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记载,在长江的川江段上其实有两个三峡:一个是著名的今奉节至宜昌的三峡,还有一个就是连接古重庆城的巴子三峡。这处秘境之地是先巴和巴人经济活动的重要地区,得江水之利,舟楫之便,人文历史悠久,古迹遗址众多,尤其是沿江两岸,更是古人活动的枢纽地带,堪称重庆古代巴人文化的源头。
巴子三峡今何在
最早有着关于“巴子三峡”的记载是晋常璩的《华阳国志》。他认为,巴人在建都重庆的时候,将王家陵墓设在了枳(今洛碛),畜沮(皇家畜牧场)设在广德屿,陵墓东面到畜沮之间有属于巴人的三峡,称为巴子三峡。
在常璩的巴子三峡中,***峡即今之铜锣峡,畜沮即今之广阳坝。但巴子三峡的区段至今没有完全确认,其中上起于重庆城是史家公认的,但终点在哪里,广德屿到底是什么,史书众说纷纭,争论了一千多年也没有定论。郦道元的《水经注》认为巴子三峡是指黄葛峡、明月峡、鸡鸣峡。而《华阳国志》则称三峡是指***峡、明月峡、黄草峡。后经考证,基本认定今日的铜锣峡、明月峡及大臂峡应是古巴子三峡的正确所在地。
铜锣峡在古代又被称为“***峡”、“黄葛峡”、“石洞峡”,一个峡拥有四个名字,也足够令人惊奇。它位于朝天门下水15公里处,上口起自唐家沱,下口终至郭家沱,全长2.5公里,宽200~300米。峡中波涌浪急,惊涛拍岸,两岸悬崖凌空,地势险奇,昔时古木参天,猿啼哀鸣,古称巴子三峡中的第一峡。按古代取名的逻辑,该峡古时得名一是因地理位置突出,名“***峡”;二是因古树繁茂,名“黄葛峡”;三是因峡中有石洞,名“石洞峡”;四是依据峡中水声和圆石“一声一形”,得名“铜锣峡”,并沿用至今。铜锣峡悬崖峭壁,夹江对峙,是溯江进入重庆市区的水路门户,古代多为置关屯兵之所,战时江中设置铁索锁江,舟师不越,素有“东陲屏障”之称。
明月峡在重庆江北区鱼嘴镇东,距朝天门港约34公里,上口为蒋祠沱(北岸)、明月沱(南岸),下口出木洞中坝,由长江切割明月山脉而成,是溯江进入重庆主城的门户之一。
大臂峡,旧时是现在的桃花岛及其相邻的大片礁石群屿的共同称谓,这个名称具有明清移民时代的特点,应始于明清时期,泛指该处岛、屿。这里江面狭长,礁石密集,是由长寿区境溯江进入巴南区界的咽喉要道,也是古代枳(洛碛)至巴(江州)的第一门户。
广德屿:长江上的贸易中心
在史书典籍中,巴子三峡不仅风光秀丽,更是藏着重要的巴人历史遗迹。循着这些典籍的指引,本刊记者前往巴子三峡展开探访。
出明月峡下口,可见一片岛屿,包括今中坝、大臂峡、广阳坝一带,这一带在古时便统称广德屿。中坝滩平水浅,最适合木船停靠,应是古人水上贸易的最佳场所,记者在在石滩码头看到的那些古老石梯坎道,记载下了它当年的繁华。据传,巴人对广德屿的利用应早于畜沮,早期巴人入川,主要以木船为运输工具,为巫人贩运“巫盐”,多以拉纤推桡为生,所以当时开发广德屿的主人其实是巫人。
广德屿的中坝地处高台,冬季三面临水,河滩平展,水势平缓,应是巴人木船集聚之地。如今,这里的河滩石上依然还能见到木船打桩系缆的洞眼,数量之多,让本刊记者十分惊叹。随着贩运巫盐的队伍逐渐壮大,巫人的分工也有了新的转变,有些人继续着盐运事业,有些人就干脆在广德屿就地发展。由于当时正处农牧分工时期,一部分人开始专门从事六畜养殖,见其有利可***,又转移到畜沮去寻求畜牧发展。
广阳坝:江中小岛上的皇家牧场
跟随古人的迁徙脚步,记者又来到广阳坝,据说这里曾是巴人畜沮的所在地。畜沮,今译即为由皇家操办的畜牧场。那么这个畜牧场当时驯养的是什么呢?
