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定胜天篇1
那块石碑上,篆刻着他的远大梦想:人定胜天。詹姆森记得清清楚楚,40年前,气候不断恶化,一场又一场冰雹从天而降。对人类来说,那简直是个不堪回首的噩梦。因为,每一颗冰雹都有篮球般大!在冰雹的强力进袭中,人畜遭殃,建筑坍塌,粮田被毁……正是在生死存亡的严峻时刻,詹姆森研制的高效防雹机力挽狂澜,化解了那场堪称浩劫的黑色灾难。
在庆功大会上,时任市长的约翰要重奖詹姆森,詹姆森婉言拒绝,说:“市长先生,我什么都不要,我只想立一块碑,并告诉世人:人定胜天,人永远是这个世界的主宰!”
于是,承载着詹姆森一世荣耀的石碑拔地而起。但此刻,詹姆森却跌坐进办公椅,满眼都是浓重的悲哀。
“詹姆森博士,你的气色看上去很不好,是不是病了?”秘书乔尼推门走进,关切地问。
詹姆森强支着想站起身,可努力了几次都没成功。“小伙子,麻烦你扶我出去走走,我想再看一眼那块石碑。”
半小时后,在强尼的搀扶下,詹姆森颤颤巍巍来到了市***广场。仰头凝望片刻,詹姆森的嘴角掠过一丝苦笑,喃喃自语:“别说在天空下,就是在这座石碑面前,唉,人都显得那么的渺小。”
“博士,你怎会有如此感慨?”强尼一脸不解。
事实也是。即便不提那次消解冰雹之厄,詹姆森博士的功绩同样值得大书特书- - -2080年6月,天空阴霾密布,极寒气候笼罩全球,是詹姆森博士利用激光技术,及时消除浓雾,让久违的阳光普照大地;2094年到2098年,整整5年,气温居高不下,灼灼热浪夺走了无数人的性命。也是詹姆森博士临危受命,用高科技的神奇力量为人类降下一场甘霖……
沉默半晌,詹姆森反问:“小伙子,你想过没有,为什么人类遭遇的灾难越来越多?”
这个问题,答案很复杂。诸如温室效应、滥采滥伐、填海索地,以及大气污染等等都会导致气候反常。可是,人类要生存,必然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似乎无可厚非。听着强尼的回答,詹姆森摇摇头说:“你去找几个人,帮我砸烂这座石碑好吗?”
强尼大惊:“为什么?”
为什么?因为,我能控制天气,改变气候,却无力控制人心,改变欲望!
从詹姆森悲怆的讲述声中,强尼直听得冷汗涔涔,心惊肉跳- - -原来,当年的市长约翰早已进入国家***事高层。目前,国内资源消耗殆尽,为了维系发展,必须向其他国家强索。于是,由詹姆森研制的人工海雾武器、海啸干预武器等统统被用于战争。昨夜,约翰再次找到詹姆森,命令他务必要在今日天黑前,在太平洋上制造海啸假象,同时实施人工降雨,利用强大的水雾掩护舰艇群攻击F国,掠夺资源!
“我热爱和平,憎恨战争,所以,我要砸掉这块碑,告诉民众真相。小伙子,求你了。”
晚了。詹姆森万难想到,F国也拥有和他一样优秀的顶尖人才,他们已借助人工雾霾率先发难。很快,许多国家相继加入战团。人类,从此毁灭。
仿佛一转眼,N年过去。
这天,一对模样古怪的外星访客站在了高大的石碑前。其中一个盯着碑上的字,纳闷发问:“人定胜天?人是什么?”
人定胜天篇2
【关键词】科学思想史/合天论/胜天论/生态保护
【正文】
引言
“人定胜天”这一命题表明了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人与自然的关系,它不仅是中国思想史、科学史的研究对象,而且反映在当代中国“改造自然”的科学***策当中,作为指导性的理论或思想路线,几十年来在广阔的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探讨“人定胜天”的观念及其影响在研究中国科学思想史和当代科学***策中具有基本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中国人心目中的“天”具有主宰之天、道德之天、命运之天、物质之天、自然之天等多种含义,在“人定胜天”中指的是大自然。我国学术界经常把“人定胜天”看作是积极进取的唯物主义口号,本文将对这一思潮的背景、形成、发展、影响与后果作概括的回顾,指出它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特别在已进入环保时代的今天,仍在使用这一未经严格定义的口号,应当进行历史的反思。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学派都要研究“天人之际”的问题,回答: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合”还是“相分”?人对自然的态度是“相调”还是“相胜”?为叙述之便,本文将不同的观点概略分为两类,简称之为“合天论”与“胜天论”。
一、合天论:占据主流地位
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重要的课题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传统文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1]“在中国人看来,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是宇宙的缩影,人和自然应该通过相互作用而达到辩证统一”。[2]这种观点可以追溯到《易经》。《易经》中摹仿天地、经纬万物的思想影响深远,它的哲学反映出古人留心仿效自然、顺应自然,而不是克服它、战胜它,体现出仔细观察、认真求知的科学精神。[3]
春秋前期***治家管仲(?~前645)在《管子·五行》中阐发“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的命题,并将这一基本观点应用于农业和生态保护,[4]提出“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禁发必有时,……江海虽广,池泽虽博,鱼鳖虽多,网罟必有正。”(《管子·八观》)这些约束性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反复强调“衡顺山林,禁民斩木”(《五行》),“毋行大火,毋断大木,毋斩大山,毋戳大衍”(《经重乙》)。在2650年前就具有人与自然相协调的思想,闪耀着东方智慧的光辉。
春秋时的思想家老聃在《老子》中提出“道法自然”的观点,即道家的最高原则是师法自然、顺应自然,认为“天道无为”,自然之道并无有所作为的目的,并且“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听任万物自由发展。战国时的思想家庄周(约前369~前286)在《庄子》中表达了“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认为“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非天乎?”(《庄子·大宗师》)他要求“无以人灭天”,认定一切的人为都是对自然的损害。
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孔丘(前551~前479)继承了商周的“天命”思想,他说“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天命论认为上天能把它的意志传达给人类,并决定人类的命运。孔子之孙孔jí@①即子思(约前483~前402)的书《中庸》提出“天命之谓性”。孔子学派的另一思想家孟柯(约前372~前289)发展了天命论,认为“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儒家学派对天命论多有阐述,产生了极大影响。
西汉哲学家董仲舒(前179~前104)提出“天人感应”的神秘学说,认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他是一个文化专制主义者,依靠皇权实现了独尊儒术,形成了封建的神学体系。南宋哲学家朱熹(1130~1200)提倡“天人一物,内外一理”,他说:“天命,谓天所命生人者也”。天命论叫人安于命运,不利于促进科学发展。
