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家庭结构对儿童的个性形成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将家庭结构分为核心家庭结构、主干家庭结构、特殊家庭结构,分别探讨不同家庭结构类型对儿童个性的影响。
关键词: 儿童个性 核心家庭结构 主干家庭结构 特殊家庭结构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家庭结构类型也在不断变化。家庭是每个人出生和成长的基础,是生活的起点,儿童个性形成的最主要场所是社会细胞的家庭,所以家庭在儿童的个性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家庭结构的变革终将会影响儿童个性的发展。在对人格和家庭结构的深入研究中,大多数普遍的研究方向是具体的家庭结构对儿童个性的作用。因此本文重在对以往关于家庭结构对儿童个性影响研究方面的缺陷,深入地分析各种结构家庭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及不同家庭结构类型产生原因,是什么原因带来的这些影响,研究了不同家庭结构中儿童的个性特点,为我们今后培养儿童的健全人格个性及优化家庭结构,提供科学依据和策略措施。
一、影响儿童个性的因素
在以往的心理学论著中论述中,对于个性的特征一般表现为:
1.稳定性和可塑性
个性的稳定性一般指的是个体的人格特征往往具有跨时间和空间的一致性。所以在个人的生活中暂时的偶然表现的心理特征,我们就认为是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当然一个人的个性或称人格也不是简单直线发展的。相对稳定的个性也可能因为某种原因会发生某种程度的改变。尤其是在生活中经过重大事件或挫折,总会在个性上留下深刻的记忆,因此影响一个人个性的变化。
2.独特性和共同性
儿童是一个人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一般来讲影响儿童个性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遗传;二是环境。婴儿在出生后,往往就在个性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个性的发展过程中,遗传的作用渐渐越来越小,而环境的影响则越来越大。
3.自然性和社会性
人的个性是在先天的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在通过后天的学习、教育与环境的作用逐渐形成起来的。所以,个性当然具有自然性,但是人的个性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自然的产物,人终究离不开社会,它总是要深深地打上社会的烙印。
二、家庭结构对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
家庭是人生的起点,成长的沃土,人生的基础。家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家庭中每一个因素的变化,都将会对儿童个性产生作用。本文将家庭结构分为核心家庭结构、主干家庭结构、特殊家庭结构三大家庭结构类型,并分别探讨不同家庭结构类型对儿童个性的影响。
1.核心家庭结构对儿童个性的作用
现代家庭的主流是“核心型”家庭结构,即年轻父母和子女组成的小家庭。美国人类学家G.P.默多克首先提出了核心家庭概念。又称夫妇家庭或血缘家庭核心家庭中有两种最基本的家庭关系:夫妇关系和亲子关系。核心家庭从已婚夫妇离开父母独居为开端。核心家庭特点是对亲属网络的依赖性较小,灵活性、***性、机动性较大。有利于培养儿童的***性,满足不同时代的人对不同生活方式的追求。有利于形成家庭中的平等关系、权利、嗣系,同时简化家庭人际关系,大大地减少现代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和纠纷,实现家庭中的民主。核心家庭结构的优点是父母接触子女的机会很多,直接交往多,有利于父母在精力、时间和经济上更好地关心照顾子女,有利于父母对子女实施早期教育。所以在核心家庭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容易协调,思想容易统一,儿童威望较高,有矛盾也比较容易处理。一般来讲核心家庭的知识性因子较高,在好奇心,自信心,坚持性,***性,自尊心,情绪稳定性等方面均优于其他家庭结构中的儿童。所以这类儿童具有活泼、思维敏捷,兴趣爱好广泛,敢为性,诚实自尊,有强烈的安全和归属感,遇到问题***思考等个性优点。
