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雷电颂》是伟大的历史剧《屈原》中的第五幕第二场,是经典文学作品之一。风雨雷电等都是常见自然现象,作者却为何以“雷电”为题?本文以此为切入点,试简要阐释“雷电”的作用。
关键词:《雷电颂》 雷电 作用
“雷电”是一种雷鸣与闪电交加的自然现象。而除了雷鸣、闪电等自然现象之外,还有狂风、暴雨,为什么作者却仅选择“雷电”为题呢?该剧写屈原的故事,“雷电”又与屈原有何关系呢?
一、雷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
风、雨、雷电都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然而其有何不同呢?根据时节、强劲与否,风分多种,有“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之叹,也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之感;根据时节、大小等,雨分多种,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类,亦有“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之属;而雷电则有“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之令人生畏,有“雷电颁时令,阳和变岁寒”之变幻莫测,有“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若雷电”之飞速,还有“夜雨雷电歇,春江蛟蜃腥”之地动山摇,等等。由此可见,虽风雨因不同的标准而类繁,而雷电却相差无几,但有其独特特征。
在中国文学史上,几乎所有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都不只承担着铺设背景、供主角演绎故事的任务,还兼着其他重要角色,正所谓“立象以尽意”。自然现象何其繁复,而《雷电颂》中却以“雷电”为要,这是否与雷电之别于其他自然现象相关呢?下面笔者试从结构和意义上分析“雷电”在文中的重要作用。
二、“雷电”在文中的作用
《雷电颂》这部作品屡次被选入中学课本,被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吟咏传唱,是一部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并举的伟大作品。在这部伟大作品中,“雷电”既是一***不可或缺的要素,又有其“与生俱来”的功能。下面就从这两方面阐述笔者的观点。
(一)环境描写的补白
环境描写几乎是所有文学作品都不能忽略的一部分,而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任何事物都存在于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然而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对环境描写有不同的偏重。小说、散文中比较侧重环境描写,而诗歌和戏剧中则因体裁、炼字等要求相对较少。在抒情性文学作品中,多以天人合一,物我交感为哲学基础,有“一切景语皆情语”之说。剧本是以剧中人物的对话、独白、旁白和舞台指示组成的,具有舞台特征,以刻画人物活动为要,鲜有环境描写。
《雷电颂》是一部独白剧本,以最令人震撼的“雷电”为题,在简单介绍“屈原”(屈原手足以戴刑具,颈上并系有长链,仍着其白日所着之玄衣,披发)之后,以雷电开始:“屈原(向风及雷电)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雷电大作,则暗无天日、物物难分、人人难究,天下一切都被雷电笼罩,混沌一片。文中的雷电描写,虽不客观刻画,而是经屈原宣之于口,但可据此想象屈原所处之境:要么正风云变幻,要么已经天雷滚滚,间接暗示了屈原活动的“舞台”。这是直接刻画的实境。文中雷电磅礴恢弘的气势始于文始,经读者的心理印迹,可延至文末,使得雷电成为全文之背景,场面雄壮,有人人勿近,拒人千里之态,让屈原的怨气、豪情得以彻底宣泄。这是作者臆想之景,是虚境。而这虚实结合之境,使得全文都弥漫着一股硝烟之气,奠定了全文恢弘之基调,便于屈原抒发其满腔激情。这“一泻千里”的气势,使得全文流畅到底。
(二)增强该剧的可读性
在文学作品要素的层面上,雷电塑造了一个气势磅礴的舞台背景;而在全文表情达意上,雷电又因其自身的特点,赋予剧本更为深远的意义,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首先,雷电预示总会有美好的明天。雷电来临之时,则是风云变幻之际。俗话说,阳光总在风雨后。雷电发作是自然调和之伴随现象。在这之后,必然会雨过天晴。所以,此时雷电已经转化为晴天的符号,它不仅是人们出行的晴雨表,更是灿烂明天的信使,作者相信在雷雨交加之后必然会有朗朗晴天。“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 ,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在这雷雨交加,暗无天日的时候,世界都沉睡了,只有屈原醒着,与“举世皆浊我独清”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悲叹“你也不能把他们从梦中叫醒,不能把死了的吹活转来”,但屈原仍对其充满希望,并且相信“你至少可以吹走一些灰尘,吹走一些沙石,至少可以吹动一些花草树木”,相信雷电能改变环境,改变这混沌的世界。
作者以雷雨阵阵必然迎接朗朗晴天这一人人都能理解、世人都在体验的自然之景,借喻当时的中华大地虽然混乱,股股***势力不断膨胀,但总能盼到安享太平的日子。
然后,雷电象征着摧毁一切黑暗旧势力的强大力量。雷电降临则飞沙走石,狂风肆虐,万物都在经历大自然的洗礼,能存于“此劫”的都是“适者”。雷电不仅是摧毁这黑暗的力量之一,更是这力量的代表,因为暴风雨是随雷电而来的,雷电就成了预示这即将来临的万物“混战”的将***,在自身“冲锋陷阵”的同时还领导着后来者“奋勇杀敌”。雷电成了摧毁一切黑暗的代名词。
屈原就是这雷电。他不仅尽自己一切努力奔走呼号,更勇闯险隘,战斗在为百姓谋福祉的第一线,且最终为此付出生命。剧中屈原不仅引导着雷电“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要将这一切黑暗的、丑恶的旧社会彻底毁灭。他引导着这怒火,是这毁灭一切的力量。这雷电是屈原的“武器”,创造新世界的武器。有了武器和黑暗之源,那么光明指日可待。雷电就是追求光明、批判一切污秽、毁灭一切黑暗的力量。作者进行大胆的艺术虚构,上天入地,驰骋想象,运用夸张、象征等多种表现手法,使屈原和急风、怒雷、闪电这些宇宙伟大的自然力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
最后雷电具有瞬时性,暗含光明到来之日为时不远。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一种可描可写的具体事物,具有其自身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雷电一闪而过,一瞬即逝,不仅有一击则可劈倒一棵大树的力量,更不似雨水,缠缠绵绵,是“持久战”,“拖泥带水”。所以,雷电似乎具有一蹴而就的性质,虽猛烈,却能迅速取得成效。既然雷电之后就是光明,而这雷电又不具有持久性,那么虽然此刻处于暗无天日的暴风雨中,朗朗晴空也不会太遥远。这就以此暗喻黑暗的日子不会持续太久,光明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
三、结语
一切自然之景都可以作为意象进入诗歌,作为作者的表意工具。当这些客观事物融入了作者的感情之后,它们都灵动起来,是引发读者进行“再创作”的源泉。郭沫若先生的历史剧《屈原》就是一部呼唤自由的诗。“雷电”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客观之物,融入剧本之中,气势磅礴,不仅提供了典型人物活动的背景,更因“晴天就在风雨之后”,隐喻作者相信光明坦途就在“雷电”之后;以其瞬时特征,暗示光明的日子就在途中;因其可能摧毁树木,甚至造成飞沙走石的局面,它又象征着一切势必征服黑恶势力的强大力量,寓意繁复,增强了文本的可阐释性。因其文学话语之于身份认同的“双重定向”特征,“雷电”成为屈原在自尊的灵魂遭受最深、生命危在旦夕之际叩问天地表达自身理想的宣言书;作者又将“雷电”与屈原融合为一体,以火一般炽烈的语言以及雷霆万钧的气势,表达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参考文献
[1]郭沫若.屈原.沫若文集卷3.北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
[2]皇甫吉.郭沫若历史剧表现主义辨析.武汉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02).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雷电颂》中“雷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