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工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工程 抗震 加固技术
1、常见的加固技术
《规程》规定:对房屋抗震承载力不足时,宜采用的加固方法有:拆卸或墙设抗震墙,对已开裂房屋进行修补和灌浆,面层或板墙加固,外加柱加固,包角或镶边加固,支撑或支架加固;当房屋整体性不满足要求时,应采用的加固方法有增加墙段,设钢拉杆,增设托梁,增加现浇层等;对于易倒塌的部位,宜采用的加固方法有:增强连接,减少悬挑长度等。工程上用得较多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1外包型钢加固法
所谓外包钢加固法,是指在混凝土结构外部利用型钢进行包裹,促使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有所提升。这种加固法有两种类型,即干式与湿式两种。这种加固方法大多使用于混凝土截面尺寸无法增加,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又需要更高的抗震能力的建筑结构。在使用这种加固方法的过程中,一般利用化学灌浆进行加固,此时需注意型钢表层温度应不超过六十摄氏度。此外,若是环境中具有腐蚀性能的物质,应及时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
1.2预应力加固法
这种加固方法主要利用外部的预应力的钢拉杆等对建筑结构进行加固。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对承受能力要求高,但所占空间又比较小的建筑物。但这种方法的适用范围比较有限,不适用于温度较高的环境中的建筑,也无法用于建筑结构收缩逐渐变大的建筑结构。
1.3增大截面法、高强钢绞线网+高强聚合物砂浆面层加固法
增大建筑物的承重结构的受力面积来提高其承载能力。优点是技术简单、适应性强;缺点是需要受力构件表面上一定要平整、加固周期长、湿法作业、现场环境差。
1.4 FRP(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
在构件表面上涂环氧树脂并粘贴FRP材料来增强构件的结构性能。优点:不增加结构自重;缺点是使用局限性(只针对受拉受弯构件),费用较高。
2、新型抗震加固技术概要
新型加固技术由于其能够大大降低甚至消除抗震加固施工对建筑功能的中断和影响,在不破坏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实现对建筑物抗震性能的提升。目前这类技术在地震多发国日本广泛被运用,是未来新型加固技术发展的趋势。
2.1“不入户”附加子结构加固
附加子结构加固方法是将附加子结构与既有建筑通过特殊构造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受力体系。此方法通过增加侧向刚度以实现整体结构抗震能力的提升和改善既有结构的受力状态,形成更加合理的受力体系,从而有效降低结构的层间位移和总位移,更充分的利用结构的抗震性能,达到抗震加固的目的。这里套用吴良镛先生提出的“有机更新模式”可以很好的诠释这一抗震加固方法。其特点有:大部分施工作业都在室外完成;结构布置灵活;施工周期短;建筑的功能和使用影响较小。此类型加固方式主要有:外附钢支撑、外附钢框架和外附钢支撑框架等。
附加钢支撑加固,不占用室外空地,适用于建筑物周围空间较小的情况。附加钢框架加固适用于中、低层建筑(如:小区住宅、学校教学楼、办公大楼等),前提是建筑物四周必须有一定的可使用空间,用来设置外附框架,但同时如果对外附框架增加的建筑面积加以合理利用,可使建筑面积转化为可使用面积。附加钢支撑框架加固,结合钢支撑和钢框架很好的结构性能,形成共同受力结构体制,主要适用于抗震设防要求较高的地区。
2.2消能减震技术
消能减震技术的原理是在结构抗侧力构件中设置消能部件(一般为阻尼器),通过其局部变形提供附加阻尼,来耗散或吸收由地震输入结构中的能量,减少主体地震反应,实现消能减震的目的。比较常用的有摩擦型阻尼器、粘滞性阻尼器和粘弹性阻尼器等。此方法m用于墙体较少的中、高层框架结构,通常在新建的高层建筑中采用较多,随着建筑老龄化及国家抗震要求不断提升,在既有建筑加固改造的工程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2.3阻尼器和“不入户”附加子结构加固技术的结合使用
在地震多发区和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将外附子结构与阻尼器组合使用,充分利用各自的特点,提高附加子结构的耗能能力,进一步改善既有建筑的抗震性能,来抵抗更加强烈的地震作用或者大幅的降低建筑物的地震反应。比较典型方法的有外设减震支撑和外附柱型消能减震技术。
外设减震支撑方法与外附钢支撑方法结构形式相类似,是指在建筑物的外侧设置减震支撑,并在钢管支撑的芯材处采用摩擦阻尼器的支撑,使其吸收地震时建筑物的地震能量来提高既有建筑物抗震性能的方法。其特点是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基本上不受施工的影响,而该加固技术也可以大幅度减少工时、降低造价,并且不会产生多余的建筑垃圾,符合当今流行的绿色建筑概念。
外附柱型消能减震技术与外附钢框架法结构形式相类似,是指在外附钢框架柱的中段设置钢阻尼器,用阻尼器来对外附钢框架进行减震加固,避免地震力对外附钢框架造成不利的影响,增强了外附钢框架抵抗地震的能力,进一步改善既有建筑的抗震性能。其特点是可以避免因加固斜撑对窗户视野和采光的影响,具有建筑功能意义上的吸引力。
3、工程中的新型抗震加固技术
3.1新型抗震加固技术
在抗震加固新技术中,最为典型的是日本研发的高弹性材料加固工法。这种技术主要通过在建筑物加固过程中,在抗震带涂上粘合剂并将其固定在支柱上的方式实现的,与其他加固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操作相对简单,且经费耗用也较少。另外,这种加固方法还能够采用预应力的加固方法,即首先对FRP施加预应力,再将其外贴到结构上,达到对结构进行加固的目的。采取这样的加固方式,能够有效克服FRP材料本身的缺点,对结构进行刚度与强度的同时加固。除此之外,增设斜撑加固、框架加固等也是有效的新型加固方式,这些方式都是通过增设的部分实现地震力的分担,进而提高建筑抗震能力。
3.2新型减震加固法
减震加固的主要原理是在结构抗侧力构建中设置消能构建,大多采用阻尼器,借助局部变形提供附加阻尼,以吸收或分散地震力,进而达到对建筑抗震能力提升的目的。加固时能够选择的阻尼器种类较多,目前大多选择摩擦型阻尼器、粘弹性阻尼器等。摩擦型阻尼器是利用摩擦耗能装置,通过元件的互相滑动摩擦,以消耗掉原本需要结构承担的部分地震力。目前研发的这类阻尼器主要分为普通摩擦型阻尼器、pall摩擦型阻尼器、摩擦剪切角阻尼器、多级摩擦型阻尼器等类型。摩擦型阻尼器通常在结构需要承受的地震力度较大时才会启动,也就是说,针对强度较小的地震力或其他自然力的防御能力与减震能力都比较低。
3.3高性能钢丝网复合砂浆薄层加固技术
所谓高性能钢丝符合砂浆薄层加固技术,主要是对混凝土构件进行表层处理,将钢筋网铺设在其表面,再涂抹性能较高的砂浆,促使加固的部分能够与混凝土部分实现对地震力的共同承担,以达到提高结构抗震能力的目的。这种技术主要通过提升建筑结构本身承载力的方式,包括承受能力以及延性等,进而实现抗震能力的提高。另外,与其他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操作原理与抗震工作原理也比较简单,不需要过于专业的操作知识等。这种方法的施工程序比较简单,需要的经济投入较低,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抗震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抗震加固方法也逐渐多样化。并且,不同的抗震技术有着不同的优势,不仅有效降低了地震灾害对建筑物带来的伤害,还为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勋,施卫星,王进.传统抗震加固技术和新型抗震加固技术的总结与对比[J].结构工程师,2012,02:101-105.
