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创建于1934年,在“求真、崇善、唯美”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致力于把学校办成一所“国内一流且国际知名的高质量、现代化、有特色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示范校”。北京十二中是北京市首批十四所高中示范校之一、是世界名中学联盟学校、北京市翱翔计划基地校、北京市自主课程实验校、北京市课程创新实验――遨游计划项目校、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校、清华大学“新百年领***计划”优质生源基地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先进单位、***教育信息化理事单位、北京市电化教育先进集体……
***1 十二中本部
学校现拥有87个教学班,3700余名学生和近400名教职工,是一校多址的完全中学(张仪校区已经建设完成,东高地校区正在建设中),呈现出“科技特长人文奠基”的教育特色。根据十二中的人才培养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型,提出了培养人才的总目标是“有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学识渊博、勇于创造的卓越人才”。具体目标是:培养早期社会化、国际化、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学校通过整合资源、创新驱动、实践育人,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不断突出优质化、多样化和特色化的办学特色。通过科学规划、合理使用,形成借助学校数字校园统一管理多个校区的一体化办学格局。
数字校园核心需求
随着学校的发展,北京十二中由一校一址变成了一校多址的办学格局,这对学校的一体化管理、优质资源共享、各校区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教育教学统一规划与实施、数据挖掘与使用等许多方面都带来了挑战。
随着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应用系统越来越多,每个应用系统都有一套***的验证体系,给用户登录、信息访问等带来麻烦。众多应用系统之间相互***,采用不同的数据标准,给数据共享、交换带来麻烦;不同系统之间存在相同的数据和资源,造成了数据的冗余。协同工作成为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数字校园建设要从分散的系统向集成化系统转变,要求建立一个有助于学校一体化管理、能够实现数据资源交换与共享、解决学校迫切需求、支持学校核心工作、体现学校特色、有助于实现学校目标的数字校园。
***2 学校需求―数字校园―学校特色目标
数字校园优秀成果
我校的数字校园是在专家指导下,从学校实际出发,基于数据共享交换,体现大数据理念,实现数据资源共建共享,提升学校核心工作效率与质量,解决学校迫切问题,促进学校发展而进行整体设计并建设的。建设产生的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实现了四个统一,有助于学校一体化管理
各校区统一信息门户、统一身份认证、统一办公管理平台、整合并共享相关应用平台(十二中各校区均可使用)。由于大家用的是一个信息门户、办公平台、相关应用系统,这让各校区师生实实在在地认识到自己就是十二中的一员。借助学校数字校园平台,通过视频会议、云班会等多种形式,给学校的统一管理带来极大方便。学校信息门户每月访问近10000次,每天访问400多次,提示数每天达1000多次,其中将近40%的访问来自科丰校区。
2. 解决学校迫切需求
学校的数字校园各应用系统是为解决学校实际问题而建设的,如“数字智能广播系统”。随着学校的发展,学校对广播系统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广播存在地点固定、分组固定、功能单一、需要反复改造等问题,已经不能适应我校发展的需求,数字智能广播则解决了这些问题,满足了学校多种需求。
实现了广播地点的灵活性。原来广播必须去指定地点,现在只需在自己电脑前即可。
实现了任意分组广播、编组广播、多路同时广播,满足了学校各种广播需求。
实现了眼保健操、课间提示音乐等自动播放。
实现了英语年级听力(MP3)直接播放。
解决了由于班级变动需反复改造的问题,节省了时间和投资。
解决了原有教室音响效果不好的问题。
解决了晚自习、考试、个别年级提前上课等特殊打铃问题。如高三考试时,整个楼就按照高三打铃,影响了其他正在上课的年级。数字广播实现了在不同年级、班级的分别自动打铃。
学校的数字智能广播系统整合了多种功能,解决了多个迫切问题。
3. 实现数据资源共建共享