记者采访了巴子三峡历史研究专家傅健宏。他认为:“畜沮上当时驯养的很可能是犀牛。”他告诉记者,史载巴国当时“土植五谷,牲具六畜”,农牧业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加上巴国强盛,五族成为纯粹的***事贵族,已不事生产,生活用品靠远近属民纳贡支持,“桑、蚕、麻、苧、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灵龟、巨犀、山鸡、白雉、黄润、鲜粉皆贡纳之”。在以上的18种贡纳品中,“巨犀”是最珍贵的动物之一,而且数量当以批量计,不在少数,这些动物放置收养于何处,非畜沮莫属。
同时,动物学家也考证出湖南、湖北曾经出产犀牛。古书云:“荆有云梦,犀兕麋鹿盈之”。湖南又正好是史书上进献巨犀的地界,那么当时的广阳坝上,或许还真出现过一番犀牛遍地跑的奇特场景。
古滩城:被蛮子洞守卫着的城市
畜沮的牧人们逐渐稳定下来后,开始在这一带筑城而居。其中最知名的便是古滩城。在古书记载中,这是一座“长一千五百步,阔两百步”的城池。那么,这座城池的遗址究竟在哪呢?
一处是郭家沱石马岗蛮子洞,这些蛮子洞共十来个,分布在沿江的山崖上,都设在视野开阔之处。本刊记者看到,这里的洞口与地面齐平,观洞内结构,有石床、石柜、石灶、石门等,应为穴居之洞。这些石洞开凿规范、凿工精细,据传,先使用火淬法,然后以铁器凿之。前述巴人的18种贡纳品中,就已有铁在内。
在石马岗的下岗处有一个长数百米、宽数十米的石脊,凌空屹立,俯视大江,与古籍所载:“长一千五百步,阔两百步”地形最为相似。本刊记者发现,在石脊的端顶,还凿有旗杆插孔,而蛮子洞生于石脊东西两面,有两洞东西贯通,互为错层,从所处位置看,应是立哨的地方,其护卫的城邑就在沿江之地,如果猜测正确,那么现今的锣旗寺(今江北区郭家沱街道)沿江一带就是巴子古滩城设津立城之地。
不过,关于巴子古滩城所在地还有另一个说法:鱼嘴大坝子。鱼嘴镇大坝村位于长江北岸,与郭家沱地界临界。2007年12月,市文物考古所专家在该地发现了做工精美的柳叶青铜剑和矛,经鉴定,是战国时期巴人所使用的兵器。大坝子地处沿江台地,沙滩平坦,北倚卧龙山,南望广阳坝,东有南沱子山岩作屏障,西有庙角、野骡子作隘卡(有古蛮子洞3个)。因为此番发现,所有也有了“此地为古滩城所在之处”的说法。不过,由于能够举证的遗迹数量少于锣旗寺,并没有得到***承认。
阳关:巴楚战争中的最后一道防线
古滩城建立后,随着巴楚两国对食盐的竞争导致战争爆发。巴人筑起国运攸关的三座关卡,以保卫国家。《华阳国志》记载:“巴、楚数相攻伐,故置扞关、沔关及阳关。”巴人的扞关和沔关都在奉节以下,惟有阳关在重庆主城沿江一带,是都城重庆的最后一道防线,据考证便在如今唐家沱朝阳河沿江一带。
但是,阳关的具置已不可考,今人猜测朝阳河大石梁蛮子洞群附近有可能就是其遗址所在。朝阳河大石梁蛮子洞群位于寸滩、铁山坪街道交界处,地跨寸滩街道白树湾社、铁山坪街道狮子屋基社和安家湾社,它们一线排开,分布在约700米长的条状大石岩上,这些洞子位居高处,山势雄峻,临江面视野开阔,俯瞰可见朝阳河沿江全貌,山岩向东一侧顶上存有旗杆洞一个。
本刊记者实地考察发现,这批蛮子洞大小不一,但结构相对一致,大洞高2米,阔3~4米,小洞大约高有1.6米,阔2米有余,洞口与地面齐平,进出自如,洞内石灶处均有烟火熏过痕迹,而在白树湾社还存有古井一个。这些实物表述了一个事实:这是住人的洞,即穴居洞。
狮子屋基社老社长胡榜元说:“这些洞的来历无人知晓,只知历史久远,祖辈相传称为蛮子洞,这些洞若用现在的人工修凿水平衡量,其开凿绝非一般平民所为,应是一种有组织的行为。”
巴子三峡历史研究专家傅健宏也认为,这些洞群均处于制高点,视野开阔,只有***事意义上的哨兵选点才多是如此。那么,如此规模的立哨之地护卫的东西是什么呢?是为了保卫山下的大片***事基地?那么山下一带就是巴人的阳关吗?很有可能。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第一百三十六·巴县》中便说:“本汉江州县地属巴郡……州东北二十里有石洞峡,即置阳关之所,东西约长二里。”这句“东西约长二里”与大石梁700米的长度十分雷同。不过,猜测始终是猜测,具体情况已随巴人的消隐和巴文化的断代而失考,阳关的所在之地成为千古之谜,至今无人能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