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言】
星新一(1926—1997):日本现代科幻小说家,以微型小说著称,被尊为“日本微型小说鼻祖”。其作品最大特点是构思巧妙,代表作有《雪夜》《人造美人》《恶魔天国》《声网》等。
【原 文】
人造美人
(日本)星新一
这是一个制作得极其妩媚的机器女郎。由于广泛地吸收了所有美女的长处,她简直成了个十全十美的“仙女”。不过,她老是爱摆架子,常常对别人爱理不理的。但这也合情合理。要知道,许多漂亮姑娘都是眼睛朝上,非常骄傲的呢。
很多人认为,费尽心机去制造那种工作效率和人相同的机器人,是得不偿失的蠢事。如果有这笔经费的话,完全可以购买高效率的机器,至于操作机器的工人就更不用担心了——到处都是失业者,要多少就可以雇到多少。
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有一家酒吧濒临破产。老板为了招徕顾客,特地花钱制作了这个富有魅力的机器女郎。在酒吧老板看来,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店里,人们都没有兴趣一个人独斟独饮。自从有了这个机器女郎以后,这家酒吧的生意日益兴隆,喝得醉醺醺的顾客们满不在乎地掏出了大把大把的金钱。老板乐得眉开眼笑、心花怒放。
由于这个机器女郎决定着酒吧的命运,因此老板颇费了一番苦心,把她制作得十分美丽动人。她那洁白如玉的肌肤绝不比任何一个少女逊色,完全能以假乱真。可是,她的头脑里空空的,几乎一无所有。因为老板光顾着在她的外表上下工夫,没有注意到智力这一方面。这位漂亮的机器女郎只会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和端起酒杯喝酒。不过,只要能做这些也就足够了。
老板把她放在柜台里面——万一出了纰漏可就糟糕了。顾客们看到酒吧里新来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女郎,都争先恐后地向她打招呼。当被询问名字和年龄的时候,她还能从容不迫地微笑回答,但再往下就答不上来了。虽说如此,可谁也没有觉察到她是一个机器人。
“你叫什么名字?”“布克。”“今年多大啦?”“还很年轻呢。”“到底是多大呀?”“还很年轻呢。”“就是说……”“还很年轻呢。”
由于到这家酒吧来喝酒的顾客大都比较讲文明礼貌,所以也就不再追问下去了。
“这衣服真漂亮啊!”“这衣服是很漂亮。”“你喜欢什么呢?”“我喜欢什么呢?”“能够开怀畅饮吗?”“开怀畅饮吧。”
她神情坦然地喝了一杯又一杯酒,却毫无醉意。
“有一位年轻美貌的女郎,自命清高,爱摆架子,答话时总是冷冰冰的。”消息一传开,顾客们不约而同地纷纷来到这家酒吧里。大家都饶有兴趣地喝着酒和布克小姐交谈,并且还请她喝酒。
“在这些客人中间你最喜欢哪一位呢?”“我喜欢谁呢?”“你不喜欢我吗?”“我喜欢你呀。”“下次我们一起去看电影好吗?”“去看电影吧。”“什么时候去呢?”
一旦答不上来的时候,布克小姐就会通过无线电波发出紧急信号。于是,老板就匆匆忙忙地赶来解围。
“各位先生,玩笑可别开得太过分了。”
当然,大多数顾客都是通情达理的。大家略带几分尴尬地笑着停止了嬉戏。
老板站在柜台里面,不时地蹲下来,从布克小姐脚下的那根塑料管子里把酒回收,再“公平合理”地卖给顾客们喝。顾客们并没有发现这个秘密——这位姑娘年纪轻轻的,酒量可真不小,可想而知身体一定是非常健康的了。她不会卖弄地拖住客人纠缠不休。客人请她喝酒,她总是一饮而尽,却又全无醉意。没过多久,这位与众不同的美女就闻名遐迩了。顾客们闻讯而来,日益增多。
在这些顾客中间有一个年轻人,他对美丽的布克小姐一见钟情,着了迷,每天都要到这家酒吧里来喝酒。当然,不管他怎样陪着笑脸向布克小姐献殷勤,都是对牛弹琴、枉费心机。可是,他并不死心,相反,对布克小姐追求得更加起劲了。为此,他孤注一掷地把自己的积蓄花得一干二净。最后,由于付不起酒钱,不得不硬着头皮把家里的钱也拿出来用。他父亲对此大为恼火,怒气冲冲地斥责道:“以后不许再到那个鬼地方去了!喏,把这笔钱拿去付了。记住:这是最后一次!”