加固工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堤坝工程;防渗;加固工艺
在新的时代要背景下,我国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水利堤坝工程顺应时代的需要也取得了诸多进步,堤坝工程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尽管如此,在水利堤坝工程的防渗加固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必须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及时予以解决,这样才能进一步保证水利堤坝工程的长治久安,根除堤坝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切实维护人民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一、我国水利堤坝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目前,我国水利堤坝工程中主要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水利堤坝的防洪抗洪能力普遍较低;其次,水利堤坝防渗工作做得不到位,许多堤坝存在漏水现象,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再次,有泄水、输水功能的水利堤坝抗震能力不足,稳定性不强;最后,风浪、白蚁等侵蚀威胁着堤坝的稳定性,降低了堤坝工程的安全系数。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水利堤坝工程起步较晚,许多工程技术还掌握的不到位,相关经验不足。在堤坝的管理工作方面,虽然有专门的管理部门,但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缺乏专业的工程维修、维护人员,这就使得水利堤坝的工程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二、水利堤坝工程防渗加固工艺的具体措施
(一)确定堤坝出险种类,选择具体施工措施。水利堤坝工程中具体采用什么样的加固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因此在开展水利堤坝工程防渗工作时,先要了解堤坝的实际情况,确定堤坝出险的种类,在对症下药的选择防渗加固方法,这样才能切实保证堤坝工程的质量。在具体工程中渗漏破坏情况有以下几种情况,比如流土、管涌、渗漏等。通过对堤坝自身的险情进行分析,才能合理的选择防渗加固方法。
(二)重视堤坝防渗处理工作。管理部门要重视堤坝防渗的处理工作,堤坝防渗处理工作要遵循“上游铺赌、下游导排”的原则,其具体含义是,在上游一般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使渗透量减小,下游则通过修建一定的工事来降低整个工程的扬压力。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灌浆或者防渗墙的手段来降低浸润线,利用防滑桩或压重等手段提升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在堤坝防渗处理工作中较难处理的是滑坡,然而滑坡的处理又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在处理滑坡问题时,先要明确滑坡产生的原因,在结合产生原因选择具体的处理方法。目前,我们对滑坡的处理是本着降低坝体浸润线或提高土体强度的目的,其中比较有实效性的方法有提高土体稳定性中的土工膜和复合土工膜防渗和加筋材料等。
(三)采用堤坝灌浆防渗加固的方法。堤坝灌浆防渗加固方法是目前在堤坝工程中使用较广泛的方法,其具体的灌浆方法有劈裂式帷幕灌浆法、高压填充式灌浆法、灌浆加固,形成防渗体、低压速凝式灌浆法。劈裂式灌浆法在实施过程中要遵循从上到下少灌多复的原则,泥浆要由稀到稠,压力要由小到大。为了保证整个工作质量,在实施劈裂式帷幕灌浆法时要根据堤坝的具体情况合理选用钻机、钻具。采用劈裂式帷幕灌浆法能使灌入的泥浆沿堤轴向形成一道帷幕,从而改善堤身质量,提高堤坝坚固度。而高压填充式灌浆则用于堤基基础灌浆,多应用于蚁穴灌浆和溶洞的填充。对于由于基础不良引起的管涌,采用这种灌浆方法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在浆砌重力坝中一般采用灌浆加固,形成防渗体的方法。在具体应用中对上游面进行固结灌浆,堵塞漏洞和缝隙,在坝的下游采用追踪固结灌浆的方式处理下游面。在采用这种灌浆方式时要保证坝前无水。混凝土防渗墙技术是混凝土防渗加固工艺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它包括:高压喷射防渗墙、自凝灰浆防渗墙、垂直铺塑和水泥搅拌桩防渗墙的技术手段。在具体应用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四)加强技术人员的培养工作。要保证水利堤坝的工程质量,必须要有一批专业的技术人员,尤其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大型水库已经建立了水利情报和工程情况监测系统,这对堤坝工程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培养一批技术过硬、高素质的从业者。现在的社会是开放的社会,我们不能闭门造车,要多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学习他们的管理理念,引进他们的先进设备。从而实现我国水利事业的高速发展。
总结:总而言之,堤坝防渗加固工作对于水利堤坝工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寿命,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不论是管理者还是施工者都一定要予以高度的重视。为此,我们必须不断学习防渗加固新技术、新工艺,提高防渗加固工作质量。要着力培养堤坝工程防渗工艺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完善水利管理体系。要多学习、多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让水利工程真正成为利国利民的优质工程。
参考文献:
[1] 徐静怡.概述水利堤坝工程防渗加固工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4):90-91.
加固工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加固;方法
中***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对工程进行加固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加固的方法,对工程达到补强、修复、提高使用能力和增强承载力的目的。所以,在进行加固方案选择时应注意提高工程质量,以工程达到优质量为根本目标,可以对不同工程进行施工方法和质量的评定。
1建筑工程加固的原因
1.1 自然灾害的侵袭
自然灾害是结构后天损伤的一个主要原因:地震、火灾、水灾、风灾、爆炸、冰灾等灾害都会遗留下来大量遭受破坏或损坏的建筑物,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对其进行修复和加固。
1.2 结构老化
结构服役期间,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前建造的建筑物,有相当一部分超过预定的设计基准期。使用环境引起的结构缺陷和损伤机构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在外部环境及使用环境的作用下,外部介质时刻都在侵蚀结构材料,使其组成材料劣化,工程结构的功能将逐渐衰退,甚至完全丧失。按照劣化作用的性质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化学作用:沿海城市的含盐量大;化学工厂排放的不达标的含有化学物质的污水;各个工厂排放的各种有毒气体等侵入结构内部,产生化学反应,改变了材料原来的组织成分。物理作用:高温、高湿、碰撞、温湿变化、冻融、霜冻及震动现象、流水冲刷及粉尘、等等因素造成组成建筑物的材料变得易损。生物作用:如水生物、蠕虫、水藻、一些微生物、多细胞作物真菌等对工程建筑材料的破坏。
1.3 施工缺陷
工程建设中所出现的质量事故同样需要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处理。造成施工缺陷的因素很多,比如***门的失职和不作为、购置的建筑材料质量不达标、使用的建筑设备落后老旧、建筑施工的各个部门职能安排不合理、建筑工人的技术不过关等等因素都将导致建筑物的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
1.4 规范标准的提高
随着以后设计规范的修订,设计标准的提高,按照现行规范标准设计的结构将不能满足今后设计标准的要求,以前设计的结构同样也不能满足现行设计标准的要求。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角度出发,相当数量的建筑结构需要加固。
1.5 使用不合理
对工程结构的损害也表现在对其使用的不合理上。针对现在正在使用的建筑物的结构来说,使用不合理造成建筑物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厂房改建成学校的校舍、厂房改成民居、平房上加盖二层;装修时为了好看拆除个别承重柱(墙);为了达到某种个人的喜好效果没有经过重新设计对建筑物进行二次扩建等等。
1.6 使用功能变化
虽然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会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建筑使用功能的适应性变化,但是,一定数量的建筑物会出现功能滞后,其解决途径之一就是对老旧建筑物进行技术改造。随着社会的发展业主将根据自己产业发展或生活的需要,不断调整建筑物使用功能。同时,人们对居住、工作、休闲娱乐等环境的要求不断地有着更高层次的追求,对建筑物的舒适程度、美观程度、经济适用程度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样一来一大批老旧的建筑以满足不了人们新的要求。在其他的建筑中,比如工业建筑也存在着老旧建筑不能满足新要求的现象。这些使用功能和要求的改变,都将导致原有结构可靠性的改变,有时必须经过加固后才能保证功能改变的顺利进行。
2建筑工程结构加固
目前,我国建筑业已步入第二发展阶段的门槛。最近几年来对已有建筑进行改造、维修、加固以逐渐成为了热点。但对已有建筑物现代加固改造技术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发展迅速,并已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总体水平较低,建筑加固改造市场秩序还比较乱,缺少统一的行为准则来规范人们的业务活动。由于对个别构建的加固会改变整体结构的刚度及刚度分布,从而导致地震作用的变化。甚至,违背了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此外还有加固后构建的承载能力的保障,防火能力却达标等问题,如粘贴钢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中的有机胶的耐火性能较低。以上所提的这些问题还需要从总体上把握,靠加固理论来解决。由于新增的建筑加固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加,为了规范行业行为,统一有关技术标准,提高行业的总体水平,建设部专门成立了与之匹配的专业性的委员会,以编或正在编制的各种标准达20多种。委员会还制定了相应的体系和规范,其中包括了很多专业性较强的各种方法、材料检验、规范、标准等等并举办多次学术活动,进行技术研讨和交流活动,所有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建筑物加固再造行业技术的发展。同时在我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相信老旧建筑物加固改造行业也会有一个更加美好和辉煌的前景。
2.1典型加固方法的施工
加固工程一般采用的方法手段有预应力加固、外包钢加固、增加截面加固和改变结构传力的途径等。由于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发展,新技术工艺和新材料不断应用结构加固中,加固方法不断扩展和优化,比如碳纤维加固和化学灌浆等被广泛应用。因此,在众多方法方案中选择哪种方案,才更合理,是施工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这就需要根据加固工程快、短、平和省的需要,将多种方案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比评判,选择适合本情况的加固方案。
砌体结构加固是常见的加固方法。主要由以下几种类型:选择混凝土外层加固,其施工的技术比较简单,有加强的承载力,但由于有较长时间的湿作业,会影响净空间;钢筋水泥砂浆外加层方法是一种复合型的截面加固方法,但它的承载力比不上钢筋混凝土外加层方法;还有一种是增设扶壁柱的加固方法,这种方法可有效增大截面法,常用于非地震带。