儒家学派多从抽象的理、性、命等方面业论述天人合一,一般说来他们并不重视人与自然界的直接关系。但是,儒家关于“天人合一”、天命论的著述很多,在2500年的历史中形成了思想界的主流,影响到人在同自然界打交道时的观念,在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医学、农学中形成了指导性的思想,许多现代学者认为“天人合一”的思想至今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胜天论:附有前提或条件
中国古代神话保存了上古时代的传说,有的曲折反映出人同自然界的矛盾和斗争。如《山海经》中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禹治洪水,又如《淮南子》中的“女娲补天”、“羿射十日”等,故事中的人物成为千古传颂的英雄。以“精卫填海”为例:“炎帝之少女,……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御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北山经》)晋代诗人陶渊明(365~427)写道:“精卫御微木,将以填沧海”(《读〈山海经〉》),歌颂斗争和反抗的精神。在想像中人们总是希望人类比自然更强大。
在一本失而复得的古书《逸周书》中首次出现了“人强胜天”的命题。此书旧题《汲冢周书》,指该书晋太康二年(281)在一古墓出土的竹简中被发现。但据考证,此说有误。然而此书被认为“春秋时已有之”。[5]由于它来历不明,古今引用“人强胜天”者极少,可以说是鲜为人知。
约与孔子同时,春秋末期吴国大夫伍子胥(?~前484)说过:“吾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史记·伍子胥列传》)这里的“定”不作“必定”解,一种解释是“发挥它之所长”。可见约2500年前,中国人已清楚看到人与自然各有所长,而人多势众,则有力量克服自然带来的困难。
战国晚期赵国思想家荀况(约前313~约前230)在《荀子》一书中系统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天论》篇的开始,他提出“天行有常”,接着阐述“明于天人之分”,即人与自然各守其职分,人“不与天争职”,即不能超越自己的能力和职分去取代自然,达到与天地“参”,即天时、地财与人治三者互相配合,为此,人须“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在这样复杂的前提下,引出一篇堂皇的议论: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望明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因物而多之,孰与聘能而化之!
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
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
荀子“制天命而用之”是先进的思想,产生了较大影响。
东汉初年的哲学家王充(27~约97)在《论衡·自然》中阐发了“天道自然”的命题,他继承了荀子积极进取的思想,分析和批评了董仲舒“天人感应”和神学迷信,但他亦有人的生死贵贱“皆由命也”的感慨。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772~842)在《天论》上篇论述道:“大凡入形器者皆有能、有不能。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故余曰:天与人交相胜耳”。在《天论》中篇关于“天与人交相胜”回答持有不同意见者时,他说:“天非务胜乎人者也,何哉?人不宰则归乎天也。人诚务胜乎天者也,何哉?天无私,故人可务乎胜也。”刘禹锡发挥了荀子“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的思想,指出天与人各有所能亦有所不能。在这里,“胜”是“胜过”、“优于”、“强于”,并非突出“战胜”之意。承续上文,是比较天与人的能力。他的“人务胜乎天”在“天人交相胜”的前提下,同20世纪所流行的“人定胜天”意义有重要的差别。利用古人的片言只语、篡改他的原意而为今所用是一种实用主义态度。其实,刘也有“天为人君,君为人天”(《砥石赋》)的诗句,意即“上天是人民的主宰,君主是人民的上帝”,因此他不可能有人一定战胜上天的概念。
南宋学者刘过在《龙川集·襄阳歌》中写道:“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明”。金元时的官员和史学家刘祁在《归潜志》中说:“人定亦能胜天,天定亦能胜人。大抵有势力者,能不为造物所欺,然所以有势力者,亦造物所使也。”两例中的“定”字均不作“必定”解,一解为“谋略”,一解为“长处”,或指处于某种状态;两例中的“胜”字均为“优于”、“强于”,后者所说的“胜天”,指“不为造物所欺”而已,无战胜自然之意。直到近代,因传播西方学术而著名的思想家、翻译家严复(1853~1921)大力提倡救亡***存,“与天争胜”,即与自然和命运抗争,进行了系统和详尽的论述。他的思想来源,已超出传统的胜天论的范畴。
在中国历史上,作为“合天论”的补充,“胜天论”发挥了它的积极作用。人类早期生产力低下,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而对险恶的自然环境,必须克服不利条件,改造自然,以利于人类繁衍生息,所以“胜天论”充满活力,受到学者的重视。但是,详尽论述“胜天论”的著作很少,有的只是片言只语,有的是诗歌、散文,与其说是科学的,不如说是文学的。因此,它没有形成支配的思潮。刘禹锡“人务胜乎天”的观点,在此后一千多年的科学思想史上,并没有产生多少影响。
三、1950年代后“人定胜天”在中国大陆盛行
从古希腊开始,西方民族一般比较侧重于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如果借用“胜天论”这一名词,可以认为在文艺复兴之后,特别在18、19世纪,西方“胜天论”获得了相当的成功。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向保持人与自然协调一致的东方发起了严重挑战。20世纪中期,伴随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改造自然”的宗旨深入人心。“人定胜天”便是它的中国版本,应运而生,广为传播。当然,这也与***的个性、爱好与影响力直接相关。
***具有诗人的气质和反抗的精神,他在青年时代说过: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定胜天”的表述方式非常相似,精神实质也有共同之处。他很喜欢《列子·汤问》中的寓言“愚公移山”,引用它写过一篇重要的***治论文,号召人民学习愚公,移走压迫人民的“三座大山”。[6]此文针对的是社会问题,并非关涉自然。
***很欣赏刘禹锡和唐代另一位文学家柳宗元(773~819)的诗文和哲学、***治观点。柳宗元在《天说》中抨击了神学,而刘禹锡在《天论》三篇中阐发了无神论和“天人交相胜”、“人务胜乎天”,在当时是进步的,具有超前的意义。在“文化***”中,***否定儒家文化,曾批评诗人、史学家郭沫若从柳宗元的立场倒退。
1950年代后期以来,特别是在“***”和“文化***”中,“人定胜天”同“改天换地”、“愚公移山”等成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最响亮的口号。学者们津津乐道它在破除神学迷信和焕发***精神中的积极作用。“人定胜天”从未被怀疑过,每谈及它,甚至带着崇敬的心理。例如70年代初流行的一本哲学书中说:“(荀子)强调人要与自然作斗争,并进而征服自然,这是光辉的人定胜天思想”。[7]对自然凡讲“斗争”、“征服”,均带有神圣的光环。
直到90年代,学者们仍然认为“人定胜天”并非片面强调人与自然的斗争,[8]现在生态环境的恶化,并非在“人定胜天”的思想指导下所产生的后果。([1],p.148)
因此,很有必要追溯“胜天论”的历史根源,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本文作者强烈认为,必须把古代的思想同20世纪“人定胜天”的口号作严格的区分。
