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卫星频道;电视剧;编排
随着电视多频道竞争的加剧,观众可收看到的频道越来越多,电视剧的编排正日益成为提升收视竞争力的“软生产力”,也成为频道不可回避的拉动收视率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电视剧编排的具体理念、方式在日趋丰富,电视剧的全方位编排策略不仅需要有专业的眼光,还要有立体的、全方位的编排思路。不同的电视剧编排策略会获得不同的收视效果,并由此导致频道竞争力层面的浮动。近两年国内各卫星频道在电视剧编排方面可谓各出奇招,“电视剧编排”也正逐渐成为一个被业内人士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
一、电视剧编排常用策略
策略一:主题化、类型化、规模化编排
所谓主题化编排,也就是利用演员或节目类型形成主题,对电视剧进行主题化、类型化、规模化编排,成为一些电视台提高电视剧收视的重要策略和电视剧编排创新的一大亮点。其实这并不是新鲜事,中央台早在几年前已经提出并运用过,但真正成为业界注目的焦点则是经过安徽、湖南等强势省级卫视频道的推广宣传,如今已成为一种方兴未艾的特色节目编排方式。主题化编排围绕一个特定主题,对节目内容进行集纳式编排,既可以增强节目内容的连续性和整体感,形成节目的组合效应,提高目标观众的忠诚度,又可以增强编排板块的识别度。
例如:安徽卫视就曾经大量采取“主题化”的电视剧编排方式。连续推出了四大主题系列:3月份“春天幸福计划”(《守望幸福》、《家有九凤》、《幸福像花儿一样》);“抗日传奇系列”(《双***老太婆》、《江塘集中营》);“危情出轨系列”(《出轨》、《危情杜鹃》);“婚姻三部曲”(《哑巴新娘》、《半路夫妻》、《再婚家庭》)。这些电视剧都是按照贯穿几部剧的同一主题进行编排和推介,其中尤以“幸福三部曲”的收视效果最为明显。
主题化编排虽然具有显著优势,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比较困难。最大难题在于,具有系列主题概念的电视剧需要电视台提前购入,有时很难“凑”编在一起,这不仅需要频道要有较强的节目购买实力,而节目购入之后,对编排和宣传推广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策略二:推广宣传活动与电视剧播出相结合
所谓推广宣传活动与电视剧播出相结合就在指在电视剧播出之前,通过策划和组织一系列与待播电视剧相关的活动,提前造势,引起观众的关注度,预热播出市场。而在电视剧播出时,同样辅助以相关的专题、系列配合播出,以形成立体声势,提高收视率。如北京卫视在新版《红楼梦》播出之前,就举办了“红楼梦中人”大型选秀活动,周末活动直播。为电视剧铺垫、造势,而在电视剧播出的档期,又在非黄金时段相继重播了《红楼梦》、《曹雪芹》等相关的剧目,形成立体的红楼氛围,让观众身陷其中。
而我台卫星频道也借助《乡村爱情交响曲》播出的契机,推出了《乡村爱情嘉年华》系列活动,包括“本山旗下弟子”及韩庚、何炅、谢娜出席的“豪华开播晚会”,《本山快乐营》开播两周年、本山及弟子快乐小品大集合等活动,让《乡4》在黑龙江卫视未播先火,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策略三:开拓非黄金时段,全天候编排竞争
根据我们的研究发现,一个重要趋势是,观众收看电视剧的时间呈现扁平化分布,黄金时段和非黄金时段的界限进一步模糊。反映到编播上,省级卫视的电视剧播出量在全天各时段的分布也更加分散了。
因此,除加强黄金时段的剧目吸引力以外,很多电视台将新增长点放在非黄金时段开发上,一方面在白天时段进行多档编排或大板块多集连播,如安徽卫视周末大板块多集连播的做法已成为一些台的日常编排方式。另一方面适应观众夜生活延长的趋势而加大深夜时段的挖掘,纷纷设置了22∶00档甚至更晚的深夜剧场。如湖南卫视,放在22∶00之后播出的独播剧,屡创收视新高,引来多家卫视纷纷效仿。这种编排调整所带来的影响是,使原先集中在晚间黄金时段的电视剧竞争上升到全天候、全方位的竞争。