借助于数字校园的教学资源库系统,我们实现了各校区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在校园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校园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对于十二中这样一校多址的学校来说是非常迫切的。学校原有诸多特色资源保存散乱,共享性差,面临提高资源利用率、创造使用效益难等问题;而且教师和学生无法快速、准确查找到有效资源,浪费时间、精力,亟待有效的工具支持现代化教与学的发展。面对教学资源的诸多问题,学校教学资源库系统有效实现了一校多址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十二中教学资源库系统兼具资源上传、资源审核、资源检索、资源浏览、资源收藏、资源***、资源评价、资源回收、资源统计、资源权限、菜单定制、组织机构、用户管理、角色授权、业务注册、审计管理、日志管理、安全策略等模块。该平台有效地整合了学校特色资源,提高了资源的共享性、利用率,提高了教学效率。
该平台能够根据学校的实际需求自主建立资源分类、分别定义访问用户权限。我们还借用该系统的个人空间为每位教师创立了自己的网络云存储。教师可以把自己重要的资源放在里面,并且自行确定是否,以便其他教师浏览。
我校的教学资源库系统正式投入使用两年来,上传各种资源5000多条,***资源9000多次,资源容量达到1T。
“教学资源库系统”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面向教育行***主管部门及各级中小学校,集资源建设、管理应用于一体的先进、安全、稳定、开放的平台。平台能够满足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实现学校对各类教学资源(如***片、视频、动画、课件等)的灵活管理,数据标准化,有效聚合,广泛共享。
教学资源管理平台采用最流行的SSH系统开发架构,使产品结构化程度高,扩展性、升级性好。同时友好的用户界面使系统简便易用。系统在开发的过程中遵循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用户单位相应标准及规范要求,具备国际化标准的网络协议、软件体系结构和接口,保证系统能与其他系统进行信息交换。
4. 支持学校核心工作――教学
我校数字校园的第三***书馆、学科学习网站、网上听课系统、网上评课系统、百分百平台等都是为学校教学服务的。
网上评课系统根据需要设置相关评价要素、权重,根据网上评课相关数据的自动统计和分析,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综合评价。
原来教师评课都记录在本上,每学期检查一次,只是看教师们是否按照要求评了一定数量的课,花费很多时间,更无法统计所评课的等级情况,监控教学质量。网上评课不仅让这些以前难以实现的事情都变得简单,还有助于教师间通过听评课相互学习,提高自身水平。
(1)加强了学校领导对教学质量监控的力度
指定时间段内,展示学校、校区、年级、学科A\B\C\D\课各占多少,学校总体教学情况如何;避免了收集听课记录本,统计相关数据的繁重工作,提高了效率。
某个学科、某位教师,指定时间段内教学质量如何(如***3)。
***3
通过网上听评课平台相关数据、***表,学校领导及时了解教师听课情况、课堂教学情况,制定提高教学质量的相关措施(如***4)。
***4
(2)强化了任课教师自我反思和发展的意识
自动统计自己课堂教学评价情况,及时了解某段时间其他教师对自己课堂的评价情况,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如***5)。
***5
及时了解听课教师对自己教学改进的意见或建议,吸收外能。
长期保留自己的听课情况,包括听课收获,补充内能,有利于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突破教师教科研时间和空间限制,节约了教科研成本。
(3)引入了学生参与评课的机制
5. 发挥大数据作用
学校的数字校园整合了相关应用平台,为各平台数据交换与共享奠定了基础。我校的综合校情展示及辅助决策支持平台是基于大数据、数据交换理念,通过从学校其他应用平台抽取海量客观数据(无需重复录入)自动进行综合分析、挖掘、处理,集中提供报表,为学校领导、教师、家长提供重要参考,做出正确的决策。该平台在十二中各校区均可使用,不仅实现了数据共享,还有利于学校一体化管理。
综合校情展示及辅助决策支持平台是教育及辅助决策支持平台,提供一整套满足学校内部相关信息的数据分析、报表、教育质量监控的解决方案。同时作为一个前端展现平台,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建设中规模监测分析、师资力量监测分析、教育质量监测分析、学生成长监测分析、教学科研监测等多个领域。
综合校情展示及辅助决策支持平台具有Dashboard(仪表盘)、Query(灵活查询)、Report(业务报表)、Analysis(多维监测分析)等功能。