这个年轻人拿着那笔钱来到了酒吧。他伤心地想着,今天晚上是最后一次了。他闷闷不乐地喝着酒。为了表示告别,他频频举杯,请布克小姐也喝了很多酒。
“唉,今后再也不能到这里来了。”“再也不能来了吗?”“你感到悲伤吗?”“悲伤呀。”“也许这并不是你的真心话吧。”“这并不是真心话。”“没有比你更冷酷无情的人了。”“比我更冷酷无情的人是没有的。”“我恨不得把你杀死!”“请把我杀死吧。”
这个年轻人悄悄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包毒药,撒在酒杯里,然后斟满一杯酒送到了布克小姐面前。
“请再喝一杯吧。”
“喝一杯吧。”
他眼睁睁地看着布克小姐仰起头来,一饮而尽。
这个年轻人解恨似的说道:“神不知鬼不觉地死掉才好呢。”
布克小姐也微微点头说道:“神不知鬼不觉地死掉吧。”
年轻人心满意足地回过头来,朝布克小姐看了最后一眼,把酒钱付给老板之后就出门去了。外面一片漆黑,夜已经深了。
这个青年出门以后,老板就向剩下来的那些顾客们大声地招呼着:“从现在开始,我请大家喝酒。诸位只管开怀畅饮吧!”
虽说是请客,但老板也不会吃亏。因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已经不会有什么顾客再来了;再说,老板给大家喝的也不过是从布克小姐脚下的塑料管里回收的酒,用不着花什么本钱。
“哈哈——”
“好啊!好啊!”
顾客们和店里的服务员都兴高采烈地大声喧闹着,互相干杯,开怀畅饮。就连老板也受到这种气氛的感染,在柜台里举起酒杯,慢慢地喝了一杯。
这天晚上,酒吧里通宵达旦灯火辉煌。然而,奇怪的是,明明没有什么人回去,酒吧里竟一片沉寂,听不到任何人的说话声或喊叫声。只有一台收音机在不停地播送着轻快的乐曲。
过了一会儿,收音机里传出了“诸位晚安,再见”的声音,然后就无声无息了。于是,布克小姐也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声“诸位晚安,再见”,接着便以十分冷淡的表情等待着——下面该轮到谁来和她打招呼了呢?
【赏 析】
有的同学读完一篇小说,也许马上就会在心里说:“这是编造的,是假的。假的东西有什么意义呢?作者为什么要编这么个假故事出来呢?”
针对《人造美人》这篇小说,我完全可以这样跟大家说:这篇小说虽然纯属虚构,却写出了一些真实的社会现象,如一些人徒有外表啦,一些人是“外貌协会”的啦,一些商人靠欺骗顾客来赚取暴利啦……作者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对这样一些现象予以揭示和讽刺。
对于这样的回答,不知有多少人会满意呢?我的期望是,大家最好都不要在这样一个答案上停留,因为这样的答案,并不能让我们领略到小说的真正魅力。
我们知道,小说是一种虚构文体,但同时,它也要反映真实的生活、情感、现象等。也就是说,一篇小说的内容,往往是“虚实结合”。长期以来,在我们阅读小说的习惯里,往往更看重“虚实”二者中“实”的部分。这或许有一定的道理,但对“虚”的过分忽视,则常使我们的阅读变得功利而毫无趣味——试想,一个作家辛辛苦苦写出一篇小说,就是为了指出或反映点什么,那么他(她)为什么不直接三言两语地说出来,费那么多劲干吗?
事实上,一篇小说的大部分魅力,都包含在“虚”的那部分里。比如我们眼前这篇小说,如果我们不去考虑那些“实”的东西,而是品味那些完全由作者虚构出来的事物和场景,则会体验到更多的阅读乐趣——
一个漂亮的机器女郎,只会和人做简单的交谈,怎么喝酒都不醉,但谁也没把她识破,还被人疯狂地追求,这样的情节难道不有趣吗?
酒吧老板通过机器女郎挽救了生意,还通过回收机器女郎喝过的酒而赚了更多的钱,最后却因她而丢掉了性命,这样的设置难道不巧妙吗?
……
而小说的最后,作者在故事已经“完整”的情况下想象出一段幽默的“闲笔”,也多么值得品咂和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