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IASB于2009年6月25日就使用预期损失模型计量金融资产减值的可行性问题向公众广泛征询意见,并于2009年11月5日了《金融工具:摊余成本和减值(征求意见稿)》,拟采用预期损失模型计提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工具发生的减值。预期损失模型是针对《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中的已发生损失模型计量提出的用于计量金融资产减值的另一种方法,文章在研究IASB与FASB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试***通过预期损失模型与已发生损失模型的比较分析,探索使用预期损失模型计量金融资产减值的可行性及其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预期损失模型;已发生损失模型;金融资产减值
一、盒融危机的背景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有人将危机归咎于公允价值会计。同时。饱受市价持续下跌之苦的金融机构试***摆脱公允价值会计的束缚,片面强调公允价值会计下确认的损失对经济顺周期性(pro-cyclicality)的推波助澜作用。在此背景下,2008年10月3日,美国国会通过《2008紧急经济稳定法》,建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暂停采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2008年12月末,SEC向美国国会提交了一份长达211页的研究报告,认为公允价值会计并非引发金融危机的因素,但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有待进一步改善。至此,引发了利益相关各方有关公允价值计量的角力。
虽然公允价值在金融危机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特别是在顺周期性方面,但它并不是引发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在讨论改进公允价值准则过程中,存在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即对金融资产减值的计量。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在全面研究现行《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过程中,“减值”是在第二阶段中着力解决的议题之一;同时,在SEC向美国国会提交的报告中,建议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重新评估当前金融资产减值的会计模式,他们认为在其研究过程中,减值会计是需要改进的最重要领域之一。
现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要求主体基于已经发生的损失对金融资产计提减值,这种计提方法显然没有充分反映金融资产的未来信用损失。相关各方进行了充分讨论,G20伦敦峰会和金融稳定委员会要求IASB与审慎监管机构合作,利用更多可用的信用信息,考虑采用预计损失法计量金融资产减值的规定。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正处于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全面趋同的进程中,2009年9月2日,***印发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征求意见稿)》。IASB公开征询以预期损失模型计量金融资产减值的可行性意见,我国金融机构也将受到重大影响。因此,分析预期损失模型的可行性问题对于我国具有重要意义。
二、预期损失模型与已发生损失模型的主要特征
(一)已发生损失模型的主要特征
1 基于合同规定确认利息收入,根据实际利率法将利息收入在不同期间进行调整。
2 基于信用损失(信用恶化造成债务人违约的可能性)定期对金融资产进行减值测试。
3 当有证据表明减值发生时(即损失已经发生)。确认减值并计入当期损益。
4 减值的金额为金融资产账面金额与估计的未来现金流量采用实际利率折现后,现值之间的差额。
5 在估计未来现金流量时,考虑已发生信用损失的影响。但不考虑尚未发生的预期信用损失的影响。
(二)预期损失模型的主要特征
1 在初始计量时,基于预期现金流量确认利息收入。
2 减值产生于信用损失预期的不利变化(信用损失预计高于预期)。
3 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并且按照金融资产账面金额与修订后的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之间的差额计量。
4 当确定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时。固定利率工具以该工具初始计量时的实际利率折现,浮动利率工具以现行实际利率折现。
5 后续的减值损失通过对预期信用损失的重估予以确认。
6 当信用损失预期发生变化时,将低于先前预期的部分进行转回。
