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课教学与学生内驱力的激发

提高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以下简称《品德》)课是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主要渠道。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形成和发展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品德课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众所周知,被动的学习是容易遗忘的,效率是很低的。一旦有了学习的内驱力。其学习效果会事半功倍。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即学习动机来源是多方面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学生的学习动机由三部分组成,即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本文就奥苏伯尔提出的学习动机的三个组成部分与《品德》学习的关系阐述如下。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以求知作为目标本身,指导学生思考想了解或想理解所要掌握的知识,引发其产生要明白或解决问题的欲望。这种内驱力,大多从好奇心的倾向、探究、操作和领会的欲望以及与应付环境有关的心理素质产生出来的。

如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和规则交朋友》一课,四年级的学生对于规则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怎样才能和规则交朋友、为什么要和规则交朋友”尚不明确,于是,就产生了探究心理。这时,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因势利导地刨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调动学生的认知内驱力。

在教学活动一开始,我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课外活动课上,学生从教室到操场参加兴趣活动,下楼梯时,一组镜头是学生排队,从楼道右边秩序井然地顺着楼梯走下去;另一组镜头是学生说说笑笑。勾肩搭背。一个同学从左边下,拐弯时被上来的同学撞个满怀。两种情景,形成鲜明对比,激发了学生明理的兴趣。

此时,学生虽然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比较,初步知道了哪一种做法好。但对于“为什么第一组做法好、第二组做法不好”,学生的认识与理解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展开讨论。在学习兴趣和探究心理的驱使下,使学生投入到热烈的讨论之中。通过讨论,学生初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种情景是有秩序,上下楼梯按来左去右的规则走,是安全的;第二种情景是不按照规则走,不安全。再联系公路上行车情况得出结论:如果不按规则行驶,后果不堪设想。最后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学习的一些规则。这样,学生对于生活中处处有规则及规则的作用有了初步的、感性的认识,也为后面的明理奠定了基础。

可见,在《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内驱力,使之积极、自觉地投入学习中,促使他们的道德认识得到内化。

二、体验成功喜悦,激发学生的自我提高内驱力

自觉提高内驱力指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当地位的需要,它与认知的内驱力并非指向学习任务的本身,而是把成就感看作是自己赢得自尊心的根源。显然,它是一种外部动机。对于学生来说,除了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还应激发学生的外部动机。

在《品德》课教学中,学生的道德形成和发展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相互协调发展的结果。如果教师在学生品德形成的每一个阶段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那么,学生就会产生良好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促进学生的良好品德及早形成和发展。

如教学《我和规则交朋友》一课,为使学生养成按规则办事的好习惯(道德形成),在引导学生初步明理后,可做如下两种设计。

1 对于按规则办事行为正在形成的学生。可进行如下提问:当你排队买票时,看到有人挤在前面,心里怎么想?与同学游戏时发生矛盾,怎么办?

当学生回答正确后。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这部分同学获得成功的喜悦,产生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使他们的道德认识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2 对于原来按规则办事比较差的同学,通过学习初步形成道德认识,但其道德认识可能还停留在初级状态,认识较肤浅。针对这部分学生我们设计如下提问:“你在生活中懂得哪些规则?能讲给大家听吗?”如学生回答准确,教师立即给予表扬:“你进步这么快,老师真为你高兴!…你一定会做一个守规则的好孩子!”教师的及时表扬和鼓励,使这部分学生同样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产生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使他们为了保持成功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严格律己。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深化明理,加快其良好品德的形成。

由此可见,教师在《品德》课教学中,根据学生不同的道德水平,分别给予创造成功的不同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享受成功的愉悦,产生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从而促使学生及早地形成和发展好的道德品质。

三、运用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附属内驱力

附属内驱力指为保持长者(老师或家长)对自己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的一种把工作做好的需要。它与自我提高内驱力不同的是:不是把良好的学习成绩和良好的行为看作是赢得地位的手段。而是为了从长者那里获得鼓励、赞许而产生的内驱力,年龄越低,这种内驱力越强,特别是低年级的儿童。

