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悠悠岁月的历史长河里,宿松的奇山秀水既哺育了自己一代又一代文豪武杰,又吸引了天下四方不知多少达官墨客。现存53处古文化遗址、墓葬、古建和石刻,珍珠般闪烁在2394平方公里的大地上。该县旅游局局长石海燕曾饱含深情地说:“宿松旅游文化的又好又快发展,锐意创新是核心,发展共享是根本。共同的精神记忆,特有的文化基因,敏锐的历史认知,深刻的现实感受,高尚的精神追求和严肃的行为准则,必将会让我们从全省旅游经济强县尽快跃居闻名遐迩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长江绝岛”小孤山 砥柱中流 秀拔神奇
宿松县地处吴头楚尾,扼皖鄂赣三省要冲,控其八县而开千里皖江之源。沿皖江第一镇宿松县汇口镇顺江东下三十公里,从宿松县城东南疾行六十五公里,迎面只见一山巨峙,绝岛兀立――这就是向以“秀、险、奇、孤”闻名于世的长江绝岛小孤山。山围逾千米,高百米许,已在江中屹立三四亿年。有诗云:“南望一枝笔,西看似悬钟,东看太师椅,北望啸天龙。”漫山嘉木簇拥,秀竹婆娑,四季花奇卉异,晨昏群鸟翔聚。亭、台、楼、阁交相比翼,寺、碑、塔、宇错落林立。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于一身,堪称天下别具一格的佛教与文化名山。自大禹、秦始皇、朱元璋、嘉靖、弘治、乾隆诸帝,到谢灵运、顾况、卢仝、王安石、王十朋、陆游、王守仁、袁枚等百十位诗文大豪,无不慕名而来,流连难去,并留下大量碑刻诗文和趣闻逸事。乾隆帝为启秀寺亲题“灵昭江屿”御匾,嘉靖帝之父(后追赠兴献帝)在护国寺留有御诗碑。临江绝壁上难计其数的石刻套石刻,帝王手、宰相书、名士摹、文人迹,蔚为大观,龙飞凤舞,历千年而神彩宛然。“江上峰青,曲终人见”、“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海门第一关”、“中流砥柱”……至于脍炙人口的诗文、口口相传的佳话,更是不胜枚举。
面对小孤山迅速猛涨的接待量和高端客源不断增长,组团食宿不断增多,人均消费不断增加的新态势,宿松县旅游主管部门已超前规划,着手打造小孤山景区、护国寺景区和妈祖民俗景区三区拱卫新格局,使整个旅游区成为中国长江旅游带和天柱山、庐山旅游区中以妈祖文化为特色、国内国际有影响的一大品牌。
“南国小长城”白崖寨山雄势要 巍峨壮观
“听涧底泉声,呼天地是歌是泣;看阶前月色,问英雄还死还生。”
史可法,字献之,崇祯进士,史称史阁部。督理扬州期间,因其为武英殿大学士,故又称督相。在今白崖寨之云崖堡与张献忠所率起义***鏖战月余,被困堡中时于绝壁上愤然写下上联。正准备和守***将士与起义***同归于尽时,恰巧援***赶到,张献忠骁将闯塌天措手不及,死于白崖寨关门石下。史可法转败为胜后,即登西峰犒***。顿时豪情万丈,于峰顶悬崖手书四字:“最上一乘”。游客每登临此处,远眺滚滚长江东逝水,顿生浪花淘尽英雄的千古之慨。
白崖寨始建于元末,扩建于明、清,已有700多年历史。寨墙均由大块方石垒砌,高3―8米,宽1.5米,长10余华里。险要地段墙垛皆双层,寨城四周建有5座城门,分别于五大主峰之间。第一主峰雁恋坡海拔476米,山雄势要,古寨巍峨。1932年10月10日,红二十七******长刘士奇、***委郭述中,副***长吴保才等领导在白崖寨关帝庙召开会议,成立了蕲宿太工作委员会。并在此击掌庆功,题刻了“凤卧龙栖”,以示白崖寨是藏龙卧虎之地,为白崖寨这块灵秀之地补上了红色的史章。现在“凤卧龙栖”摩天石刻等诸多历史文化景观密集广布,故以南国小长城之誉名满古今,位列部级文物保护单位。
宿松旅游主管部门坚持科学发展观,着力做大做强旅游业。可喜的是,一个由白崖寨、九井沟、***水库和严恭山等景区串连而成,集古寨、峡谷、水库、山岳为一体的现代生态体验旅游区,不久就会呈现在世人面前。
国家森林公园石莲洞文化丰沛林壑尤美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今天的石莲洞国家森林公园被安庆府志述称:“十里桃源古洞幽”。我们只须听听这些景点的名字:荷衣古池、听雨亭、石莲洞、座佛石、东山石林、对酌亭、四顾亭、一线天、鸳鸯石、百子树、五祖禅林、金龟盼日、金蟾望月、海豚浴日、黑猩护林、石破天惊…一就会陶醉在这北顾天柱,南望匡庐,西楫五祖,东近小孤的诤隋画意之中。
