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霍尔的移动城堡》作为宫崎骏的又一力作,深受广泛好评。笔者认为其在人物形象的设计上,着眼于强烈的形象和心理对比,如少女苏菲形象和心理的转换、苏菲与霍尔间爱情开展的形式等都让人耳目一新。强烈的情节节奏也使故事有松有弛。色彩的设计不仅具有明显的隐喻作用,而且在人物性格、情境烘托方面先声夺人,深化了主题。在苏菲的形象设计上,着重对其坚强、善良的性格进行了刻画,使得平凡女孩的人格力量得到称颂,颠覆了传统影片中庸俗的爱情观。
[关键词] 形象对比;情节节奏;色彩;善良品质
走进宫崎骏的动画世界,我总会为之振奋:美轮美奂的画面,让人叹为观止!神秘诡异的气氛,引领你追寻鬼神的出没,丰富的情节构架,又让人充满立体的情感体验。其中的《霍尔的移动城堡》是最受笔者欣赏的作品。这部动画片情节跳跃,人物性格跨度很大,和宫崎骏以往绵密、通俗的叙事风格截然不同。下面本人就对此部影片进行粗浅的分析。
一、强烈的反差对比增强了影片的艺术魅力
形象的强烈对比使影片亮点频出。影片的一开始就毫无悬念地抛出了声色立体的硕大城堡,似丑陋的生物一样跃入观众面前,并发出犹如火车或工厂中噪音般的嘶鸣,仿佛工业时代的垃圾堆砌站,这一形象的设计对于反战的宫崎骏来说,隐喻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与以往欧美动画片相比,这毫不嗦的出场很像印度电影的风格,以直扣主题著称,深受观者喜爱。城堡隐约地爬上山坡的一刹那,与青青草地以及安详的羊群形成了巨大的对比,轻烟淡去,古怪而灵巧的城堡移动在这个真实的世界里,如梦似幻,让人心怀向往。还有,苏菲逃离小镇后,有人大声劝告她不要闯入魔法师的领地――中折谷,好像在我们周围真的有这种神奇力量的存在,这与日本深信“鬼怪”的传统[1]不无关系。霍尔“吃人心脏”的可怕名声远扬在外,但苏菲的眼中,霍尔是率真而可亲的。影片中还有一个主要形象,那就是荒野女巫。因霍尔英雄救美的举动吃醋,夜入帽子店对苏菲下了咒语,使故事一开头就形成了一个大节奏的转折,一位安静清纯的少女瞬间变成了衰老的婆婆,她躲在房间里慢慢地说服自己接受现实,展现了一个人在逆境中顽强求存的强大能量。而霍尔就做不到这一点,比如头发被染了色后,竟痛心疾首,“如果不漂亮,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脆弱得像个无助的孩子,呼唤着黑暗精灵。与以往影片相比,苏菲的性格特征是史无前例的,其后来的表现更是精彩流畅,她那乐观而又玩世不恭的个性着实可爱。影片大部分构架都是以苏菲婆婆展开的,主要情节也是美少年和老婆婆的相知相吸。另外,霍尔与荒野女巫也进行了对比。霍尔的形象是美好正义的,而荒野女巫的出现是夜潜的,偷偷摸摸的。这令人始料未及的颠倒,让人唏嘘不已!给我们留下了截然不同的情感体验。
强烈的情节节奏对比使故事有松有弛。开场时边行边鸣叫的城堡,与帽子店沉闷压抑的“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白日里热闹的街市与打烊时昏暗的帽子店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此外,人物的情绪也起伏错落,我们能明显感觉到变成老婆婆的苏菲,更加纯粹,幽默洒脱,为打扫卧室弄得尘土飞扬,险些熄灭了卡尔西法,为后来的故事情节做了很好的铺垫,因此,苏菲强迫卡尔西法移动城堡的这一举动也变得顺理成章了。霍尔回来后,平静地重燃了火种,静静地点燃了暖炉,与先前苏菲的大刀阔斧的清扫活动形成了一静一动的对比。随后,当故事发展到苏菲与荒野女巫抢夺卡尔西法,苏菲被摔到悬崖下时,画面的节奏由激烈的争夺、逃走到支离破碎,形成了动态节奏。苏菲呆呆地跪坐在地上,那一刻是那么漫长。突然,苏菲懊悔地放声大哭,打破了这一可怕的宁静。紧接着故事情节缓缓地进入到了霍尔的童年时期:流星雨夜,一个男孩许下心愿,虔诚地接住一颗流星并努力地吞咽了下去……没有任何语言,苏菲远远地望着这一幕,终于明白了这一切。原来,霍尔的心和卡尔西法建立了一个契约,霍尔在获得了火的能量后,自己也将失去真心和自由。这一情节的设计助了苏菲一臂之力,苏菲顺利地解除了霍尔和卡尔西法的契约,并获得了真正的爱情。不难看出,节奏的设计在增加影片魅力指数方面至关重要。