策略四:长假特殊编排,营造“播季”
长假是各卫星频道一年当中电视剧编排的重头戏,也是最容易创新的地方。随着“编播季”这一舶来概念的西风东渐,国内卫星频道将“五一”、“十一”、“春节”以及“清明”“端午”等小长假作为一个小的编播季来设置节目,电视剧编排呈现出和平时不同的特色:
比如:实行剧海战术,全天多集连播。这种多集连播的形式让观众一次看过瘾,使感兴趣的观众实现了频道内的顺流,收视率得到了保证。
二、热播电视剧编排收视效果分析
1.独播剧:集中在22∶00档的编排竞争
对优秀电视剧的争夺正成为近年来卫星频道间资源激战的一大主题。独播剧和首播剧是其中争夺最为激烈的核心资源。独播剧因其播映权、发行权等相关权限都被买断,买方拥有独家资源、只在特定播出平台上播出,而身价最为昂贵,只有少数资本实力雄厚的卫视媒体才能染指其中,如央视、安徽卫视、湖南卫视、江苏卫视、浙江卫视、东方卫视等。固然,独播剧是独家专享资源,有利于频道快速树立品牌形象、提升广告创收,但是高收益往往伴随高风险,一旦高价买断的独播剧没有收到预期的市场效果,高昂的成本就会转变成惨重的损失。除了内容的选择要对观众口味之外,如何编排至关重要。
从收视表现而反观编排得失的角度来看,独播剧在编排上需要注意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契合、顺应社会热点,把握合适的播出时机。目前常见的编排有:
2.首轮四家上星剧:晚间黄金时段的竞争
2005年国家广电总局出台的同一电视剧集不能同时在四家以上上星频道中播出的规定,引发了省级卫视对电视剧首轮卫星播映权的争抢。由于“首轮独家上星播映”和“独家上星播映”这两种首播方式费用高昂,因此国内卫视频道多采用首轮四家(也有两家或三家)上星播出方式。而“同时播出,比拼速度”、 “同日播出,比拼时段编排”也就成了各家卫视心知肚明的制胜法则。其次,广告插播技巧也成为各家卫视比拼的又一着眼点,看似几十秒的广告,插播点与插播时段的不同,在收视效果的反应上可能就会大相径庭。
3.二轮剧:全天候的竞争
随着卫视频道阵营的分化和首轮剧、独播剧等稀缺影视资源的垄断加剧,上星频道在电视剧领域的争夺趋于白热化,对经典剧、热播剧的挖掘、编排也在不断深入,一些频道出现了老剧重播的热潮。C***统计发现,占电视剧播出总数1%的电视剧被30多个频道播出,同时近80%的电视剧仅在少于9个频道播出,内容竞争向少数优质电视剧高度集中。历经时代考验的优秀精品剧凭借过硬的质量深受欢迎,在各卫视频道纷纷重播,既可以多次利用节目资源,又能够取得不错的收视效果。二轮剧的编排特点是:
(1)较之首播剧和独播剧更为灵活、机动。由于经典老剧已经经历过岁月的沉淀和收视的考验,编排失败的风险也较小,所以,在全天的分布可谓“遍地开花”,尤其是支撑白天时段收视率的主要内容。而且在晚间黄金时段,也出现了多家卫视重播老剧的现象——象《铁齿铜牙纪晓岚》《乌龙山剿匪记》、《情深深雨蒙蒙》等老剧和经典剧《西游记》《武林外传》《潜伏》《士兵突击》等就曾经被多家卫视在黄金档重新播出。
(2)同一热播剧目被同一频道反复大量轰炸播出,以“榨净”电视剧的剩余价值。《亮剑》在江西卫视,曾在同一年的不同时期、不同时段重播了7次之多,都获得了不俗的收视效果,被称为“救市”良方。可谓将该剧的资源价值最大化利用了。
合理有效的编排方法在电视剧的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电视剧的各种编排方法要灵活运用,在编排过程中要擅长出“组合拳”,各种编排方法只有互相补充、互相配合,才能保证一个电视媒体在激烈的“电视剧大战”中百战不殆。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卫星频道电视剧编排技巧及收视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