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婕妤与赵飞燕,一个以诗才名垂千古,一个以传奇人生和曼妙舞姿颠倒众生。
她俩都是汉成帝的女人,都曾大获圣宠。两个在各自领域最优秀的女人,却因为共侍一君,不得不短兵相接,拼个你死我活。
论家世,班婕妤与赵飞燕不是一个层次上的。班婕妤出身名门,写《汉书》的班固和一代名将班超都是她侄孙,她父亲班况是当朝名将,家学渊源,家风开明,班婕妤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饱读诗书,工于辞赋。而且还长得漂亮,性格淑婉,善解人意。用现代的词形容,叫“知性”。汉成帝一度把她视为知音。
赵飞燕出身草根,父母是别人家的奴才。家里养不起她,干脆把她卖到阳阿公主府上当歌舞伎。说到学问,赵飞燕顶多也就识几个字,还是从唱本上学来的,谈不上知识修养。好在她勤奋好学,天赋极高,练就了清丽的歌喉和曼妙的舞姿,为自己增加一点软实力。但充其量,也就是个没文化的娱乐明星。
说人缘,班婕妤也比赵飞燕强。在朝中,有老爸班况和一班门人撑着,在宫中,有王太后撑腰。王太后称赞班婕妤:“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樊姬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的夫人,因贤德而闻名于世。王太后夸班婕妤夸到这份上,对她的喜爱可想而知了。
以赵飞燕的出身,是不可能得到王太后的喜欢的,汉成帝几次想立赵飞燕为后,都因王太后的阻挠而告失败。
从综合条件来看,赵飞燕绝对不是班婕妤的对手。但事实是,班婕妤一败涂地,最后投到王太后羽翼下,打扫长信宫,度过余生。
班婕妤输就输在“女人味”三个字上,班婕妤是个十分正儿八经不解风情的女人。《汉书・外戚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班婕妤初进宫时,凭借漂亮和才学,大获圣宠,地位相当于准皇后,汉成帝为了能够时时与她腻在一起。特命人制作了一辆大辇车,以便携她出游。
造辇车的事,汉成帝是背着班婕妤进行的,想给她一个惊喜。班婕妤性格温和,静如处子,少有大喜大悲的神情。汉成帝是皇帝,也是男人,男人有一个共同爱好,讨女人欢心。女人惊喜时流露的天真娇媚神态对男人是一种性刺激。
当汉成帝神秘兮兮地把班婕妤领到辇车前时,他失望了。班婕妤既不惊也不喜,更没有流露出天真娇媚的神情。她一本正经地说:“观古***画,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之乎?”意思是说,看古代留下的***画,圣贤之君,都有名臣在侧。夏、商、周三代的末主夏桀、商纣、周幽王,才有嬖幸的妃子在坐,最后竟然落到国亡毁身的境地,我如果和你同车出进,那就跟他们很相似了,能不令人凛然而惊吗?
于是,“上善其言而止”。汉成帝嘴上没说,心里肯定觉得扫兴,我费尽心机讨你欢喜,你怎么也要给点面子,与朕同车共乘一回吧。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班婕妤的古板,聪明的做法是,惊喜地与皇帝同游,待皇帝尽兴了,再引经据典,婉婉规劝,既满足了皇帝的心愿,又表达了自己的贤德。如此扫兴,谁还敢带你出去溜达呀,要知道,皇帝是大家的,你不抓住机会,几百名后宫佳丽正在虎视眈眈呢。班婕妤的好日子到头了。
取阅男人这件事上,班婕妤完全不是赵飞燕的对手。赵飞燕一进宫就使个欲擒故纵之计,一连拒绝成帝三夜召幸,激起成帝征服之心,夜夜临幸,再也离不开她。赵飞燕是著名的骨感美女,纤瘦无比,体轻能为掌上舞。汉成帝常命宫女手托水晶盘,令飞燕盘上歌舞助兴。给汉成帝带来全新的视觉享受,成帝对她更加迷恋。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还把妹妹赵合德献给成帝,姐妹俩齐心协力把汉成帝弄得神魂颠倒。
不过,这也不能完全怪班婕妤缺乏女性魅力,怪只怪那个万恶的社会。要求女人加强妇德、妇容、妇才、妇工等修养。这些修养,只会压抑女人的天性,扼杀女人的情感,扭曲女人的心灵,去迎合所谓的三纲五常,往贤德靠拢,把女人变得更加刻板正经,不解风情,没有女人味。班婕妤就是这种教育的受害者。
班婕妤与一众佳丽眼睁睁地看着皇帝被赵氏姐妹霸占,无计可施,或者也施过小计,也许班婕妤还发挥过她的知性魅力,引经据典地劝过汉成帝,但金玉良言也需要善听的耳朵,此时的汉成帝,早已耳聋眼瞎,唯赵氏姐妹是从。所以,当赵飞燕说许皇后与班婕妤在宫中设神坛,晨昏诵经礼拜,诅咒皇帝和赵氏姐妹灾祸临门时,汉成帝想都没想,就相信了赵飞燕的诬陷。先废了许皇后,再拿班婕妤是问。此时,班婕妤发挥了知性女郎的优势,她从容地对汉成帝说:“妾闻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修正尚未得福,为邪欲以何望?若使鬼神有知,岂有听信谗思之理;倘若鬼神无知,则谗温又有何益?妾不但不敢为,也不屑为。”意思是“我知道人的寿命长短是命中注定的,人的贫富也是上天注定的,非人力所能改变。修正尚且未能得福,为邪还有什么希望?若是鬼神有知,岂肯听信没信念的祈祷?万一神明无知,诅咒又有何益处!我非但不敢做,并且不屑做!”
一番正气凛然充满知性光辉的解释,帮助班婕妤渡过了一关。汉成帝疑虑顿消,不仅不处置她,还赏给她一百两黄金。
此事过后,班婕妤彻底绝望了,皇帝连这种鬼域伎俩都信,她班婕妤躲得了初一,躲得过十五吗?迟早会被赵飞燕赶尽杀绝。还不如急流勇退,明哲保身。
班婕妤想了一夜,写了一篇奏章,自请前往长信宫侍奉王太后,把自己置于王太后的羽翼之下,享受安全的生活。
从此,班婕妤完全退出了赵飞燕的视野,她安全了,可是,她幸福吗?――她成了历史上著名的怨妇。她的《长信宫怨》为后世所传颂,开怨妇文学之先锋。
不过,赵飞燕下场也很凄惨,成帝死后,飞燕被迫自尽,一代佳人就此香消玉殒。
这场战争中,谁是赢家?班婕妤与赵飞燕都没能善终。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是一场双赢的战争。班婕妤把自己修炼成怨妇,写出了千古名篇,假如她一直获圣宠,一心一意侍候皇帝,倒不一定能写出这样的佳作。赵飞燕得到了汉成帝的爱情,改变了命运,在稗官野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堪称千古传奇。值不值得,只有地下的班婕妤与赵飞燕知道了。
班婕妤诗作赏析:
团扇诗
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作合欢扇,团圆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荚笏中,恩情中道绝。
此诗意思是秋天到了,天气凉了,扇子成了闲置物品。作者以“团扇”自比,以秋扇见捐喻见弃之况,优美贴切。它以秀弱清丽的笔触,托物兴寄,在某种意义上,不仅仅只是班婕妤自身的写照,它已超越了班婕妤个人遭际的具体事实,深刻揭示出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普遍心理和悲剧命运。此诗历代赞誉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