此外,砌体结构还有构造性的加固方法。一是砌体局部的拆砌方法,这种方法用于房屋局部破裂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还未明确承重和安全的状况,所以,可以将破裂墙体的局部进行拆除,在一定程度上将砂浆的强度,或用整砖进行填砌。二是砌体裂缝的补修方法,这种方法在进行补修前,要依照砌体构件的裂缝情况和受力状况,查找裂缝产生的原因,确保修补方案的可行性。三是增设圈梁加固的方法,只用于圈梁的设置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情况。四是增设梁垫的加固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大梁下的砖砌体局部被压碎或出现裂缝时。采用增设梁垫的加固方法,可以明显提高大梁的局部承载力。
2.2加固工程方案应注意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
科学合理的加固工程应在施工过程中充分体现出科学性、新进行和可行性的特点。在加固工程中化学补强的方法是应该采用的先进工艺。因为,一些加固工程在施工时需要使用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现已无法满足现阶段加固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经济等方面的要求,而化学补强方法可以凭借自身的优势,成为加固施工的首选方案。
化学补强法中,碳纤维工艺也是加固的一种良好方法。比如,某个公司的地下室的梁柱需要加固,但因为周围环境的湿度较大,最好采用碳纤维加固方法,比其他的加固方法更有耐潮湿、耐潮、抗腐蚀性和质量好的优势特点。所以,应有针对性的对加固的方法进行选择,针对不同加固工程实施不同的加固措施方案,将方案做到性能比、价格比和质量比都最好,并且最好体现出加固工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结束语
由上可知,选择加固的方案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加固工程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加固方法和措施,使选择的最优方案在性能、质量和价格等方面都具有优势,使工艺的先进性和科学性都得以充分体现。从国际上看,混凝土和砌体等的加固工程方案还有不足,有待相关技术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将新型材料和技术工艺用于加固工程中,使加固工程的方案和方法有更大的拓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韩旭伟.试论混凝土结构工程加固的过程和方法选择[J].中国科技博览,2011(34)
[2]赵磊.混凝土结构工程加固的优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6)
[3]李***.试谈混凝土结构工程加固施工方案[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1)
加固工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混凝土工程施工预防裂缝加固
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及混凝土工程的加固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今天,混凝土的裂缝较为普遍,桥梁工程中裂缝几乎无所不在。尽管我们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措施,小心谨慎,但裂缝仍然时有出现。究其原因,我们对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变化注意不够是其中之一。这主要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在施工中混凝土常常出现温度裂缝,影响到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其次,在运转过程中,温度变化对结构的应力状态具有显著的不容忽视的影响。我们遇到的主要是施工中的温度裂缝,因此本文仅对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处理措施做一探讨。
一、裂缝产生的原因
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
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上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抗拉强度是抗压强度的1/10左右,短期加荷时的极限拉伸变形只有(0.6~1.0)×104,长期加荷时的极限位伸变形也只有(1.2~2.0)×104.由于原材料不均匀,水灰比不稳定,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在同一块混凝土中其抗拉强度又是不均匀的,存在着许多抗拉能力很低,易于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在钢筋混凝土中,拉应力主要是由钢筋承担,混凝土只是承受压应力。在素混凝土内或钢筋混凝上的边缘部位如果结构内出现了拉应力,则须依靠混凝土自身承担。一般设计中均要求不出现拉应力或者只出现很小的拉应力。但是在施工中混凝土由最高温度冷却到运转时期的稳定温度,往往在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有时温度应力可超过其它外荷载所引起的应力,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
二、温度应力的分析
(一)、根据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早期:自浇筑混凝土开始至水泥放热基本结束,一般约30天。这个阶段的两个特征,一是水泥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二是混凝上弹性模量的急剧变化。由于弹性模量的变化,这一时期在混凝土内形成残余应力。
2、中期:自水泥放热作用基本结束时起至混凝土冷却到稳定温度时止,这个时期中,温度应力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冷却及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早期形成的残余应力相叠加,在此期间混凝上的弹性模量变化不大。
3、晚期:混凝土完全冷却以后的运转时期。温度应力主要是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前两种的残余应力相迭加。
(二)根据温度应力引起的原因可分为两类:
1、自生应力:边界上没有任何约束或完全静止的结构,如果内部温度是非线性分布的,由于结构本身互相约束而出现的温度应力。例如,桥梁墩身,结构尺寸相对较大,混凝土冷却时表面温度低,内部温度高,在表面出现拉应力,在中间出现压应力。
2、 约束应力:结构的全部或部分边界受到外界的约束,不能自由变形而引起的应力。如箱梁顶板混凝土和护栏混凝土。
这两种温度应力往往和混凝土的干缩所引起的应力共同作用。
三、防裂缝出现的措施
为了防裂缝出现,减轻温度应力可以从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两个方面着手。
(一)、控制温度的措施如下:
1、 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
2、 拌合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3 、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
4 、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入冷水降温;
5 、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
6 、施工中长期暴露的混凝土浇筑块表面或薄壁结构,在寒冷季节采取保温措施;
(二)、改善约束条件的措施是:
1、 合理地分缝分块;
2、 避免基础过大起伏;
3、 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避免过大的高差和侧面长期暴露;
此外,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抗裂能力,加强养护,防止表面干缩,特别是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对防止裂缝是十分重要,应特别注意避免产生贯穿裂缝,出现后要恢复其结构的整体性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施工中应以预防贯穿性裂缝的发生为主。
四、混凝土工程的加固
优秀的加固方案具体体现在其施工作业方便、施工技术先进、经济效果好、加固质量高等四方面的特点。
一般来说,加固工程常采用的方法有加大截面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和改变结构传力途径加固法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进行工程加固的方法,如,化学灌浆法、粘钢锚固法、碳纤维加固法应运而生,并开始广泛应用于各类加固工程中。具体那个方案最能体现加固工程所要求的短、平、快、省的特点,应根据需要加固的构件情况,综合确定加固方案。
几种典型加固方法的工程施工要求
工程加固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加固施工达到修复、补强、提高承载力、增强使用功能、满足使用要求,因此,选择加固方案要以提高加固工程质量为根本目的。对于不同的加固方案也有不同的施工方法和质量评定标准。根据《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90)中几种典型的加固方法,依照施工经验,不同的加固方法在施工时应重点做到:
1、 外包钢加固法
要把表面处理包括加固结合面和钢板贴合面处理作为加固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对于干式加固施工,为了使角钢能紧贴构件表面,混凝土表面必须打磨平整,无杂物和尘土;当采用湿式加固施工时,应先在处理好的角钢及混凝土表面抹上***胶水泥浆或配制环氧树脂化学灌浆料,对钢板进行除锈,混凝土进行除尘并用丙酮或二甲苯清洗钢板及混凝土表面,进行粘、灌。
2、预应力加固法
采用预应力拉杆加固时,在安装前必须对拉杆事先进行调直校整,拉杆尺寸和安装位置必须准确,张拉前应对焊接接头、螺杆、螺帽质量进行检验,保证拉杆传力正确可靠,避免张拉过程中断裂或滑动,造成安全和质量事故;采用预应力撑杆加固时,要注意撑杆末端处角钢(及其垫板)与混凝土构件之间的嵌入深度传力焊缝的质量检验,检验合格后,将撑杆两端用螺栓临时固定,然后用环氧砂浆或高强度水泥砂浆进行填灌,加固的压杆肢、连接板、缀板和拉紧螺栓等均应涂防锈漆进行防腐。
3、 改变结构传力途径加固法
增设支点若采用湿式连接,在接点处梁及支柱与后浇混凝土的接触面,应进行凿毛,清除浮渣,洒水湿润,一般以微膨胀混凝土浇筑为宜。若采用型钢套箍干式连接,型钢套箍与梁接触面间应用水泥砂浆座浆,待型钢套箍与支柱焊牢后,再用较干硬砂浆将全部接触缝隙塞紧填实;对于楔块顶升法,顶升完毕后,应将所有楔块焊连,再用环氧砂浆封闭。
4、 混凝土构件外部粘钢加固法
此法施工较为简单,①需要着重注意混凝土和钢板的表面处理,对于旧、脏严重的混凝土构件的黏合面,应先用硬毛刷沾高效洗涤剂,刷除表面油垢污物后用水冲洗,再对黏合面进行打磨,除去2~3mm厚表层,露出新面和平整,将粉尘清除干净;对于混凝土表面较好的,则可直接对黏合面进行打磨,去掉1~2mm厚表层,使之平整,清去粉尘,再用丙酮擦拭表面即可;钢板表面处理应根据其绣蚀情况,可用喷砂、砂布、砂轮机打磨,使钢板出现金属光泽,打磨纹路尽量与受力方向垂直,然后用丙酮擦拭干净。②注意对胶粘剂的选择,目前国内市场建筑结构胶粘剂鱼龙混杂,对胶粘剂的选择一定要慎重。③注意在配胶、粘贴过程中的细节,胶粘剂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的比例配制,尤其是要掌握好固化剂的用量,搅拌要均匀,同时在粘贴时要保证粘贴面的饱满、密实。最后要注意在固化阶段不能对钢板有任何扰动。
五、结论
加固工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枢纽工程;除险加固 ;石泉水库
Abstract:Shi Quan completed reservoir was built in 1978, has been running for more than 30 years, which is mainly composed of flood control, irrigation is a small (a) type reservoir. Due to the aging disrepair reservoir, has to run in spite of 3 big hub project, pose a safety hazard, this project was carried out on the hub project 3 big and reinforcement design. After implementation, can eliminate the reservoir safety problems, make the reservoir normal play to flood control, irrigation efficiency, to ensure that local people life and property safety and normal production and life.