二、隐喻而美妙的色彩体现着独特的含义
著名摄影师斯托拉罗曾经说过:“色彩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我们使用色彩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感受。就像运用光与影象征生与死的冲突一样。”[2]影片中,色彩与人物的性格特征环环相扣。苏菲从始至终都是知性而明智的。因此,她的服装都是蓝绿色的冷色调。变成老婆婆后,这一风格就更加定型了,只有到了故事结局后,苏菲和霍尔在飞翔的城堡上迎风展望时,她才着上粉红的衣裙,寓意着甜蜜爱情的获得。苏菲的绿色服装从另一方面暗示了她向上、开朗、乐观的性格特征,并且能够广交好友,不难看出,故事中所有跟她接触过的人都成了她的朋友。而苏菲的继母,常穿米黄色的长裙,配以巨大蓝色翎毛的帽子,色彩对比醒目,与她外向的性格不谋而合,也预示了她爱慕虚荣的心理,不久便嫁给了一位富人。苏菲的继妹蕾蒂也是一个开朗而有主见的女孩,金发碧眼,粉红色的长裙,衬托出了她细腻、热情和富于同情心的个性。此外,荒野女巫本来的面目已是老态龙钟了,但她却出奇的爱打扮,浓妆艳抹却掩饰不住不再的风华,宽沿的帽子遮住了半张脸,显得阴险诡异。高大肥胖的身躯挤坐在娇小的紫色轿子内,轿子只能露出半张脸。在夜闯帽子店将苏菲变成老婆婆后,役使两个抬轿人在夜色的掩护下飞快逃走了,体现出了她为人的阴暗和鬼祟。在这里,紫色衬托出了她爱好华丽的天性,暗示了高傲、骄纵、控制欲强的性格,深紫色服装常常表现出一种邪恶和危险。荒野女巫的手下就常常身着紫色绅士服出现。在被萨莉曼撤销了魔法后,荒野女巫变成了一个无助的甚至有点儿糊涂的老人,性格中也逐渐展现出了善良的一面,如拒绝向萨莉曼出卖霍尔,后来又把心爱的卡尔西法交给了苏菲。在这些情节中,荒野女巫都身着简单的黑色长袍,连帽子也不复存在了,脸上的赘肉如瘤子一样挂在腮下,酒糟鼻子泛着红润,完全再现了一位老到极致的人物形象,没有任何华彩。
此外,影片中场景的色彩也因情境的变化变换着不同的色调。当苏菲第一次进入城堡内部时,看到的是一个陈旧黯淡的房间。但当霍尔和苏菲相爱后,霍尔搬家了,这个新家色彩丰富,呈现出暖红色的总体色调,突出了人物内心对爱的期许和对家的眷恋。霍尔的卧室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个孩童般的世界,神秘的绿色调包围着床榻上的霍尔,衬托出他的孩子气。在这个场景中,霍尔向苏菲揭示了自己好奇、胆小的心理。同样,影片中也对战争场面进行了侧面描写。当银灰色的***舰冲入了清新亮丽的秘密花园时,犹如一个不速之客充斥着和谐的画面;乌烟瘴气的火车发狂似的喷出大团黑烟驶过苏菲那温馨的窗,打破了画面原本的和谐,这些异样色调都寓意着战争对人们宁静生活的破坏。此外,神秘的色调也常常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受伤的霍尔在呼唤黑暗精灵时,屋子里黑影晃动,霍尔身上渗出了绿色的浆液,显示出了他懊恼的心境。以上的例子不胜枚举。