四、对20世纪“人定胜天”的分析与批判
20世纪50年代以来流行的“人定胜天”,其含义是“人一定能战胜自然”。这是一个未经严格定义的口号。大量的事实可以证明,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中,它已成为指导性的观念,几十年来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很有必要进行历史的反思和深入的批判。
从思想来源来看,首先,它区别于中国古代一系列有关命题。如前所述,荀子的学说“制天命而用之”和刘禹锡“人务胜乎天”都有明确的前提,天与人有职分之不同,人须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天与人各有所长,各有所能、亦有所不能。他们是实事求是的,决非忘自尊大,以天为敌。伍子胥引用的话“天定亦能破人”与“人众者胜天”相提并论,《归潜志》“天定亦能胜人”与“人定亦能胜天”相提并论,表明两命题具有相同的价值,互为前提。而我们看到的口号“人定胜天”则断章取义,舍去了这些必要的前提。
“人强胜天”(《逸周书》)、“人众者胜天”(伍子胥)、“人定兮胜天”(《襄阳歌》)中“强”、“众”、“定”均为人所以胜天的条件,新的口号将“定”字理解为“一定”,即完全舍弃了这些必要的条件。特别是,将“胜”字解释为“战胜”,窜改了“优于”、“长于”的含义,完全将自然置于敌对的位置。无论是有意的或是无意的,经过以上的阉割和窜改,20世纪的“人定胜天”失去了历史上的原意,变成了人类妄自尊大、可以为所欲为的口号,而自然界则变成了终究要失败的敌人,可以长期斗争、战而胜之、取而代之。
其次,它与西方传入的社会主义思想也不相同。恩格斯说:“我们这个世纪面临的大改革,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9]他特别指出人类“征服自然”取得的胜利是有代价的,“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并警告人们不要陶醉于这种胜利,因为到后来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取消了。([9],第18卷,p.342)因此,这种胜利是虚假的、靠不住的。但他的论点并没有被人们接受,在19世纪的西方如此,在20世纪中的中国亦然。
从字面上看,“人定胜天”的口号简炼有力,颇有气势,这可能是许多学者喜欢它的原因。但它存在片面性。首先,它强调人与自然的矛盾斗争,忽略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是“胜天论”的基本观点确定的。其次,它夸大人对自然的作用,藐视自然存在的客观前提,这是从刘禹锡“交相胜”观点的倒退。第三,它只看到改造自然的成就,完全无视破坏自然的恶果,满足人类自以为是、急功近利的心理。“人定胜天”的口号还存在局限性,它不能回答两个根本性的问题:第一,按什么标准去改造自然?第二,用什么方法去改造自然?
五、1950年代以来“人定胜天”的实验结果
40年前,人类在生态学方面还处在蒙昧状态,对于空气、水、土地污染、资源破坏、砍伐森林,野生生物减少、水土流失及环境公害等熟视无睹、麻木不仁。曾几何时,人类要主宰、控制、征服、战胜自然,充满人的头脑,成为最英勇的口号。李约瑟(n.j.t.m.needham)认为,“人主宰自然”这种狂热是欧洲科学思维中最具有破坏性的特点之一。1960、1970年代在西方,由于工业化的积累,人们饱尝了各种污染、公害和灾难带来的痛苦。美国学者、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在著名的《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10]中指出,“控制自然”这个提法是一个妄自尊大的产物,是生物学和哲学低级、幼稚的产物,是科学上蒙昧的产物。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中国,1958年开始的“***”和延续十年的“文化***”,表现出人似乎无所不能、无往不胜。为了实现工业和农业高产,在“改天换地”、“人定胜天”的口号下,人们狂热地、有时是不自觉地投入了大规模破坏自然的活动。
我们仔细审视那个历史时期发生的与自然界有关的一系列事件,分析各种事件的联系而非就事论事,探求它们产生的思想背景,就会相信“人定胜天”已形成了影响全局的主导思想。这些事件有压制马寅初的人口论,使中国人口失控,所谓“人多、热气高、干劲大”;砍伐树森,破坏草场,围湖造田,所谓“开荒开到山顶上,插秧插到湖中央”;大炼钢铁,“两条腿走路”、“土法上马”、土法开矿、冶炼,土法办厂,破坏了资源,污染了环境;消灭四害(蚊、蝇、鼠、雀等),掠夺性开发野生动植物资源……所有这些破坏了生态环境,使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遏制,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
实践的结果证明,“人定胜天”是一个貌似英勇的口号,人们缺乏科学的精神、先进的技术和有效的组织,实际上把大自然当作敌人一样的长期斗争的对象,陶醉于虚假的“胜利”之中,狂热地犯下了不可挽回的错误。现在,40年前开始的那场灾难的后果日益显现,时时见诸报端。以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破坏的恶果来看,实在是怵目惊心。也许,我们不可以把一切灾难性后果都归咎于“人定胜天”,但至少应进行***策的检讨,以恢复它的历史面貌;更重要的是,在新的世纪使中国的自然界恢复到良性循环,使中国的经济社会得到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运开、周翰光主编:《中国科学思想史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11月,p.1。
[2] 冯契:“究天人之际”与“通古今之变”,同[1],p.19。
[3] 罗见今:“天行健”与自强哲学,同[1],p.241。
[4] 金健民:《管子》“人与天调”的自然科学观及其意义,[1],p.142。
[5] 《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别史,p.445。
[6] ***:愚公移山,见《***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p.1101。
[7] 杨荣国主编:《简明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修订版,1975年5月,p.91。
[8] 陈爱容:精神文化背景对科技发展的影响,同[1],p.40。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卷,p.603。
人定胜天篇3
为什么一直挂一个“笑”字?陈冬华说:“我觉得所有问题都要乐观处之。很多人说我是个乐天派,运营这么大个公司,从没见我愁眉苦脸过。实际上,这是一种人生态度。企业这么大,肯定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必须要懂得积极乐观地对待。”
有时候员工着急地跑进陈冬华办公室汇报棘手工作,陈冬华会让他先坐下,指指这个字,什么也不说。很多时候,员工看完这个字就会冷静下来,然后开始工作汇报,商讨解决方案。
2011年,陈冬华在复旦EMBA毕业论文答辩时,导师问他,你写了“中国国际期货的竞争策略研究”,你的战略根本是什么,能不能用***思想的一句话来解释?陈冬华的回答是——“人定胜天”。他解释说,“人定胜天”是指战略的关键在于实施有竞争力的人才战略。
如今身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期货公司的总经理,陈冬华的乐观天性与“人定胜天”的决心,都成为这家公司的基因。
在最困难时坚守
《投资者报》:作为期货行业第一批经纪人,你经历了无数跌宕起伏,是什么让你坚持下来?