key words: key project; And consolidate; Shi Quan reservoir
中***分类号:TV62+1 文献标识码:A
一、概况
石泉水库位于屯留县丰宜镇石泉村西,属海河流域南运河水系浊漳南源绛河支流石林河上,经/纬度112°48′40″/36°23′45″,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的小(一)型水库。
石泉水库1978年建成竣工。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输水涵洞等三部分组成。水库大坝为碾压式均质土坝,现状坝顶高程998.0m,最大坝高18.0m,坝顶长172m,坝顶宽4.0m,大坝上游坝坡坡比1:3.0,为干砌石护坡,下游坡比1:2.5,为草皮护坡,坝基无防渗工程;水库淤积高度6.5m,淤积面高程为986.5m,淤积库容达18.85万m3。溢洪道位于库区左侧,原设计断面尺寸高4m,宽14m,进口底高程994m,最大泄洪量10.3m3/s,土基未护砌。2009年对溢洪道进行了防汛应急处理,结构为钢筋砼矩形,底宽7.0m,进口高程993.0m。
输水洞位于大坝右侧,形式为涵卧管,进口底高程986.0m,涵洞断面尺寸1.1×1.5m,洞长92.0m,最大泄洪量1.0m3/s。水库大坝在1978年大坝迎水坡输水洞发生两个直径为1.5m的塌坑,同年整修,恢复原状。放水涵洞于2008年维修,结构基本完好。
二、存在问题
2011年1月,进行了石泉水库安全鉴定,复核了大坝防洪标准,计算分析了大坝的渗透性及坝坡稳定,并对水库的其它问题进行了分析评价,经专家评审鉴定。大坝为三类坝。
水库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水库现状不满足三百年一遇校核的洪水标准;大坝上游干砌石护坡损毁严重,坝体填筑不均,下游坝坡不满足稳定安全系数要求,且最陡处仅1:1.7,局部损毁,未设任何排水设施;溢洪道进口未防护,边墙高度不足,出口末端未完建; 卧管损坏严重,盖板丢失,不能正常运行;水库无必要的工程及水文监测设施。
三、枢纽工程除险加固设计
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及放水涵卧管等三部分组成。
(一)、大坝除险加固设计
针对大坝上游干砌石护坡损坏严重,下游坝坡下游坝坡不满足稳定安全系数要求,对上游进行整修、加固、下游坝坡培厚和配套相应排水设施。
根据调洪计算,在校核洪水情况下,坝顶超高不满足规范要求,本次增设防浪墙,加高后防浪墙顶高程为999.00m。
1、坝顶加宽,增设防浪墙及坝坡整修
由现场勘察情况知,现状坝顶宽4.0m,大坝下游坝坡下游坝坡不满足稳定安全系数要求,994.0m高程处存在宽8.0m的平台, 994.0m高程以上坝坡仅1.1.7,对大坝抗滑结构稳定性不利。由于坝顶兼交通道路,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并结合工程现状,本次将坝顶向下游加宽至8.0m,坝坡整修到1:3,994.0m高程处设2.5m宽的马道。由调洪验算结果知,现状坝高不满足防洪要求,本次设计在坝顶增设防浪墙,墙顶高处坝顶1.0m,顶宽0.5m,采用M7.5水泥砂浆石结构。
2、坝坡加固处理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防洪要求,大坝上游坝坡护坡损毁严重,本次对其拆除重建,坝坡清坡整平后设厚30cm的干砌石护坡,下设厚20cm砂砾料垫层和15cm粗沙垫层。护坡坡脚伸入淤积层以下1.0m。下游坝坡采用草皮护坡。
3、排水沟
为了防止暴雨冲刷坝肩和下游坝坡,将水流送至坝脚以外,沿下游坝坡马道内侧及排水棱体下游各设纵向排水沟,在下游两侧坝肩各设一横向排水沟,并与纵向排水沟相连。
横向排水沟及马道内侧排水沟断面尺寸为0.3×0.3m,采用现浇C15砼砌筑,侧墙和底板厚度均为0.1 m。棱体下游排水沟断面为梯形,采用M7.5水泥浆砌石砌筑,底宽0.5m,高0.5m,边坡1:1。
4、贴坡排水
坝下游坡脚现无反滤排水体,根据渗透稳定计算,在正常蓄水位降落时,逸出点在下游坝坡996.5 m高程处,为了保护土坝下游边坡不受冲刷,沿下游坡(0+037-0+156)设贴坡排水,贴坡顶面高程998.0 m,从外到内依次是干砌块石、碎石、砂砾料和粗砂,砌筑石块应力力求嵌紧。
5、坝顶道路
原坝顶道路为土路面,宽4.0m。雨天泥泞,影响管理人员巡察。本次改造设计坝顶宽度为8.0m,路面结构采用现浇C20砼路面,厚0.2m,宽7.5m,以1%横坡向下游倾斜。
(二)、溢洪道改造设计
溢洪道位于大坝左岸,现状全长126.7m,由进口段、控制段、泄槽段、消能设施四部分组成。
根据现场检查,溢洪道结构完好,但进口段未护砌,本次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石进行护砌。经水力计算,控制段、泄槽缓坡段侧墙高度不满足泄洪要求,本次进行加高处理。控制段侧墙加高2m,缓坡段侧墙加高0.8~2.0m。均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石挡土墙结构,挡土墙底宽0.4m,边坡1:0.4,墙趾高0.4m,宽0.4m。溢洪道出口位于坝体下游坝坡脚,可能冲刷大坝,对大坝安全不利,本次新建50m输水渠,将溢洪道下泄水流引至主河槽。输水渠结构为矩形,底宽7.0m,高3.0m,侧墙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石挡土墙结构,底宽0.5m,底宽1.25m,侧墙基础厚0.5m,宽2.0m。底板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石,厚0.5m。
改造后溢洪道全长226.7m。
(三)、放水卧管修复设计
卧管位于大坝右岸土基上,由于卧管砌体剥蚀老化,放水孔盖板丢失,无法正常运行,本次对其拆除重建。
卧管设计管身为矩形断面,宽0.6m,高0.65m,坡比为1:2.5采用M7.5水泥浆砌石砌筑,管台设孔径Ф250mm的进水口,相邻两孔高差为0.4m,共24个进水孔,卧管底板间隔6.0m设置一道齿墙。设计消力池为矩形断面,为砌石结构。
放水涵洞基本完好,本次不进行修复。
(四)、防汛抢险道路
水库防汛抢险道路坡陡弯急,路面狭窄,遇到下雨,车辆根本无法通行。若不及时修建,将直接影响到大坝的防洪抢险。本次对小路进行拓宽,作为防汛抢险及上坝道路。路面采用20cm厚泥结碎石,厚度为0.2m,宽4.0m,两侧削坡坡度为1:0.5,道路全长1.5km。观测设计
根据工程规模和实际需要,本次设计了大坝表面变形观测。
大坝表面变形观测包括坝面沉降观测和坝面水平观测。观测横断面共设3个,桩号分别为0+047、0+085、0+112。每个横断面共设3个观测点,上游坝肩外6.0m处1个,下游坝肩外3.0m处以及下游坝坡马道各1个;大坝两岸每排测点的延长线各布置一个起测基点;共设测点13个,这些测点兼作水平位移和沉降位移观测测点。在下游1~2km范围内布设3个水准基点。
四、结语
加固工程范文第6篇
1良好的施工性是加固工程方案必须考虑的条件之一
加固工程方案的优劣,首先要把是否具有施工作业方便作为必要条件,没有良好的施工性是阻碍加固工程施工的一个拦路虎。例如,某市技工学校办公楼因冬季施工,掺加不合格防冻剂,超标的氯离子破坏了钢筋钝化膜,致使十架大梁产生严重裂缝,需要进行加固,原施工设计方案之一是采取简易修补法,即,将大梁裂缝处出现的酥松混凝土凿除,露出钢筋后,将锈蚀的钢筋周圈进行除锈后,用环氧砂浆进行封闭,达到加固目的;方案之二是采取加大截面加固法,经对设计方案分析,此两种方案除具有工程造价低的优点外,还有以下不足之处:
1.1技术可行性差,由于此大梁跨度大,凿除混凝土梁则需分段进行,要用大量的临时支撑进行安全防护,造成周转材料不必要的浪费;
1.2劳动强度高,在凿除混凝土梁时,因分段施工时,只能凿一米挪一米,成倍增加了劳动强度;
1.3工效低,大量的重复劳动和落后的施工作业方法,延误了施工工期并导致劳动效率下降;
1.4安全性差,因所有大梁必须将钢筋凿除外露,大梁承载力减小,在施工时,须时刻注意防护措施是否到位,***大意则易出现意外事故;
1.5产值效益小,大量的周转材料和人工费用的浪费,加大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生产效益;
1.6加大的截面影响房屋外观和空间尺寸。基于这些原因,经与甲方和设计院商讨,改变加固方案,采用先进的外包钢加固施工方法,应用QR型建筑工程结构胶粘锚技术,对这十架大梁进行加固,由于技术先进,加固性能好,占用空间小,施工周期短,材料消耗少,工艺简便、安全并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加固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2不同类型加固工程与加固方案分析
一般来说,加固工程常采用的方法有加大截面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和改变结构传力途径加固法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进行工程加固的方法,如,化学灌浆法、粘钢锚固法、碳纤维加固法应运而生,并开始广泛应用于各类加固工程中。具体那个方案最能体现加固工程所要求的短、平、快、省的特点,应根据需要加固的构件情况,综合确定加固方案。
