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们宣扬的不是年龄,是风采;在这里,我们彰显的不是成绩,是影响。
2011即将成为过去,许多人和事注定无法抹去。他们的名字就像耀眼的星辰,熠熠地挂在2011的夜空,成就了2011的精彩纷呈。
我们对青年领袖的定义是: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里进取、勇敢,以自己的思想、行为,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影响力,并且这影响力对社会有着向前的推动作用,对青年有着积极的示范作用。他们或者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行业成就,其成就令社会无法忽视;或者以先行的思想、行为,引导了同时代的青年向高处进步;或者具有优艮、高尚的品格,以个人的品格提领了这个时代的风范。
此致,2011!敬礼,广东青年领袖!
周子迁:400天骑行29230公里
骑行400天,历经18个省区,3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区,行程29230公里,28岁的设计师周子迁骑着自行车,不仅沿着祖国边境线一路宣传大运,收集了2011个笑脸,还用他的双脚,淋漓尽致地淦释了这个社会匮乏而亟需的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
2011年5月4日,当周子迁完成旅程抵达市民中心广场大运会倒计时牌前,数百名车友骑车从关外一直伴随他进入市区,高喊口号支持大运。
8月12日,完成骑行壮举的他,在万众瞩目下成为深圳大运会场内第一棒火炬手,点燃开幕式现场最巅峰的激情。他骑着单车传递火炬的镜头,通过电视传送到了世界各个角落。而这一壮举背后所传达的勇敢、执着的运动精神,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也在那一刻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心中。
周子迁的旅程开始于2010年3月31日。在大运会倒计时500天之际,他从广东出发,先到海南,再从广西入云南,途经、***、内蒙古、东北,沿上海、福建回到深圳。北到漠河,南到三亚,沿途他每认识一个朋友,就会邀请对方拿着大运会的吉祥物UU,留下一张笑脸的照片。这些来自28个民族的、不同地区的、男女老少的“笑脸”,他挑出2011张,印成了一幅长卷。
周子迁的400天旅程,就是一个不断战胜孤独、感受幸福的故事。一个人单***匹马骑行全国,最大的挑战不是体力,而是孤独。“2010年5月我在广西,骑行14天,近1000公里路,一直都是一个人。虽然已经习惯,但有时想起,那种孤独感仍然存在。”广西延边公路上,往往骑行一两个小时也见不到一辆车或者一个人。周子迁时常感觉这座山上只有他一个人。
“好在每当心情和体能都跌落到最低谷的时候,总会有一些风景、一些人帮助我重燃斗志。”一路上,周子迁遇到了许多给他温暖和感动的朋友。而每次说到沿途的好心人时,他的脸上总是洋溢着感激和快乐:***巴音布鲁克蒙古族大姐免费招待他吃住;守铁路的老刘请他在岗亭里吃了顿鹅肉;虎林老道口旅舍老板花了整晚时间,和他分析之后的路况……
周子迁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普通人骑行祖国边境搜集笑脸的事实,他所倡导的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正是大运会宣扬和彰显的一种理念。“我想传达的信息就是比较健康、比较环保的理念……我想用我的行动对大家有一个启发,自己有梦想就应该去实践它,很多人还会帮助你去实现这个梦想。”
唐小华:知识就是力量
看唐小华的人生履历,就像在看一本励志书籍:从流水线上日复一日的螺丝工,到自学技术成为技工,到学历再教育后成为工程师,到“过关斩将”圆梦北大……他用勤奋、努力与汗水,不仅成就了自己的人生三级跳,还力证了哲学家培根的那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16岁之前,唐小华人生的苦情指数不会输于任何一部台湾催泪苦情片。