在《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已经在课堂强化了道德认识(道德认知形成),课后就要付诸行动(道德品质的发展)。在学生课后的行为实践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良好的行为表现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激发附属内驱力,形成“鼓励一成功一再鼓励一再成功”的良性循环,使良好的行为得到巩固。

如学习了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个主题《平安回家》一课后,学生在课堂形成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会进行亲身体验并付诸行动。这期间,教师如果表扬和鼓励得法,学生的遵守红绿灯规则的认知和行为就会得到加强和巩固;反之,遵守红绿灯规则的认知和行为就会逐渐减弱和消失,课堂教学将失去效用。对此,我做了如下活动设计:①比一比,回家的路上,看谁在见到红绿灯时,规则遵守得最好;②回家跟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各说一次遵守红绿灯规则的话;③开展“遵守红绿灯规则一日评活动”。生活中,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过马路,及时发现在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有进步的学生则给予奖励。一个阶段后,再评比全班的“最遵守规则的十佳学生”,进行表彰。使活动得以逐步深入。这样,学生不断地受到教师的鼓励与赞扬。主动地获取成功的机会和乐趣,从而保持了附属的内驱力,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得以巩固和发展。

总之。道德内化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关键。实现内化是《品德》课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才能真正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作者系福建仙游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品德”课教学与学生内驱力的激发

学习

李约瑟与上海建筑师曹慈凯的交往

阅读(40)

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JesephNeedham)博士(1900-1995)是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在上世纪中叶,他以系列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闻名于世。李约瑟以西方人的眼光,发现并证明辉煌的中国古代科技曾对世界近代科学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令世人对东方古

学习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女性的诗化意象

阅读(36)

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创造了两位主要的女性形象,并赋予她们以诗化意象:特蕾莎――放在篮子里顺水漂来的孩子,萨宾娜――戴着圆礼帽的背叛者,通过分析人物的内心世界来探讨诗化意象、灵与肉及身体言说等存在主义思想。关键词:昆德

学习

姚崇“以不贪为宝”

阅读(55)

唐玄宗开元朝几位宰相各有特点,《资治通鉴》谓:“姚崇尚通,宋Z尚法,张嘉贞尚吏,张说尚文,李元、杜暹尚俭,韩休、张九龄尚直,各其所长也。”其实,以“尚通”著称的姚崇,生活上亦非常俭朴,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做出重大贡献,也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

学习

“孙大圣”变身记

阅读(31)

【案例】我是个名副其实的孩子王——与我朝夕相处的是一年级的孩子们。他们纯真、烂漫;他们简单、透明;他们调皮、好动;他们让我欢喜让我忧……班里有个男生叫小祺,个子小小,皮肤白皙,五官精致,忽闪忽闪的大眼睛,让人一见就喜欢。可是在短短几天

学习

关于卫生洁具石膏粉的基本性能及检测方法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卫生洁具石膏粉的基本性能及检测方法,内容包括水性石膏粉优缺点,卫浴石膏粉性能。1引言石膏是制作石膏模型的主要材料,石膏质量关系到模型质量,石膏模型质量关系到成形的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因此,几乎所有的卫生瓷企业都

学习

浅谈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

阅读(32)

[摘要]自从各省台电视节目上卫星以来,再加上数字电视的不断普及。每天电视观众可以收看到将近7、80个频道的电视节目。如何保障节目正常有序的播出,使观众能够心情愉悦的收看到,就是电视人应该每天面对的问题。对于电视台来说,要想保障节目

学习

孟子“心性”释义

阅读(44)

传统儒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伦理道德哲学,它关注的焦点是人怎样能够合于伦理,成就道德的问题,这也是自古以来历代儒家不遗余力、推崇备至的心性之学。心性之学就是人之所以有理义、之所以有道德之学。基于此,我们可以说心性之学是儒学的理论基

学习

岂是黄粱一梦,此生确曾活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岂是黄粱一梦,此生确曾活过!,内容包括敢问梦中知己何处寻全文,旧岁还留多少梦全文。尽管《黄粱梦》与《枕中记》有着相似的故事情节,但小说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立意和主旨。在《枕中记》中,作者通过揭示官场的现实,发出了人生如梦

学习

于颖拼死为了什么

阅读(28)