2.1以框架梁的加固为例,笔者认为,较为合理、经济、技术先进的加固方案当属粘钢锚固法和碳纤维加固法,前者以造价低,施工简单,占用空间小,加固效果好,明显优于加大截面法和预应力加固法,后者除材料费用高外,则各种优势尽显其中,重要表现在自重轻,材料自身几乎不增加重量;强度高,固化后的碳纤维强度比钢材高达十几倍;劳动强度小,一个作业面只需一至两人操作即可;施工工期短,熟练工人每人每天可完成近200m2左右。但是,应用其在负弯矩部位进行加固效果不如钢板性能好。
2.2以框架柱的加固为例,较为常见的加固方法有外包钢加固法,即,在混凝土柱四周包以型钢进行加固,这样既不增大混凝土截面尺寸,又大幅度地提高混凝土柱的承载力,具体方法又分干法作业与湿作业法两种形式:干式加固法是将型钢(一般是角钢)直接外包子需要加固的混凝土柱四周,型钢与混凝土之间的连接,由于与混凝土没有形成一个整体,所以不能确保结合面传递剪力。湿式加固法一是用***胶水泥浆或环氧树脂化学灌浆等材料,将角钢粘贴在混凝土柱上,二是角钢与混凝土之间留一定间距,中间浇筑混凝土,达到外包钢材与混凝土相结合。两种作业方法相比较,干式作业法施工更为简单,价格低,施工时间短,但其承载力提高不如湿式作业法好。在方案选择时,应根据加固要求和原构件情况,合理挑选适当的方案进行加固。如,某市泰和宾馆由于功能改变,原设计一层柱子采用的是干式加固方案,将L100x6的角钢包子柱子四周并用缀条连接,已完全满足加固需求;而某市某机电工程学校四、五层柱子,由于内置钢筋锈蚀,致使混凝土柱产生裂缝,采取的是湿式加固方案,对局部柱角用石英砂配置的高标号水泥砂浆和环氧砂浆将LS0x6的角钢粘贴到混凝土柱四周,达到整体加固补强目的。两种加固方法均取得良好效果。另外,对于加固工程,还有焊接补筋加固法、套箍加固法、喷射混凝土补强法、化学灌浆修补法、粘钢加固法、碳纤维加固法等,每种加固方法各有其特点及适应范围,只要行之有效,技术成熟,既满足加固要求,又经济实用,均可采用。
3加固工程方案要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上写文章
优秀的加固工程方案要在工法上体现出其可行性、科学性、先进性。笔者认为,化学补强法不失为当前加固工程中首选的一种最为先进的工法。众所周知,一些加固工程采用过时的加固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已不能满足当前加固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经济的要求,而化学补强加固方法越来越以其明显的优势成为加固工程中的优选方案。例如,某市面粉厂制粉车间技改工程中的加固部分,就是采取化学补强的方法,应用QR型建筑工程结构胶粘剂,对其第四层、第五层框架梁进行粘钢加固,满足了该车间在楼层增高、设备增加,荷栽加大情况下的正常使用要求。采取同样方法施工的某辉龙阳光购物广场、某市阳光热电厂、某市姚孟电厂改造、某机电工程学校等加固工程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充分显示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加固工程中的应用成果。
加固工程范文第7篇
关键词:堤防工程;防渗;加固;软土地基
中***分类号:TV543 文献标识码:A
1 堤防防渗加固的常用方法
1.1 前堵型防渗
所谓前堵型防渗就是把土工膜铺设在临水侧,或设置防渗铺盖、前截及防渗斜墙等设置,不过这些措施会受到实际工程河势水流的影响。如果设置防渗铺盖,可以充分将天然弱透水层的作用发挥出来,不过需要注意,要对天然弱透水层、下卧透水层的各项参数进行全面检验,比如颗粒级配、渗透系数、允许渗透坡降等,以便于在天然铺盖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人工铺盖补强措施满足工程要求。进行堤身临水侧前堵时,在堤身临水侧填筑土平台,注意土料的渗透系数不得超出工程设计要求范围以外,以满足降低背水侧出逸比降的目的。在诸多前堵型防渗措施中,在堤防迎水面铺设土工膜,不仅整体性较好,而且规格化的产品大大提高了铺设的便利性,并且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适应堤身变形的情况。
1.2 中截型防渗
所谓中截就是在堤身中采取防渗措施,常用的包括黏土灌浆、劈裂灌浆、铺设土工膜以及设置混凝土截渗墙等措施。在采用灌浆加固法时,要注意浆液材料的选择,通常为黏性土或砂壤土,如工程需要可以掺入适量水泥制成泥浆;按照堤身具体的隐患部位布置钻孔,一般布置为梅花形,孔深不得小于隐患者深度,并通过现场试验确定灌浆压力。采用劈裂灌浆法时要注意,钻孔时要沿着堤身轴线最小主应力面布置,并灌注泥浆,其主要作用是形成浆堤互压,泥浆析水后会固结,此时浆脉连通的所有渗漏隐患者均可以被泥浆充分填充,并挤压密实,最终形成泥浆体防渗墙。
1.3 后排型防渗
所谓后排就是在堤防背水一侧采用减压井、减压沟或者压渗导渗沟等措施。在堤身背水侧采用后排措施就是加大堤身背水侧的断面面积,将浸润线始终控制在堤坡以下。采用后排型防渗措施时要注意,填筑土料的透水性要大于原堤身。常用的后排型防渗措施有堤防淤背法或吹填法,即将吸泥船吸取的江河泥沙输送至堤身背水侧进行沉淤处理,可以有效防止基础被渗透、破坏。此外,一些已经出现渗透破坏的堤基可以利用减压井来排除险情,不过该方法存在易淤堵的不足,因此时间越长,减压井排水量就越小,逐渐失去作用。
2 防渗加固方法的应用
2.1 堤身的防渗加固
如果堤身发生渗漏,背水坡会出现脱坡或流土等现象,严重的可能会出现漏洞及坑陷等问题。堤身背水坡出现有害渗水,可以对堤身进行加宽培厚,或采取透水后堵的措施,也可以在临水坡外帮设置防渗斜墙及灌浆措施等。如果渗漏问题可能会冲刷堤坡,或造成流土破坏等,通常选择贴坡反滤或透水后堵的方法。需要重视的是堤身漏洞及跌窝现象,这些问题通常是生物洞穴引起的,通常汛前比较隐蔽,一旦汛期到来,这种生物洞穴产生的漏洞、跌窝则会快速发展,再加之堤身断面受到限制,所以会带来比较严重的后果,所以要在汛前对这类生物洞穴带来的隐患者进行探查,发现后在及时采用灌浆或开控回填的方法来处理,防患于未然。堤身建筑物基础接触面可能存在集中渗流的问题,此时在临水侧采用垂直防渗的策略,如有必要,也可以结合反滤保护措施。此外,在新老堤身接合位置或堤防分段建设接合位置等,可以会存在集中渗流的现象,此时可以采用充填灌浆或挤密灌浆的措施,如有必要可以结合反滤保护措施。
2.2 堤基的防渗加固
经过相关渗流计算可知,如果堤基、背水坡、堤后地面等渗流出逸比降控制不合理,必须采取科学的防渗加固措施,包括汛期发生管涌或流土破坏时,也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各种治理措施。具体而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2.1如果堤基 存在下列情况下可以采用铺盖防渗措施:相对不透水层埋藏比较深,透水层比较厚,临水侧有稳定滩地。
2.2.2如果堤基 的覆盖层相对较薄,透水层埋藏比较深,并且厚度比较大,可以在背水侧选择压实填筑压渗盖重法,也可以与减压沟或减压井结合使用,可以彻底改善堤基存在的渗透破坏问题。
2.2.3如果堤基 透水层比较浅,可以采用垂直防渗措施进行截渗,比如在迎水侧堤脚设置黏土截水槽,或采用盖重与减压沟井相对合的方案等。
2.2.4针对覆盖 层比较厚的堤基,如果其下卧强透水层比较深,则可以选择盖重措施,注意盖重的渗透系数要大于覆盖层;也可以设置减压井来降低扬压力,减压井的位置要设置在背水堤脚外。
2.2.5如果是强 风化基岩的堤基出现渗透破坏,可以选择地基帷幕灌浆法,也可以利用铺盖防渗法解决临水侧发生外渗的问题,也可以视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反滤保护措施等。
2.2.6如果堤防 工程为多层地基,并且有浅层弱透不层,则可以在科学勘察并合理计算论证的基础上采用半封闭式垂直防渗措施,或选择压渗盖重与减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
2.3 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由于堤防工程常遇到淤泥、淤泥质黏土等软土地基,在这类地基上建设堤防工程,要做好地基的加固处理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因此,此处单独列出几种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进行重点分析。
2.3.1 抛石挤淤法
所谓抛石挤淤法,顾名思义就是把石块抛在需要处理的软土地基中,挤走原基础的淤泥及淤泥质土,提高地基的强度。采用抛石挤淤法需要注意:石料的粒径至少在30cm以上,且不易风化,根据软土下卧地层的横坡来确定具体的抛填方向。如果横坡比较平坦,可以采用自地基中部向两侧逐次扩展的顺序;如果横坡比较陡,则可以采用由高侧抛填至低侧的顺序,需要在上面铺设反滤层。由于抛石挤淤法成本低、易施工,所以针对流塑态的淤泥或淤泥质土地基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2.3.2 预压砂井法