陈冬华:刚入行时,大家都从经纪人做起,每天“扫楼”推销,遭遇过很多白眼和曲解,经历过很多挫败。可是,这段经历同时也告诉我,你只要坚持下来,就没有什么不能成功的。那些年的经历也培养了我对期货行业深厚的感情。
感情的积累,当然是缘于兴趣。当你碰到一个人,通过你的努力最终成为你的客户,会给你带来很多成就感。经纪人实际上就是参谋,客户的认同很关键。客户一旦认同你,这个客户就在你手上了。
经纪人的最高境界,不是你通过客户赚多少钱,而是经过你的辅导培训,客户能赚钱或者少赔钱,或者赔了钱他也没意见。你要让客户看到你对他是真心的,在你的帮助下能让他看到前景。只有客户对你有信任感,你才能成功。
我还是比较幸运的,进入这个行业没多久,就积累到一批客户资源。从1995年行业经历最高潮,到1996年开始治理整顿,起起伏伏,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也一直坚守在这个行业。因为兴趣,我已经做好扎根准备。期货事业那时候就已经成为我的一个梦,这个梦我会一直做下去。
《投资者报》:从业期间,哪些事情对行业影响较大,让你今天仍然印象深刻?
陈冬华:中国的期货市场已有20年历史,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有很多:作为一个舶来品,期货行业刚开始就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但高速增长也带来盲目扩张的弊端。1998年管理层开始严厉监管,行业规模迅速萎缩,交易所从最早的15家最后并成3家。整个市场进入低迷阶段,当时行业还没有法律规范,大家都变得很迷茫。直到1999年《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出来,才开始有了行业定位,这对我们影响极其深远。
还有一件印象深刻的大事是“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的成立。2000年以后期货行业又开始进入增长阶段,但到2005年又出现调整。主要是随着市场的发展,监管层、交易所与客户等对期货公司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期货公司本身的发展还没有适应这种变化,行业发展遇到瓶颈。
“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的成立就是针对期货公司的这一瓶颈进行的重要制度变革。实际推行后,大家发现这对公司管理的升级起到推动作用。很多公司开始主动进行流程再造,更加注重合规管理。
用企业文化留住人才
《投资者报》:你2004年就开始做期货公司老总,多年来形成了怎样的管理理念?
陈冬华:我们公司文化氛围很好,管理比较人性化。我平时很少跟员工发脾气,但如果员工做错事,那就必须要惩罚。在公司内部,因为平时沟通和交流比较多,所以公司各层级的执行力都很强,这也是公司一直以来领跑行业的关键。
中期的另一优势在于“忧患意识”。有很多公司不理解,在行业最困难的时候,中期没有闲着等待,而是天天开会、天天加班;在行业最好的时候,我们也丝毫不敢懈怠。我们每年都有两个以上务虚会,集合中层以上的干部,找个休闲的地方,没有题目,完全是务虚的,主题就是“你觉得明年、后年甚至3至5年以后,中期的路该怎么走”。
以前所有公司都是经纪人制度,我们就讨论为什么优秀人才留不住?讨论的结果是经纪人制度下大家没有归属感,除了求生存大家还要求发展,于是我们在行业中第一个取消了经纪人制,改为员工制。
《投资者报》:你认为公司发展最重要的是什么?
陈冬华:我特别看重文化。金融服务行业实际上经营的就是人。我们的所有战略没有人是不能实现的。怎么将员工留在这个企业与这个企业共同成长,把潜能发挥到最大,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从这个层面上,一个企业有愿景是重要的,但更关键是要有文化。没有文化,就不能形成凝聚力。
人定胜天篇4
一、题目与经历承载了命运的主题
在杰玛所答的题目中,包括:歌星成名曲、国徽、喇嘛神、诗人、美元人头像、左轮***、球星名、火。这些题目让我们在随后的片中感觉到了命运的强大力量。在他思考答案的时候,影片又将视角转换到了在贫民窟“私人领地”被驱逐的自己和哥哥,因宗教冲突而死亡的母亲与同是孤儿情感相投的拉提卡;“你被拯救了,而我不太走运”的宿命盲童朋友,哥哥和流氓的死亡,诱骗自己未果的主持人……回答的问题和杰玛真实的经历相关难道是一种宿命的巧合?对于一个没有文化的小人物在并不知道问题真实答案的时候不自觉地想起了个人的经历并屡屡猜中答案,难道这又是宿命的安排吗?带着命运这个主题,影片开始了关于“三个火”的故事。
二、“三个火”的命运――性格一结局
在“三个火”中,哥哥舍利姆是亲情,拉提卡是爱情,弟弟杰玛是一种大爱。哥哥是杰玛惟一的亲人,他总扮演着“赢”过杰玛的角色。把弟弟关在厕所里,私自卖掉弟弟珍贵的歌星签名的照片,将弟弟赶出酒店房间,为流氓强掳走弟弟的心上人拉提卡。这些都表明哥哥是个自私、大胆、敢为、暴力的人。然而,正是杰玛有这样的哥哥才能够活着。人贩子正要对杰玛下手时是哥哥奋力营救。当人贩子再次威胁他们安全时,哥哥用手***射中对方使他们摆脱困境。这又表明哥哥虽然敢为、暴力,但仍怀有亲情。为了讨生计,哥哥在泰姬陵干起了偷盗,为了奢华的生活,甘心为流氓当起了小混混。他无奈,但又很主动,因为他来自贫民窟,了解生存的现状。虽然没干过好事,但努力地活着,想要摆脱出身的卑微和低贱,这些让我们看到了哥哥舍利姆相信人定胜天。然而,当杰玛表示不再原谅他时,他虽仍为流氓卖力,心里已经开始了对宿命的寻找。外出时,跪在地上,虔诚而小心地对神祷告:“神啊!饶恕我吧,我有罪”。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回归亲情,在安排拉提卡逃走后,用钱扑满了整个浴缸,被流氓团伙***击而死,在最后的一瞬间,他得到了解脱:“感谢神!”
