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a!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b,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c,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d,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e。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天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孝经・谏诤章》)
注释:
a 与:通“欤”(yú),句末语气词,表感叹或疑问语气。
b 天子有争臣七人:天子的辅***大臣有三公、四辅,合在一起是七人。“三公”指太师、太傅、太保;“四辅”是前曰疑,后曰丞,左曰辅,右曰弼。争臣,敢于直言规劝的大臣。
c 诸侯有争臣五人:诸侯的辅***大臣五人,一说是三卿(司马、司徒、司空)及内史、外史,合计五人。
d 大夫有争臣三人:大夫的家臣主要有三人,一说为家相、室老、侧室。
e 令名:好的名声。令,美好,善。
大意:
曾子说:“诸如慈爱、恭敬、安亲、扬名于后世等等,已经听过了老师的教诲,现在我想再冒昧地问一下,做儿子的一味地遵从父亲的命令,就可称得上是孝了吗?”孔子说:“这是什么话呢!这是什么话呢!从前,天子身边有七个直言劝谏的大臣,所以即使天子是个无道昏君,他也不会失去天下;诸侯有直言劝谏的大臣五人,所以即便诸侯无道,也不会失去他的诸侯国;卿大夫也有三位直言劝谏的臣属,所以即使他是个无道之人,也不会失去自己的封邑。普通的读书人有直言劝诤的朋友,他的美好名声就不会丧失;作父亲的有敢于直言力争的儿子,就能不会使父亲陷入错误之中,干出不义之事。因此如果父亲有不义的行为,做儿子的不可不劝诤力阻;如果君王有不义的行为,做臣子的不可不直言谏诤。所以对于不义之事,一定要谏诤劝阻。如果只是遵从父亲的命令,又怎么称得上是孝顺呢?”
【点评】
谏诤,即对尊者、长者或友人进行规劝。元代董鼎在《孝经大义》中针对此章进行了评论,大意是曾子本人本来是以服从父命的事来向孔子请教的,孔子则推而广之,告诉曾子,自天子以至普通百姓,为臣、为子的见君王、父亲有过失,都不可以苟且顺从而不谏诤。的确,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君王有错而臣子不及时劝谏,则可能危害社稷;父亲有错而儿子不及时劝告,则可能酿成大祸。因此,真正的孝不是一味地苟且顺从,而是臣子在遇到君父有过错时,应当立行谏诤,以免使其陷于不义之中。这一观点比起“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和“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这般的愚忠愚孝,显然是有很大进步意义的。(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