当然核心家庭结构也有其缺点。因为核心家庭的人际关系过于简单,家庭代际上存在缺陷,所以使儿童在家庭和社会中无法领会到各种复杂的人际交往关系,使他们变得拘谨,焦虑,从而致使了儿童形成自我为中心,不善于交际的个性特点,进而影响和制约了儿童个性发展。
2.主干家庭结构对儿童个性的作用
主干家庭是我国较为普遍的家庭结构之一。一般是由一对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或者再加其他亲属)组成的家庭。在主干家庭中,为数较多的是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和其未婚子女三代组成的家庭。由于是人口多,其中不仅有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还有婆媳关系或翁婿关系、祖孙关系等,因此主干家庭的层次关系较核心家庭复杂得多。在主干家庭教育中,孩子一般要与三代人打交道,所以孩子的教育者,至少包括父母和祖父母两代人,因而主干家庭教育是利弊兼而有之。
有利之处在于:(1)家庭成员都经历了多年的磨合,所便宜矛盾冲突较少。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角色意识、尊老爱幼的品德,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孩子对人际交往能力及环境的适应能力等。(2)主干家庭成员比较善于控制冲动,说话委婉,有利缓解矛盾,形成良好融洽的家庭关系。(3)主干家庭成员众多,因为有祖父母和双亲共同组成家庭教育,所以能兼顾大小家庭之长,去二者之短。
不利之处在于:由于大家庭由于人际关系过于复杂,年轻父母,用现代的教养观点去教养儿童,而祖辈凭老经验养育,会墨守经验,怕早期教育累坏孙辈身体。这使得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作用相互抵消在教育子女方面,极大地削弱了家庭教育的积极效果。
3.特殊家庭结构对儿童个性的作用
(1)离散家庭结构
离散家庭指那些因特殊原因父母与子女分居多地的家庭,在当前表现为不同类型的留守家庭等。由于生活的高节奏,父母忙于工作,无精力照顾儿童。由于因父母角色的暂时或者长久缺失,或因社会舆论的不良影响,使这类孩子易产生愤怒、恐惧、悲伤等消极情绪,多表现为情绪波动较大,自我控制能力等较差。如果寄养的儿童的父母一旦疏忽管教,这些儿童就很可能形成放任自流,形成散漫、冷漠等个性特点。
(2)单亲家庭结构
单亲家庭是指由于分居、丧偶、离异或者构成家庭主体的成员不齐全的家庭。单亲家庭的子女一般由母亲或父亲单个抚养的孩子。此类结构的儿童易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易形成恐惧、焦虑、神经质等个性倾向;由于婚姻上的失败,单亲家庭结构中的父母,常常使其对子女产生爱的极端,或溺爱有加,或缺乏关爱,这两种极端都会使孩子的个性形成缺陷;在单亲家庭中,一般子女由女方抚养,由于单亲过分的严厉教育,孩子又会形成自卑,抑郁,冷酷等个性。
(3)重组家庭结构
重组家庭结构是指由两个单亲家庭重新组合的再婚家庭或同居家庭。在重组家庭结构中,有的时候家长也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儿童有时会受到来自两个单亲家庭中的不公平待遇或者下意识认为受到不公平待遇,从而使儿童心理蒙上阴影,形成焦虑、怀疑、、敏感的个性特征。
综上所述,我们不能把儿童不良个性的形成,完全归因于残缺家庭结构的影响。当然,特殊家庭结构对儿童个性所带来的影响是必然的。可以看到不同家庭结构对儿童个性有影响的差异性,同时也有交错性的影响。解决特殊家庭结构给儿童个性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完整家庭结构中不利于儿童个性形成的因素,要全面客观地看待不同家庭结构对儿童个性作用的问题,真正找出优化家庭结构,为儿童提供良好家庭结构环境的措施。
参考文献:
[1]何思忠,刘苓.不同结构家庭及精神环境下儿童个性特征与父母个性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VOL22.
[2]骆风.成才与家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4,1版.
[3]刘玉薇.美国社会核心家庭与新式家庭的转变.科技信息,2008(34).
[4]叶一驼,白丽英.国内外关于亲子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2(2).
[5]可凌玮,郭学贤.改革开放对家庭结构的影响.郑州大学学报,2003(1).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谈家庭结构对儿童个性形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