从一个胆大妄为的人变为靠神来救赎的灵魂,舍利姆在向我们展示社会底层人物的悲哀。
杰玛与哥哥完全不同,小时候总是在哥哥的威胁和戏谑中生活。他善良、努力、执著。为了得到歌星的签名照可以勇敢跳入粪池,在母亲被打死后听话地依靠着哥哥,在大雨中收留了拉提卡,为生存辛苦而智慧地当起了导游,即使身为电话服务中心的倒茶工依然保持轻松的心态,为了寻找拉提卡再次回到孟买,为了说服拉提卡,勇敢地走进流氓的家。信守诺言长久地等待心上人。杰玛的这些做法与18岁这个年龄太不相符,他的淡定、智慧和坚守与哥哥的急功近利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他从未埋怨过艰辛的生活,从未苛求过命运之轮旋转的方向。在看似顺命的成长中,以实际行动战胜了贫民窟的宿命。在赢得富翁称号的同时,爱情成了回馈他努力最好的礼物。这大概就是神赐予的命中注定吧!
如果说舍利姆想达到人定胜天却命中注定死亡,而杰玛却在命中注定中显示了人定胜天的结局,这似乎向我们展示了命运的深不可测。
拉提卡是杰玛感情的牵伴。从小生活在贫民窟被杰玛在大雨中收留,命运之神第一次眷顾了可怜的女孩。但当童真还留在脸上时她就落入了人贩子的魔窟。就在我们一直随着杰玛找寻她的过程中,我们知道了她在接受“培训”,目的是有个好的身价。正是因为性别的原因,她能够平安的活着,而且“过得很好”。本以为和杰玛的重逢是个好的开始,但舍利姆却霸道地强占了她并把她送给流氓。她认命了。而就在杰玛表现出信任和爱时,挣脱命运的力量使她来到了相约好的火车站。可恨的是舍利姆带人又将她捉回。就在所有的希望看来就要破灭的时候,舍利姆以死亡的代价换回了弟弟和拉提卡的幸福。其实,拉提卡正是顺从命运又随时接受命运挑战的人物,影片虽然没有塑造她女性的温柔,但却现实地塑造了女性的心理:无论命运如何开始,爱会化为活着的动力。
三、主持人导演命运游戏
“教授、医师、法官从不超过600万卢比,一个贫民窟的小混混怎么可能?”面对频频猜中答案的杰玛因出身的卑微被人怀疑作弊。其实,就在节目制作的现场,观众的欢呼和骚乱都不是真正影片想要捕捉的画面。和杰玛面对的是个星味十足的主持人,他不仅是游戏现场的总指挥,还是陪同杰玛将命运赌到底的引导者。大家听到的是他富有激情和煽动力极强的台词,然而,他却是惟一知道所有答案的人。我们听不到面对杰玛正确答案时他狂躁、嫉妒的心跳,但掩盖在高素质表面外衣下的是一个不断丑化的灵魂,充满了暴力、险恶。
作为游戏节目的主持人,不能在任何正常情况下提示挑战者,只能够按照节目的发展情况不断地为挑战者提供答题服务。然而,这个在节目现场面对着杰玛的家伙竟是一个十足的骗子。在杰玛经历了猜中答案和痛苦回忆时,这个骗子的内心便开始了危险的布控。竞猜的第一场结束了,杰玛被一只有力的大手拍了拍肩膀,就在鼓励的言语还萦绕耳边的时候,突然被迎面上来的人套住了头,随后又被送入了警察的刑讯室。一系列关于怎么知道答案的严刑逼供让杰玛深受凌辱。挨打、电刑……这些接下来的一幕幕似乎正像主持人内心导演的那样悉数展开。这个可怕的家伙想要的结果究竟是想真正得到杰玛是否知道所有的答案还是内心表现出的一种变态的不平与泄愤。难道一个出身贫民,未接受过教育的小混混能够有那么好的运气和自己一样富有、出名?面对一个印度土生土长的社会底层的小可怜能够知道所有的答案是不可能的,这一点对于我们观看影片的人也能够想象得到。但命运之神的眷顾却造成了主持人设计陷害的理由,我们是该悲哀还是该气愤。
事实并非那么糟糕,就在杰玛被迫向警方屈服而交出为什么知道答案的原因时,警察的态度逐渐缓和。他们相信了杰玛的无辜,并开始同情他。这也许又是主持人设计中没有导演到的部分。如果杰玛的讲述没有打动警察,说不定他的命运就会走向死亡,那就更谈不上第二场比赛的结果了。这一次命运的垂青使得杰玛的内心变得更为坚强。然而,他没有显现出对主持人的愤恨,并且依然表现出了淡定。
“还有一题就可以赢得2000万卢比”,全场欢呼了,全城的人疯狂了,大街小巷所有的人都放弃了手头的工作,关注“2000万卢比”的命运。第二场比赛是在悬念中 开始的,主持人依然慷慨宣布杰玛的到来,因为这一次他想出了绝对方案击垮贫民的富翁梦,他内心的坚定是否能够如愿以偿呢?在中场休息时,卫生间里杰玛的忧郁让主持人看到了“希望”。于是,言语的刺激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小混混怎么会一夜成了百万富翁,你知道这一切是谁主宰的?是我。”阴险的嘴脸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强大的心理攻坚战在如法炮制的导演着。这回他又错了,他并不知道杰玛对富翁的在意程度远远及不上对心上人拉提卡回到身边的期望。一个故意诱导杰玛的“B”被留在玻璃上,可是杰玛不再怀疑自己的运气,选择了正确答案“D”。一直被黑手导演的大戏最终被定格在了永恒。全印度的街道沸腾了,贫民成为富翁不再是天方夜谭。不仅如此,求助的热线达成了杰玛的心愿,电话那头拉提卡的声音温暖了他痛苦的躯体,火车站情人的相见、拥抱、热吻以及许多热情的市民,激情的舞蹈彻底为游戏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其实,这一切都离不开主持人的导演,所不同的是命运的结果并不如他所愿。那么,究竟是他制造了别人的游戏人生,还是被别人的命运游戏了一场?