三、传统影片中庸俗爱情观的颠覆――平凡女孩的坚强、善良与美貌同在 影片预示了一个道理:任何魔法面对真爱都会自行消失。柏拉***的《会饮篇》谈论过:爱情的对象是美的,这不只是寻常的美,爱情的极境是达到统摄一切美的事物的最高的美。[3]霍尔在影片中是个才华横溢的魔法师,高大帅气,然而却住在一个破铜烂铁堆砌的家,但这对于苏菲来说不算很糟,甚至很神秘,这与爱屋及乌不无关联。霍尔的性格恰似一个孩子,他有着一颗怯懦而漂流的心,冲动与逃避,勇敢与怯弱同在,但在苏菲看来几乎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在苏菲的带领和感化下,霍尔终于找回了正义而勇敢的自我。另外,笔者认为影片中苏菲的艺术价值要高于霍尔。看似霍尔在帮助苏菲,而苏菲更多的是在帮助霍尔,无论从人物个性、勇敢程度、心理的调试能力等都优于男主人公。霍尔每次疲倦地回来,苏菲都给予默默地关心,试***拭掉他的创伤,并照顾马鲁克和卡尔西法,把“家”这个后盾打理得井井有条;聪明又识大体,迫使卡尔西法搬家以解除霍尔情感上的牵累;帮助奄奄一息的霍尔找回心脏等,都让人刮目相看。苏菲一出场的形象便是朴素而勤劳的,甚至有些灰姑娘的意味,自认为不漂亮,也从不在外表上过多地装饰自己,但她给笔者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这与人物性格的深刻性密切相关。
男女主角的内心都是孤独的。苏菲一直工作在父亲留下的帽子店里。从继妹蕾蒂另寻职业来看,此家帽子店并不是很景气,苏菲为了父亲的遗愿耐心地守候在这里,常常远离人们的欢言笑语,静静地坐在一边缝帽子。她不满现状,深感自卑。影片中着意描写了这一幕:苏菲照镜子时突然沮丧地叹了口气,把帽檐狠狠地往下一拽,然后孤零零一个人去看望妹妹。但自从遇见了霍尔之后,她的那颗心被猛然撞击,充满了暖暖的爱意。此时,霍尔的内心也充满寂寞与不安,在人们的热议中,四处逃避邪恶而变得孤独无助。苏菲对霍尔的感情并不是单方面的,霍尔也爱着苏菲,第一次偶遇时,本应该慌不择路的霍尔却能够帮助苏菲解围,并与其亲切交谈,这一点很准确地暗示了霍尔对苏菲的好感。当苏菲喊出“那是因为我爱你”之后,霍尔精神振奋,为苏菲变出了她原来生活的房间作为礼物,并把自己童年时期的生活展现给了苏菲。霍尔在与苏菲的交往中曾多次露出过帅气的笑容。他早就发现了苏菲的真实面容。因此,在与苏菲婆婆的交往中就多了几分特殊的情感。也只有在苏菲的陪伴下,他才有勇气面见萨莉曼夫人,当被萨莉曼团团围住时也能淡定自若。诚然,这种支撑是爱的力量,在真爱的感化下,苏菲误打误撞地解除了霍尔和卡尔西法的契约,使二者各自获得了真心和自由。
影片中赞扬了这样一种人性理念:善良是最美的品质。善良在苏菲的身上得到了最确切的印证。当荒野女巫被萨莉曼捉弄艰难地爬越台阶,甚至被收回了魔法后,苏菲给了她真诚的呵护和照料。在苏菲的带动下,卡尔西法、霍尔乃至马鲁克都给予了荒野女巫无限的关怀。而苏菲身上的魔咒也靠自己的力量得以解除了。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女孩珍贵的品质:善良和勇于承担的勇气。
综上所述,整部影片以其夸张的形象对比,跌宕起伏的情节节奏、隐喻而美妙的色彩、入木三分的人物性格的塑造等,使影片华丽而深刻,令人过目不忘。相信,此部影片还有其他的闪光点被广为传颂,这里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 李秋波.日本动画中的妖怪文化[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7(06).
[2] 朱文.试论色彩在电影艺术中呈现出的审美意象[J].电影文学,2009(07).
[3] 凌继尧.西方美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3.
[作者简介] 王英梅(1978― ),女,江苏南京人,东北师范大学美学硕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画。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再议《霍尔的移动城堡》的人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