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选出一个时下最走红的词汇来,尤其是在中老年群体中,肯定非“养生”莫属。君不见广播、电视及报刊,养生类讲座之广泛普及;人们闲谈中养生出口率之频繁,就是活生生的例证。个中奥秘也很简单,因为养生与人们追求的健康、长寿具有太密切的关联了。
养生,就英语而言还是个新词汇,50年前才由一位美国医生所创立,将幸福与健康两个单词结合而成。创立者认为养生是一种状态、过程与态度,并非静止不变,且把自我丰盈的满足状况确立为养生的最高境界。10年前,另一位美国医生提出了养生的三个基本点与七维空间。三个基本点是:养生是多维度、多空间的;养生的研究以保养、保健而非疾病病理为导向;养生是相对、主观的、感知的。七维空间则包括社会、身体、感情、智力、环境、精神和职业。欧美学者总的认为,养生的核心是精神性,是介乎本我与社会自我之外的超常存在,是人与宇宙奥秘的关系。
在国内,养生概念却是历史悠久,早自“周易”就有相关论述了,经过历代养生家上千年的开掘、淬炼与发展而日趋完善,成为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人健康领域的一笔享受不尽的财富,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研习并践行之,为提高国民体质,赶超世界寿命先进水平而努力。
养生,老祖宗还有“摄生”、“道生”、“保生”等说法,“生”的本意为生命,即通过各种手段调摄保养自身生命,使其生生不息的意思。说白了,养生就是借助于种种调摄保养手段,增强自身体质,提高正气,增强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或通过调摄保养,使自身体内阴阳平衡,让身心处于一个最佳状态,从而延缓衰老速度的过程。
养生的7种形式
食物养生
指养生食品的选配、调制与做法,涉及医、药、食、茶、酒等领域,是“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等中医经典养生理论的具体化。时下流行于白领圈的喝汤养生(如失眠、皮肤晦暗喝虫草老龟汤;工作繁忙、压力太大喝洋参甲鱼汤)、吃花养生(如、金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月季花、槐花、雪莲花凉血止血;桃花、茉莉花、合欢花养血安神;藏红花、牡丹花、凌霄花调经止带)等,可谓传统“食养”的光大之作,值得推荐。
但一些“药丸族”的做法却不敢恭维,他们用维生素片代替蔬果,蛋白粉代替主食,保健品代替三餐,而这些东西充其量只能发挥营养补充剂的作用,长时间唱主角势必招来营养失衡,或营养不良或肥胖的恶果。不仅中医不允许,现代医学也是否定的。
行为养生
包括衣、食、住、行、玩等生活与工作的调养,近年来兴起于白领阶层的“职场养生”法堪称典型。包括以绿茶(抵抗电脑辐射)取代饮料,坚持午休,下班后立即回家(防止过多加班),定期旅游,晚上坐在草地上数星星,睡在帐篷里听虫鸣等,其实就是改善环境与劳逸结合,远离过劳与亚健康。
不过,某些似是而非的新潮养生法,如洗肠、断食、排毒等,或缺乏科学依据,或可能给健康带来负面影响,不宜提倡。
运动养生
中医认为“动则生阳”,所以提倡形体锻炼与健身活动,时下白领们追捧的瑜伽、普拉提、***、动感单车、暴走、徒步远行、攀岩等时尚运动可归于此类,与现代医学的“生命在于运动”不谋而合。但中医还主张“动静结合”,明确提出“动静互涵,以为万变之宗”,一味地盲动或过动则有害于养生。
药膳养生
包括养生药剂的选配与调制,多选用纯天然食性植物药,并有食品“加盟”,这就是广为人知的药膳。不过,药膳的调配需要与自身体质相协调,故请专业的中医师对症处方大有必要。就说固元膏吧,前些年被某“健康教母”吹嘘为女人的“绿色营养佳品”,却忽略了组方中的阿胶、红枣、黑芝麻、核桃仁等太过滋腻,致使一些女性落下胃口变差,肚子发胀,大便黏稠稀溏,经血增多,体质下降,面色萎黄等“后遗症”,就是一知半解惹来的麻烦。
精神养生
包括精神心理调养、情趣爱好调养和道德品质调养,重要性不逊于食养。《寿世保元》有诗云:“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意即人要安静平和,胸怀开阔,从容淡定,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保持至善至美、恬淡宁静的心态,老子的“大德必有大寿”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如张学良将***闯过百岁大关,神养原则就是“宽宏大量益长寿”。
气功养生
指医用健身气功,如“内养功”等。
器械养生
包括按摩、推拿、针灸、沐浴、熨烫、磁吸、器物刺激等方法,必须由有资质的专业中医师操作。
养生的6个原则
了解了中医的诸多养生形式,还应该弄清中医养生的精髓,以免遭受“伪大师”的忽悠。从《黄帝内经》、《医学源流论》到《神农本草经》以及《寿世保元》等经典养生典籍,都强调以下几个原则:
中庸之道
中庸原意是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用于养生不外乎要求平衡适中,避免极端化、绝对化。就说食疗吧,绿豆汤、茄子、柿子椒、白萝卜等本是好东西,可一些“伪大师”将其无限夸大,并用来代替药物,就成十足的谬误了。
“天人合一”
人在养生过程中要符合自然规律,与时令、环境、社会统一协调。如老子讲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黄帝内经》说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以季节为例,人必须顺应四季的规律,应时而动,别跟自然规律“对着干”,如“春捂秋冻”、“冬吃萝卜夏吃姜”等便是对养生精辟的总结。
力求简单
有人分析了近千名长寿老人的养生秘诀,虽说各有奇招,却都有一个共同点:简单。奥妙在于唯有简单才能长期坚持,最终获得高寿回报。可见“大道至简”的人生哲学也适用于养生。难怪中医强调,抓住本质,化繁为简,才是智慧之根养生之本。
融于生活细节
一些人出门必坐车,上楼必电梯,却在下班后匆匆赶往健身房……若能以步代之,岂不是更好的运动养生么?将养生生活化,融于吃、喝、拉、撒、睡、行、动、坐、卧、走等细节中,才可持久,获得“积小善而成大善”的最大效果。
与纠正恶习结合起来
还有一些人苦练瑜伽、吃药膳、做气功,但又照样熬夜酗酒、吃高脂高盐餐,养生效果几乎全被不良习惯抵消了。中医讲求“治未病”,但“治未病”的要诀之一就是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药王”孙思邈称其为“养性”,此乃获得健康的又一大法宝。
“审因施养”与“辨证施养”
中医强调养生不拘一法一式,突出个体化。你需要重点锻炼形体,他需要着重调理饮食,我需要重点调摄精神,整齐划一或盲目跟风都是大忌。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大多面临工作与生活的双重压力,中年人群多处于亚健康状态,老年群体更是多灾多病,故爱养生会养生,一起做养生专家,便成为你的唯一保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