四、《贫民富翁》的现实命运
没有以往印度影片的奢华和激情的歌舞,而采用大量写实的镜头清晰地再现印度的社会,是影片的本位主义。在被少数高楼圈起的大片贫民窟中,嘈杂的人群、混乱的治安、非法暴力、恣意的横行给我们带来了不安的情绪。但这毕竟是真实的印度。
如今,印度仍有80%以上的人生存在贫穷中,贫民窟对于整个印度的国民来说并不陌生。每天生活在“私人领地”的驱逐中,无序的生活状态、卑微的贫民身份并没有封杀人们活着的信念。影片中有一段杰玛带美国游客参观印度最为典型的场面,让我们有些伤感。一大群妇女在河边集体洗衣服,这种场面也许对发达的美国人来说如果没有亲眼看到是不会相信的。这一点,对于我们观众来说同样震撼。这种现实感在一定程度上为影片的成功命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占绝大多数印度人口的贫民中,有没有真正能够成为富翁的人;或者这些穷人成为富翁的可能性存不存在,难道贫民和富翁永远没有搭界的桥梁吗?可现实中“宿命”和“顺命”已经成了绝大多数人的精神理念,这不是落后与封闭,而是一个民族的信守与坚持。能够打破“顺命”,实现命运突破的人自然就成为他人评议的对象。影片中的杰玛就是如此,他在别人导演的游戏中得到了非议、怀疑、暴力,这是小人物的命运;而机缘巧合的成功,作为金钱和爱情的双赢者却为千万印度贫民鼓足了士气,这还是小人物的命运。其实。命中注定的“顺命”思想本身就是印度文化中耐人寻味的部分,影片只是从多个角度叙述了这种思想而已。正如导演丹尼・鲍尔的想法那样:“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我都处于一种学习状态中,学习印度的文化以及关于文化的种种知识。一是因为我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取景,我必须对其有所了解,二是我大部分的工作人员也是印度人,为了表示尊重和应该有的理解我必须要学习。”是的,印度文化的深度确实也为影片本身赢得了较高的卖座率。
人定胜天篇5
我也光荣地加入了青年突击队,在团县委书记和副书记的领导下和其他青年朋友们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就到达了灾区,没顾得上休息,我们就投入到了紧张的救援工作。我们的第一项任务是给在受灾群众的安置点搭帐篷。夏天的**十分闷热,我们青年突击队的所有人员都头顶烈日,紧张的工作着,汗流浃背自然是难免的,可没有一人说不愿意,也没有一人偷懒,大家都明白,只有我们搭建好帐篷受灾群众才能被如数安排好。大家工作的很认真,连休息是也不愿多浪费一分钟,尽管大家很累,但是脸上却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由于搭建帐篷和活动板房的水泥场地不够,救灾指挥部要求组织人员迅速对粮管所前后的暂时空场实施混泥土浇灌以保证后续工作的展开,我们也于八号晚饭后接到了第二项任务,配合施工人员进行混泥土浇灌作业。日暮下我们鲜红的团旗迎风飘扬,我们的青年突击队也紧张有序的配合施工人员浇灌混泥土。我们身着红色志愿服排成一条长龙就像一条长长的运输带运输***着搅拌好的混泥土。混泥土着实很沉,由于情况紧急我们所有人都没有佩戴手套,很快大家的手都磨烂了,有的都流血了,可大家没有说一个“累”字、一个“脏”字。而后我们又参加了活动板房的搭建,每天依然烈日炎炎,可苦中也有苦中的乐趣。在工作中我们依然欢声笑语。由于活动板房材料在切割时工艺偶有粗糙,被铁片划伤也是常事,可想一想灾情的严重和受灾群众安置的紧迫局面,大家那顾得上关心这些划伤都继续埋头苦干。看着一幢幢活动板房搭建完成,我们也终于可以松口气了,想想灾民就要住进我们亲手搭建的房子中,我们欣喜万分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在救灾过程中也让我收获了人生中难得精神财富和宝贵的工作经验。我们青年突击队中的成员都是来自全县各个单位的,有***府部门的,有教育系统的,有厂矿企业的,还有来自当地灾区的。在抗洪抢险中我们并未因为单位不同而不能很好的协调工作,相反我亲如家人,胜似兄弟。我们共同头顶烈日,一起流血流汗;我们同食同宿,尽显兄弟情义;我们互帮互助,为救灾热谊锦上添花。
八天的洪抢险突击工作,让我重新理解了奉献、友爱、互助和进步的真正内涵,也让我结识了一群人生中难以割舍的好友,更让我收获了人生中最纯正的情谊。大家共同生活、共同战斗、共同快乐的场景也将成为我脑海中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人定胜天篇6
在很大意义上,TPP 是美国的“霸权意志力”的产物,而不是国际贸易格局自然演变的结果。实际上,TPP 的形成并不符合长久以来区域贸易协定谈判的非成文规则:国际社会的几个大型经济体之间不宜缔结自贸协定。目前这些大型经济体包括美国、欧盟、中国、日本。
这是因为自贸协定天生带有歧视性,协定内成员实行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对来自非参加国的商品、服务、投资和人员却施加歧视性差别待遇。小国这样做犹可,大国之间如果也如此径直进行利益勾结,必然对其他国家利益伤害很大。 标题
事实上,多年来默认的做法就是大国应该在以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GATT/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内起到领导作用,在世界范围内推动贸易自由化,但大国可以与小国以及小国之间可以签订自贸协定,作为多边贸易体制的补充。但如今美国在竭力推行的两个超级自贸协定,包括 TPP 和“跨大西洋贸易投资伙伴协定”(TTIP),将这个传统规则击得粉碎,会严重扭曲多边贸易体制。这其实也代表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仅仅涵盖两个或若干国家的自由贸易协定将大行其道,国际经济中无数重重叠叠的协议搅和在一起,其未来方向不明。相应地,本应主导世界贸易自由化的 WTO 则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会被边缘化,除了争端解决机制仍在发挥作用外,在其他方面只能“蛰伏”为先。
TPP 是美国企***将一帮“乌合之众”纠合一起,打造一艘国际贸易的最先进战舰,这毫无疑问是一种企***“人定胜天”的努力。自由贸易协定是为了实现参加国之间的经济融合,而根据融合的程度,可将自贸协定分成“浅度融合”(shallow integration)和“深度融合”(deep integration)的协定。鉴于国家之间发展程度的千差万别,世界上大多数自贸协定都可以理解为还处在浅度融合的阶段,而只有少数协定,如美国-韩国自贸协定、美国-新加坡自贸协定等,才约略达到深度融合的阶段。而当今世界自贸协定实现经济融合的最高境界,应该就是欧盟的经济一体化了。
一般来说,融合程度是由经济发达程度的“短板”来决定的。发达经济体之间可以进行深度融合,而发展中国家之间或一个发达国家与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自贸协定,只能进行浅度融合,因为必须要以协定参加国中最不发达经济体对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可接受程度来决定融合的程度。
