成

C.四个现代化建设实质是民主建设

D.民主法制建设重于经济建设

9.1984年,***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肯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实际就是市场经济的代名词。***对这个决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表明( )

A.***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开始萌芽

B.***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开始萌芽

C.***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

D.***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至此已经基本完善

10.1985年10月,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国航天部宣布中国的运载火箭要走向世界,进入国际市场。这一消息震惊了世界。1987年,中央派出火箭专家、航天部副部长孙家栋与外国谈“火箭生意”。第一笔“火箭生意”的谈成主要是因为( )

A.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

B.中国航天科技已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C.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D.中国此前已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

11.在1982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大会议上,***指出“***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任何外国人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这实质上表明了中国( )

A.推行不结盟***策的立场

B.坚持***自主和平外交的立场

C.反美反苏,两个拳头出击的立场

D.和平交流,互利共赢的外交***策

12.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员国之一。中国***府对境外消费方式下的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没有限制,即不采取任何限制中国公民出境留学或者接受培训的措施。但不允许外国机构单独在华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这表明 ( )

A.中国积极调整教育***策与国际接轨

B.中国坚持教育自主,不允许涉外教育存在

C.中国教育体制和教育布局出现重大变化

D.中国的教育结构获得进一步改革优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其中第13小题25分,第14小题12分,共37分)

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0年6月28日,中共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逐步开展运动,标志着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对给予了肯定和保护。有700万人口的少数民族地区暂不开展。《法》明确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了《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化的决议》,1956年6月30日,全国人大通过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第二条规定:农业生产合作社按照社会主义原则,把社员私有的主要生产资料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劳动,实行“各尽所能,按诜峙洹薄51956年底,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基本形成。

材料三 1958年8月,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若干问题的决议》,对的管理进一步细化,“实行分级管理制度,可为公社管理委员会、管理区(或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生产队是组织劳动的基本单位”。

材料四 1983年,中央下发《当前农村经济***策的若干问题》,完整地提出了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全国近99%的生产队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至此,集体所有、家庭经营的农地产权模式初步形成。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950年《法》的主要特点,并指出其主要目的。(10分)

(2)说明材料二中土地所有制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体制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不同,并指出中国农业生产的最终发展方向。(9分)

14.(12分)阅读***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学生出国留学成为我国教育的一种新形式。

***3

――《中国出国留学蓝皮书》(2014年11月)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中国学生留学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见第85页)

现代中国历史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现代中国历史

学习

荀子论天 第1期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荀子论天 第1期,内容包括荀子天论详解,荀子天论原文及翻译答案。[关键词]荀子;《天论篇》;论天;制天

学习

表现性评价的主要特征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表现性评价的主要特征,内容包括表现性评价的典型案例,表现性评价的构成要素。1.评价的情境性。表现性评价通过设置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把所学内容和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使他们直接面对有价值的学习任务。例如,让学生动

学习

库普林在中国大陆的译介

阅读(30)

摘要:库普林是俄国新现实主义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在中国大陆的译介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五四前后初步翻译;建国前后出现了一个翻译的高潮,但却停留在只译不评的阶段;从80年代到新世纪这一状况有很大改观,却仍存在译作不够全面、研究角度

学习

温馨的爱作文600字

阅读(43)

爱分为好多好多种,有亲人之间的爱;有夫妻之间的爱;有朋友之间的爱。爱是伟大的,爱也是平凡的,爱更是珍贵的。爱是人们友谊的桥梁;爱是早晨温暖的太阳;爱是人们美好的心灵。而我感受到的爱,是老师给予我温馨的爱。老师像一支蜡烛,点燃了自己,照亮了

学习

激发灵感 创意无限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激发灵感 创意无限,内容包括激发无限潜能全文,大自然激发灵感创意的诗句。所谓灵感思维,是指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活动中,由于刻苦学习和长期积累了经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维。它的迸发是人们潜意识与显

学习

如何提升领袖魅力

阅读(37)

企业老板缺乏非权位影响力,对团队和个人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觑。那么,美容企业老板该如何提升非权位影响力,修炼领袖魅力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11个方面去修炼。

学习

优秀作文250字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优秀作文250字,内容包括作文250字左右新年,一次游戏作文250字。有句话叫:最怕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我一直以为自己活的比较中庸,不算优秀却也不算太差。然而这一年多的经历却让我有很深的挫败感。它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无能,不

学习

创业点子范文精选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创业点子范文精选,内容包括创业好点子范文精选摘抄,能解决社会痛点的创业点子。创业点子篇1赚钱难,创业难,商机难寻,其实好的创业点子往往就在你的身边,意识到它的存在,你就有可能从此走向成功。

学习

喜看麦田千层浪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喜看麦田千层浪,内容包括严洁敏喜看麦田千层浪,喜看麦田千层浪。碧绿无垠的麦苗在春风里摇摆,宛如大地曼妙的舞蹈。转眼到了流火夏日,大地金黄,农民高高兴兴地拿起镰刀,欢快地收割着这个季节的希望之果,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

学习

秀骨清像艺术风格的形成及影响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秀骨清像艺术风格的形成及影响,内容包括秀骨清相名词解释,秀骨清像。摘要:南朝画家陆探微人物画的一大特征即为“秀骨清像”。“秀骨清像”是指表现人物的形象清瘦秀丽,身材修长、腰细、苗条,反映人物内在的智慧、超脱,潇洒飘逸

学习

雨中的彩虹作文500字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雨中的彩虹作文500字,内容包括雨后彩虹作文500字,彩虹即景500字作文。雨中的彩虹“叮铃铃”……上课了,同学们端端正正的坐在教室里,可迟迟不见老师来,大家疑惑不解,就在这时老师面带笑容地走进教室对我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班

学习

徐悲鸿慧眼识才

阅读(77)

本文为您介绍徐悲鸿慧眼识才,内容包括徐悲鸿为国争气的故事,徐悲鸿座右铭全文。徐悲鸿是1933年在南昌发现傅抱石的。当时,徐悲鸿正任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正是他的责任和追求。

学习

哈亦琦五味杂陈“风筝哈”

阅读(24)

2008年6月,传承坚守了四代的北京“风筝哈”制作技艺通过海淀区、北京市、文化部的层层申报与评审,被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其实,在此之前,作为“风筝哈”的第四代唯一传人,哈亦琦一直就在默默无闻地从事着哈氏风筝制作

学习

德国的故事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德国的故事,内容包括德国故事原文,德国回忆录全文。房价为什么10年不涨

学习

导数概念的通俗讲解

阅读(74)

本文为您介绍导数概念的通俗讲解,内容包括什么是导数通俗讲解,微积分通俗讲解导数。摘要:导数概念的讲解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理论性强、难度大。常规讲解下学生表示不理解,老师也很无奈。作者尝试在导数的概念教学中,从头发的生长率入手

学习

探讨通俗文化理论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探讨通俗文化理论,内容包括通俗文化现象的理论思考,通俗文化的概念和特点。关键词:通俗文化大众文化文化理论

学习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内容包括历史地理论丛投稿,中国历史地理文献整理。1.大河三角洲历史河网密度格网化重建方法——以上海市青浦区1918-1978年为研究范围潘威,满志敏,PanWei,ManZhi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