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本刊记者偶遇并独家采访了蔡元培先生的曾侄孙蔡建国先生。循着蔡先生的记忆脉络。90年前那段激荡人心的画面与鲜为人知的故事片段。逐渐在记者的脑海里清晰起来。
没有蔡元培。“五四”可能会被推迟
蔡建国(以下简称蔡):“五四”。第一是讲民主。第二是崇尚科学。民主与科学构成了当时“五四”的两大主题。在北洋***阀极权统治的黑暗时代里。有那么多知识分子提倡五四新思想。能够有这么活跃的气氛。我认为是难能可贵的。也正是从那个时刻开始。中国的文化和思想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包括以后的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拭产主义小组在北大的建立都是由此发轫的。
中:您认为“五四”的本质是什么?
蔡:我认为。五四青年也好。也好 第一是爱国。第二则是进步。第三就是在进步当中追求民主与科学。民主的反面是专制。科学的反面就是愚昧。“五四”正是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树立起反专制与反愚昧的旗帜。所以从本质上讲,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运动。
中:您对新文化运动与有着怎样的认识?
蔡:这个是我在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渐形成认识的。原来我只是从教科书上得到答案,教科书告诉我是反帝爱国运动。我就认为是反帝爱国运动。自己不会思考。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对“五四”的思考就有了更深的认识。开始认识到实际上是和新文化运动紧密连在一起的。1915年9月15日。***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又改为《新青年》杂志。当时他发表的一篇文章《敬告青年》。谈了对青年的6个要求。就是要自主的。非奴隶的等等。用现在的话就是青年要有进取精神。要有理想。不能是盲从的。第一次对新青年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些都为“五四”打下了很好的思想基础。
当时的中国也正亟需这些先进思想来引导青年。这些新思想在中国的诞生都是由当时的青年传播的。胡适。等从美国和日本留学回来就做了北大教授。当时也是在北大***书馆工作。所以和新文化运动是有密切联系的。我认为研究应该把“五四”和新文化运动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中:作为蔡元培先生的后人。您怎样认识蔡元培在“五四”中的作用?
蔡:90年后的今天。我们来看看“五四”的那些健将们。先驱们。他们的目标,理想与激情。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一方面。在当时北洋***阀黑暗统治下。新思想还是被禁锢的。另一方面。从海外传来的思潮也是鱼龙混杂。在这种情况下。蔡元培是做了很大贡献的。和新文化运动是和北大学生密切相关的。没有蔡元培做校长。没有他的“兼容并包”思想和办学方针。很难想象新思想能在北大生根开花。在当时的北大。新旧两派学者俱存。但是蔡元培就有规定。你讲学问可以。不能鼓吹***帝制。新思想由此占据了主导地位。
***。。胡适。鲁迅当时都在北大。所以北大就成了旧思想。旧文化和新思想。新文化共存的一个地方。而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思想就包容了这些新思想,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他本人虽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信徒。但是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学问可以研究。所以他支持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在北大于1918年就成立了。当时。罗章龙对蔡元培说:“我们要成立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会。请你给我们一间办公室。”蔡元培立刻批给他们两间办公室。而且还亲自参加了成立大会。与他们一起合影。而当时北洋***阀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洪水猛兽。这时候北大校长蔡元培站出来支持他们。实际上保护了马克思主义的萌芽得以发展壮大。后来。1 920年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就在北大成立了,1 921年中国***诞生。在这个过程中。蔡元培顺应了时代的需要。
中:90年后的今天。您认为当下对的认识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
蔡:我认为是存在着误解与问题的。现在很多人一讲到“五四”。讲到民主与科学。就要把西方的东西搬过来。这是不对的。我们是可以学习西方对我们有用的东西。我们可以借鉴别国适合中国国情的优秀文化和制度。但是要按照中国的国情来进行取舍。
“80后”身上。五四精神仍在
中:现在的很多青年似乎更多地关注自己。您认为他们是否需要一种“仰望星空”的精神?
蔡:非常需要。我是大学教师。所以对现在一些青年人的想法有所了解。第一。年轻人的思想敏锐活跃。这也是这一代青年的特点。但是。他们在经济全球化与互联网的影响下。容易接触到很多的外来东西。尤其是那些不健康的信息。所以现在年轻人一定要发扬五四爱国精神。牢牢站在国家民族的立场上。第二。青年人很难摆脱现在物质社会的影响,但是应把个人愿望。个人追求和国家。民族的利益结合起来,把个人放到民族的命运发展中去。来体现青年人的价值。
中:您怎样看待“80后”?
蔡:坦率地讲,我过去对“80后”这一代。看到他们的缺点多了一点。但后来我通过接近他们。了解他们。也有了一些启示。这一代人有几个特点。第一。在物质社会里。他们还不是那么复杂。是比较单纯的。第二。他们是愿意为社会做贡献的。而且大多数也还是有团结。互助,奉献的精神的。在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期间。他们都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精神。这正体现了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五四精神。
中:我们知道,每年关于“五四”的纪念活动都很隆重,但有些人认为是形式主义。您怎样看待?
蔡:我认为纪念。不能为了纪念而纪念。的精神应该是永恒的。是长期存在的。每年5月4日我们把“五四”提出来。纪念一下是可以的。但是。作为教育的功能而言又不能为了纪念而纪念。
中:您对现在青年人的思想教育有着怎样的认识?
蔡:我感觉这个社会各界都有责任。包括媒体。现在的大众传媒。坦率地说有多少青年人在看呢?问题是我们如何把青年的媒体打到整个青年群体里面。谁去占领这个阵地。来引导他们。如何唱响主旋律,如何真正影响当下青年人群体的精神世界。我认为很重要,也是值得大家思考与研究的。
中:您认为“五四”对当下的青年有着怎样的意义?
蔡:当时的五四青年所面对的是一个黑暗的。专制的北洋***府。而他们这种毫无畏惧的气魄则来自于他们的爱国精神。“五四”对于现代青年人的意义首先就是要爱国。要有对国家。对民族的忧患意识。还有就是能够学习与践行民主和科学的精神。既要科技创新。又要有管理的科学精神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