TPP 的特异之处在于,美国努力不懈要将这一协议建成一个最高水平的“21世纪”级别的自贸协定,其对深度融合的要求超过了现有的除欧盟外的所有自由贸易区。但另一方面,TPP 现有谈判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很大,既有美国、加拿大这些本身贸易自由化水平很高的发达国家,也有日本这样虽然发达但外贸保护壁垒颇多的发达国家,还有墨西哥、智利、秘鲁、马来西亚这样发展水平中下的国家,也有越南这样的发展中国家。
当前 TPP 谈判所面临的僵局,和各参加国的发展水平和产业利益有着莫大的关系。加拿大要保护其奶制品市场(加国对牛奶的关税是241%),但新西兰坚决不答应;美国想保护其国内糖业,这又触及到澳大利亚利益;墨西哥希望将汽车原产地规则定为65%,对此日本表示困难。最后,一个最大的问题之一是美国为保护其医药业而坚持要求的知识产权高标准。美国要求对其医药行业的新药的数据信息的保护为12年,而其他国家(包括日本)只同意给予5~7年的保护。
人定胜天篇7
【关键词】 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传统自然观;道法自然;人定胜天
天人合一思想仅仅是中国传统自然观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传统的自然观“人定胜天”是“道法自然”的和谐统一。什么是“人定胜天”?人定即胜天,意思就是人心安定比什么都重要。但是现在人们大多认为人定胜天是人一定能够征服自然;什么是“道法自然”?道即是世界运行的规律,道法自然就是世界是在自然规律的作用下运行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舌尖上的中国》一经播出就受到无数观众和网友的热情追捧。究其原因,主要是作品本身融入了众多人文因素。饮食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交融并和使该片受到有关味觉却也超越味觉的心灵共鸣。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中国人重新找到了自己的文化根基。本文从《舌尖上的中国》这部记录片中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人定胜天”与“道法自然”的自然观。
一、饮食中的“道法自然”
何为“道法自然”?这就是说人类世界不会以人类意志为转移。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可以为天地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他把这一自然规律称之为“道”。荀子在《天论篇》中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老子和荀子的观点充分表现出中国人传统自然观即人类无法任意改变世界,世界是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的。这一规律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道”。换言之即是道法自然。
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讲到云南香格里拉的卓玛寻找松茸的故事。片中说到松茸长在松树与栎树林的杂交林中。“香格里拉,松树和要寻找松茸只能到这样的树林里。换言之在白杨或是其他树林是无法找到松茸的。此为松茸生长之“道”。松茸是一种鲜美的野生菌,在采摘以后三天内食用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其风味,所以人们以最快的速度对松茸进行精加工。这也是松茸生长之“道”。保鲜期内松茸能够保留其鲜美香浓的味道,过了这个期限风味尽失。为了能够品尝这种鲜美之味,人必须在松茸之“道”的范围内行事。雨水是野生菌生长的必备条件。要有雨水使土壤保持湿润,雨水又不能过多,雨水过多野生菌菌种反而会溺死。此种野生菌生长之“道”使得人们无法抗拒。人们要能够品尝到野生菌的美味,得看大自然中的地理、气候条件。在采摘松茸时不能破坏菌丝,所以片中的卓玛在摘完松茸后用松针把菌坑盖好。这是当地人采松茸的规矩,遵守山林的规矩即遵守大自然的规律,大自然之道。破坏菌丝,杀鸡取卵的行为后果就是同一个菌坑中再也无法长出美味的松茸。这就是自然界中生命之规律。
大自然有其自身发展运行的规律,它无私地馈赠各种自然之物供人类享用。人类如果想要得到自然的馈赠就必须懂得自然之道,遵循自然之道。
二、饮食中的“人定胜天”
何为“人定胜天”?这里有两种理解:一为人心安定高于一切,其二为人类可以战胜自然,可以对自然规律加以利用。在本文中我们把“人定胜天”诠释为人类发现天之道,自然之道也就是自然之规律,掌握、利用这种自然规律,改造自然,突破自然对人类的某些限制。
在《舌尖上的中国》第四集《时间的味道》中讲到时间是食物的挚友也是食物的死敌。时间可以让食物获得原本食材所不具备的特殊风味,然而食材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腐败变质。当今社会,人们使用冰箱、防腐剂、保鲜剂等多种方法和手段来保持食材的新鲜度。然而在现代保鲜技术出现以前,自古以来人们都在使用腌腊、风干、糟醉和烟熏等老方法。这些古老的食物保鲜方式在防止食物变质的同时赋予了食物独特的风味。人类很早就发现了保存食物的方法。《论语・述而》中就有“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就是咸猪肉,腊肉。说明束在春秋以前就存在了,在那时人们就懂得如何保存食物使之不变质。
肉类无法长期存放,那剩余的吃不完的部分如何处理?用盐巴腌制成腊味或是烟熏不失为最佳选择。《舌尖上的中国》第四集《时间的味道》是这样来反映中国人的“人定胜天”精神的。在湖南湘西,人们巧妙地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延长了肉类的保存时间,并赋予了肉类独特的风味。湘西的木材资源丰富,人们先用盐巴腌制腊肉,再用燃烧杨梅树、茶树的方法熏烤腌制好的腊肉。经过熏烤的腊肉带有茶果的香味。经过熏烤的腊肉不仅保存时间延长了,口感风味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升华。正是“人定胜天”的精神,使中国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自然规律,突破自然的局限,丰富自己的饮食生活。
北方冬天严寒,蔬菜无法在自然环境中生长。在还没有冰箱这类高科技事物前人们只能通过观察自然规律,并对其加以利用才能够让自然为我所用。“菜园里的白菜是母亲每年7月头伏时种下的,为了做成泡菜,所以选用的都是心紧叶嫩的品种。”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种好蔬菜原料,采摘后洗净用盐巴浸泡腌渍,冬天即可开坛食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将白菜保存至寒冬腊月还能够赋予白菜酸爽可口的新风味。人类发现了使食物变质的因素,也找到了预防食物变质的食物--盐巴。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发现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突破了自然设置的局限,丰富了人类自身的生活。这就是饮食中“人定胜天”的自然观。