父母均为三级残疾人;小学时每天需来回走12里路上下学;初中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湖南省第二轻工业学院,却因家境拮据,在这年连续遭遇丧母、辍学与打工之痛。
南下打工后,唐小华的第一份工作是生产流水线上的螺丝工。熟悉流水线的人应该都知道,螺丝工就是用手紧紧抓住螺丝***,用力将螺丝打进螺丝洞中。这份工作看似轻巧,实际上却是:一个新手打了一天的螺丝下来,操作螺丝***的手往往会打出少则几个、多则十数个的水泡;随着日后打螺丝的时间越来越长,这些水泡会破了又起,起了又破,最后变成厚厚的老茧。
从螺丝工到技工,其间唐小华从事的工作还有:焊接工、建筑工、泥水工……这些工作有个共同点,准入门槛低,劳动强度高,而且无论付出多少努力与汗水,得到的报酬都有限。这段时期,唐小华的月薪始终在三位数间徘徊。
就是这段将近两年的、并不稳定的经历,让唐小华明白了一个道理: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是辛苦并且廉价的。
唐小华之前从事的螺丝工和焊接工,都是电子厂里的工种。审时度势之下,他对电子厂里的工种技工动起了心思。电子厂招聘技工,对待学历的要求并不高,考的是应聘者对电子产品的熟悉程度与维修技术的高低。他拿出手中的大部分积蓄,报读了一家培训班的电子维修技术课程。这一年,他18岁。
事实证明,唐小华的选择十分实际。培训班的课程结业后,他很快在附近电子厂云集的工业区里找到了一份技工的工作,并且很快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优秀维修员”,维修组长,月薪超过了四位数。
当然,唐小华并没有止步于这些成绩。短暂的满足之后,他再次对现状有了不满――他的学历太低。低学历不仅对他的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他将来的成长之路勿庸置疑还会造成更大影响。
低学历的问题如何解决?唐小华的答案还是:自学。
2006年,唐小华报考了广东省自学考试电子技术专业。接下来整整三年,他白天工作,晚上学习,终于在2009年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广东省自学考试委员会和华南理工大学颁发的大学专科毕业证书,还获得了广东省自学考试委员会颁发的“优秀自考生”荣誉证书。
就在同年,凭借几年积累的技工经验和毕业证书,唐小华走进了东莞诺特电子有限公司,成功竞聘为这家公司的高级品质工程师,月薪5000以上。
2011年,共青团广东省委启动“圆梦计划・北大100”项目,得知消息后,唐小华迅速报了名,并且从2501名竞争者中杀出一条“血路”,成为共青团广东省委资助全部学费上北大的百名学员之一。
又是就在同年,唐小华自强不息的打工与成长经历,获得了共青团广东省委的关注。这年4月,共青团广东省委授予他“五四青年奖童”。
生命不息,学习不息,知识就是力量。唐小华用学习与知识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他的故事也告诉我们:从来没有一个人的人生轨迹是恒定的;改变人生轨迹的不二法门,除了自强,还有不息。
“举牌哥”陈逸华:我举起的不只是“反对牌”
在90后被打上“非主流”的标签之后,“举牌哥”陈逸华的出现多少让世人对90后的看法有了改观:他举起的不只是“反对 牌”,更多是作为城市主人的责任;这不止是一场激进的个人秀,而是一场民意的动员与官民的对话。
连接珠江两岸和新旧城区的地铁1号线是广州市建成的第1条地铁线,90年代始建就保持着“一站一景”的风格,14年来,广州地铁已深深渗进了广州人生活的点滴之中。
陈逸华喜欢坐着地铁闲逛,体会一站一站不同的风景。1号线的16个站台,陈逸华走过成千上万遍。他最喜欢花地湾站,拱桥式的穹顶,月台的复式结构,森林绿的花岗岩圆柱,都让他着迷。他说,地铁本身就是城市的缩影,有血有肉,古朴并实用。
在陈逸华同学的眼里,他是个资深“地铁控”,他微博主页的背景是广州地铁的***片,就连手机铃声,也设置成地铁关门时的报警声。
亚运会举办期间,陈逸华成了一名地铁志愿者,在换乘站体育西路站帮乘客指路,协助乘客出站换乘。这一经历更使陈逸华对地铁统一化翻新有了切肤之痛,“像体育西路站里面,黄色是3号线,蓝色是1号线,如果都换成灰色石板,我怎么给人指明白路呢?”