预压法是指排水系统与加压系统互相配合把孔隙水从地基土中排出。堤防工程中的排水系统包括水平排水垫层、排水砂沟、水平排水体、塑料排水板等;而加压系统则包括堆载预压、真空预压等,如果把堆载预压与真空预压联合应用,可以称其为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该方法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加固范围内的植被与表土,要清除干净,铺上砂垫层;将塑料排水板垂直下插下去,为对加固地基的排水条件进行改善,注意砂垫层中的排水管要横向布置;再在砂垫层上设置密封膜。通常针对一些工期要求较低工程,在处理淤泥或淤泥质土地基时会选择该方法,不过由于其加固时间长,并且抽真空的处理范围会受到一定客观条件的限制,所以针对一些软粘土、泥炭土地基,由于其流变特性较强,该方法并不适用。
3 结语
总之,堤防工程的防渗措施多种多样,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在堤防工程的防渗加固领域也会涌现出更多的新技术与新工艺,比如射水法造墙、振动沉模板墙等,只要结合工程实际、选择合理的防渗加固措施,就能充分保证堤防工程的安全性,为人民生活提供更高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松涛,姜伟,张钰.模袋混凝土在屈家店枢纽上游右岸堤防除险加固工程中的应用[J].海河水利,2011(01):27-29.
[2] 唐建安.堤防工程加固探讨[J].江西建材,2012(06):116-117.
[3] 宋丽华,王西海.阜南县大洪河邓湾堤防特大滑坡险情除险加固工程设计[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1(06):65-66.
[4] 李进,葛国昌,殷琦,等.压密灌浆技术在川气东送穿越长江堤防加固工程中的应用[J]. 浙江水利科技, 2011(02): 42-44.
[5] 管晓燕.当涂县青山河堤防现状及加固分析[J].江淮水利科技,2012(06):16-18.
加固工程范文第8篇
关键字:水利工程、加固设计
中***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我国的经济加速发展,水利工程的发展也上升到了新的高度。水利工程为人们生活和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水利工程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工程。
二、水利工程除险加固措施的必要性
水利设施在国内是一种非常关键的基础设施以及基础产业,它与我国经济命脉有着密切关系,并且对农业和气候以及发电等方面的发展产生着间接性的影响。在对水利工程***纸进行设计的时候,因为有一些水利工程在设计的过程中自身平均流量和实际流量有着较大的差距,从而使水利工程自身在实际使用相关过程中所存在的危险大大增加。
另一方面,我国平原地区中所使用的水利工程大多都是在没有经过全面的考虑情况下进行建设的,又因为平原地区中对应的水利工程使用强度普遍较大,所以,国内很多水利工程中都存在着许多的隐患。同时许多的工程在开始进行使用之后对其进行的维护工作非常少之又少,从而提高了工程自身存在隐患的可能几率,这对农业生产以及人们自身生命财产方面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所以,我国水利设施方面的除险加固相关问题已经成为了当今水利工程相关工作人员最为关注的问题。
三、水利工程中加固项目存在的问题
1.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所需的基本资料缺乏
对有些病险水库由于投入经费少,资金紧张,无法开展必要的地质勘探等技术工作。这就造成工程地质勘探工作量和深度不够,勘探试验的针对性较差,部分工作有重大遗漏或缺陷,与实际地质条件差异较大,难以满足正常设计要求。
由于工程地质勘探工作不到位,造成一些病险水库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等普遍缺乏,往往使堤防的安全复核以及除险加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无法顺利进行。
2.病险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工作存在缺陷
有些病险水库在未做安全鉴定的前提下直接进行除险加固初步设计,使初步设计缺乏依据,所采取的除险加固措施不能完全消除病险水库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还有一些水库防洪标准低、淤积严重、原设计功能基本丧失、病险严重,除险加固技术上不可行,经济上不合理,完全可以用降等报废的办法保证安全,但为了争取财***资金,也作为病险加固项目上报。由此可见,在安全鉴定中对除险加固的必要性未进行充分论证。
3.除险加固工程的建设管理不到位
有些除险加固建设项目,项目法人责任单位虚化或责任主体不明确。再加上机构不健全,人员不落实,管理制度缺失或执行不力,使得项目法人责任制难以落实。这就对工程的质量、进度、资金使用不能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履行职责不到位。有些监理工作不规范、不认真履行职责,监理控制不力,不能发挥相应的现场控制与管理作用,致使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存在许多问题。
四、水利工程除险加固的重要措施
1、做好前期情况勘察
只要是需要进行灌浆处理的水库坝面,一般都是受到坝面自身变形的影响和渗透稳定性能被周围环境破坏,水坝表面会会出现部分的裂痕、集中渗漏或者是浸润线出逸点等。对于出现问题的危害程度大小和破坏的表面积,在进行灌浆工程之前必须做好万全的预算和考察工作。考察的内容一般有水文地质的情况、土坝压实的程度、裂缝情况和渗漏情况、土坝土料的特性等。但是在调查水库土坝的时候,还需要将山体和坝头之间的塔触和渗漏情况记录在内,坝面有没有杂质和附着物,比如说迎水坡有没有护砌,坝顶部位有没有非常平整的道路等。
2、注意新、旧设计规范的衔接
随着新规范的相继颁布,如土工织物、抗冻、高喷等方面规范;水库规模、防洪标准、工程管理、土坝、水工混凝土结构、水土保持、溢洪道等规范的标准、设计理论和方法等方面的补充和更新,在部分工程初设和所有工程的施工***阶段,一定要采用新规范,并对其中与新规范不符的内容要进行修正。各级水利建设行***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勘察设计工作、加强领导、强化管理和培训、抓好勘察设计人员对新的技术标准和强制性标准规范的学习,使他们理解并正确使用。
3、做好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设计工作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更加频繁,如肆意开山炸石和任意弃渣等,且在开发过程中未采取有效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和开发后未进行生态恢复,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如开采使大量泥沙俱下,堵塞下游河道,削弱河道泄洪能力,降低了水库调蓄洪水能力,加剧了防洪压力等,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小水库除险加固设计必须重视做好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设计工作,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防治措施相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同时尽量与施工同步进行,避免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
4.加固处理的技术方法
(1)护岸墙体垮塌加固措施。若地基不稳定土层出现沿弧形裂缝整体下滑,则用基础换土处理或采用桩基处理方法;崩塌险情严重时,除抛石固脚外,还要进行外削内帮。将崩塌堤岸水上部分的土进行外削以减轻上部重量,并在内坡加大堤身断面,以增强抗洪能力。
(2)土方流失的除险加固措施。坝堤土方流失多因地基被水流淘空,因而在堤坝背后加混凝土防渗,即在淘空的堤坝背处加一层混凝土内帮,再用粘土填实。
(3)土坝裂缝的除险加固措施。常用开挖回填、灌浆以及两者结合的办法。即表层开挖回填,深层灌浆。