为提升宿松旅游文化品质,县委县***府高度重视旅游发展,县领导多次到景区指导工作。目前石莲洞景区在多方支持下创建工作进展迅速,已顺利通过国家4A景区初评。随着已被列入安徽省“861”计划的二期工程的正式启动,景区内的五星级农家乐、石莲温泉、老年公寓、垂钓中心、健身会所、五祖禅院、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培训中心、文南戏苑等也将相继落成。一个服务功能齐全、设备设施先进且优势互补的产业链条已基本形成。
当年李白与宿松县令闾邱在对酌亭推杯换盏之后,诗兴大发,留下“二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的千古名句。欧阳修在荷衣古池旁边亦口吐莲花:“陂问露下叶田田,罩却红妆吐彩莲”。而五祖禅林则会把你领进“石破天惊空色相,莲开灯放大光明”的另一番意境。今天的石莲洞景区已真正成为游客休闲度假、生态旅游、餐饮娱乐、宗教朝觐、商务会议、科研教学的一方宝地。
“美比九寨”的九井沟 峰峻石奇 谷峡井幽
说九井沟“美比九寨”毫不为过,虽然名有井、寨之说,但绝无高攀之意。其区别仅在于一个是尚待开发的处女地,一个已是蜚声远近的目的地;一个在江淮之间,一个在藏区羌地。但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便会有那么一天,人们会不约而同地惊叹:好一个安徽宿松的九井沟。异口同声地发问:这到底是九井沟还是九寨沟?
和九寨沟有九寨,并因此而得名一样,九井沟确有九井,九井九重天,九井成芳名。取名则像七仙女一样,只不过除一井称大井外,其余二到九井,皆依次称。这里有水滴石穿的泉中九井、白练飞泻的三叠瀑布、形神毕肖的仙女浴池、深不可测的雷公潭、其问缀以国内罕见的千年罗汉松、世外桃源的古村落、难得一见的珍禽异兽、世所难觅的药材仙草、佐以荟萃人文如数家珍的神话典故。国内知名建筑学、社会学和旅游学专家杨乃济教授一行经过长期的实地考察后,给予高度评价:九井沟幽静的环境、险峻的地势、茂密的植被、田园式村落,保存得如此完好,如此天人合一,是一处难得的天然大氧吧,必将成为皖鄂赣诸省人们回归大自然的后花园,成为都市老人和白领健养以及青少年拓展训练的新乐园。
为了打造宿松旅游文化新的增长极,提升宿松旅游文化整体竞争力,县委县***府紧紧围绕奋力崛起,建设区域强县的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把旅游文化建设放到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九井沟景区建设已纳入全县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并正在一步步顺利推进。
临江滨湖湿地游 无限风光 得天独厚
宿松为皖江第一县,水域面积125万亩,位列华东地区第一,全国第二。大官湖、黄湖、龙感湖和泊湖犹如四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广袤无垠的长江平原湿地问,是长江中游不可或缺的候鸟栖息地和繁衍区。自然湿地拥有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黑鹳、东方白鹳、白头鹤、白鹤和大***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黄嘴白鹭、鸳鸯、大天鹅、小天鹅和灰鹤等25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莲、野菱、粗梗水蕨、黄梅秤锤树、樟5种。
悠远的历史背景丰富了宿松县湿地的建设内涵。宿松承载着渔业、农耕文化,延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脉,体现出湿地文化深厚的人文底蕴。宿松是“中国诗歌之乡”,也是我国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发祥地。民间春节灯班在湿地周边乡镇较为活跃,许岭、下仓的灯会,佐坝的龙舟会,晓星、赵岭的狮舞,百余年来深受县内外群众欢迎。春天几十亩油菜花竞相怒放,金色的海洋芬芳浩瀚;夏天万亩荷花飘香,令人心旷神怡;秋田棉海雪浪耀眼,一望无垠;冬天候鸟纷飞,天地一色。湿地风光无限,得天独厚。
为提升宿松旅游文化整体竞争力,建设区域强县的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宿松湿地将建成为皖鄂赣旅游圈中江湖湿地旅游观光休闲养生目的地,为国际国内游客奉献一幅别具一格、魅力无穷的亲水画卷,乐水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