事件要追溯到2010年6月,广州地铁公司招标公告:拟对1997年开通的1号线16个车站进行总体翻新改造,投资概算9277万元,预计2013年底完成。起初陈逸华并没注意到这个消息,直到半年多后,坐地铁路过杨箕站时,他发现站厅一夜被拆掉了一大半。他“觉得好心痛”。
这种心痛让陈逸华举起了那块被传播甚广的反对牌:地铁1号线特色将抹;站站统一或致识辨难;三年完成劳民伤财的全体翻新工程;铲去原来墙面及天花板换作“统一”的灰色石板;请支持联名反对“统一”化翻新行动。
陈逸华的举牌行动一开始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更多的关注和认可是在网络中获得的:2011年5月5日,当文质彬彬、戴着黑框眼镜的陈逸华,双手将反对牌高举过头顶的照片出现在网络上并不断被转载时,媒体和网络迅速地跟进使广州地铁公司开始正视陈逸华的举牌抗议,广州地铁回应称改变原方案,未开工车站没有坏的地方不会改动,将尽量保持总体风格不变。
陈逸华是幸运的。他生活在一个广府文化浓烈的城市,无论在封建帝制,还是建立新中国以及后来的改革开放中,广州人都展现出一种“敢为天下人先”的性格特征。陈逸华举牌所体现出来的不只是“广州精神”,更多是作为城市主人的现代公民精神。在90后被打上“非主流”标签之后,陈逸华的思考冷静和敢于担当,让人们对90后的形象有了较为彻底的改观。
在这个世俗化日益浓烈、价值偶像缺失的大环境中,陈逸华身上携带的清新气质,尤显动人。“在这个快速时代我觉得有些东西需要保留。广州不能整个城市都变得十分现代化,很多传统文化的东西不应该那么轻易地因为经济的因素而被冲掉。”他说。
异于众人的城市主人气质让陈逸华得以成名。现代社会恰恰稀缺这样的公民品质,培植出类似于此的城市主人气质,实现官民共治的良好局面,这种局面对公民对社会对权力都大有裨益。
易建联:回归,起跑
作为姚明之后又一位入选NBA乐透区的年轻球员,易建联身上承载着广大中国球迷的希望,他也一直努力着。通常人们都愿意将易建联和姚明放在一起,然而他一直以来站在姚明的反面。姚明生长在上海,现代里蕴含着传统;易建联生长在深圳,现代得不需要传统。姚明一直被低估,直到他在NBA站稳脚跟;易建联一直被热捧,虽然他还没有实现任何伟大的成就。但他始终在奋斗,不需要走姚明的路,易建联即将开始奔跑。
一个球员,一个有天赋的球员,这是易建联给人最初的印象。因为他的身高,他的弹跳,让人一眼就看出他是个有很大发展空间的选手。
1987年10月27日,易建联出生在广东鹤山一户普通邮***职工之家。1999年夏天,12岁、1米94的阿联一时心血来潮和伙伴们报名参加了深圳的街头篮球赛事,被淘汰的阿联是幸运的,业余体校教练戴忆新发现了他的天赋。2000年,年仅13岁,身高已达2米02的易建联被广东宏远俱乐部选入,成为青年队中一员,随后被选入中国国家青年队,踏上了职业篮球之路。
易建联18岁就进入了中国篮球职业联赛(CBA),2003年男篮世青赛上,他初露锋芒,并被认为有登陆NBA的巨大潜质。同年,他参加了CBA联赛全明星赛的扣篮大赛,向人们展示了其惊人的爆发力,更多人开始关注这位中国男篮冉冉升起的新星,随后,易建联迅速成了国家队不可或缺的一员。2006年的世锦赛上,他和王治郅、姚明组成了中国男篮新的“移动长城”,2007年,易建联成为继王治郅、巴特尔、姚明之后,第四位进***NBA的中国球员,他也是第一位到现场经历选秀过程的中国球员。
易建联的回归吸引了无数媒体和球迷的眼球,同时也带来很多质疑:能否适应比赛,能否全身心投入,他用自己的爆发狠狠将这些质疑砸了回去。对于回到母队后的首次训练,他表现得格外兴奋。“回家的感觉真好,5年之后重新回到宏远训练馆训练,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其他没有什么变化。”同样,归来之后的他在训练全程都十分投入,并没有因为名气大而偷懒。在全队合练之前,他还独自进行了30分钟的投篮训练,而在全队合练结束之后,他又加练了30分钟。“第一天训练主要是熟悉一下战术,这次回来发觉球队还是有不少新战术。这几天主要的任务还是融入一些配合。另外就是在训练中找找状态,适应球队的打法,特别是防守时的配合。”
NBA停摆一结束,易建联就将离开CBA,所以阿联透露自己现在的心情颇为复杂。虽然即将重新踏上CBA的赛场,虽然回到了母队宏远队,但在易建联心里,还是希望能够回到NBA的赛场;不过,虽然归心似箭,但是易建联表示,他并不会因此在CBA的赛场上有所保留。