(4)土坝滑坡的除险加固措施。土坝滑坡是由于土体的滑动力远远超过了抗滑力所引起,关于滑坡处理的原则是设法减小滑动力,增大抗滑力,结合实践经验得出以下几种处理措施:一是放缓堤坝坡度。设计坝坡度比土体的稳定边坡度陡引起的滑坡,在处理过程中应考虑如何放缓坝坡,并将原来排水体连接在新坝体上。二是开挖回填堤坝。遵守滑动体重面积的大小而定的开挖原则,如果体积较小应采取全部开挖;如果土方量过大,可采取部分开挖,即将松土挖掉,然后再进行回填夯。三是堤坝裂缝处理。对裂缝采用灌浆处理过程中,在灌浆前首先要实行压重固脚处理,固定住坝坡体以后,再行灌浆务实。
五、水利工程加固措施中的灌浆技术
本文针对国内现阶段的水库坝体进行分析,现阶段设计人员在设计的时候,一般只要设计好浆液的位置和钻孔位置即可,其余部分只要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就可以,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和粗糙。根据水坝建设的内容和特点,把灌浆设计的分为以下几部分:
1、灌浆类型的选用。依据现阶段已经结束的水库坝体工程,劈裂灌浆法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除险加固建设,所以说需要根据现阶段的调查情况,选择合理的灌浆法非常重要。通过分析现阶段国内的水库坝体设计,我们将其分成两种不同的情况:第一种,当大坝顶部存在整体性的沥青路面的时候,劈裂灌浆法没有办法将坝体劈裂,会形成帷幕,这个时候就需要本文提到的充填灌浆法加固。第二种,当山体和坝体接触的地方出现渗漏情况的时候,应该先深度勘察现场情况,找准渗透的特性和位置,依然利用充填灌浆法解决渗透问题。
2、钻孔位置的设置。灌浆钻孔的设置必须根据坝体内部的隐患位置、应力情况和特性确定,可分为岸坡段和河槽段。水库土坝的直线部分就是河槽段,可以利用坝轴线设置单排的钻孔,而岸坡段需要用梅花形布孔先灌浆,在后期工程中沿着坝轴线布设钻孔,建造帷幕的连接,一般情况下这个点都会被设计师忽略。单孔灌浆的时间间隔一般不能低于5天,但是根据近几年国家颁布的成文规定中知道,间隔时间主要依据是灌浆进入到裂缝中形成固结状态为准,固结情况可以根据现场情况适当缩短。
六、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水利工程的加固措施对水利工程的质量有很大的意义。在水利过程加固的过程中要注意灌注桩的施工,还要做好前期勘察工作、做好新旧设计的衔接、做好设计工作。
参考文献:
[1] 董舒.水利工程加固改造若干问题探析[J]. 中国水利. 2009(14)
[2] 李玉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优化与投资控制[J]. 河南水利. 2009(01)
加固工程范文第9篇
【关键词】浅析;建筑工程;加固
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全世界的各类结构形式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由于使用年限的延长或其他如自然灾害等多种原因造成钢筋混凝土建筑构件强度、刚度不足引起的开裂、破损等情况频繁出现。如何保证建筑物继续正常、安全的使用,是建筑行业经常碰到的问题。经过工程技术人员长时期的努力,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切实可行的工程加固方法,在实际的加固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新型建材的出现也为加固技术、方法的不断创新、升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 应用建筑结构胶粘剂对建筑工程加固的优点
用合成树脂胶粘剂来连接、加固构件,比一般的铆、焊法受力均匀,材料不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如焊接时的热应力等),使之更耐疲劳,尤其能更好地保证构件的整体性和提高抗裂性,而整体性在基本程度上关系着构件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结构粘剂可以将不同性质的材料牢固地连接起来,这对建材多样化的今天,也具有传统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使用胶粘剂进行施工,工艺简便,可大大缩短工期,往往在1~2 天或更短时间就可以使用,尤其在各类构件的加固方面更是如此,可使一些传统方法无法加固的构件得以修复加固;对于某些重要工程、交通设施尤为重要。且其耐老化性能优良,能满足各种要求;在施工中还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节约能源等。
2 新型建筑加固技术
利用建筑结构胶粘剂对需补强、加固的建筑物进行加固,就是近来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类加固方法。这类方法主要是采用结构胶这一粘接材料,将补强用的钢板或型材,或是其他补强材料牢固的粘接于各种钢筋混凝土的构件上,使补强材料和原有构件形成协同工作模式从而满足结构、构件原有设计强度、刚度、耐久性要求。应用建筑结构胶粘剂对各类构件进行连接、加固或修补,相比传统的连接加固方法有很多突出的优点。
3 常用的加固胶粘剂种类、特性及用途
3.1 聚乙烯醇酸甲醛类胶粘剂。粘固强度较高,耐水性、耐油性、耐磨性及抗老化性较好;用于粘贴壁纸、墙布、瓷砖等,可用于涂料的主要成膜物质,或用于拌制水泥砂浆,能增强砂浆层的粘结力。
3.2 聚醋酸乙烯酯类胶粘剂。常温固化快,粘结强度高,粘结层的韧性和耐久性好,不易老化、无毒、无味、不易燃爆,价格低,但耐水性差;广泛用于粘贴壁纸、玻璃、陶瓷、塑料、纤维织物、石材、混凝土、石膏等各种非金属材料,也可作为水泥增强剂。
3.3 乙烯醇胶粘剂。水溶性胶粘剂,无毒、使用方便、粘结强度不高;可用于胶合板、壁纸、纸张等的胶接。
3.4 环氧树脂类胶粘剂。粘结强度高,收缩率小、耐腐蚀、电绝缘性好、耐水、耐油;用于粘接金属制品、玻璃、陶瓷、木材、塑料、皮革、水泥制品、纤维制品等。
3.5 酚醛树脂类胶粘剂。粘结强度高、耐疲劳、耐热、耐气候老化;用于粘接金属、陶瓷、玻璃、塑料和其他非金属材料制品。
3.6 聚氨酯类胶粘剂。粘附性好、耐疲劳、耐油、耐水、耐酸、韧性好、耐低温性能优异、可室温固化,但耐热差;适于于胶接塑料、木材、皮革等,特别适用于防水、耐酸、耐碱等工程中。
3.7 丁腈橡胶胶粘剂。弹性及耐侯性良好,耐疲劳、耐油、耐溶剂性好,耐热,有良好的混溶性,但粘着性差,成膜缓慢;适用于耐油部件中橡胶与橡胶、橡胶与金属、织物等的胶接。尤其适用于粘接软质聚氯乙烯材料。
3.8 氯丁橡胶胶粘剂。粘附力、内聚强度高,耐燃、耐油、耐溶剂性好。储存稳定性差的混溶性;用于结构粘接或不同材料的粘接。
3.9 聚硫橡胶胶粘剂。很好的弹性、粘附性。耐油、耐候性好,对气体和蒸气不渗透,防老化性好;作密封胶及用于路面、地坪、混凝土的修补、表面密封和防滑。用于海港、码头及水下建筑物的密封。
3.10 硅橡胶胶粘剂。良好的耐紫外线、耐老化性,耐热、耐腐蚀性,粘附性好,防水防震;用于金属、陶瓷、混凝土、部分塑料粘接。尤其适用于门窗玻璃的安装以及隧道、地铁等地下建筑中瓷砖、岩石接缝间的密封。
4 建筑结构胶粘剂的应用
4.1 建筑结构胶粘剂在粘接加固中的应用。这类应用范围主要是用结构胶作为一种粘接材料,讲补强用的钢板或型材,或者是其他补强材料(如碳纤维、芳纶、氯纶)牢固粘接在各种钢筋混凝土的构件上,如梁、柱、节点、托架板面、隧道及拱形顶等,已施工完成的加固工程均获得满意结果。以梁为例,可以是建筑物上的普通承重梁,也可以是起重吊车用梁,还可以是公路桥梁的梁及板梁、铁路桥的钢筋混凝土梁等。通过精心设计施工加固补强厚的效果非常良好。
4.2 建筑结构胶粘剂在化学栓或锚筋上的应用。这是另一个广泛应用的领域,是作为后锚固技术中的化学胶粘材料,它将螺栓、钢筋、塑料杆及其他锚固用材,埋于混凝土、岩石、砖、石材等基材中,发挥建筑结构胶粘剂的粘接强度,使后锚固件牢牢地埋植于基材里,在外力作用下,起到承载作用。这是近几年来发展最快的应用领域之一,大到抗震用钢筋的植牢,小到一个装修用螺杆的粘接埋入,建筑结构胶粘剂都有用武之地。
4.3 建筑结构胶粘剂在灌注与修补粘接上的应用。它可以是对外包钢加固用钢板,与混凝土构件之间灌胶粘接应用,建筑结构胶粘剂将钢板与混凝土牢固的连成一体,起到共同工作的效果。也可以用于一般构件中裂纹的封堵,使之达到原来的设计要求,并且防止了裂缝继续扩大。这类应用同样是量大面广的一个领域,不但可以在建筑构件中应用,同样可以用在水力工程和***事工程等各种结构上的修补和修复。
4.4 建筑结构胶粘剂在现场施工粘接构件中的应用。此项应用范围是结构胶刚刚开始的。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混凝土屋盖的拼接拼装中曾经使用过,在我国也有柱子接长和地基桩接长的实际事例,但因其设计理论与计算方法的基础研究尚属起步阶段,目前还处于试用期,但这个领域的方展和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4.5 建筑结构胶粘剂在粘接修补各类建筑物上的应用。胶粘剂还可以对各类老建筑、古建筑(木结构、混凝土结构、石结构及砖结构等)进行粘接修复,也可以对某一单元构件进行修补修复。其修复工艺简便,修补修复效果良好。此种应用实例是比较多的。