三、预期损失模型与已发生损失模型的比较
(一)预期损失模型与已发生损失模型的差异
1 确认利息收八的基础不同。预期损失模型是基于包括预期信用损失在内的现金流量确认利息收入;已发生损失模型是基于合同的相关规定,按照实际利率法在不同期间进行调整。
2 减值损失的产生方式和计量依据不同。预期损失模型的减值产生于信用损失预期的不利变化,即预期信用损失高于预期,按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与修订后的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之间的差额计量减值;而已发生损失模型强调在实务中计量金融资产的减值必须有因有果,即当有证据表明减值损失已经发生时才对损失予以确认,将其计入当期损益,按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估计的未来现金流量采用实际利率折现后的现值之间的差额来计量减值损失。
3 计量预期现金流量现值时使用的折现率不同。预期损失模型在确定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时,固定利率工具以该工具初始确认时的实际利率折现,浮动利率工具以现行实际利率折现。而已发生损失模型使用的实际利率未将预计损失考虑在内。
4 对信用风险变化的考虑不同。预期损失模型在初始确认时,即将预期信用损失视为金融资产的内在组成部分,后续则通过重估预期信用损失确认减值损失,当产生有利变化时。则将预期信用损失低于先前预期的部分进行转回,计入当期损益;已发生损失模型要求在符合特定条件的情况下确认减值损失,且没有明确规定是否对已发生的损失予以转回,在估计未来现金流量时考虑已发生信用损失的影响,但不考虑尚未发生的预期信用损失的影响。
(二)已发生损失模型的缺陷
已发生损失模型自身存在某些缺陷,概括来说。主要有:
1 基于合同规定确认利息收入,不考虑预期现金损失,损失发生之前可能会高估利息收入。
2 如果一项损失已经实际发生,这一损失事项具体何时发生并不总是很明确。
3 预期损失隐含于资产的初始计量中,但在后续计量中,用于折现未来现金流量的实际利率没有考虑预期损失的影响,造成模型的前后不一致。
4 滞后确认可能的损失,不能及时反映信用风险变化带来的影响。
5 在某些情况下,即使原有预期没有改变。损失也被确认并计入当期损益。
6 当信用风险的变化未能满足特定条件时没有予以确认;
7 已确认减值损失转回的规定不明确。
(三)预期损失模型的优越性
与已发生损失模型相比。预期损失模型具有以下优点:
1 基于包括预期信用损失在内的现金流量确认利息收入,避免了利息收入的高估。
2 通过预测,不断修正预期信用损失确认金融资产损失准备,充分反映信用风险的变化。可以有效避免已发生损失模型确认金融资产损失准备时的不确定性、滞后性和隐秘性。
四、预期损失模型的实施
(一)预期损失模型实施所面临的困难
与已发生损失模型相比,预期损失模型更为复杂。就其实际应用而言,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实施成本。金融机构每年对违约比例及违约时间进行调整。估计提前偿付和借款人支付违约罚金可能性,缺乏参考数据,获得模型所需基础数据的难度很大;针对每一单项金融资产计算减值,实施成本过高,若通过组合进行减值测试,则制定限制条件将金融资产进行组合,并准确测试组合的金融资产相互之间的关系对计算减值的影响均需付出很大成本,也将需要较长的时间通过不断修正才能得以完成;在会计处理信息化的时代,模型的可操作性依赖于是否存在一个稳定、有效的系统软件支持,获取必要数据以实施预期损失模型需要新的软件系统,目前很多金融机构尚不具有这方面的能力。
从会计处理、税务和证券交易等监管部门的角度看,这种计提行为中可能包含操纵利润、避税和传递虚假信号等目的。使用预期损失模型计量减值损失会形成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上的差异,造成与税务部门协调的复杂程度;在运用该模型计量金融资产减值的过程中。相比已发生损失模型需要更多的专业判断。从而可能存在更大的盈余管理空间。
(二)预期损失模型的实施对策
以预期损失模型取代已发生损失模型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面对实施中的问题时,有关各方应该积极应对,努力寻求解决方案,而不应因为困难的存在,对预期损失模型采取拒绝的态度。会计准则制定机构、金融监管部门和准则执行者需要不断协商,减少因各自目标不一致而产生的分歧。
IASB应当及时关注全各方面在应用预期损失模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建议,不断对模型进行简化和完善,降低执行成本,以有利于实务应用。探索以预计损失模型计量金融资产减值模型尚处于尝试阶段,将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来开发制定支持预期损失模型的软件系统。因此。预期损失模型的实施不可能一蹴而就。为将预期损失模型准确应用于会计实务,有必要在应用初期将操作程序加以简化,通过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由浅入深地逐步推进,最终达到全面实施预期损失模型的目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议以预期损失模型计量金融资产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