“我会期待CBA每一场比赛,因为不确定自己能够打多久。对我来说,每一场CBA的比赛都非常值得珍惜。”但他同时希望自己这次回归之旅能够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回来CBA比赛这个事情比较巧合,希望留给球迷一段难忘和愉快的时光吧。目标当然还有帮助球队取得好的战绩,也希望帮助球队的年轻球员更快地成长起来。”
王十月:作家的天职是什么
王十月一直深怀的文学理想是:“书写一个群体的精神荒原,让无力者前行”;“文学于世道,于人心应该有所建设”,“不应贬损人的尊严,而是证明人之为人的伟大”,“不应鼓动人与人之间的仇恨,而应医治创伤弥补裂痕”。
王十月有部长篇小说《无碑》,他说他写作此小说的目的,是为无数默默无闻却为中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付出了巨大努力的打工者著书立传。
2010年,他凭中篇小说《国家订单》获得“中国文学最高奖项”“鲁迅文学奖”。他在获奖辞里说,他一直深怀的文学理想是:“书写一个群体的精神荒原,让无 力者前行”;“文学于世道,于人心应该有所建设”,“不应贬损人的尊严,而是证明人之为人的伟大”,“不应鼓动人与人之间的仇恨,而应医治创伤弥补裂痕”。
2011年,他凭中篇小说《寻根团》获得“人民文学奖”。著名评论家谢有顺评价他“是一个真正的现实主义者”,他的作品“无不饱含着他对自身经验的确证”,“他对现实的观察、对他人的同情”。
涉足写作之前,王十月有过一段相当艰难且漫长的打工生涯。他住过烂尾楼,摆过地摊,端过盘子,进过工厂,做过杂工,当过主管;最危险的时候,他曾经因替一个受到不公正对待的工友出头,被老板端着猎***扣着扳机威胁过;最落魄的时候,他曾经一文不名只能露宿在街头的榕树底下……
这段痛并漫长的打工生涯,成就了后来的王十月。涉足写作之后,王十月的《出租屋里的磨刀声》、《总有微光照亮》、《在南庄》等大量作品均围绕“打工”二字进行。打工给了他无数难以言说的苦与痛,他的作品一方面真实再现着这种苦与痛,一方面又细致审视、思考着这种苦与痛,并于这二者交际之间,发出了融汇自己与他者的声音。
正是这些真实、审视、思考与声音,引发了国内文坛对打工文学的普遍关注。可以说,王十月为后来被评论家命名的“第二代打工文学”绘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相对被评论家诸多诟病、置疑的“第一代打工文学”,“第二代打工文学”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思想上,都要成熟很多。
再次借用谢有顺评论王十月的话,“他的文字因为贯注着一种理解他者的视角,以致他笔下的现实也就成了一部分人的精神荒原――这个荒原,没有王十月等人强有力的书写,很可能是永远隐匿的。而为一种隐匿的现实作证,为那些从苦难中积攒下来的希望加冕,让无声者发声,让无力者前行,这样的写作,在我们这个时代,理应有更多人来承担”。
王十月曾写过一篇随笔《作家的天职》。在这篇文章里,他反问自己,也反问所有写作者:作家的天职是什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他未在文中明确给出,只在文尾坦然说:“这答案,应在每个写作者的心中,在你从事文学创作时,得提醒自己,你应该承担的责任是什么,你的创作,是否有违作家的天职”。
梁树新:当公益遇见创意
他用微博传递给外界的,不仅仅是140字内的简短信息,还是一种“创意公益,快乐公益”理念的传播与实践,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在发起组织成立“微计划”和“微基金”之前,梁树新便已着力于各项公益活动的开展:
2008年1月,“冰雪灾害”,他联合天涯社区发起“融雪行动”,号召全社会“给滞留旅客捐款捐物”,筹集到价值200万元救灾物资。
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他发起“天涯爱心直通车”,并带领“天涯心理援助志愿者”前往四川灾区红白镇进行心理救援。
2010年1月,他组织发起广州首届“不穿裤搭地铁”活动,此事引发《南方都市报》、《新快报》、《信息时报》、《羊城晚报》等国内主流媒体报道,《英国卫报》对他进行了专访,并刊发《进步的裤子》一文。
2010年3月,他在微博上发起“铅笔换校舍”公益活动,通过以物易物和爱心竞拍方式,在25天内为广西昭平走马乡佛丁村小学筹集到15万校舍修缮资金,众多明星名人如姚晨、曾子墨、李念、柯蓝等积极参与,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南方日报》等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