4.6 建筑结构胶粘剂在其他方面的应用。以上说明的这些方面是在建筑及工程上的应用。建筑结构胶粘剂还可以应用在其他方面,如各类工程的应急抢险、防水堵漏、密封防潮以及防腐蚀等方面的应用。
5 结束语
现代建筑的发展方向是设计标准化、施工机械化、构件预制化及建材的轻质、高强和多功能化。建筑胶粘剂的广泛推广和使用,将加快以上四化的进程,并在提高施工速度、美化建筑物、改进建筑质量、节省工时与能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对建筑胶粘剂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建筑结构胶粘剂综合了化学、力学、材料、结构、光电测等先进技术的成果,应用于建筑结构粘钢补强、锚栓植筋、现场灌注施工上,显示出其突出的优点与重要性。国内公司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已成功的掌握了它们的技术,并应用于实际建筑施工中,解决了一些建筑加固中用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课题,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信建筑结构胶粘剂此类材料与技术会有美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建筑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征求意见稿)(建设部网)
加固工程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新旧规范更替、加层、加固
【 abstract 】 this paper based on a project with layer of hebei modification application examples, to when the design has been completed and consider it layer, and the actual add layer standard version changes, the original structure not meet the new standards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original structure to add before for reinforcement. The reinforcement reason i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and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select rational reinforcement scheme and reliable reinforcement measures, in order to ensure economic condition, better realize the purpose of reinforcing.
【 key words 】 old and new standard replacement, add layer, reinforcement
中***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工程概述
河北某工程建于2006年,为三层框架结构,原设计时,按照建设单位要求,结构按照五层设计。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7度,场地类别三类,框架抗震等级三级,地基采用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2011年,建设单位提出接建两层。按照建设部门相关文件,对新建或加建建筑均应按照10版新规范要求设计、计算。复核计算结果表明,原设计首层的部分柱不满足10版规范要求,梁、板满足要求,因此,该结构进行加层建设前,应对原结构不满足新规范要求的构件进行加固处理,结构柱网平面布置见***1。
二、加固原因分析
通常,已按加层层数和高度设计的建筑,初期仅施工了底部的部分楼层,后期接建其余结构时,应不需要进行加固设计。但本工程在要求接建的时间为2011年,抗震规范更换了新版本,按新规范计算,结构不能满足新规范要求,新旧规范主要变化处比较如下:
[1]本地区地震分组由原01规范的第一组变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三类的情况下,场地的特征周期由0.45增大为0.55,结构第一平动周期T1=1.5S,αmax=0.08,依据GB50011-2010***5.1.5 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中公式,新旧规范时的地震影响系数分别为:
α=α01=0.027 α10=0.032
由此得10规范的地震影响系数α为01规范的1.19倍,因此单独考虑此变化,新规范结构总地震力应是旧规范的1.19倍。
[2]GB50011-2010规范6.2条,抗震等级三级的框架结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由01规范的1.1增大为1.3(底层柱由1.15增大为1.3);柱剪力增大系数由1.1增大为1.2。
[3]GB50011-2010表6.3.6,抗震等级三级的框架结构,柱的轴压比限值由原规范的0.9调整为0.85。
[4]GB50011-2010第6.3.10条,对抗震等级为三级的框架,节点核心区配箍特征值为0.08;原01版规范未作要求。
综合以上,规范的修订,提高了结构的安全度水准,更加强调了强柱弱梁的概念,对柱的轴压比限值、弯矩增大系数、剪力增大系数进行了提高,虽然原设计考虑了加层,经核算,原框架的节点核心区配箍特征值可以满足要求,但部分首层柱的轴压比超过0.85、计算配筋大于原设计***纸,因此接建前必须对原结构不足部分进行加固处理。
三、加固方案及施工
平面***如***一,对不满足要求的柱截面及配筋均需要进行加强。由于建筑正在使用,对其加固、加层施工不能影响建筑的平时使用,这给加固方案的确定带来很大的困难,经反复计算并对各方案进行综合经济比较,同时考虑施工进度与难度,最终采取如下加固方案:
[1]由于地质条件影响,基础埋深较深,导致首层配筋不足的柱较多,为了降低加固成本,对不满足要求的柱采取减小柱计算长度的办法,对柱脚至0.000标高截面进行加大,并可保证上部外包钢与柱脚锚固。按减小计算长度后的柱输入程序核算,结果表明部分柱计算满足要求,说明此方法有效,做法见***2:
[2]加大柱脚,减小柱计算长度后,轴压比满足要求,配筋不满足的柱(***1中用画三角的柱),采用外粘钢的加固办法,如1-1、2-2剖面;对加大柱脚,减小柱计算长度后,仍有几根柱轴压比不满足新规范要求(***1中画方块的柱),因为首层的建筑功能为大空间,无填充墙,所以此时采用加大截面的办法,使加固的施工更经济、快速,做法见***3。
[4]对原有建筑二次结构部分,依据GB 50010-2010第3.7条之规定:对正常使用状态验算及构造措施仅按“宜”符合本规范要求。同样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调整,尽量减少重新设计在构造要求方面的经济代价。因经检测、评定原二次结构满足原设计要求,所以对此部分可不采取加固措施。
结语
通过对该接建工程的设计、施工,我们有以下体会:
[1]新设计工程时,对甲方今后有加建要求的建筑,在满足规范要求前提下,设计时结构应多留一些安全度,尤其是框架柱,使结构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今后规范会对结构的安全度提出更高要求,设计应考虑这些前瞻的因素,方便甲方在今后的改建、改造。
[2]新设计工程时,应突出结构概念设计,设计中强调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杆件的要求。本次改造表明,原设计梁筋基本满足要求,首层较多柱不满足计算配筋,说明原设计对梁的加强多于柱,使得强柱弱梁概念不明显,并且,原设计底层许多柱的轴压比接近旧规范极限要求,使得加层、改建受到很大局限,随着新规范对上述概念的强调,今后设计中应在规范允许范围内适当减小柱的轴压比,适当提高柱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3]工程的加固要综合考虑安全、施工难度、造价等诸多方面因素,选择最佳的加固方案,尤其是合理的施工顺序,避免因加固施工而导致甲方在运营方面的影响,做到综合经济指标最优。
参考文献
[1]GB 50367-2006,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JGJ 116-2009,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