于颖远远地看着北京市海淀区法院的大门。7月14日上午,大门里正在审理她的案子。开庭前很久,于颖就来到了法院,她还办理了旁听手续,与认识或不认识的人聊了几句。但临到开庭,于颖还是走出了大门。她不愿再看到被告们的眼睛,不愿面对被告们的家

学习

日本六次产业化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日本六次产业化,内容包括日本六次产业发展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日本六次产业化的主要形态包括。物价上涨尤其是高菜价近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蔬菜水果价格涨得很快,但大部分利润为流通业和服务业所得,农民分到手的钱却很有

学习

人大裸模女孩的双面人生

阅读(27)

19岁的日记中,她在扉页写下“我要呈现一种生活,它叫苏紫紫”。日记之外,采访她的记者成了她的创作元素,“为了体现艺术也能被大家正视”,她全身接受男记者采访的照片再度在网上疯传。与她的想象不同,记者采访中,没有人对裸模心怀偏见,大家宽容地

学习

再议《霍尔的移动城堡》的人文设计

阅读(35)

[摘要]《霍尔的移动城堡》作为宫崎骏的又一力作,深受广泛好评。笔者认为其在人物形象的设计上,着眼于强烈的形象和心理对比,如少女苏菲形象和心理的转换、苏菲与霍尔间爱情开展的形式等都让人耳目一新。强烈的情节节奏也使故事有松有弛。色彩

学习

真菌发酵技术与方式探究

阅读(28)

中国药用真菌资源丰富,是世界上使用药用真菌治病最早的国家之一,灵芝、茯苓、猪苓和雷丸等药用真菌在《神农本草经》中就已被分别列项论述,这些药物至今仍沿用不衰。药用真菌大多属于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中国已报道的食

学习

浅析羊皮鼓舞的起源及对人们生活的意义

阅读(56)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羊皮鼓舞的起源及对人们生活的意义,内容包括羊皮鼓舞主要用在哪些地方,什么是羊皮鼓舞。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各种知识在当地居民中的传播,羊皮鼓舞的神圣性在年轻人一代的心中已日益淡薄,但是在当地居民的心中“万物有灵”

学习

当代大学生意志品质的特点及培养策略

阅读(33)

大学生的意志正处于形成时期,具有不稳定、不平衡的特点,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性,挫折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普遍较弱,意志品质的锻炼和培养明显不足。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的策略有:树立高尚的理想,确定恰当的目标;提高对意志品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挫折

学习

学生过激行为的心理分析与矫正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学生过激行为的心理分析与矫正,内容包括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的措施,矫正学生不良行为的心理策略。[摘要]过激行为是对事情理解不当的过度行为反映,违背常规和运用非正常手段处理问题的方式。工作中,我们遇到产生过激行为的学

学习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内容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心得体会,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是几月几号。【摘要】近年来,大学生群体中由于心理问题造成的个体行为偏差不断增多,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呈增多趋势,众多诱因导致大学生中出现了

学习

我助学生写班史

阅读(31)

摘要:通过不断的写作,学生不仅培养了思考的习惯、坚持不懈的毅力,而且培养了关心集体、关爱他人、关注自我的品性。学生在写班史过程中,既了解了自己的不足,更明白了自己的长处;既知晓了父母的苦心,又懂得了教师的艰辛,更明白了自己的责

学习

ARCS动机设计模型在激发成教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应用

阅读(30)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成效的重要影响因素。理论上对学习动机类型包括多种的划分,但在现实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是多种动机的整合。仅仅针对某种动机采取单一和短时性的动机策略是不够的。尤其是对于成教大学生,更需要一种可以贯穿教

学习

艺术知识内化成学生素质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艺术知识内化成学生素质的途径和方法研究,内容包括全国艺术素质测评认证国家承认吗,激发学生艺术潜能的举措。美术学院大学生的素质缺失及现状,已经大大影响到了学生的职业发展与成长成才。以艺术知识内化成素质为切入点,通过

学习

高校学生资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高校学生资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内容包括高校资助管理系统验证码不正确,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源码。【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行,高等院校不管是从数量还是规模上面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我国培养

学习

要注重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要注重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内容包括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如何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人类的思维具有方向性,存在着正向与逆向之差异,由此产生了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两种形式。正向思维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