2010年3月27日,晚上7点至8点,他在微博上发起“关机一小时”低碳行动,著名演员姚晨担任活动形象大使,超过2000多网友参加并上传关机照片。
……
2010年7月5日,梁树新发起成立国内首家互联网、聚焦农利教育的NGO――“微计划”。“微计划”的公益理念是:微公益,大奉献;公益主张是:创意公益,快乐公益。并且同时启动与天涯社区合作的“天涯书屋”计划,致力于为偏远农村小学建立标准化的***书室。
2011年4月5日,梁树新与贵州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成立“微基金”。“微基金”以微公益理念为核心,定位草根型公募基金,充分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公益项目,聚焦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基础教育资源的优化与提升。
当“郭美美事件”带来的“信任危机”仍未轻易散去时,当多数人还沉浸于140字内的“自微自博”中时,梁树新用他的行为和社会责任感告诉我们:当公益遇见创意,微创意也能做出大奉献!
“希望姐姐”罗雪琴: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17岁的她,为了给母亲治病,供弟弟读书,毅然放弃学业,只身到珠三角打工;21年的奋斗,她从普通制衣女工成长为东莞以纯集团华隆服装有限公司厂长。她引导一批80后、90后打工者进步成才,为自己也为和她一样的草根人群创造了种种幸福人生:她被工人们称为“希望姐姐”,被社会赞为“造福厂长”。
17岁少女本该是做着梦想的高中生,而17岁的罗雪琴却因贫困只身来到深圳成为制衣厂工人。一没技术、二听不懂当地方言,那段岁月只能用艰苦来形容。
南下打工的她做起了线头工,她主动向老员工请教,向技术能手学习,经过不断自我“训练”,剪线头做得又快又好。她开始做成衣工,面对巨大工作压力和很低的工资收入,与她一起进厂的其他员工陆续离开了工厂。几年后,始终坚持的她成为制衣行业的行家里手,机会也开始频频眷顾这个不服输的人:2002年,她加盟以纯集团,成为其中一家工厂的生产经理,在短短三个月里让该厂扭亏为盈,于是,集团放心地让她担任现在这家制衣厂的厂长。
“以前家里穷,出来之后就一心想用技术改变命运。现在工厂里千千万万的青年人和自己当初的处境一样,就想帮助他们。”在制衣厂里,罗雪琴被工人们亲切地称为“希望姐姐”,她和自己的员工有着极深的感情――作为一个有着1200多务工青年的服装厂厂长,让他们走得更好一点,走得更顺一点,是罗雪琴一直以来的心愿:她到车间、到流水线对他们进行技术指导,她去宿舍送饭送药,她引导他们树立诚实劳动的观念。数年来,罗雪琴已经帮助百余普通打工者掘到人生“第一桶金”,她始终在用她的行动,帮助千千万万的工友改变着命运,她相信只要真情在,用工就不会“荒”。
这个来自梅州山区贫困家庭的山妹子,靠勤奋与执着改变了命运,更为千万产业工人提供了活生生的励志教材,她的打工历程给了他们信心,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艰难的打工经历让她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成功”,只要把每个角色扮演好,就会实现自己的理想。事实上她也是这样做到的,当上厂长的罗雪琴一直把刻苦敬业、精益求精的理念灌输给员工。她带头深入车间的每一个流程,监督产品质量。产品有任何差错,她都会和生产管理人员在工厂大院站“质量反思台”。
如今的罗雪琴带领着1200多名企业员工,每年创造上千万元的利税,她还先后帮助100多名普通打工者走向管理层岗位,这名“造福厂长”因此也获得了中国青年界的最高殊荣――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我感觉到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业来,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我要继续努力、继续学习,在千千万万的务工青年中,我要做好一个榜样来回报这个社会。”
熊培云:一个审慎的乐观者