目前,该系统里主要展示了学校师资力量、历年高考光荣榜、历年中招录取线、师资队伍建设、招生毕业分析、教学质量监测、学生学业分析、学生工作管理和学生体质健康等功能;全面、详细地展示了我校方方面面的情况,方便校领导了解学校整体情况,以及根据各方面的分析结果做出最佳的决策。当然,随着我校数字校园的不断丰富完善以及应用的深入,相关数据会越来越多,我们获得的相关报表也会越来越多,做出的决策也会越来越正确。
数字校园在建设和应用过程中的后续思考
我校数字校园建设重点在于软件建设,主要是围绕我校四大中心进行建设,如***6。经过几年努力,已经初具规模,不少应用系统和平台已经投入使用,给学校的管理及教育教学带来极大方便。接下来,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6
广泛调研,不断完善。在现有数字校园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主动广泛听取管理者和教师、学生及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继续丰富完善我校数字校园平台。如:相关平台在使用过程中的不断完善,数据的不断融合与丰富,呈现的报表更加全面;进一步完善教师信息档案系统,用于教师教学历程记录,促进教师自主发展;丰富学生档案管理平台,记录学生学习历程,培养适合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等。
***7 教师意见反馈
加强培训,惠及全体。学校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先推行使用简单、效果明显,且不给大家带来其他负担的应用,如:我们的协同办公平台、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校情展示及辅助决策支持平台等。在此基础上,加强数字校园应用培训,提高全体教师、学生的信息素养。这学期我们已经开展了2期16次有针对性的培训,我们将继续借助于专业机构加大培训的深度和广度。
建立机制,鼓励创新。逐步建立并完善相关制度,鼓励大家使用信息技术,做教育改革的先锋者和创新者,对在数字校园建设中做出成绩的教师进行奖励。
服务教学,提高质量。学校今后将在课程开发与管理、数字课堂互动教学实施、学生***学习的智慧校园环境营造、电子备课与学科资源平台搭建、网络教研与科研平台开展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充分发挥数字校园在培养早期社会化、国际化、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和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
不断探索,深入应用。我校的教学资源库目前主要由教师提供,今后我们将向学生、家长开放,不但向他们开放资源,更为他们提供资源推送、资源上传等功能,真正实现教师、家长、学生共建共享;网上听课、评课系统,不仅面向教师开放,也向学生开放,让授课教师及时了解其他教师及学生对自己课的建议,从而实现高效网络教研;将翻转课堂里的学科学习微视频融入我校的学科学习网站,方便学生通过学科学习网站系统自主学习,并借此推进数字校园中学生学科学习的应用设计等。
及时梳理,固化成果。在数字校园建设过程中,不断总结、提炼与提升,形成理论研究成果,不断推广应用成果。
未来,我校的数字校园无论在教育教学还是在学校管理方面都会发挥巨大作用,引领学校全面发展。
专家点评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数字校园的设计可促进多个校区一体化管理,体现了信息技术促进科学管理的巨大优势。各校区统一信息门户、统一身份认证、统一办公管理平台、整合并共享相关应用平台(十二中各校区均可使用),实现数据资源共建共享,提升学校核心工作效率与质量,解决学校迫切问题,促进学校发展。该校另一大特色为辅助决策支持平台,提供一整套满足学校内部相关信息的数据分析报表,提供教育质量监控的解决方案。同时作为一个前端展现平台,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建设中规模监测分析、师资力量监测分析、教育质量监测分析、学生成长监测分析、教学科研监测等多个领域。通过从学校其他应用平台抽取海量数据自动进行综合分析、挖掘、处理,集中提供报表,为学校领导、教师、家长提供重要参考。该平台在十二中各校区均可使用,不仅实现了数据共享,还有利于学校一体化管理,可以说该校的数字校园建设是具有前瞻性的,是可持续发展的。
建议
1. 教学资源库系统实现了各校区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未来进一步让资源智能化,自动推送给有需要的学生,使其获得个性化学习资源与辅导。
2. 建议未来可增加设计教师教学历程档案袋与学生学习历程档案袋至该平台。
3. 辅助决策支持平台中的大数据目前仅提供给校方教学质量监控与分析,建议后续亦可将学生学习历程数据提供给学生与家长参考,以适时、适当地反映学生在校学习状况。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突出优质化、多样化、特色化办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