三、“道法自然”与“人定胜天”的和谐统一
中国传统自然观中“道法自然”与“人定胜天”是和谐统一的。单纯的“道法自然”观点或是单纯的“人定胜天”观点都无法让人类在自然界可持续地发展下去。《舌尖上的中国》中就体现了这两种自然观念的和谐统一。
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七集《我们的田野》中讲到。中国人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贵州省从江县生活着的侗族、苗族和壮族等少数民族,自古以来一直延续着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生活方式。这里的少数民族在高山梯田中种植糯稻,同时在稻田里养鱼、养鸭。这体现出的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因地制宜的自然观念,也就是典型的“道法自然”观念的体现。说明中国人遵循自然规律。田里种糯稻,水里同时养鲤鱼和鸭子,这样的种植、养殖方法又是利用生物链自然规律,突破自然局限的人定胜天的自然观念的体现。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作品所体现出的人文因素、饮食文化和社会文化,使观众对中国社会、饮食文化中所蕴含的传统精神产生认同感。该片所体现出来的“道法自然”与“人定胜天”这两种传统自然观的和谐统一对处于社会飞速发展中的国人有着重大意义。人类要想可持续地发展就应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坚持“人定胜天”与“道法自然”这两种观点的和谐统一。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同时,设法对自然规律加以利用,突破自然界的局限。
【参考文献】
[1] 苏德祥.《舌尖上的中国》讲解词英译及其翻译报告[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13.1-88.
[2] CCTV记录频道.舌尖上的中[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3] 袁珂.中国古代神话[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人定胜天篇8
我认为,作者所写应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应有科学发展观,应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等语都是对的。可惜文章用以否定“战天斗地”口号的印度洋海啸的实例,不是在说理,而有强词夺理之嫌,因为那是一个极端的例子,谁也不会在海啸袭来的时候去那里“战天斗地”的。
其实,“战天斗地”的口号无非是把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作了充满激情的表述,是要表现人们的一种***精神和英雄气概,这种精神和气概在任何时候都是可贵的,我们不能因为它产生在“***”年代就加以否定。战天斗地的精神与科学求实的作风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我们也不能因为肯定后者就否定前者。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的关系。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两者和谐“相处”。但和谐并不意味着互不相扰。人为了从自然取得更多更大的利益,总要改造自然――这种改造有时会成功(河南林县红旗渠的建成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有时则会得不偿失。无论结局怎样,常常伴随着错误或牺牲。自然有时会造成灾害,最好的结果当然是被人战胜。我认为,在相对意义上说,任何自然灾害都是可以战胜的;即使像印度洋海啸那样的大灾害,也不能证明自然灾害的不可抗拒。诚然,现在人尚无对付海啸的办法。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人掌握了海啸运动的规律,就能预测它,躲避它。所谓征服自然,我以为就是指人从自然取得了更多更大的利益或能够预防自然灾害,战胜自然灾害,乃至变害为利。
近些年来,有的论者认为,过去我们对"人定胜天"提得太多了,应该说“顺天”才对。此话并非毫无道理,但是不能以此来否定“人定胜天”。胜天之说本是古人提出的。《史记・伍子胥列传》说:“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天定为天谋之意)。唐朝柳宗元在《答刘禹锡天论书》中说:“人胜天,则善者行。”宋朝刘过在《襄阳歌》中说:“人定兮胜天”(人定为人谋之意)。我们后来人接受了古人的思想,在与天地斗争的过程中,为了坚定信念,把古人关于胜天的话概括为“人定胜天”,但并没有否定人应“顺天”(即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战天斗地”可以说是从“人定胜天”衍生出的语言。
我们现代人,大多具有***精神,无论在灾荒年月,还是在平常日子,总是用“战胜大自然”的话来鼓舞激励自己。因为靠天吃饭的不可靠,鲁迅当年就是主张“征服自然”的(见鲁迅《“靠天吃饭”》一文)。我小时候有一年春节,本村学校大门两侧贴了一副对联,那上联就是“战胜大自然风调雨顺”。举一个现实的例子来说,如果没有征服自然和战天斗地的精神,地震灾难中的汶川怎能重新站立起来?
最后,我想略谈一下作者大摇其头的《我来了》。
《我来了》是当年一首表现兴修水利的农民英雄气概的浪漫主义诗歌,仅有六行。它除了有作者所引的“喝令三山五岭开道”的句子以外,还有“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等。若以作者的观点说,这岂止是“不知天高地厚”,简直就是胡说八道。略有文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诗歌不是科学论文,也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它常常是“不讲理”的。“白发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有谁相信这是真实的呢?可是,正因为这样的“不讲理”,才充分显示出诗歌之美。若是否定《我来了》,那么,大家都很赞赏的同一时期铁人王进喜“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豪言壮语是否也要予以否定呢?