熊培云不是一个愤青,也不是一个甘于现实的随波逐流者。在《南风窗》数年来的记者生涯,培养了他敏锐而深刻的新闻价值判断和严肃的新闻理念。同时,为《南方都市报》等多家媒体担任评论员的经历,形成了他,看待问题更加冷静而全面的风格。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熊培云是理性且客观的。他对于社会现实的揭露,切中肯綮又直击人心;而关于理想国度的建设,他满怀希望且坚信不疑。正如他自己所言:“人应该活得更有希望一些,就乐观本身而言,我们都是环境的一部分,你就是别人的环境……作为一个写作者,也必须给这个世界带来一点光亮的东西,心怀希望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点。”但熊培云并不盲目乐观,“我们有乐观的因素,也有消极的东西存在,所以我所说的‘审慎’是一种含有预警机制的乐观。”熊培云的审慎和乐观,来源于他对这个社会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一方面,他认为,现在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复杂及矛盾的社会关系日益凸显,很多不良的社会现象充分暴露出来。在他的社评论中,他选择了用尖锐的主张和犀利的语言来展现社会的黑暗一面。这种黑暗既有对社会高层决策者违背民意混淆视听的控诉,也有对底层社会民众丧失理性和判断力而意气用事的集体行为的批评。
另一方面,他对这个社会必将走向美好时代,往更高层次进步的信念又是矢志不渝的。他认为,时评家们大可不必将自己视为药到病除的神医,改造社会与***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超乎寻常的耐心。
他说,“不要把疼痛当绝望,凡事还是看积极的一面”;“退一步说,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你总还可以做最好的自己,因为你即你选择”;“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可以决定自己几点起床”。
正是以这种理性而有情怀的思想、温和而且向上的力量,熊培云带给了社会大众尤其青年一代无数思考:历史并没有倒退,社会也并没有在倒行逆施;社会现在只是在充当一个大熔炉的角色,各种元素在其中为了求发展而想法设法存活,个别的、暂时的不和谐是无可厚非的,而这也是社会走向进步的一个必然阶段;当我们在审视社会的时候,我们需要站在一个历史和全局的高度,而不能仅仅局限于个人的眼界。
也正是凭借这样一种影响力,他得以两次入选世纪中国网友“百位华人公共知识分子”。他的评论书籍《重新发现社会》更是获得“国家***书馆文津***书奖”、“《南方都市报》年度十大好书”、“《亚洲周刊》2010年十大好书”、“中国***书势力榜年度***书奖”等无数头衔与好评。
陈生:创业是一条没有“规矩”的路
陈生的创业之路不是偶然。几经易业,他跨出的每一步,做出的每一个选择和决定,都是对自己智慧的考验和信心的挑战。
如果他不是北大毕业生,如果他不是“猪肉大王”,你会否只将他看做一个出色的商人。然而,正是这些“如果”,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在创业路上,既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果敢,又有着历经沧桑的决断和睿智,并一路坚持梦想的陈生。
1984年,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系。从这所知名学府出来,意味着他可以得到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发展平台。但毕业后被分配至广州市委办公厅和湛江市经委做公务员的他毅然放弃了“铁饭碗”。多年后再谈起此事,他没有丝毫后悔还很坦然:“我是那种性情中人,但结果证明我作出的决定也不算坏。我是学经济的,在机关里搞文秘也没有优势,跟我的性格或者教育背景都有冲突,所以我就走了。”
从机关出来,陈生下了海,做起了小生意。从摆地摊卖衣服,到“赚得人生第一桶金”的蔬菜生意,到风生水起的“新光辉”房地产和“天地一号”醋饮料,再到如今拥有“广东最大猪肉连锁店”美称的天地食品有限公司――他倒腾每一份事业前,都在前一份事业做得有声有色时选择急流勇退,他没有被求稳求安乐的传统思维禁锢,而是果断决绝地做着选择,向着更高的理想目标前进。
价值观的转变是关键。陈生说,北大的学生卖猪肉并不是新闻,只要有商机,有发展前景,任何被冠以“卑微”“肮脏”的行业都是应该考虑的方向。在他看来,北大对他最大的影响不在于名誉和专业知识,而在于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他告诉记者,北大校长就曾说过,“我们北大的学生既可以当国家***,也可以卖猪肉”。
经验是一笔不可小觑的财富。陈生将他今天的成就主要归功于丰富的社会经验。“做公务员和在其他企业工作的几年为我交了创业的‘学费’”。他很直白地建议刚毕业的大学生尽量不要去创业,而应该在社会其他岗位上历练几年,努力学习人际交往,积累社会经验。“学校里学的东西拿到社会上创业,能用的是很少的,所以大学生刚毕业就创业是没优势的”,“在社会上混个三五年,学到的创业知识与能力要比在大学里学到的多得多,这样你再创业就得心应手了”。
好的状态来源于好的心态。面对风险和可能的失败,陈生很坦然。“我们常说,‘吃得咸鱼得忍得住渴’”,“失败有什么可怕呢?大不了回归到零”,“我们努力做好,但如果真的没做好,我也坦然面对”。
对于当下许多青年大学生而言,成功创业或许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他们不是高估了市场的准入门槛,就是低估了自己的个性思维,总是被各种外界因素所干扰,瞻前顾后,畏手畏脚,又常固守着名牌大学、高学历需与体面、高薪工作相匹配的传统价值观一陈生的经历告诉我们,创业的路上没有规矩,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要实现梦想,就要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刘柳:科研需要顶天立地
当出国热席卷而来时,刘柳带着技术毅然归来带给我们的不只是震撼,更多的该是深思。
2011年8月,华南师范大学80后教授刘柳入选国家首批“青年”,也是广东省唯一获批入选者。消息传来,面对喝彩和祝福,刘柳说,“入选‘青年’是国家给予的认可,但这没有打乱原有的科研计划,我仍将一如既往地专注于光学的研究。”
刘柳于2006年获得瑞典皇家科学院光子学方向博士学位,2011年1月回国工作。生于1980年的他,已在光学研究的道路上走了十年。早在浙江大学读书时,他便与光有了学术上的亲密接触。毕业之后,他相继赴瑞典、比利时、丹麦留学和做研究。2009年,他所在的科研团队在硅基有源集成光器件的一项关键技术上取得了实质性突破,成功申请国际专利并制成样品。2011年,在得知国内正在组建信息感知光电技术创新队伍后,他毅然返回国内,参与到了这支肩负产学研重任的利研团队之中。
目前,刘柳的科研成果主要集中在光器件领域,致力于把光这一媒介从长距离通信进一步应用至近距离通信,“如同城住户之间、CPU芯片上搭建‘光’通道,实现信息的低损耗交换。”
十年科研路上,刘柳始终印象深刻的是导师何赛灵教授的一句话,“科研需要顶天立地”。科研要想顶天,想创造领先成果,就离不开创新。在刘柳眼中,创新不是坐在家里闭门造车,而需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作为前提。正是靠着一点一滴、日积月累的学术积淀,刘柳得以站在更高、更新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才有了今天的科研成就。
产业化是学术成果生命力的延伸,也是工科研究者的研究使命所在。对此,刘柳将其比喻为“如果说木桶就是研究领域,那么纯粹的科学研究者往往关注的是最长那块木板,并设法把它做得更长,而实际产品的研发者则更多地关注最短那块木板,尽量保持木板间的高度平衡,让木桶容纳更多水,获取最大利润。”在他的应用性科学研究中,他更关注现实性问题,例如产品成熟度、成本控制、市场需求等。
科研成果的转化是一项复杂工作,需要凝聚团队智慧以取得最大成效。除了团队智慧,刘柳认为广州大学城大力建设的高端科研平台为团队的科研提供了大量帮助。同时,广东作为国内发展光电产业具有雄厚实力的先行者,也为社会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提供了条件。据了解,信息感知光电技术创新团队预计5年内建立世界级高水平研发平台,同时,还将建成国际化与本土化有机结合的可持续创新的团队和建立年产值上亿元的相关高技术公司,为物联网产业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2011广东青年领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